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omas Heatherwick 所設計的上海世博會英國館(Shanghai Expo 2010 - British pavilion)
造價1320 萬英鎊的世博會英國館最終設計一經公佈,便被人嘖嘖稱奇:一個龐大的六層樓高立方體結構建築,周身插滿6 萬根透明的壓克力桿,這些壓克力桿向外伸展,彷彿是從建築物本身生長出來的長長觸角,微風吹過,這些透明的壓克力桿微微顫動,整個建築彷彿具有了生命力;如果再走近一點,遊客們還會驚奇地發現,這些透明的壓克力桿裡還另有玄機。
設計師在每根透明、中空的壓克力桿中,都放置了形狀、種類各異的種子,這六萬根裝有各色種子的壓克力桿,組成了一座壯觀的「種子聖殿」。

這座奇異的聖殿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受到了一致性的好評,打敗了包括著名設計師Zaha Hadid等的設計。「為了選出代表英國形象最好的作品,我們進行了激烈的競爭,但最終大家一致認為Thomas Heatherwick(Thomas Heatherwick)的作品最為特別,最能代表英國充滿活力以及多樣性的形象,這是我們選擇它的理由。」負責世博會英國館的外交大臣克里斯‧布萊恩特說。

「我早就想為世博設計一個展示館了,我覺得這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好的機會。」英國館設計師Heatherwick說。
比別人多想一步
應「體驗!2009 中英國際教育節」活動的邀請,Thomas Heatherwick 在復旦大學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作為一名設計師,他看上去非常年輕。Heatherwick 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鬈髮,穿著隨便,面對台下數百名學生,偶爾會顯得緊張,只有在講到自己的設計時才滔滔不絕。
「一提到英國,你們想到的大概就是戴禮帽、拄枴杖、抽雪茄的老派英國紳士,或是花園裡的下午茶吧?我可不這樣想。我喜歡更現代、多變和前衛的英國。」Heatherwick說,「這大概是因為我還很年輕吧。」
1970 年出生於倫敦的Heatherwick,小時候最大的夢想是發明一架永動機。在成為一個建築設計師之前,Heatherwick 先後在曼徹斯特工藝學校和皇家藝術學校學習 3D設計,後又攻讀了兩年的家具設計,1994 年畢業後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專門出品一些稀奇古怪的創意作品。Thomas Heatherwick 曾為倫敦設計過一座可以捲起來的橋 - Paddington Rolling bridge,還曾為著名百貨公司 Harvey Nichols 在騎士橋的旗艦店設計過一條由薄木帶纏繞的外立面。但談到對他的設計審美觸動最大的事,他一定會提到1992 年的世博會。
1992 年,世博會在西班牙的塞維利亞舉行。那一次,英國現代派建築師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在塞維利亞世博園區搭建了一座宏偉的水中教堂,運用太陽能帆板、水幕牆等高科技元素,構建了一個「有活力的生命有機體」。這個設計後來被認為是歷屆世博會英國館的經典之作。Heatherwick 當時就看呆了,「事實上,我並沒有去到現場,但當我第一次看到那個建築的圖片時,就已經被深深吸引了。我才知道,建築其實可以這樣玩的。我當時就覺得,能夠為世博會設計展館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

於是他決定參加2010 年上海世博英國館的設計競爭。為了贏得勝利,Heatherwick 特別研究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我們想要比別人多走一步。」Heatherwick 對自己說。
Heatherwick 與他的同事想到了種子,大自然最本質的東西,一切自然生命的起源。「我想,多數人都會想到綠色,而我們則想到了種子,這與許多人想的都不同。」他非常得意自己的想法。

「我們需要非常非常多的種子。」打定主意後的Heatherwick跟同事們說。於是,他們想到了由英國皇家植物園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英國基尤千年種子銀行(The Kew Millennium Seed Bank)。這座設立在英格蘭南部的種子銀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種子銀行之一,自成立以來收集並儲存了世界上10% 的開花植物的花粉和種子。這些種子均被儲存在溫度為零下20℃左右的地下室內,以保證其活性和新鮮程度。
在世博會結束以後,本次英國館建造所用的所有種子都將留在中國。
關於材料所帶來的啟發
在 Heatherwick 以往的任何一次設計裡,材料總是主角。「更多的時候,我是會先想到一個特殊的材料,然後這個材料會引發我設計的靈感。」
Heatherwick 不喜歡用那些人們慣常使用的材料。為了滿足他的奇怪念頭,Heatherwick 的工作室根本就是一個小型的材料實驗工廠,在這裡,建築師、景觀師、工程師以及設計師必須通力合作才能製作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材料。
而關於這次英國館的設計案,在解決種子來源的問題之後,到底用什麼材料來裝置這些種子成了最大的難題。正在這時,設計師突然想到了《侏儸紀公園》裡那顆包裹著蚊子的琥珀。這激發了他的靈感,「我覺得,我們也可以用一個透明的東西來包裹種子,就像琥珀包裹著蚊子一樣。這其中包含的是一種對新生命的渴望」。
在嘗試了其他的幾種材料之後,設計師們最後確定了透明的壓克力桿,「長長的壓克力桿從中心建築向外伸展,在風中微微顫動,彷彿與外在環境融為一體」, 在Heatherwick的工作室網站上,他這樣描述英國館建造後的景象。而利用這種透明壓克力桿的另一大好處就是有助於節能,白天的時候,大量的自然光線透過這些透明的桿子直接射入館內,可以照亮整個「種子聖殿」的內部;而到了晚上,建築物內部的光線又可以透過透明桿反射到建築的外牆,以此來點亮整個英國館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