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雙子星聯合開發案 台北雙子星到台北雙星的歷程

泰爾康泰

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雙子星聯合開發案 台北雙子星到台北雙星的歷程

文章 泰爾康泰 »


台北車站特區將現雙子星大樓 最快於民國一百年完成


http://udn.com/NEWS/TOPIC/TOP3/2778964.shtml
2005/07/09 聯合報

台北市捷運局昨天對中正機場捷運系統三重至台北段設計標細部設計進行評選,由中華顧問工程司團隊得標,日本籍的槙文彥和國內的潘冀建築師,說明設計理念來自太極。

中正機場捷運台北段設計標2005年7月8日完成評選,由中華顧問工程司團隊聘請的日本建築師槙文彥的作品獲得最優議約資格。捷運局表示,設計案內容除捷運工程,還有台北車站特區,區內有座至少六十層樓的雙子星大樓,最快於民國一百年完成。

捷運局長常岐德指出,槙文彥曾設計過將興建的聯合國新大樓,也是美國九一一事件重建雙子星大樓的設計師;藉由國際級大師的設計作品,也能增加台北的國際能見度。

常岐德說,中正機場捷運台北段整個工程費,不包括雙子星大樓工程興建經費,約需兩百零九億元,其中設計費高達六億元。捷運局評審出設計案後,會儘快著手徵求投資人投資興建大樓。他估計一棟大樓興建經費就要一百多億元,興建時間約需五年半。

捷運局表示,由於此案將是國際人士進入台北市的第一個門面印象,有別於一般捷運工程的設計,招標時即要求參與的規畫建築師,必須是得過國際知名建築獎項的建築規畫專家參與設計。

捷運局表示,三個競圖團隊的規畫設計,都在台北車站特區之內納入兩座超高大樓,都在六十層以上;而得標的中華工程所設計的,一是六十六層、一是八十五層,但未來會視造價作樓層數調整,但是一定會超過六十層。

另外,由於台北段的設計還包括納入市區捷運車站的登機報到服務,以及採地下施工的雙圓型潛盾工法設計,因此要求參與投標團隊要聘請有機場聯外捷運的規畫或設計經驗,以及相關工法的專家參與設計。

捷運局表示,經審查投標文件,評定合於招標資格的有中華顧問工程司、萬鼎與中鼎工程團隊及亞新工程顧問公司三家;其中萬鼎及中鼎團隊聘請英籍國際建築大師理查Richard Rogers 及國內姚仁喜建築師,亞新聘請英籍國際建築大師 Zaha Hadid 及國內建築師張樞,中華顧問工程司則聘請日籍建築大師槙文彥及國內建築師潘冀參與設計。

>>相關討論
::台北車站特區誰設計今揭曉 楨文彥(Fumihiko Maki)勝出::
CPH

Re: 台北車站特區 將現雙子星

文章 CPH »

泰爾康泰 寫: 另外,由於台北段的設計還包括納入市區捷運車站的登機報到服務
此計畫如果是可以在台北CHECK-IN 行李直掛中正機場上機的話,那誰還要自行搭車到桃園呢?我想應該是沒有人。因為,這對台北的旅客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不過台北車站特區(新名詞?)周邊的道路如忠孝東路、市民大道、重慶北路平時車流就相當壅塞,基地應有特殊配置以供應付臨停的需求,蠻想知道椹文彥怎麼處理入口的~
grid

文章 grid »

想想出入台北車站週邊也好幾年了

規劃了半天 施工了半天 的前廣場 也讓我真是完全摸不著頭緒

實在是非常期待這一次的案子啊 嘿嘿 詳圖哪時到咧

沒想到小彥硬是擊敗拉哈和羅傑 佩服佩服

另外潘冀扮演的角色定位在那兒呢??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grid 寫:另外潘冀扮演的角色定位在那兒呢??
這種案子應該還是要有國內的建築師事務所掛個名才行,
屬於 JOINT VENTURE 的一種吧!
eichi_hsu

"全球在地化"

文章 eichi_hsu »

站長eaGer素也 寫:
grid 寫:另外潘冀扮演的角色定位在那兒呢??
這種案子應該還是要有國內的建築師事務所掛個名才行,
屬於 JOINT VENTURE 的一種吧!

"全球在地化"


Glocalization=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

在國際標中在地合作建築師主要是處理當地法規
與業主的簡報與公部門 甚至是營造場周旋
畫施工圖 到 責任監造 廉價代工等
因為大師們大部分都只將"概念+策略"畫到"設計圖"階段變成報告書就可請領"設計費"

我比較關心的是
在合約中
在地合作建築師是與大師事務所互相分設計費中的幾趴?
因為他們不可能跟"中華顧問工程司"那票土木人分呀...
(以上是我的先設經驗 詳細部份還要了解合約內容如何訂定)
filip

文章 filip »

我關心的倒不是那些實際層面的分餅狀況,而是就一個市民的觀點,冷眼的看台北車站周邊的狀況。

我的感覺和格子很像,台北車站周邊在記憶中,一直都是被圍籬圍繞著的謎團,從來就沒有屬於過平面行走的人群,或是任何公、私部門。

而車站與捷運地下街的結合狀況也是極糟,我想很多人都有在地下街找不到正確的出口的困擾。我不會企求機場捷運台北站的大樓蓋得多麼有指標性意義,只求她能帶來台北車站周邊的清楚自明性並改善現有的方向指引系統,要是能滿足這兩點那就已經功德無量了。

光是把車站周微的出入口以及指標系統弄好,我想一堆南北往來的遊客便會明顯得感覺到差異的。

蓋大樓的建設與設施的規劃使用之間的差異在於,建大樓是看得到,但不一定用得到的,但是週邊的整體規劃設計,卻是會留下來影響環境好一陣子的。

希望別像台北捷運車站一樣的亂搞啊!
mm10161981

文章 mm10161981 »

之前 本人也是有在台北車站複雜的地下通道 迷失過
當時超超超超超生氣!!!!
一直在想真是有夠不貼心的設計
標示全全不明

不過 後來想想
好像大都市都是醬吧

我曾經去東京 巴黎 紐約
那邊的地下鐵 車站 等其他規模 都是台北車站的好幾倍
地下都是好幾層 例如東京站 或是中央車站 (之於我們的台北車站樞紐點)
也都是容易迷失的

所以 算了算了 對於這規劃的不滿
睜一隻眼 閉一隻眼算了
我們這群人在這裡不滿 也無法改變啥呀

常常把台北的某些景象
想像成 曾經在外國的景象
例如 要去台北市會經過永和中正橋
就想成 從布魯克林要進城 到曼哈頓去

這樣想 會比較開心一點
如果 一樣也是對於目前生活環境不滿的任何人

不過都市的型態 好像都差不多喔 嘿嘿 :twisted:
ssiioonn

文章 ssiioonn »

在地下道迷路的經驗
我也有 不過是在台北

在紐約 我到覺得還好

紐約地鐵 範圍廣且密度大
在時代廣場 就不曉得有多少個出口
何況 這邊地鐵2個方向的車是在2個不同的月台
(台北大多是在同一個)

空間方向性跟指標性的重要 當然是設計中的一個大重點

但我覺得良好的標誌設計也是相當重要

在紐約地鐵 四處可見清楚的標示
downtown uptown一目了然
就算今天有工程要維修
布告也貼的清清楚楚 在沿線的每個出入口

個人覺得 空間設計跟標誌設計是相符相成的囉
newspaper

文章 newspaper »

非常期待此案...
但也非常害怕楨氏又多了個紙上建築...

希望潘冀建築師能視此案為己出...
發揮其卓越的政商關係...
讓此案實現...
爆漿撒尿牛丸

台北捷運雙子星開發案 提前啟動

文章 爆漿撒尿牛丸 »


台北捷運雙子星開發案 提前啟動


【2007/02/08 經濟日報】

原本預定今年7月公開招標、位於台北火車站旁的機場捷運雙子星大樓開發案,據悉,56層超高大樓所在的民間地主,如期結合開發商向捷運局提出興建申請,雙子星大樓開發案開始啟動。
圖檔
北市捷運局表示,位於台北火車站旁的機場捷運雙子星大樓,預定興建兩棟超高層建築。編號D1土地預計興建76層大樓,編號C1的土地預計興建56層大樓。

C1部分地主是整地之前的老舊房舍所有權人,所有權人結構比較複雜,D1地主則為台鐵公司。

目前D1因為土地暫時提供國道客運中心使用,必須等到「交九」轉運中心完工,確定國道客運中心遷入交九的時間後,D1的76層大樓興建計畫才能全面啟動。因此C1的開發進度將會比D1快。

在去年11月,北市捷運局函給民間地主徵詢投資意願,按照規定的期限,民間地主最慢要在今年1月底,找到民間開發商作為投資者,並向捷運局表達投資意願。相關地主已在1月底向捷運局提出申請。

由於興建C1大樓投資金額估計近百億元,開發期間長且變數多,一般民間開發商並不會輕易介入,加上曾有外資機構表達投資興趣,因此這次參與的民間開發商背景更受矚目。

不過,捷運局目前不願透露表態爭取C1開發權的地主名單與開發商背景。

除了56層超高大樓開發案外,後續包括捷運雙子星計畫D1土地的76層大樓,以及位在中山南路、忠孝西路口的舊市議會大樓改建案,都將改變台北火車站週邊的超高樓生態。屆時,新光三越大樓以51層樓高優勢,獨霸西區美景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相關討論

::台北都會區捷運路網現況與未來規劃 專案報告::
最後由 爆漿撒尿牛丸 於 2007-02-08, 11:0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爆漿撒尿牛丸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都市空間定位及多層次人行系統規劃構想

文章 爆漿撒尿牛丸 »

本文轉貼自台北捷運報導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都市空間定位及多層次人行系統規劃構想
(文圖 林裕玲 英譯 沈淑華)

中正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臺北—三重段DA115設計標之服務內容包括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概念設計,其都市設計構想即是以「都市軸線」貫穿,包括空間軸線和歷史軸線,將經濟活動、交通動線、古蹟再利用加以串接,創造一個尊重原有基地歷史、但符合需求的都市空間,進而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本區西起淡水河,東至中山北路,橫寬約1.6公里,以南北向街道分割成5個區塊,由西而東包括:休閒區(Recreation Zone)、會展區(Convention Zone)、記憶城區(Memory Zone)、新門戶區(New Gate Zone)及臺高鐵車站區(TMS Zone)。五個區域的配置以綠色帶狀森林(Linear Forest)與臺北藝術長廊(Taipei Skyway)形成的軸線,作為串連空間的主要架構及人行的主要動線。 

本區為六軌一客運交會中心,在運輸功能、交通動線及旅客便利性上,採以分層、分流、分向的方式設計動線,並將轉乘行為內部化為主要考量。在本區開發完成後,預估每日行人流量將達85萬人次,除提供地下人行通道外,本規劃方向特朝向建構更立體化之行人開放空間,以提供都市在地面公共空間上,如:臺北藝術長廊與人工平台(城市穿堂),除可聯繫C1、D1聯合開發大樓外,往東可連通交九轉運站、臺北車站,往西可聯結D1西側(記憶城區)、E1/E2(會展區)、捷運松山線北門站(位於塔城街下方)。除東西向連通外,未來更可向南延伸,連通交六及交八廣場。為避免增加地面道路交通負荷,A1站之轉乘設計均以地下化方式規劃,路面臨停亦均以基地內化劃設方式設置。

圖檔
城市穿堂
爆漿撒尿牛丸

中正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線A1車站之規劃設計

文章 爆漿撒尿牛丸 »

本文轉貼自台北捷運報導

中正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線A1車站之規劃設計


(文圖/邱照庭 英譯/沈淑華)

一、前言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主辦之中正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為連接臺北市與中正機場間之捷運路線,本局受託負責本捷運路線「三重至臺北市段」之土建工程及一般機電系統與土地開發事宜。

「三重至臺北市段」起自本捷運線三重站(A2)南端臨時尾軌(不含),沿三重堤防旁以高架型式配置,過中興橋後以5%坡度進入地下,並以潛盾隧道穿越忠孝橋下方後北行,轉向東穿過淡水河河床及兩側堤防進入臺北市區,沿市民大道南側經臺北市第13號公園,穿越西寧北路、E1基地並與捷運松山線北門站交會後東行,經D1西側基地(D2)、D1東側基地(D1),止於臺北車站西側之 C1用地,於1樓至地下3樓設機場捷運線之臺北站(A1)。本路段長約4.1公里,主體設施包括:高架路線段、潛盾過河段、明挖覆蓋段、臺北站地下車站1座(含儲車區)及聯合開發大樓共構結構體。

圖檔
中正機場捷運全線路線圖

本局鑑於本案設計工作涵括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概念設計,捷運工程與聯合開發大樓之基本設計與細部設計等工作,有別於一般之捷運工程設計。為提昇設計品質,故舉辦國際性競圖,於94年7月8日經著名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進行評選,由中華顧問工程司團隊獲得設計監造權。設計團隊包含中華顧問工程司日本槙文彥建築師事務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邱穀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等負責上述設計監造工作。 

A1站位於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中心,該區為國外旅客進入臺北市首先接觸之區域,本局要求設計團隊配合車站周邊之都市發展作前瞻性之概念設計(開發構想),將各種交通接駁系統與公共空間的銜接作整體規劃考量,提出都市設計構想,以創造首都核心區門戶意象,塑造臺北市國際意象,並帶動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再發展。

圖檔
中正機場捷運線三重至臺北市段路線圖

二、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概念設計

(一)計畫目標

1. 重塑首都面貌並強化國家門戶意象



藉C1及D1東半街廓整體開發並與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A1車站整體規劃,以塑造國家門戶意象、創造都市地標及改善都市景觀。

2.帶動周邊土地利用及都市長遠發展與繁榮



配合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A1車站預辦登機需求及延伸中正國際機場服務功能,規劃引入國際金融、航空、百貨、旅遊等使用業別,以提高臺北市國際競爭能力及帶動周邊土地與都市發展。

3. 提昇臺北都會交通運輸樞紐功能



整合車站特定區內捷運、臺鐵、高鐵、長途客運及機場捷運系統等大眾運輸需求及轉乘規劃,改善車站特定區交通瓶頸並提昇臺北都會交通運輸樞紐功能。

(二)規劃構想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概念設計,由國際知名建築大師槙文彥(Fumihiko Maki)負責主導,國內潘冀建築師會同作業。根據其競圖構想,將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以雙子星大樓、大挑空的地下車站、城市穿堂、城市綠軸、臺北長廊、記憶城道等六大特色,來彰顯國家門戶的意象,並對區域內的交通動線重新整理,以期建立一個井然有序的都市環境。

1. 門戶塔樓(雙子星大樓)
以正北及七星山之兩個建城軸線規畫C1基地與D1用地(東半街廓)的景觀配置及兩棟聯開大樓構成。大樓矗立於重慶北路兩側,初步規劃地面段為百貨公司,中間段為辦公總部,上部為國際觀光旅館,樓高約為56層及76層。雙子星大樓結合車站、商業、辦公、旅館等功能,其外觀共生關係像是「龍」與「鳳」一般,登離而互動,呈現空間相互呼應之兩座和諧造型,構成門戶意象。

圖檔
門戶塔樓

2.車站挑空大廳
地下車站總開挖面積達2.7公頃,開挖深度約25公尺。地下室共4層:B1為預辦登機層、車站大廳及旅客到離站轉乘,B2為機房及車站挑空大廳層,B3為月台層,B4為停車場。車站的挑高大廳不僅創造出不凡的氣勢,更提供到站旅客一個戲劇化的空間經驗。

3.城市穿堂
連接臺北長廊與門戶塔樓間之人工平台,可強化本區之活力及認同感,形塑新都市開放空間,寬敞空間可提供各式各樣展演及慶賀活動。

4. 城市綠軸
城市綠軸沿著13號玉泉公園至E1基地中央延伸,至記憶城道區再銜接C1及D1用地(東半街廓)南側至臺北車站西側,整合兩個錯開的街道系統,創造人性化的景觀。此一綠軸不僅強化了城市之原有「主軸」,也將成為城市綠洲,扮演臺北市之開放空間的角色,成為本區基地開發的緩衝空間並減少環境衝擊。

5. 臺北長廊
以人工平台高於地面7米,連接機場捷運站到臺北火車站和三個都會區捷運站。形成一個東西向人車分流及無障礙的立體人行通廊,減低對街面層之交通衝擊。

6. 記憶城道
記憶城道(延平北路)與臺北市舊城的北門對齊,為一連接南北區域的林蔭大道。這個步道界定了一個連接舊區和新區、北門及新門戶塔樓的區域,串聯了北門郵局和歷史建築物-舊臺灣鐵道管理局等古蹟,形成一個展示臺北都市、歷史過去與未來的開放式博物館。 

三、A1車站之設計理念 

(一)車站的構成

B4為停車場,B3為月台層及停車軌,B2為服務車道及機房,B1除設置車站大廳外,並設置汽車接送區、計程車停等與預辦登機系統。地面層為主入口及聯合開發大樓商場及旅館門廳。二樓為大樓商場、辦公室門廳及連接臺北長廊。

(二)月台挑空空間

為克服車站位於地下20公尺的不利條件及打造出作為符合臺北門戶形象的車站,計畫於月台層可直接引進自然光線並看到臺北天空,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線沿著挑空空間進入車站大廳及其他樓層,帶出滿滿旅行氣氛的戲劇性空間。

(三)接駁空間地下化

將計程車及旅客接送空間地下化,除方便旅客進出可不受天候影響外,更避免街面計程車排班空間及景觀之衝擊。

(四)車道動線分流

上述之接駁空間由基地之東南側進,西南側出,服務車道則由基地西北側(鄭州路)進出,停車場車道則由基地之西南側進出,三種不同性質車輛車道分流,減少對臺北車站地區之交通衝擊。

(五)地下連通系統

B1車站穿堂層不單單只設有汽車接送區,還規劃連結臨近五個軌道系統(捷運淡水線、捷運南港線、捷運松山線、臺鐵、高鐵)、長途客運總站、計程車招呼站及鄰近原有的各地下街等之連絡通道及路線指引,作為地下步行者網路空間的中心。

(六)預辦登機系統

B1大廳提供出境旅客可先預辦登機及行李掛送服務,俟登機時間接近時再搭車至中正機場,可減少旅客攜帶大型行李之不便。

(七)竹林流水階梯

B3月台往臺北車站方向於樓梯、電扶梯垂直動線上設置竹林及流泉綠化環境,帶來寧靜之氛圍,與挑空結合呈現出具引導性之端景視覺效果,並營造出與航站相近令人印象深刻的旅行空間。

圖檔 
車站月台層往臺北車站出口之竹林流泉透視圖

(八)光壁

以汽車接送區的背景牆面長250公尺的光壁為中心將東西、南北兩軸向之視覺形成一體化,增加空間之識別性及趣味性。

(九)分層管制

車站與聯開大樓共構原為一複雜之綜合建物,藉由不同之樓層分別管制,將車站之穿堂層設於地下一層,旅館之管制點於地面層,辦公大樓之管制點於地上二樓,商場則由各層之挑空空間進出。

四、結語

本工程具多項創新及前瞻性之規畫,除設計團隊之努力外,尚需主辦機關(高鐵局)及府內各單位之協助,對設計理念之認同及現有法令之突破,共同創造臺北的未來。後續本局仍將本於職責維持細部設計之品質及推動後續工程,俾能達成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A1車站原設計理念之目標。
yap
鐵牌會員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2007-09-27, 09:51

440億雙子星大樓 10大財團競標

文章 yap »

中國時報 A22/房地產專題 2007/09/29

440億雙子星大樓 10大財團競標


總投資金額高達440億元的台北車站旁「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案,將在最近幾日,正式對外招標,已引發十餘大財團競標,逐鹿中原,互比經營戰略與投資大規劃!

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案,是國內二鐵、三捷共構最大金額的招標案,勢引起國內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富邦集團、台壽保、日勝生、樺福,以及國外花旗CITY BANK等十餘大壽險、金融 集團,前往領標,等同一場財團搶地投資大論戰,同時,將啟動附近,包括承德路、民生西路、西區舊社區的煥然一新,尤其,將帶動承德路商圈改造,未來,此最重要「國門」,將規劃76層、56層雙搭式,集中購物、飯店、商務,成為國內最大的複合式商業中心。

老舊西區 帶來上兆元新商機

  
台北車站旁「雙子星大樓」,就交通系統,為集合高鐵、捷運、火車、公路四大交通樞紐,再加上,基地C1、D1共佔地3.1公頃,樓地板至少逾9075建坪,地上將各興建56層、76層雙搭式新地標,將使台北火車站商圈再造,甚至造成整個台北市軸線大轉移!整個商業、金融、飯店、商旅將重新展現新風貌,可為老舊西區,帶來上兆元的新 商機!

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將在近期,等市政府核准之後,正式對外提出投資、開發、財務三大計畫,一旦符合資格審查,四個月之內經過評估、審查動工,預計這兩棟大樓,計畫在民國101年、103年完工後啟用。

一向被譽有「國門」的雙子星超高層大樓,位於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內C1、D1兩塊基地,未來將規劃為百貨、辦公、商務旅館等多功能摩天大樓,成為全台灣最具規模台鐵、高鐵、機場捷運、淡水捷運、松山捷運,所謂「二鐵三捷」,全台灣唯一匯集交通樞紐多功能行控中心,將規劃商辦、行控兩棟建築「巨物」。

C1、D1雙子星大樓,總開挖面積2.6公頃,地下規劃四層,採整體開挖通達,地下一層規劃為旅客轉乘之內,提供旅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辦理未來經機場捷運,至中正機場的行李托運、登機服務,地下二層規劃為車站穿堂樓層,地下三層則為車站月台樓層,地下四層為停車場。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台北雙子星 徵詢地主投資意願

文章 eaGer »


台北雙子星 徵詢地主投資意願


2011/04/07 中央社

台北車站特定區雙子星大樓開發案進度受到關注,台北市捷運局今天表示,全案預定2011年4月底徵詢公私地主優先投資意願,若進度順利,可於2012年3月與投資申請人簽訂投資契約書。

負責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 土地開發案(名稱暫定為「台北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業務的台北市政府捷運局上午開放機場捷運線與台北車站共構工程給媒體參觀。

捷運局長陳椿亮表示,未來這兩棟大樓不僅可與國際航線接軌,出境旅客可直接在台北車站預辦登機及託運行李,是繼香港、吉隆坡之後,全世界捷運站中兼具延伸國際機場服務功能的第3個城市及地區,完工後將成為具國家門戶首都意象的重要地標。

陳椿亮說,C1/D1 兩棟大樓未來完工後,成為高鐵、台鐵、三條市區捷運線、機場捷運、國道客運共構的交通樞紐。工程正施作車站結構混凝土基礎底版及鋼結構工程,施工狀況順利,進度微幅超前,施工團隊有信心可如期如質完成任務。

捷運局表示,C1/D1 大樓的開發是依大眾捷運系統土地開發辦法辦理,由地主與台北市政府簽訂土地契約書提供土地,捷運局徵求投資人提供資金興建大樓,並共享開發後的不動產效益。預定4 月底徵詢公私地主優先投資意願,若有符合資格投資申請者,且甄選過程順利,可望明年3月與投資申請人簽訂投資契約書。1000407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台北捷運雙子星開發案 提前啟動

文章 eaGer »

機場捷運台北站 耗資120億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4-08 06:02

〔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台北報導〕台北市捷運局昨天舉辦記者會,帶領媒體參觀捷運機場線台北車站共構工程,值得注意的是,這處車站除是目前最大、最貴的捷運站體,上方將進行聯開的雙子星大樓,高度會超越同區域的新光摩天大樓,捷運局更預估新大樓完工後的地價,有機會取代新光摩天大樓,會成為台灣新地王。

開發處長林勳杰表示,捷運機場線台北車站上方的C1/D1大樓開發案,目前正在募集投資人,雖然前四次募集並不順利,但現在物價平穩,上次招商記者會也相當熱絡,這次順利徵求到投資人的機會相當大。大樓外觀以「門」字型建築,形塑國家門戶意象,雙子星大樓預計分別興建地上五十六層(二百四十三公尺)和七十六層(三百二十二公尺)。

林勳杰說,這棟雙子星大樓地點絕佳,「六鐵一客運」(高鐵、台鐵、捷運機場、淡水、南港、松山線和國道客運)的優勢,又直通桃園國際機場,將做為商場、辦公室和國際飯店使用,預期完工後土地價值,應該可以超過新光摩天大樓(每坪三百六十四萬多元),成為台灣的新地王。

北工處長吳沛軫表示,車站地基範圍廣達三萬四千平方公尺,站體最深處達到地下三十三公尺,地下四層結構,包括停車場(B4層)、捷運月台層(B3層)、貨物裝卸區及機電設備區(B2層),至於 B1層車站大廳將是挑高超過十公尺的空間,並設置接送區、轉乘排班區、預辦登機櫃檯等設施。

吳沛軫說,捷運機場線台北站耗資約一百二十億元,成本是一般捷運站的六倍,也將是目前所有捷運站中面積最大、造價最貴的車站。

捷運局表示,機場捷運線預計二○一四年通車,上方 C1/D1大樓若順利依投資人所提開發計畫作業,並配合捷運共構工程完工點交時程進場施作,預估分別在二○一六和二○一七年完工。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