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kschen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kschen »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2007/03/25 12:18)

記者吳采妮、蔡坤佑/台北報導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居住的一品大廈,現在傳出了要改建的消息,由於一品大廈已經有29年的歷史,住戶有意交由建商爆破改建,雖然這個案子還沒完全談妥,但已經有房仲業者預估,改建後的行情,每坪可能會上看百萬元。

斑駁的白色外牆,氣派卻顯得老套的入口大門,這就是全台曝光率最高的豪宅──一品大廈。連戰一家人就住在這裡的二三樓,有許多的政商名流會在這裡出入,2004年的連宋搭配組合,就是在這裡決定的。

一品大廈座落在台北市最熱鬧的東區商圈,前方幾百公尺就是敦南SOGO、敦南誠品以及仁愛圓環,背對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位在這樣一個精華地段,房仲業者預估,一品大廈現在一坪約55到60萬元,改建之後一坪可以叫價到大約100萬元,幾乎是現值的兩倍,不過大樓管理員和住戶們對於改建的消息,卻說沒聽過。

記者問:「有聽說要改建是不是?」
一品大廈管理員說:「不知道。」
記者問:「沒有聽說嗎?」
管理員說:「我不知道,你問什麼我都不知道。」

大樓人員對於改建低調避談,根據瞭解,雖然有住戶有改建的意願,但是也有念舊的住戶不願意搬遷,更何況是連戰的母親趙蘭坤長年臥病在床,孝順的連戰可能不會答應讓老人家再忍受搬遷之苦。


一品大廈改建 傳找豪宅建商「璞真建設」
(2007/03/25 13:27)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居住的一品大廈要改建,計畫要成為忠孝東路的住宅新地標,將走低調奢華的豪宅風格。現在有消息傳出,住戶有意請最近才推出史上最貴的豪宅建案建商「璞真建設」來進行改建。但建商很低調,強調今年人力不夠,沒有參與改建的計畫。

屋齡已經29歲的一品大廈,住戶們有意將其改建,而相中的建商是專門蓋豪宅「璞真建設」。樸真建設前陣子受住戶邀請到一品大廈舉行說明會,但是建商強調只是提供建築理念,因為今年有4個案子要推動,人力負擔不過來,因此沒有參與改建一品大廈的計畫。

建設公司總經理汪家玗表示:「因為我們有一個主管跟一品大廈裡的某一住戶是好朋友,因此他們開會的時候,我們受邀參加,也提了我們的看法,但就這樣子而已,我們並沒有做更進一步的接觸。」

璞真建設的幕後推手何明憲,早期從台中蓋飯店發跡,北上攻佔北台灣的建案,都以豪宅為主。其實國內專攻豪宅的建設公司,還有一間由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所經營的鄉林建設。預計在今年6月要在士林官邸推出3棟樓高八樓,共21戶的豪宅級招待所,走的是七星級飯店風格,一坪150萬,每戶最少200 坪,總價超過3億。

一品大廈想要改建成更年輕化,再加上透過這些豪宅建商的巧手,很可能會把當初每坪10萬元的價格變成上看百萬的豪宅,成為忠孝東路的住宅新地標,也難過他們會邀請璞真建設的建商參加說明會了。



連戰住家一品大廈擬改建 每坪上看百萬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2007.03.25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住的「一品大廈」,住戶打算改建,並找上推出第一豪宅「勤美璞真」的勤美集團璞真建設,讓這樁改建案充滿期待,預估改建後每坪房價上看百萬元。

三月初,一品大廈佈告欄貼出管委會公告的「一品大廈改建說明會」,說明已找璞真建設前往說明,首度讓改建案可能合作對象曝光。

太平洋房屋業務處長吳翠幸說,一品大廈是由國泰建設所興建,雖然內部結構良好,但近卅年的歷史讓外牆斑駁,原本管委會討論要「拉皮」,動動外牆,讓房屋回春就好,不過後來多數住戶認為「這裡地段良好,想住更久,不如舊換新」,提議把一品大廈爆破改建,也獲得多數住戶支持,管委會就朝改建討論。

目前一品大廈改建案尚未談妥,據瞭解,包括連戰尚未點頭,一樓每月可收租六十萬元的店面房東也待說服,目前一樓出租給永豐銀行使用,一旦改建,房東每個月要損失六十萬元的收入,一品大廈管委會的規畫是屋齡超過卅年一定要改建,一品大廈屋齡已廿九年。

根據法規,若一品大廈改建走都市更新模式,只要三分之二住戶同意就可進行。

若採改建模式,這棟堪稱全台曝光率最高的老豪宅就會從歷史上消失。連戰在一品大廈住了廿九年,這棟大樓也見證台灣政壇史,包括三年多前的國親兩黨主席決定連宋配,也是在這棟大樓談妥。

一品大廈除連戰外,湯臣集團徐楓的家也在這裡,另外歌手費玉清、翁大銘的母親也都曾住過一品大廈。

房仲業者說,目前一品大廈的成交行情約為每坪五十五萬元到六十萬元之間,不過從過年前傳出改建題材、年後又貼出改建說明會的進度,想脫手的屋主信心大振,把房價一口氣喊到每坪八十萬元以上。

曾到一品大廈辦改建說明會的建商很低調,璞真建設總經理汪家玗表示,確曾應邀到一品大廈辦過改建說明會,只是應朋友之邀,提供住戶一些建築理念,目前沒有計畫參與改建。

房仲業者說,若由勤美璞真負責一品大廈改建,當初一坪十萬元的一品大廈,改建後每坪房價至少上看一百萬元。

台北市建管處和都市更新處都指出,未接獲類似一品大廈等早期豪宅的改建案,因為法規改變,更新後的房子可能變小,因此翻新重建的誘因不高;除非建築物符合都市更新的基地面積、年限等條件,才能獲容積或停車獎勵。

建管處表示,一品大廈等民國六十七、六十八年蓋的房子,當年未實施容積率,若要重建,得遵照現有的容積率限制;七樓以上的房子重建,面積會越蓋越小,除非走都市更新模式申請更新改建,才會有容積或停車獎勵等。

一品大廈擬改建,但改建障礙多,許多舊大樓最後只拉皮不改建,就是怕改建後容積縮水。一品大廈住戶的困擾,同樣困擾著全台上百萬卅年屋齡以上的房屋住戶。

全台共有七百廿萬戶的住宅存量,卅年以上的房屋約佔百分之十五,大約有一百零八萬棟,上百萬棟的住宅正面對改建、結構補強的問題,也是都市市容活化的關鍵。

永慶代銷經理王財旺說,以前是「建蔽率時代」,用道路寬算容積,現在舊建照改新建照,改建後容積會大幅縮水,除非透過都市更新取得容積獎勵,用原容積改建,住戶接受度才高。

王財旺舉敦化南路葉財記大樓為例,雖然大樓漏水,但在都更不易下,最後只做外牆拉皮,沒有爆破重來,就是怕改建會讓容積縮水。

過去改建成功的案例多是地震危樓,因為除原容積外還可往上增加,對建商而言增加容積有利潤,才願意接手,「否則改建的造價成本、搬遷費用誰來負擔?」

不過許多舊大樓最後只拉皮不改建,只整形門面,有了外在美,不重視內在美,就是怕改建後換新建照,容積縮水。

以一百坪土地為例,建蔽率百之六十,可蓋六十坪,如果能蓋五樓,容積是三百坪,但如果在住宅區,住三容積率是二二五,一百坪可蓋兩百廿五坪,容積就減少七十五坪,這還不包括都更的營造成本、搬遷費用。

百達物業顧問王恭棋說,部分老大樓更新划算的原因是更新後地價上漲的幅度超過更新前的原價,從保值的角度看還是划算,但多數例子是發回面積減少了,地價上漲幅度又不大,原住戶就缺乏改建意願。
kschen

Re: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kschen »

一品大廈,是一座向貝聿銘致敬的建築。

圖檔



貝聿銘的 Hoffman Hall-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leles, CA, 1967

http://www.pcf-p.com/a/i/loc/ca/ca.html
(貝聿銘他老兄的事務所網站,有列出名字但沒有照片及相關資料)

所以只好動用FBI, CIA, KGB的力量,找出下面這張檔案照片!

圖檔




有趣的是,台北這個是高層豪宅,貝聿銘那個是所大學校舍

原來,大學校舍也可以長得跟「豪宅」很像的!



嘿嘿嘿

設計一品大廈的建築師

他在台灣作品,幾乎都在向他前任老闆貝聿銘致敬


即使他離開貝聿銘事務所多年了,

依然在自己開業的事務所圖桌上,不斷地向前任老闆貝聿銘致敬!

所以,我相信,貝聿銘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老闆!

貝聿銘一直深深地感動著一個離開他事務所幾十年的員工!
kschen

Re: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kschen »

我們以前建築構造學的教科書,上面寫著一般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壽命約可達50-60年以上。

過了這個年限,鋼筋與混凝土的握持力會下降,鋼筋有可能因握持力(以前叫握裹力)下降而有氧化膨脹之虞,混凝土也可能會風化,外牆面磚有可能剝落。

不過一品大廈壽命還不到30年咧,居然裡面住戶們就有志一同,贊成拆除重建了。

其實就台灣的營建市場而言,蓋好不到10年,20年,30年的建築物拆除重建,例子是不少,但基本上都是低樓層建築物,純粹是因為都市發展,土地價值高漲,地主無法接受低度利用;或者遇到附近有重大公共建設完成,使得地主(屋主)被建商說服而拆除重建。

倒是像「一品大廈」這種超過12層的公寓住宅,在2007年的今天,還不到30年,就打算要拆,還非常非常少見。

一品大廈是台灣第一批高層集合住宅,完成於1970年代末期。

在1960年代,台北就出現共同持分土地,樓地板所有權分割的公寓,像民生社區,及早期國宅。但基本上都在五層以下。

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期,台北開始出現超過12層的建築物,但使用類型都是商業建築,例如辦公大樓、旅館、百貨大樓、複合式商業大樓(大部份在西門町),此時超過12層的建築並沒有在住宅出現。

一品大廈與敦化南路的林肯大廈,都算台灣1970年代中末期,第一批的高層住宅大樓,也昭示了台灣進入房地產的時代,住宅商品化,預售屋制度被發明出來。

台北市最近幾有好幾座12層以上的辦公大樓被拆除重建,嘿都是結構設計就有問題,仔細分析起來這幾座建築物跟今天這座一品大廈竟然都指向同一位設計建築師,哇咧真是太有趣了,

啊我其實是一點也不意外,我老早就都知道這些建築物是危樓啦。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8530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4293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kschen 兄,您那篇「戰哥與小乖:給我小心點,你家是危樓!」怎麼看不到了? :shock:

kschen 曾寫:「一品大廈會成為危樓的原因,是設計建築師的結構概念錯誤。這位天才結構特技雜耍團成員的名字叫彭蔭宣(1936- ),他在台灣設計了一系列結構嚴重錯誤的建築物;跟他父親彭孟緝(228屠殺事件高雄要塞司令,被稱為高雄228劊子手,後昇任四星上將、參謀總長)一樣,置台灣人生命安全及人權於不顧。」

google 了一下,發現彭蔭宣經手的案子實在是不少哪!

1977年 襄陽路國泰人壽大樓
1977年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
1979年 萬成通商大樓
1980年 國泰金星銀星
1982年 太平洋商業大樓

kschen 兄願意再讓我們多知道一些關於彭蔭宣的案子嗎?謝謝。

彭蔭宣對現在的人可能不熟悉,可是如果說道彭蔭宣的兒子彭士佛,大家就比較有印象了,在愛爾蘭工作的建築師彭士佛(Heneghan Peng Architects)幾年前因為贏得了「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 in Giza)」競圖而聲名大噪,還曾經受邀來台演講。
kschen

文章 kschen »

準建站長eaGer 寫:kschen 兄,您那篇「戰哥與小乖:給我小心點,你家是危樓!」怎麼看不到了? :shock:
那篇文章前陣子不巧HTML檔案壞了(圖檔還在)

所以只好再重寫了

http://kaishao.idv.tw/lien


媒體只報導一品大廈舊了所以住戶想重建,並希望重建可以有更多利益(房價會破天價)

但我認為住戶們極可能是發現結構出問題,才是重建的最大原因(這其實也早在我預測之中了....)

不然一品大廈重建的意願不會那麼高(新聞說意願很高,幾乎沒住戶反對,當然也跟一品大廈住戶們財力雄厚也有關);而且連主導重建的建商似乎都選好了,走到這一步,相信已進行很久了。

集合住宅的重建更新將是未來30年台灣建商要頭痛的事;為促進公寓大廈重建更新,營建署推出以都市更新名義的大樓重建的更新優惠法規;例如容積率獎勵、所有權人同意比例門檻降低(依私有財產權的概念,若集合住宅要重建的話,必需是百分百所有權人同意才行),及適用都市更新的低利貸款等等。

一品大廈住戶們其實也不笨,既然是危樓了,早一點重建也好,以免這些優惠的規定在一定期間實行後,會被陸續取消或緊縮。
。混沌。建築。

文章 。混沌。建築。 »

kschen 寫:那篇文章前陣子不巧HTML檔案壞了(圖檔還在)

所以只好再重寫了

http://kaishao.idv.tw/lien
這篇文章可是建築經典文學的代表作
文中彭蔭宣向I.M.pei致敬的作品,不勝枚舉,令人咋舌
哈哈 8)
ArchiFragment

文章 ArchiFragment »

kschen兄
你真的是太勁爆了 8)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陳桑可是一本台灣建築史活字典哩!
哪時候再辦一個歷史都市空間導覽?去年那一次蠻好玩的,不像是"制式"的導遊解說。
interiord45

文章 interiord45 »

建議投稿水果日報 數字週刊,應該效果會更好..... :o
kschen

文章 kschen »

。混沌。建築。 寫: 這篇文章可是建築經典文學的代表作
啊,被你說中了

我這篇文章,除了去「報名」(不是提名喔)諾貝爾文學獎以外,我還去報名諾貝爾物理獎!

大家都該知道,古典力學也是物理學的一支

可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古典力學理論幾乎沒有重大突破!

諾貝爾物理獎都嘛頒給原子科學、分子科學、電磁學之類的

我這篇文章獨見而創獲出一個新的古典力學的理論!


我沒有去調出建築物的平面圖、配筋圖、結構設計圖

更沒有帶最新科學儀器(紅外線、超音波、核磁共震儀)

也沒有去做破壞性檢測(鑽心試驗、抗壓試驗、抗拉試驗)

也沒有做過任何材料分析,

我連一品大廈都沒摸過,更沒進去過

我不過是坐在電腦前打打字、貼貼照片,

就判定一品大廈是危樓

如今果然證實啦!

我這招「隔山打牛、隔空抓藥、非破壞性建築耐震結構鑑定法」

當然是當代古典力學的重大突破。足以「報名」角逐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
kschen

文章 kschen »

1977年 襄陽路國泰人壽大樓
這建築物我很早就知道,但沒有寫到進去

它對面兩個街廓是228和平公園(有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公園)、及台大病院

這個建築物也玩「出挑」的結構特技

其實此建築物的材料也值得一提,它可能是台灣最早的「鋁帷幕」外牆辦公大樓

剛完工時金屬光澤很炫,但不到三年,就表面氧化失去光澤,且不知是施工還是材料問題,每塊panel很不平整,

失去光澤還算小事,可能是當年用pH值有問題的填縫劑,或鋁帷幕本身材質問題

最代誌大條的是鋁帷幕竟然開始發黃了(有點像成功嶺半夜畫地圖的感覺)

這位建築師copy他在國外看過的新奇事物

卻沒在考慮台灣本土環境到底需要什麼建築

也不打算來了解台灣是什麼

此建築師在台灣設計那麼多建築物,二、三十年後我竟然找不出他有什麼優點

又:

鋁帷幕曾在台灣流行好一陣子(大概是1975-1985),但很快就沒人用了,像李祖原早年設計的建國北路「三商行」總部,原本是用鋁帷幕,大概在1999年三商行自己動手把基座的鋁帷幕包皮割了,改用黑灰色的花崗石材了。
kschen

文章 kschen »

台灣有多位建築界的前輩都曾在貝聿銘的建築事務所待過。

最老牌的一位是陳其寬教授;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應該是李祖原建築師(雖然他只是去PartTime,且只做一個特定的案子,完後就離開);此外像林洲民、黃承令、李瑞鈺等多位台灣的建築人也曾任職於貝聿銘的事務所

不過這些人似乎不夠厚道,離開貝聿銘事務所以後就「只」做自己的東西,都忘了向以前老闆致敬了.......................



這幾位待過貝聿銘事務所的建築人裡,最豪氣的應該是李祖原。

他是被貝聿銘親自邀請去PartTime的(不是他去應徵的),只負責一個案子,就是大阪博覽會中華民國館,李祖原還去大阪代表貝聿銘去監工,工事差不多後順便從日本轉回來台灣,據說穿了花格子襯衫及日本買的木屐大搖大擺地回到母校成大建築系,在舊系館的階梯教室放這個作品設計過程及施工的幻燈片(這是深喉嚨跟我爆料的)。

後來李祖原還豪氣干雲地說,貝聿銘還抄他設計咧,他在貝聿銘事務所做的大阪博覽會案的空間創意構想及細部,被貝聿銘拿去用在華盛頓國家藝廊增建案。李祖原應該沒有唬爛,時間的順序確是如此。
artai

文章 artai »

kschen 寫: 我這招「隔山打牛、隔空抓藥、非破壞性建築耐震結構鑑定法」
當然是當代古典力學的重大突破。足以「報名」角逐2007年諾貝爾物理獎!
凱劭大人,小弟最近邀有點酸,麻煩您隔空幫我看看是什麼毛病? :lol:
kschen

文章 kschen »

artai 寫:凱劭大人,小弟最近邀有點酸,麻煩您隔空幫我看看是什麼毛病? :lol:
有一位老婦人,養了兩隻狗,一公一母,是兄妹。

有一天晚上,這兩隻狗竟然在交配起來了,這老婦人看了非常擔心覺得不妥,於是打電話給認識的獸醫。

那個獸醫就跟老婦人說:「妳有用棍子打牠們嗎?」老婦人答之:「有的!但沒用!」;

那個獸醫又說:「妳有用熱水或冰水去潑牠們嗎?」老婦人答之:「有!但沒用!」

那經驗老到的獸醫想了一下,說:「這樣好了,您先把電話掛了,我來打電話給那兩隻狗。」

老婦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獸醫要打電話給那兩隻狗呢?

獸醫就說了:「因為您剛才就是用電話把我分開的呀!」



----------------------------------------------------

是這樣的,我每天晚上打一通電話給你,我相信一定可以隔空治好你的腰............



kschen

Re: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kschen »

攝於1992年(幻燈片掃描,照片裡的華信銀行是1992年成立)

其實我1990年就知道它是危樓啦

圖檔
最後由 kschen 於 2007-08-09, 20:0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