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設計人傾向於以不同的角度敗家:有用又有設計感的、有設計感卻沒用的、買了好幾年還是不知道要怎麼用的。你咧?想怎樣敗家?
wawa

文茜的世界周報

文章 wawa »

 
每周六日晚上十點到十一點 文茜的世界周報  8) 8) 8)

姑且不論你是怎麼看待陳文茜小姐這個人
但我對
以「不可以活在不知道大陸和世界的台灣」為主要精神
有觀點、有深度的方式來呈現世界文化

深為感動
這節目企圖去除綜藝化
用比較嚴肅的態度來看待新聞
現在我們所傳達的在下一代會產生甚麼回應
期待很久
我現在在看重播蠻值得推行大家一起看看
首播第一集 主題之一 > 新北京 ( 雖然某些是舊新聞畫面 , 但主題專輯的整理非常清楚 )
我想很適合準建築的我們一起分享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我很贊同這句:你不可以活在不知道大陸和世界的台灣。

我正在看今天晚上的「文茜的世界周報」,幫 wawa 補充一下:這是52台-中天新聞的節目。
::dodo::

推薦

文章 ::dodo:: »

資訊孤島 2005年09月03日


--------------------------------------------------------------------------------



你可能以為我知道的事情很多,我也一直以為如此。
我每天讀2份英文報,看3份中文報紙,4家外電,加上CNN與BBC;入睡前,總有2小時的閱讀書籍習慣。


北京前衛超越他地
我一直以為自己知識比不上學者精,但比他們廣;住居小小的台灣,知道全世界。但這一次到了北京,我發現我像所有島嶼上的人,活得視野貧乏。北京正發生一場重大驚變,我們全然不知。全世界最前衛的建築大師,在這個古城裡留下了他們的建築作品。我知道北京正在改變,但不知道變得這麼大;我知道北京想超越上海,但沒有意識她的新建築風格,其創新其大膽已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
法國建築大師安德魯在紫禁城旁「生」了一顆「蛋」,這顆蛋徹底新塑了紫禁城的風貌。從抽象的意識上想,一棟透明的現代玻璃建築,放在琉璃瓦旁的中國宮殿,怎麼說都是一種突兀。北京裡人人罵,「皇帝身旁,放個蛋,成什麼樣?」不過站上景山,從紫禁城一層又一層的琉璃屋頂望過去,那顆「蛋」像只透明的水晶球,白天裡把原本昏黃的北京陽光抓進來,夜裡則發出奇異的光;只有那樣一個不具色彩的玻璃劇院建築,才足以不搶走紫禁城獨有的顏色;也只有那樣一個夜裡發光的「蛋」,才足以與紫禁城毗鄰。
「蛋」的設計者安德魯,之前最著名的作品為法國新凱旋門,而他只是眾多世界級大師在北京逐夢者之一。
瑞士籍的赫爾佐格與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u)在紫禁城中軸線的另一端,蓋了一個鳥巢。兩位大師曾將一座19世紀荒廢已久的發電廠改成藝術博物館;在美國最冷的明尼阿波利斯蓋了仿似一座冰塊的建築;東京青山「Prada」旗艦店,化身為一顆大寶石。兩個傳奇人物,在北京奧運村留下一座國家體育館,形同鳥巢。沒有一個角度是整齊的,現代玻璃與鋼構,形成一只溫暖的巢弧形線條,載浮著北京人2008之夢。
坐在北京城市規劃館中,我看著這些驚奇的建築物,心裡為自己也為台灣下一代發慌。如果我不為開新節目來這裡,我會知道這一切嗎?我會驚覺北京正進行自明成祖建城以來最大的改變嗎?我們以為大陸現在擁有的只是超越台灣的市場與效率,卻不知短短這幾年,北京正以它前所未有的創新、前衛、大膽、魅力,大幅度地超越了世界多數的城市,包括自以為前進的台北。


貧乏新聞剝奪未來
在紫禁城旁的蓬勃氣息中回頭看台灣的下一代,等他們成長了,世界將更無情。他們得和印度人、巴西人、大陸人、韓國人、香港人……競爭;除了教科書的填鴨,毫無創造力的城市風貌,以及沒完沒了的倪敏然自殺、小S生男生女的資訊之外,他們知道什麼,拿什麼和人家競爭?
貧乏的本地新聞和政治剝奪我們的,不只是現在的機會,更是永遠的未來。

圖檔

-
出自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 ... TP&Header=
grid

文章 grid »

有時後還滿慶慶自己對建築很有興趣和熱情

看著各地建築的軌跡多少擴展了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Kevin7261

想知道大家的意見^^"

文章 Kevin7261 »

上個禮拜看了文茜的世界周報覺得蠻不賴的~!!好像看到了不為台灣人所知的北京....節目中所介紹的北京新建築其實之前就有看過,不過並沒有深入研究,所以看完節目後就上網找資料,結果看到下面這個新聞:


北京中國大劇院設計師被調查
--------------------------------------------------------------------------------

【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導)法國戴高樂機場新翼客運大樓上星期坍塌,造成四人死亡,其中有兩個中國人,引發輿論對建築設計師安德魯的注意。有消息透露,目前巴黎當局正在調查安德魯在取得北京的國家大劇院設計專案過程中,是否有違法行為。有關事故的調查目前正在進行,臺灣的中央社報導說,戴高樂機場方面透露,有關事故調查報告估計在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戴高樂機場客運大樓的設計師,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安德魯也是座落於北京市中心的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師,事故發生後,他專門從北京工地趕回法國,以配合調查。不過,法國媒體報導說,法國巴黎檢察官辦公室證實,有關當局去年就已經開始就中國國家大劇院投標的問題,對安德魯進行了初步調查,並搜查過他的住宅和辦公室。

造價大約四十億人民幣的中國國家大劇院,從設計方案確定之後便一直倍受爭議。美國加州的一位建築設計師馬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說,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大劇院的建築風格與天安門廣場周圍環境的不協調上。

馬先生:因為它在人民大會堂上西側,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些中國的古代建築,就包括人民大會堂,給人一種古雅的感覺,但是他弄了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放在那裡,從建築環境角度講是有一點點犯忌吧,有將近50個院寺聯名寫信,還有100多個中國的建築專家都在那個時候提出一個建議,說這將會成為國際輿論的一個笑柄。

英國諾丁漢大學建築環境學資深講師邵力表示,歐洲建築設計師對新建築和周邊環境的協調非常注重,但中國國家大劇院是個例外。

邵力:尤其英國搞建築學的人,就對中國的現代的建築物不以為然,他走的是以前他們發展路上的一個荒路吧,有再走一遍的感覺,一般像其他國家都會在環境上、環保上考慮比較多,尤其在歐洲國家。

邵力認為,國際上許多建築師都希望能在中國設計所謂新潮建築,因為中國政府不太在意保持傳統風格,這在歐洲是很難想像的。

北京現代商報的一篇文章,把中國稱為外國建築設計師的試驗田。報導說,瘋狂的西化會讓中國的城市不中不西,不倫不類,失去了應有的東方特色。美國的建築設計師馬先生表示,北京的國家大劇院的設計非常新潮,除了外觀之外,新型的結構設計也使得建築成本大大增加。

馬先生:這個結構是比較大膽,因為這個原因使得它的造價就很高,因為它用的是碳金屬,因為一方面要減輕重量,二方面又要一定的強度,所以這個造價是很高很高,有人算了一下是說,每個位置要相當於兩個小學這樣的一個造價。

法國媒體透露,安德魯是戴高樂機場的首席建築師,戴高樂機場又和安德魯設計師行聯合取得了北京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投標。另一方面,幫助他們獲得投標的英國法律顧問公司,顧問費用從最初的百分之八增加到後來的百分之十五點四。有關當局懷疑,其中可能涉及到巨額的非法傭金。

戴高樂機場事故發生後,中國有關方面表示,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投標中,沒有任何的違法行為,劇院設計也是安全可靠的。

除了北京的國家大劇院之外,安德魯也參加了上海浦東機場的設計。上海機場集團表示,浦東機場在設計和施工方面都十分嚴格,非常安全可靠。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epochtimes.com/b5/4/6/2/n556895.htm

算是有點負面的報道...其實還有更負面的...不過我看節目中並沒有提及,頂多只有講到北京人從反對到漸漸接受的心態.....讓我反而開始覺得那個節目是不是有點在吹棒北京好的一面而忘了北京,甚至是中國更重要的問題?

我常在雜誌或網路上看到很多中國大陸正在建造或已經在興建中的新建築,而這些建築物的設計一個比一個新穎、獨特、有創意....(至少光看圖片還有我的感覺啦^^"因為我也沒去過...)不過這些建築物好像大多不是中國人設計的,雖然說這樣好像可以解釋成中國請外國人來為中國打造新式建築,算是西化後的進步,不過這是建築物真的適合建在中國嗎?我總覺得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大量引進西式建築之後會不會失去了中國文化的特色,或是這些建築物本來就已經融合了中國精神呢?只是我外行不知道XD....

不好意思,這是我心中的疑問,可是我不是學建築的不知道要問誰^^",想知道版上各位建築達人的想法是什麼~~~
sweetboy

文章 sweetboy »

我想回覆一下 Kevin7261

我想此節目 說明的並不是建築本身

而是ㄧ種精神

ㄧ種接收外來資訊 資本主義 開放心胸的精神 等等

當然 讀建築的人多少會質疑這樣的作法是否適合大中國

是否是好的 是正確的

當然建築的背景的我也同時會質疑

但是 某種程度上來講 建築 都市 都代表了這個城市人民的特色

設計的好不好 能不能適合中國 其實已超出建築人的範疇

如同香港迪士尼 台灣曾有機會 但我們 放棄了

先不論是否適合建在香港或台灣

我們是否能夠接受國際觀點 是否能接納不同的聲音呢?

生長在這自由 民主 的台灣 我們的心胸真的打開了嗎?
phshao

文章 phshao »

文茜小妹所引用的資料是有誤的
她說:

「蛋」的設計者安德魯,之前最著名的作品為法國新凱旋門,而他只是眾多世界級大師在北京逐夢者之一。

是有誤的!!

法國新凱旋門(The Grande Arche)位於巴黎西面的拉德芳斯區,在1982年由EPAD主辨的Tete-Defence競圖中,由一位丹麥建築師在424位競手中獲得首獎設計權。這座被稱爲“前衛文化”的凱旋門是由丹麥建築師奧托·馮·斯普瑞克森Johan Otto Van Spreckelsen設計的,在1989年7月竣工,正是法國革命成功的200週年。它的形狀像大門,方型中空。整座建築用白色大理石與玻璃覆面。門內懸挂著一張叫做“雲”的巨大天幕,乘電梯可達到塔頂觀景台。
ezulee

文章 ezulee »

其實我想不論如何

我在今年某期的Cheers(封面是Learning Vision)那本

陳文茜接受訪問

我覺得 那是一種精神

這個節目的製作團隊是很強的

人雖少 但每個都萬能

但sisy感慨的是 收看此節目的年輕人不多

反而是事業有成的熟男們愛看

它是一個可以培養國際觀的節目

姑且不論他引述的東西正確與否

發揮"不放棄"的精神 才是製作團隊的靈魂吧
CPH

文章 CPH »

ezulee 寫:它是一個可以培養國際觀的節目
姑且不論他引述的東西正確與否
發揮"不放棄"的精神 才是製作團隊的靈魂吧
陳文茜的節目是以國際新聞當工具、以世界歷史故事做佐證的政治性節目
政治節目的確是不達目的絕不放棄,您說對了!

她舉出的國際消息是為了特定目的而去搜尋,藉由國際的包裝,讓她「個人」的看法彷彿具有「國際觀」
而他為了特定目的去找尋的資料往往偏頗,她本身也總是一知半解,所以資料錯誤百出是正常的

我會跟別人講,沒有人培養國際觀是在看這種節目...........
如果沒辦法常常出國,第四台有很多從國外原裝進口的新聞台和節目,想必都是更好的選擇
artai

文章 artai »

個人認為,有認知到「不可以活在不知道大陸和世界的台灣」這句話就好了,

其餘的,與其聽她詮釋過的報導,不如參考她的議題,自己找去資訊來得好一些。當然,她詮釋方法,也可以是其中一種說法。
kschen

文章 kschen »

中國北京 彭培根教授暨建築師,叫我們不要看文茜小妹大,因為裡面對中國建築發展的報道是偏頗及錯誤的。

2006.02彭培根在台灣成大演講

圖檔

彭培根先生背景很特殊,他父親是蔣軍國民黨中將,自小在台灣長大,新竹中學畢業,文化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赴加拿大留學,定居,開業,並具有加拿大公民的身份。

在1980年代初,台灣的蔣經國尚未解除戒嚴,並未開放台海兩國交往,彭培根就跑到北京發展,在當時,此舉等於是斷了他與台灣的各種關係了。應該說,這個決定是要有勇氣的,不但不能再回來台灣,而且中國剛開放,鄧匪小平剛上台,也拿不準共匪會不會搞啥花樣。

彭培根的「大地建築事務所」,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第一家「民間、私人」的建築事務所。但明眼人看得出來,彭先生特殊的蔣幫高階將領後人身份,當然是中國共產黨極力統戰的對象。老實說給了他方便與「特別的權利」是理所當然的。

我印象所及,中國20年來從未以政治的理由逮捕迫害1949來台灣,再回去中國的國民黨軍方人士(都嘛是高規格接待),只有一個白目李顯斌(1960年代駛飛機叛逃到台灣,他不是1949來台,是以人民解放軍校官銜來的)一回去他祖國,就被扣起來。

彭培根先生除了是大地建築事務所負責人之外,也在北京清華大學擔任教職。

他說陳文茜的節目只報北京建築華麗光鮮的外表,並未觸及其他更多嚴肅的問題,簡單說陳文茜報的那些資料,去跟原設計者copy就可以了。

大家也都豬道啦,設計者寫的設計說明總是極盡所能宣揚自己的好,加上一點點唬爛加膨風,無限制地聯想各種看似很美好的譬諭。

彭先生自已曾在加拿大開業,他當然不會排斥北京與世界建築交流,但近年來,他認為近年以來,到北京接業務的外國建築師恐怕在開北京的玩笑,開中國的玩笑,並沒有在想北京需要什麼,適合什麼。

彭培根自已事業都在北京,他沒有必要唱衰北京,他這種講法也不是要討好台灣建築界的我們(沒有必要),他只是覺得陳文茜節目那種介紹手法,會誤導對北京新建築的認識。

彭建築師對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批評內容:

圖檔

他認為這個原先的國家大劇院方案比法國那個好多了:

圖檔
最後由 kschen 於 2007-08-12, 15:0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rtai

文章 artai »

kschen 寫:
彭培根先生....說陳文茜的節目只報北京建築華麗光鮮的外表,並未觸及其他更多嚴肅的問題....他認為近年以來,到北京接業務的外國建築師恐怕在開北京的玩笑,開中國的玩笑
真是道出了我的心聲呀~ 8)
ykw

文章 ykw »

彭培根先生....他認為近年以來,到北京接業務的外國建築師恐怕在開北京的玩笑,開中國的玩笑
陳文茜的節目, 因沒有注意在看, 所以沒資格講話. 但上面這句話講得太大膽, 恐怕20/30年後才能驗證其真偽.

1980年代Richard Roger在倫敦做了Lloyds 辦公樓, 引起一片嘩然, 至今仍有庶民說: 這大樓還沒完工(因結構與設備外漏), 但此後倫敦的新奇建築如雨後春筍冒出, 也許倫敦建築人在想: 哇靠, 這麼鳥的建築也可以做, 那還有什麼建築不可以做? 但之前同樣的理念更大膽的龐畢度中心, 郤沒在巴黎啟發任何效應.

我聽說: 北京正在進行全面的地貌與都市改造計劃, 大膽的程度, 不輸半個世紀前的巴西新都創建(由Juscelino Kubitschek總統及建築師Lucio Costa負總責, 41個月裡完工, 並捧紅了今天還活的100歲的Oscar Niemeyer), 這些全盤的北京改造計劃, 可都是由當地人負責的, 前述的幾個新建築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我嘗想: 我們這位大鄰居愈改革愈好, 終於學會文明人的尊重別人, 不也是好事一椿嗎? 當然, 如果事與願違, 他硬是要直接干擾我們的生活, 上個世紀的越南與阿富汗, 就是我們的榜樣, 大家捲起袖子, 對著幹吧!

我們國家小, 眼界與心胸可不小, 不應該是這樣嗎?
ykw

文章 ykw »

喔, 對了, 尼邁耶是雪茄烟的愛好者, 古巴的卡斯楚常年供應他上好雪茄, 喜好雪茄的兄弟們, 也許可以走走他倆的路線......怎麼走? 這裡給個貼士:


有次老卡對老尼感嘆說:

我倆是這個地球最後的共產黨員了!
ezulee

文章 ezulee »

套一句某節目製作人說的話

把看電視 就當作是在看電視

不論你支不支持它的論點

至少你去選擇了 要不要內化到你生命中

就是自己決定 你可以選擇一笑置之

也可以選擇打電話去電視台說 它報的不正確

所以 我沒有政黨意識 純粹是欣賞一個節目

沒想到引起了大家的"愛國情操"...真是sorry!! :oops:

大家也別再那麼沉重囉...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