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3/25 12:18)
記者吳采妮、蔡坤佑/台北報導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居住的一品大廈,現在傳出了要改建的消息,由於一品大廈已經有29年的歷史,住戶有意交由建商爆破改建,雖然這個案子還沒完全談妥,但已經有房仲業者預估,改建後的行情,每坪可能會上看百萬元。
斑駁的白色外牆,氣派卻顯得老套的入口大門,這就是全台曝光率最高的豪宅──一品大廈。連戰一家人就住在這裡的二三樓,有許多的政商名流會在這裡出入,2004年的連宋搭配組合,就是在這裡決定的。
一品大廈座落在台北市最熱鬧的東區商圈,前方幾百公尺就是敦南SOGO、敦南誠品以及仁愛圓環,背對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位在這樣一個精華地段,房仲業者預估,一品大廈現在一坪約55到60萬元,改建之後一坪可以叫價到大約100萬元,幾乎是現值的兩倍,不過大樓管理員和住戶們對於改建的消息,卻說沒聽過。
記者問:「有聽說要改建是不是?」
一品大廈管理員說:「不知道。」
記者問:「沒有聽說嗎?」
管理員說:「我不知道,你問什麼我都不知道。」
大樓人員對於改建低調避談,根據瞭解,雖然有住戶有改建的意願,但是也有念舊的住戶不願意搬遷,更何況是連戰的母親趙蘭坤長年臥病在床,孝順的連戰可能不會答應讓老人家再忍受搬遷之苦。
一品大廈改建 傳找豪宅建商「璞真建設」
(2007/03/25 13:27)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居住的一品大廈要改建,計畫要成為忠孝東路的住宅新地標,將走低調奢華的豪宅風格。現在有消息傳出,住戶有意請最近才推出史上最貴的豪宅建案建商「璞真建設」來進行改建。但建商很低調,強調今年人力不夠,沒有參與改建的計畫。
屋齡已經29歲的一品大廈,住戶們有意將其改建,而相中的建商是專門蓋豪宅「璞真建設」。樸真建設前陣子受住戶邀請到一品大廈舉行說明會,但是建商強調只是提供建築理念,因為今年有4個案子要推動,人力負擔不過來,因此沒有參與改建一品大廈的計畫。
建設公司總經理汪家玗表示:「因為我們有一個主管跟一品大廈裡的某一住戶是好朋友,因此他們開會的時候,我們受邀參加,也提了我們的看法,但就這樣子而已,我們並沒有做更進一步的接觸。」
璞真建設的幕後推手何明憲,早期從台中蓋飯店發跡,北上攻佔北台灣的建案,都以豪宅為主。其實國內專攻豪宅的建設公司,還有一間由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所經營的鄉林建設。預計在今年6月要在士林官邸推出3棟樓高八樓,共21戶的豪宅級招待所,走的是七星級飯店風格,一坪150萬,每戶最少200 坪,總價超過3億。
一品大廈想要改建成更年輕化,再加上透過這些豪宅建商的巧手,很可能會把當初每坪10萬元的價格變成上看百萬的豪宅,成為忠孝東路的住宅新地標,也難過他們會邀請璞真建設的建商參加說明會了。
連戰住家一品大廈擬改建 每坪上看百萬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2007.03.25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住的「一品大廈」,住戶打算改建,並找上推出第一豪宅「勤美璞真」的勤美集團璞真建設,讓這樁改建案充滿期待,預估改建後每坪房價上看百萬元。
三月初,一品大廈佈告欄貼出管委會公告的「一品大廈改建說明會」,說明已找璞真建設前往說明,首度讓改建案可能合作對象曝光。
太平洋房屋業務處長吳翠幸說,一品大廈是由國泰建設所興建,雖然內部結構良好,但近卅年的歷史讓外牆斑駁,原本管委會討論要「拉皮」,動動外牆,讓房屋回春就好,不過後來多數住戶認為「這裡地段良好,想住更久,不如舊換新」,提議把一品大廈爆破改建,也獲得多數住戶支持,管委會就朝改建討論。
目前一品大廈改建案尚未談妥,據瞭解,包括連戰尚未點頭,一樓每月可收租六十萬元的店面房東也待說服,目前一樓出租給永豐銀行使用,一旦改建,房東每個月要損失六十萬元的收入,一品大廈管委會的規畫是屋齡超過卅年一定要改建,一品大廈屋齡已廿九年。
根據法規,若一品大廈改建走都市更新模式,只要三分之二住戶同意就可進行。
若採改建模式,這棟堪稱全台曝光率最高的老豪宅就會從歷史上消失。連戰在一品大廈住了廿九年,這棟大樓也見證台灣政壇史,包括三年多前的國親兩黨主席決定連宋配,也是在這棟大樓談妥。
一品大廈除連戰外,湯臣集團徐楓的家也在這裡,另外歌手費玉清、翁大銘的母親也都曾住過一品大廈。
房仲業者說,目前一品大廈的成交行情約為每坪五十五萬元到六十萬元之間,不過從過年前傳出改建題材、年後又貼出改建說明會的進度,想脫手的屋主信心大振,把房價一口氣喊到每坪八十萬元以上。
曾到一品大廈辦改建說明會的建商很低調,璞真建設總經理汪家玗表示,確曾應邀到一品大廈辦過改建說明會,只是應朋友之邀,提供住戶一些建築理念,目前沒有計畫參與改建。
房仲業者說,若由勤美璞真負責一品大廈改建,當初一坪十萬元的一品大廈,改建後每坪房價至少上看一百萬元。
台北市建管處和都市更新處都指出,未接獲類似一品大廈等早期豪宅的改建案,因為法規改變,更新後的房子可能變小,因此翻新重建的誘因不高;除非建築物符合都市更新的基地面積、年限等條件,才能獲容積或停車獎勵。
建管處表示,一品大廈等民國六十七、六十八年蓋的房子,當年未實施容積率,若要重建,得遵照現有的容積率限制;七樓以上的房子重建,面積會越蓋越小,除非走都市更新模式申請更新改建,才會有容積或停車獎勵等。
一品大廈擬改建,但改建障礙多,許多舊大樓最後只拉皮不改建,就是怕改建後容積縮水。一品大廈住戶的困擾,同樣困擾著全台上百萬卅年屋齡以上的房屋住戶。
全台共有七百廿萬戶的住宅存量,卅年以上的房屋約佔百分之十五,大約有一百零八萬棟,上百萬棟的住宅正面對改建、結構補強的問題,也是都市市容活化的關鍵。
永慶代銷經理王財旺說,以前是「建蔽率時代」,用道路寬算容積,現在舊建照改新建照,改建後容積會大幅縮水,除非透過都市更新取得容積獎勵,用原容積改建,住戶接受度才高。
王財旺舉敦化南路葉財記大樓為例,雖然大樓漏水,但在都更不易下,最後只做外牆拉皮,沒有爆破重來,就是怕改建會讓容積縮水。
過去改建成功的案例多是地震危樓,因為除原容積外還可往上增加,對建商而言增加容積有利潤,才願意接手,「否則改建的造價成本、搬遷費用誰來負擔?」
不過許多舊大樓最後只拉皮不改建,只整形門面,有了外在美,不重視內在美,就是怕改建後換新建照,容積縮水。
以一百坪土地為例,建蔽率百之六十,可蓋六十坪,如果能蓋五樓,容積是三百坪,但如果在住宅區,住三容積率是二二五,一百坪可蓋兩百廿五坪,容積就減少七十五坪,這還不包括都更的營造成本、搬遷費用。
百達物業顧問王恭棋說,部分老大樓更新划算的原因是更新後地價上漲的幅度超過更新前的原價,從保值的角度看還是划算,但多數例子是發回面積減少了,地價上漲幅度又不大,原住戶就缺乏改建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