作者: Heatherting ( ) 看板: Architecture
標題: [心得] 學士後建築準備過程 (交大、東海)
時間: Wed Jun 15 03:56:30 2011
考試前常常來這邊查學士後的資料,
特別是看到每間學校學長姐熱心的分享,
就默默地下定決心考上一定也要來回饋,
(講回饋好像太自以為是了:P)
所以在這邊把自己的經驗做個分享,
希望能幫到想跨考建築領域的同學。

-----------------------------------------------------------------------------
考試成績

交大建築所丙組 東海建築所乙組 成大建築所甲組 設計考試 設計基礎Ⅰ 建築史 英文 設計基礎Ⅱ 設計基礎Ⅲ 建築及環境設計 複試口試 最低錄取標準 面試最低錄取分數 正取 未達複試標準
背景介紹
我是98級化工系畢業的同學,大概從去年11月中開始準備建築所的考試。一開始先把"非本科系考生"能考的學校跟組別找出來,大概找出了交大丙組、東海乙組、中原室內設計所、實踐乙組以及成大建築的四個組。然後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因為對各個學校的風格更加認識,所以就把目標鎖定在學士後建築,也就是交大跟東海這兩間學校。
準備過程
基本上如果像我一樣把目標放在學士後建築的話,以下這篇張基義老師分享的文章「給有志於唸學士後建築碩士朋友們」就非常的精確。不諱言一開始我也想去找補習班,畢竟理工科念久了,都會覺得有吸收到"實質"的東西會比較踏實^^"。
但就在我去了補習班兩次的試聽課程,內心就一直冒出"這些不會是我想要的東西"的聲音。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我除了跟一位老師加強自己素描與繪畫的能力,一邊也開始大量閱讀建築相關書籍。並且找出東海近幾年的考古題,把他們考題的方向當作練習的題材。
另一方面,在這段期間我也常常往台北台中跑,只要知道有建築相關的講座、展覽,就盡可能排除萬難去參加,其中也包含到東海聽B組的正評等。
原則上,因為交大與東海兩間學校完全沒有要求學科的考試,所以不需要刻意找出很艱深的書籍來閱讀。我的觀察是,對這兩家學校來說知識性的東西都是進入門檻後才需要累積的,技巧性的東西也是;因此就算沒有受過建築製圖的訓練,還是可以很放心的去準備考試。但也因為這樣,如何去表達出自己個人的想法就變得更加重要。所以對我來說,這段時間就是不斷地去接觸建築領域的事物,並且不斷地去內化、吸收,才可以進到下個階段:如何去表達?
考試經驗
以下就依考試的時間來作完整的紀錄。
2/17(四) 交大初試 : 當天就是統一時間考英文以及八個人一組的面試。
*交大在初試即要求作品集、推薦信、以及英文相關考試的證明。也幾乎是所有建築所中最早考試的學校,所以有意報考交大的同學最好要提早做準備。
*面試的部分一個人大概只有2~3分鐘的時間,而依我這次面試的經驗,請著重在"簡單明瞭地介紹出自己";反而不需要花時間去說明自己有多喜歡建築或是有多想要念建築,因為老師們其實已經聽了一整天這樣的說法了~"~。他們也很清楚的說,面試的目的就要讓他們可已把我們之前交出的作品集和本人做連結,所以請好好把握這短短的時間作自介。而每個人介紹完一輪後,教授就問大家:各位為了念建築做過最大的努力是什麼?然後一樣不要講太久,老師會催大家XD。
2/19(六) 成大初試 Day1 : 這天早上先考建築史,下午再考英文。
2/20(日) 成大初試 Day2 : 一整天的繪圖考試。
*其實成大我是報來當東海考試的模擬應試:P,雖然兩間學校風格差很多,但是因為從來沒有嘗試過一整天畫畫的考試,所以就拿時間比較早的成大來增加個經驗。
*建築史的部分都有考古題可以查,而我一直到考前一天,才把建築系朋友給我的西洋史看完XD,所以進考場就一直亂掰。如果有心準備成大的同學,可以先去抓抓考古題,然後西洋建築史跟中國建築史都要準備,相信這部分一定有更有系統的準備方式,我就不班門弄斧了:P。
*繪圖的部分,成大也算是要求比較嚴謹的學校,我想這個跟他們想收到"受過建築訓練的學生"有關係,所以他們的繪圖考試內容也比較硬。http://0rz.tw/eFUsj這個就是今年成大的繪圖考題,相關規定網頁裡面有詳述,我這邊就不多說了^^"。
3/5(日) 東海初試 Day1 :早上一場繪圖考試,下午一場繪圖加手作的考試。
3/6(一) 東海初試 Day2 : 一整天的繪圖加模型操作。
*東海的考題每年都很妙,今年早上第一場考的有兩個題目,第一個是設計一間有創意的浴室,第二個是用素描的方式畫出三個不一樣的手掌姿勢,並且構成一張完整的構圖。
*下午考的是以台灣塔為發想,然後以發下來的材料:紙杯和西卡紙作出塔的外型,並且構圖在紙面上,然後沒有限定基地地點,只要在台灣就可以。
*第二天整天的考試,就要求大家以立體派的畫法,畫出一個具有前景、中景、背景的A4畫面,再用灰紙板跟西卡紙作出畫面的立體模型,然後模型的正面大小也是要以A4為基準。
*其實第二天考完出考場我就開始哭了:P,因為真的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很像小學生的勞作XD,而且作到一半都覺得天阿我要作不完了,然後中間還會出現很多沒有預料的狀況;再加上走出考場時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就會莫名的越看越心虛...。但是事後知道自己有過初試,才又證明一次,絕對不要去補習班補學士後建築!!!
3/19(六) 交大複試 : 每個人約八分鐘的口試
*這次的口試就是一群教授對一個學生,然後也因為這樣,就可以比初試有更多的時間與教授對談。一開始教授也是讓你先簡單說一下,從初試到複試這段期間有增加哪些作品?加強了什麼事項?而後就開始詢問一些個人的狀況,包含家裡支不支持你念建築、有沒有去考東海(老師還說再FB看到大家在討論立體派XDDD)等等。所以基本上,這次口試我被問到的感覺就是教授想了解"你是不是準備好要念建築這件事情以及你想念建築的決心有多大",也因為這樣就更要拿出自己的企圖心來跟教授聊囉!
4/9 (六) 東海複試 : 每個人約十五分鐘的口試
*東海複試需要準備的東西除了作品集之外,還有成績單、學習及研究計畫、推薦信和學經歷簡述等。也因為口試部份只有一次,而且也是一次一個學生口試,所以在面試的過程中教授會要求你在自我介紹的部分,以及"為什麼想念建築"這些事情上多加著墨,當然還包含如何準備考試?準備考試的管道?(然後就一定要提一下參加過東海的實構築活動以及正評等等)。原則上也是盡量展現出自己的決心,讓教授他們知道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有哪些!!
小小感謝
一直覺得我很有貴人運:P,特別在這次考試中;除了實質上有教我術科的老師、幫我寫推薦信的兩位教授(並非化工系的教授,但兩位老師的課程與建築較相關,所以在了解我的狀況後皆很熱心地幫我寫推薦信!),以及本身念建築已經在工作卻常常被我問問題的高中同學等。其他還有陪著我在面臨充滿未知壓力時的那些好朋友們、以及最支持我的家人,因為有你們,才能讓我在短短的3~4個月內達成我的目標。雖然我知道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在入學後(笑),但是如果沒有你們給我的打氣與鼓勵,我就不敢跨進這門完全不一樣的領域來學習。希望我的這些分享可以幫得上想跨考建築所的人,如果有其他我幫得上忙的地方,也歡迎來信詢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