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畢業作把破厝變新窩 嬤哭了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
2013.06.06 02:44 am
九十三歲陳姓老婦獨居三芝區一戶「土角厝」,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得知後,先說服老婦讓他修繕,再向師長親友募集廿萬元,而且召集學弟妹與善心人士一起施工,改造阿嬤的老房子,日前終於讓陳阿嬤歡喜住新厝。
日前入厝時,陳阿嬤眼眶含淚,拉著李承翰說,「厝起好了,你要常回來給我看!」
李承翰兩年前曾到柬埔寨幫兒童修建教室,今夏要交畢業專題作品,去年與指導教授張淑征研究後,決定協助獨居長者脫離危險的居住環境,並善用屋內空間,讓建築系學生貢獻社會。
李承翰開始接觸多個社福團體,還和華山基金會訪視三芝區古庄里的陳阿嬤;李承翰說,陳阿嬤與子女少有往來,又捨不得離開住了七十五年的土角厝,就算舊屋的屋梁將斷裂,屋瓦嚴重破損漏水,還是不肯搬走。
「剛開始,阿嬤不讓我修房子!」李承翰說,第一道難題是陳阿嬤自認來日無多,房屋修好她也住不了幾年。老阿嬤也擔心讓一個建築系大學生修屋會「越修越糟」,「其實她最擔心的是怕我找她收錢。」
花了半年溝通後,阿嬤勉強同意,李承翰評估這戶十八坪的土角厝裡外都有問題,天花板快塌了、光線不足、地面有高低落差,連到菜園的木棧道都是「危橋」,估算全部整修得花廿多萬元。
李承翰向政府、民間多個社福單位申請補助遭拒後,獲得一個網站聲援募得七萬元,教授王俊雄捐了十萬元,他再向親友募捐和存款共三萬元,兩個多月前著手改造阿嬤的土角厝。李承翰利用課餘和假日到土角厝施工,後來連學弟妹、網友,甚至「朋友的朋友」都主動到場幫忙。
就這樣,陳阿嬤鋼構的新厝落成了,阿嬤好感動。
【2013/06/06 聯合報】@ http://udn.com/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 愛的畢業作把破厝變新窩 嬤哭了
-
- 網站管理者
- 文章: 8790
-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 愛的畢業作把破厝變新窩 嬤哭了
幫陌生阿嬤起厝
【聯合報╱黑白集】
2013.06.07 10:19 am
一個建築系學生交出的畢業作品,不是華麗的紙上模型,不是厚厚的研究報告,也不是眩目的電腦三D影像,而是幫一個獨居阿嬤把屋漏梁斷的老厝翻新。什麼建築傑作,會比改造一間能讓老人家安居的房子更動人?
蓋這樣的房子,並不是懂一點建築理論就行,還要懂得人間疾苦,懂得憫恤,懂得溝通心理學,陌生的阿嬤才會願意把破厝交到你手上。淡江大學的李承翰花了半年的時間,才說服獨居在三芝老土角厝的阿嬤,讓他整建這間十八坪老厝。年逾九旬的老阿嬤之所以遲疑不決,是覺得自己來日無多,房子修好也住不了幾年,「無採工」也「無採錢」。
翻修老厝共花了廿多萬元,全是李承翰向親友師長募來的。至於設計和施工,則由他和學弟妹及熱心網友共同包辦:斷裂的梁柱要換鋼構,坍陷的天花板要換新,凹凸不平的地面要重鋪,通往菜園的棧道要修理,還有砌牆、粉刷、拉水電等。最後,完工的房子,像獲得新生的古蹟一樣充滿古早味;對阿嬤來說,則是個安全且從未有過的舒適的家。
看到破厝變新窩,阿嬤哭了;但在心裡,她應是感到幸福與溫暖的。儘管子女已經疏遠,但在人生歲暮時分,能得到一批廿幾歲年輕人的關注,並由這些素不相識的孩子幫她打造了新家;再困頓孤寂的旅途,至此也變得甘甜有味了。阿嬤擁有了舒適的新家,更重要的是,她品嘗了年輕人的關愛。
我們不知道這件畢業作品能得到什麼樣的分數,但這個成品表達的內涵無疑已遠超過建築學科的範疇;希望其他學門也能出現更多這類作品。
>>相關網站
::建築修補隊 - 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
【2013/06/07 聯合報】@ http://udn.com/
【聯合報╱黑白集】
2013.06.07 10:19 am
一個建築系學生交出的畢業作品,不是華麗的紙上模型,不是厚厚的研究報告,也不是眩目的電腦三D影像,而是幫一個獨居阿嬤把屋漏梁斷的老厝翻新。什麼建築傑作,會比改造一間能讓老人家安居的房子更動人?
蓋這樣的房子,並不是懂一點建築理論就行,還要懂得人間疾苦,懂得憫恤,懂得溝通心理學,陌生的阿嬤才會願意把破厝交到你手上。淡江大學的李承翰花了半年的時間,才說服獨居在三芝老土角厝的阿嬤,讓他整建這間十八坪老厝。年逾九旬的老阿嬤之所以遲疑不決,是覺得自己來日無多,房子修好也住不了幾年,「無採工」也「無採錢」。
翻修老厝共花了廿多萬元,全是李承翰向親友師長募來的。至於設計和施工,則由他和學弟妹及熱心網友共同包辦:斷裂的梁柱要換鋼構,坍陷的天花板要換新,凹凸不平的地面要重鋪,通往菜園的棧道要修理,還有砌牆、粉刷、拉水電等。最後,完工的房子,像獲得新生的古蹟一樣充滿古早味;對阿嬤來說,則是個安全且從未有過的舒適的家。
看到破厝變新窩,阿嬤哭了;但在心裡,她應是感到幸福與溫暖的。儘管子女已經疏遠,但在人生歲暮時分,能得到一批廿幾歲年輕人的關注,並由這些素不相識的孩子幫她打造了新家;再困頓孤寂的旅途,至此也變得甘甜有味了。阿嬤擁有了舒適的新家,更重要的是,她品嘗了年輕人的關愛。
我們不知道這件畢業作品能得到什麼樣的分數,但這個成品表達的內涵無疑已遠超過建築學科的範疇;希望其他學門也能出現更多這類作品。
>>相關網站
::建築修補隊 - 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
【2013/06/07 聯合報】@ http://udn.com/
-
- 網站管理者
- 文章: 8790
-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幫獨居嬤修厝害曝光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表歉意
幫獨居嬤修厝害曝光 淡大學生表歉意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3.06.07 01:20 pm
淡江大學李姓學生幫93歲獨居阿嬤改造房子,讓陳阿嬤感動不已的報導引發熱烈迴響,網路上卻也出現質疑聲浪,有網友指陳阿嬤因報導曝光受到驚嚇。李姓學生今在臉書表達歉意,還說「就算有再多人為你感到開心,其中一人因你而難過,一切其實都沒有意義。」
一位自稱在社福工作、並認識陳阿嬤的網友表示,陌生人恣意的進出拍攝,陳阿嬤已被嚇到。網友質疑這一連串報導是否經過陳阿嬤本人同意,未經她的允許就到她家拍攝,是否已經影響到阿嬤的心情與生活。
李姓學生今在臉書回應,「對於阿嬤、社工,我感到非常抱歉,因為當下我陷入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忘記了事情的本質,就是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做很棒很有意義的事,不需要急著去告訴別人,希望別人也效仿你的行為,因為這無形之中會傷害了許多人...今天,或許會成為我之後面臨社會最重要的一堂課。」
然而從網友的迴響來看,支持與鼓勵的聲浪也不少,有網友大讚「大學生的熱情和所學,用在社會最需要的角落,了不起!」「好心必有好報」,還有人說這是「幾十年來,國內外聽過最棒、最美的畢業作之一。」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3.06.07 01:20 pm
淡江大學李姓學生幫93歲獨居阿嬤改造房子,讓陳阿嬤感動不已的報導引發熱烈迴響,網路上卻也出現質疑聲浪,有網友指陳阿嬤因報導曝光受到驚嚇。李姓學生今在臉書表達歉意,還說「就算有再多人為你感到開心,其中一人因你而難過,一切其實都沒有意義。」
一位自稱在社福工作、並認識陳阿嬤的網友表示,陌生人恣意的進出拍攝,陳阿嬤已被嚇到。網友質疑這一連串報導是否經過陳阿嬤本人同意,未經她的允許就到她家拍攝,是否已經影響到阿嬤的心情與生活。
李姓學生今在臉書回應,「對於阿嬤、社工,我感到非常抱歉,因為當下我陷入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忘記了事情的本質,就是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做很棒很有意義的事,不需要急著去告訴別人,希望別人也效仿你的行為,因為這無形之中會傷害了許多人...今天,或許會成為我之後面臨社會最重要的一堂課。」
然而從網友的迴響來看,支持與鼓勵的聲浪也不少,有網友大讚「大學生的熱情和所學,用在社會最需要的角落,了不起!」「好心必有好報」,還有人說這是「幾十年來,國內外聽過最棒、最美的畢業作之一。」
-
- 網站管理者
- 文章: 8790
-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愛的畢業作/窮國蓋教室 不再夢想當大師
愛的畢業作/窮國蓋教室 不再夢想當大師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
2013.06.09 03:53 am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幫陳阿嬤修破厝的畢業作,連日引起廣大迴響,大家都按「讚」!李承翰昨天表示,三年前他遠赴柬埔寨幫貧村重建教室,去年到台東幫國小翻修教室後,他就決定要幫弱勢族群解決居住危險的問題,做為畢業作品。
李承翰作品經過聯合報報導後,他說,連日來他接獲很多團體、個人的支持,還邀他做經驗分享,師長、同學和家人的嘉勉,讓他覺得很高興,自己做了件有益社會的事。
李承翰說,他念海山高中時就決定將來要做個出色的建築師,最欣賞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大阪的「光之教堂」作品,也想設計建造那樣的傳世經典作品,但到國內外幫人修建破敗老舊的教室後,改變了他的想法。
三年前他於淡大校園看到以立國際服務(ELIV)海報,招募赴柬埔寨的志工,那個暑假他請媽媽支持,給他兩萬五千元付機票、食宿費用,跑到暹粒市的貧窮村落蓋教室;木造的教室殘破不堪,他和另外卅名來自台灣各大專院校夥伴們,合力拆掉舊教室,整建成十坪的木造新教室。
雖然言語不通,他還帶著當地孩童墾地種植高麗菜,短短十天,埋下他關懷弱勢族群的種籽。去年透過前系主任賴怡成介紹,他加入「果核義築」志工,與卅多名夥伴遠赴台東縣卑南鄉大南國小,協助偏鄉小校改建老舊教室;他整個暑假耗在那裡,畫設計圖並親自施工,改造出一間十五坪可以自然採光的木造教室,很有成就感,奠定他修建房屋的能力。
在異國和偏鄉實際參與修建房屋的經驗,讓他決定畢業作品就是要關懷獨居老人、街友等弱勢;因為這些人沒錢修繕,卻居住在危險房屋裡。他可以去建豪宅、大莊院,但能幫助這些弱勢族群,他認為是最直接,最有效益的。
「人的問題最頭痛!」李承翰說,在幫三芝陳阿嬤修破厝之前,他曾透過社福單位找尋扶助對象,不是遭到拒絕,就是房屋、土地的產權有問題,再不就是共有的屋主們擺不平;讓他更煩惱就是籌募修建資金,他寫了很詳盡的計畫書,卻得不到廠商、社團贊助來幫他圓夢,還是他透過臉書傳達,讓很多人願意出錢出力一起參與。
即將服替代役的李承翰說,他很想趕快服完兵役,考建築師執照和出國深造,他會學習更多「實用」的建築知識與技術,幫弱勢族群蓋更多、更好、更安全的房屋。
【2013/06/09 聯合報】@ http://udn.com/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
2013.06.09 03:53 am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李承翰幫陳阿嬤修破厝的畢業作,連日引起廣大迴響,大家都按「讚」!李承翰昨天表示,三年前他遠赴柬埔寨幫貧村重建教室,去年到台東幫國小翻修教室後,他就決定要幫弱勢族群解決居住危險的問題,做為畢業作品。
李承翰作品經過聯合報報導後,他說,連日來他接獲很多團體、個人的支持,還邀他做經驗分享,師長、同學和家人的嘉勉,讓他覺得很高興,自己做了件有益社會的事。
李承翰說,他念海山高中時就決定將來要做個出色的建築師,最欣賞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大阪的「光之教堂」作品,也想設計建造那樣的傳世經典作品,但到國內外幫人修建破敗老舊的教室後,改變了他的想法。
三年前他於淡大校園看到以立國際服務(ELIV)海報,招募赴柬埔寨的志工,那個暑假他請媽媽支持,給他兩萬五千元付機票、食宿費用,跑到暹粒市的貧窮村落蓋教室;木造的教室殘破不堪,他和另外卅名來自台灣各大專院校夥伴們,合力拆掉舊教室,整建成十坪的木造新教室。
雖然言語不通,他還帶著當地孩童墾地種植高麗菜,短短十天,埋下他關懷弱勢族群的種籽。去年透過前系主任賴怡成介紹,他加入「果核義築」志工,與卅多名夥伴遠赴台東縣卑南鄉大南國小,協助偏鄉小校改建老舊教室;他整個暑假耗在那裡,畫設計圖並親自施工,改造出一間十五坪可以自然採光的木造教室,很有成就感,奠定他修建房屋的能力。
在異國和偏鄉實際參與修建房屋的經驗,讓他決定畢業作品就是要關懷獨居老人、街友等弱勢;因為這些人沒錢修繕,卻居住在危險房屋裡。他可以去建豪宅、大莊院,但能幫助這些弱勢族群,他認為是最直接,最有效益的。
「人的問題最頭痛!」李承翰說,在幫三芝陳阿嬤修破厝之前,他曾透過社福單位找尋扶助對象,不是遭到拒絕,就是房屋、土地的產權有問題,再不就是共有的屋主們擺不平;讓他更煩惱就是籌募修建資金,他寫了很詳盡的計畫書,卻得不到廠商、社團贊助來幫他圓夢,還是他透過臉書傳達,讓很多人願意出錢出力一起參與。
即將服替代役的李承翰說,他很想趕快服完兵役,考建築師執照和出國深造,他會學習更多「實用」的建築知識與技術,幫弱勢族群蓋更多、更好、更安全的房屋。
【2013/06/09 聯合報】@ http://udn.com/
-
- 網站管理者
- 文章: 8790
-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愛的畢業作/專家:罕見的誠懇作品
愛的畢業作/專家:罕見的誠懇作品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
2013.06.09 03:53 am
李承翰幫三芝陳阿嬤修破厝的經驗以「建築修補隊」為題,今天起至十七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與建築系同班另四十九名畢業生一起展出;昨天布展時,有大學建築系教授特別來看他的作品,覺得是近年罕有的「誠懇」作品。
校長張家宜表示,李承翰協助九十三歲獨居陳阿嬤修繕破舊「土角厝」,秉持「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發揮所學並實踐善舉,是淡大推行各項教育最佳代言人,將在本周六(十五日)畢業典禮公開表揚。
「我很難評分!」系主任黃瑞茂說,李承翰的已超過一般畢業作品,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讓人見到學建築的多樣性,並非只是追求個人或滿足富人住的需求而已。
「我給他滿分!」指導教授張淑征說,畢業生作品由校內外廿一名教授、專家評審,李承翰向他們解說整修緣由、溝通過程、結構設計、施工過程等,評審們非常支持他另類的畢業作品,也深受感動,還特別到陳阿嬤家參觀實體作品。
張淑征表示,李承翰在學習過程不斷累積服務經驗,利用所學貢獻社會;尤其有愛心與勇氣將「建築修補隊—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當作畢業作品,融入社會關懷元素,讓她既欣慰又感動。
策展女同學彭薇蓁作品「阿祖的房子」,敘述她曾祖母在西門町一棟五十年的四層樓房亟需改建,與李承翰的作品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沒有錢!」彭薇蓁嘆道,李承翰很不容易募得資金改建,而她的作品得募集更多資金,還要透過繁雜的「都更」才有可能落實。
【2013/06/09 聯合報】@ http://udn.com/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新北市報導】
2013.06.09 03:53 am
李承翰幫三芝陳阿嬤修破厝的經驗以「建築修補隊」為題,今天起至十七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與建築系同班另四十九名畢業生一起展出;昨天布展時,有大學建築系教授特別來看他的作品,覺得是近年罕有的「誠懇」作品。
校長張家宜表示,李承翰協助九十三歲獨居陳阿嬤修繕破舊「土角厝」,秉持「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發揮所學並實踐善舉,是淡大推行各項教育最佳代言人,將在本周六(十五日)畢業典禮公開表揚。
「我很難評分!」系主任黃瑞茂說,李承翰的已超過一般畢業作品,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讓人見到學建築的多樣性,並非只是追求個人或滿足富人住的需求而已。
「我給他滿分!」指導教授張淑征說,畢業生作品由校內外廿一名教授、專家評審,李承翰向他們解說整修緣由、溝通過程、結構設計、施工過程等,評審們非常支持他另類的畢業作品,也深受感動,還特別到陳阿嬤家參觀實體作品。
張淑征表示,李承翰在學習過程不斷累積服務經驗,利用所學貢獻社會;尤其有愛心與勇氣將「建築修補隊—讓老房子重獲新生命」當作畢業作品,融入社會關懷元素,讓她既欣慰又感動。
策展女同學彭薇蓁作品「阿祖的房子」,敘述她曾祖母在西門町一棟五十年的四層樓房亟需改建,與李承翰的作品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沒有錢!」彭薇蓁嘆道,李承翰很不容易募得資金改建,而她的作品得募集更多資金,還要透過繁雜的「都更」才有可能落實。
【2013/06/09 聯合報】@ http://udn.com/
-
- 網站管理者
- 文章: 8790
-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淡江大學畢業典禮 李承翰獲殊榮
淡江大學畢業典禮 李承翰獲殊榮
【聯合晚報╱記者吳文良/即時報導】
2013.06.15 11:48 am
淡江大學畢業典禮今天上午於新北市淡水校區紹謨紀念體育館舉行,校長張家宜嘉勉「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為替93歲陳阿嬤修繕破舊「土角厝」的建築系畢業生李承翰,頒發該校特優導師獎及優秀畢業生獎。新北市長朱立倫與吐瓦魯駐華大使、史瓦濟蘭大使等外賓親臨現場為7500名畢業生祝賀。
【2013/06/1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聯合晚報╱記者吳文良/即時報導】
2013.06.15 11:48 am
淡江大學畢業典禮今天上午於新北市淡水校區紹謨紀念體育館舉行,校長張家宜嘉勉「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為替93歲陳阿嬤修繕破舊「土角厝」的建築系畢業生李承翰,頒發該校特優導師獎及優秀畢業生獎。新北市長朱立倫與吐瓦魯駐華大使、史瓦濟蘭大使等外賓親臨現場為7500名畢業生祝賀。
【2013/06/1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