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 Caplutta Sogn Benedetg 聖本篤禮拜堂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karl

瑞士建築師 Peter Zumthor - Caplutta Sogn Benedetg 聖本篤禮拜堂

文章 karl »

大雪覆蓋的Caplutta Sogn Benedetg
Sumvitg
Graubünden
Switzerland

Peter Zumthor 1985-1988

這是到瑞士CHUR計畫中要拜訪的兩棟建築之一(另一棟同樣也是由Peter Zumthor設計的Thermal Baths Vals溫泉旅館),熟悉他的人應該不會陌生這棟位於Sogn Benedetg的葉子教堂.這是這趟旅行最為艱鉅的行程,因為他位於一個山上小村莊裡,對於只利用大眾交通工具的旅行真是一項挑戰!!
話不多說,大夥看看不同於作品集上綠意盎然的山頂小教堂!!
(照片說明依例有要求再說補充吧...)


桑貝納得教堂﹝Church in Sogn Benedetg,1985-1988)
作品名稱:桑貝納得教堂﹝Church in Sogn Benedetg)
建築師:Peter Zumthor
建造地點:Graubunden, Swiss
建造時間:1985-1988


這是 Peter Zumthor 第一個得到國際間迴響的設計案,一棟位於Sogn Benedetg 鄉村間的小教堂,這個村莊位在Voder Rhein 很高的幾近垂直的草地山谷上面,在整個建築物從屋頂下部到地面上,為了適應氣候條件而在外圍覆蓋粗糙的木瓦,整個木瓦所呈現是那種絮亂而粗獷的感覺,並且以淡紅棕和暗黑色為來面對外部環境山坵的中界顏色,希望能將溶入整個自然環境,而在教堂的牆面上緣開了一環帶的木造高窗,讓整個紅銅屋頂更加的聳立。整個教堂驕傲的、有威嚴的像高塔一般聳立在草原坡地上方,而在教堂後方的深綠色森林更凸顯教堂的崇高感。在教堂的一旁的鐘塔非常簡單的樹立在一旁,就好像在宣告這一個地方一樣。

你從小小的山路慢慢的向教堂走進之時,你會看到教堂外形逐漸的變化,教堂平面是一個橢圓水滴形,而在較圓弧的那一面去面對由山谷吹過來絮亂風勢,在另一側較為尖銳的面面像小山,並且宣告出入口的位置,永遠敞開著大門來歡迎朝聖者。由室內配置看來他的水滴形平面就更趨合理,在凸出圓的地方就是神壇的位置,在室內形狀更加的凸顯出神壇的重要性。室內光線由屋頂下緣的環狀高窗投入,讓整個室內充滿的光線。在高窗細長的豎框背面有著像魚鰭般的背板延伸進入室內,因為背板的分隔出窗戶,讓你在抬頭看窗戶外的天空時就好像是一個個被區分出來的天空畫面一般,並且暗黑色的背板更凸顯了天空的明亮及高遠,也反應出了人每週來做禮拜時,人面對上帝時那種謙遜尊崇感覺的詮釋。在室內四周銀色的牆面反射了高窗所投入的光線,提高了室內明亮度,並且也讓空間溶解變得更寬敞更沒有定形。室內細長的木柱讓空間恢復次序性,並且用金屬支架與牆面脫開,以避免破壞牆面的連續性,細長的木柱也是教堂後方森林樹木抽像的表現。

小禮拜堂的設計反映出了祖姆特工作中最重要的兩個特性:第一個是他的信念「建築是由許多意喻深遠的部份組合起來的藝術。相信所有的建築工作的真實核心在於建築的行為。尊敬那些細部與接點處工匠與工程師用心表現的藝術,並且極盡工匠所有的技能來做出最完美的呈現」。第二個的是建築物的根植(rooting)建築物「當要設計一棟建築在基地上時,要去探索出它的深度、它的行狀、它的歷史和所呈現感覺上的品質,會對它有著深深的思考,並且考量他的位置」。

這裡讓人反省,沈靜,無論是誰走進教堂,就像離開陸地,當上一艘船,曲線柔和的木造地板,在地格柵上自由漂浮,因此腳底可以感受輕微的彈性,三十七根獨立的結構木材圍出地板的葉片形狀,界定出空間,這些木材支撐著屋頂,屋頂是木支柱結構,營造出葉脈意象,也像是船內的肋材。


圖檔01

圖檔02

圖檔03

圖檔04

圖檔05

圖檔06

圖檔07

圖檔08

圖檔09

圖檔10

圖檔11

接下頁!!
最後由 karl 於 2004-12-05, 05:44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karl

Caplutta Sogn Benedetg-- Peter Zumthor-2

文章 karl »

圖檔12

圖檔13

圖檔14

圖檔15

圖檔16

圖檔17

圖檔18

圖檔19

圖檔20

圖檔21

圖檔22

圖檔23

圖檔24

接下頁教堂內部
最後由 karl 於 2004-12-05, 05:4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karl

[分享]Caplutta Sogn Benedetg-- Peter Zumthor-2

文章 karl »

圖檔25

圖檔26

圖檔27

圖檔28

圖檔29

圖檔30

圖檔31

圖檔32

圖檔33

圖檔34

圖檔35

圖檔36


最後由 karl 於 2004-12-05, 05:50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ArchiFragment

[閒聊]極簡主義

文章 ArchiFragment »

喔∼∼MY GOD∼∼ :D :D :D

我太愛妳了 (:Y)

真是感謝Karl分享A+U特集只有黑白照片

若各位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把這照片掃上來

只怕會比這些照片遜色 :$

這是有關Peter Zumthor與極簡主義的簡單介紹(中文的喔)
http://www.wa-do.com.tw/academy/trip/master/peter.asp
karl

文章 karl »

感謝ArchiFragment愛戴,送上三張葉子教堂裡賣的明信片三張,
雖然寄卡片的季節過了!!(一張1.5瑞郎,沒有銷售員,沒有攝影機,投錢與否全憑良心)
如果ArchiFragment不閒麻煩的話,照片是否可以掃上來 :D

圖檔01

圖檔02

圖檔03

圖檔背面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真是羨慕 Karl 兄哪!
可以到 Thermal Baths Vals 親身體驗那個很棒的設計案!
不知道 Karl 兄有沒有下去洗個舒服的 SPA 呢?

我之前借到的一部介紹建築的 DVD 裡頭就有介紹 Thermal Baths Vals,
看了讓我好想好想躺在那邊感受石材、水溫加上自然美景的滋潤.........

羨慕哪.........
呵呵,趕快把 Thermal Baths Vals 的相片貼上來吧!
karl

文章 karl »

這雪地溫泉怎可錯過!!
說真的還是第一次在雪地理泡溫泉!!
至於照片,因為溫泉室內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只有較多的室外照片,
雖然幾次想偷拍,但百密一疏還是被工作人員抓到.....
可惡的是看幾個外國輪還用閃光燈拍照都沒事,而我卻還被警告.跟蹤....
所幸收起像機,奢侈的好好當一個度假客,泡湯者!!
沉浸在石製的溫泉裡,
懶躺在木製的躺椅上,
欣賞落地窗外的雪景,
這個下午就只給了它,
至於拍照的事情就留給專業的攝影師吧
(作品集的效果跟實際的場景還算符合)
PS: 1.昨天貼的葉子教堂檔案有錯誤,教堂內部照片不見了!!
   經修改連結後,應該沒問題了!!
  2.旅館的網站上有介紹販售其週邊相關產品,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Therme Vals
ArchiFragment

[閒聊]

文章 ArchiFragment »

我已經把圖片傳給E老大
請他幫我放上去
小弟不才,弄了好久還放不上去
:P

看你的這些照片似乎也沒有很多人去朝聖
實在太偏僻了
我再把溫泉地的案子放上來
這次可得要請E老大在幫幫忙教一下摟

討論區萬歲∼ :D
站長eaGer

[閒聊]

文章 站長eaGer »

ArchiFragment 寫: 我已經把圖片傳給E老大
請他幫我放上去
小弟不才,弄了好久還放不上去
你使用的貼圖語法沒有錯誤,照理來說是可以用才對。

我覺得你使用的貼圖空間怪怪的,
出現的錯誤訊息似乎不容許你把圖片放在那裡,
你要不要問一問網站空間的管理者啊?

以下是 ArchiFragment 提供的圖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ArchiFragment

文章 ArchiFragment »

謝謝EAGER
我會再試試看
不行的話就要另找貼圖空間了
allyn

文章 allyn »

問題一--外牆的材質是什麼?
就是在內部結構和外皮(應該是樹皮吧?)中間的那一層

問題二--隔溫效果如何?


karl兄的照片很讚,4500表現很好
期待您雪地溫泉的室外照片.....
karl

文章 karl »

allyn 寫:問題一--外牆的材質是什麼?
就是在內部結構和外皮(應該是樹皮吧?)中間的那一層
外牆狀似一片片樹皮的木片,我暫稱他為木瓦片
其實它是當地相當常見的一種外飾材料,當地建築的外牆幾乎處處可見.
採用當地的木材,將其切片後用火烤乾後,一層層的釘掛上去(這可能是最原始的木材乾燥法吧),
至於詳細的名稱可能需要參考其作品集了!!
ps:突然想到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習所牆面上的銅瓦好像也有相似的做法!!
allyn 寫:中間的那一層
其內外牆應該都是木板,中間的夾層除了結構需要的橫料外,也應該都是空的!!
(用手敲擊牆面時可感受到並非實心牆)
整體牆面構造由外而內=木瓦片+外牆雙層木板+空氣層(結構橫料)+內牆單層木板+結構木柱(與牆面脫離)
allyn 寫:問題二--隔溫效果如何?
其實若單就物環層面來說它的實際隔溫效果,
以我們這種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的人可能是稍嫌不足的(或許對當地人來說這已經足夠),
但我覺得就心理層面來談,
當一路由山下小車站步行近一個小時的山路;
在可能只有零度左右的陣陣風雪中孤單行走,
那麼眼前這一棟毫不起眼的山邊木造小教堂,
或許就好比大海中迷途小船看見遠方的燈塔,
雖然它的光線是那麼的微弱,
雖然它的距離是有些的遙遠,
但我想這已經足夠了,
足夠讓這迷途小船有一個靠岸的方向.

以上回答純屬個人看法,若有錯誤請大家多多指正補充!!

很高興allyn提出這些問題,也讓我在一次回想起當初造訪這教堂的點點滴滴.
一直希望藉由這些照片分享,不論大家是從環境關係.建築構造.乃至於空間的感受,
都可以提供作為一個討論的開始,我想這也不就是本討論版的最初建構用意嗎!!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我不知道那個牆面是否跟美國這邊所稱 shingle sheathing 的施工細部一樣,
但是外觀看起來的確有點像,
趕緊拿起書來將圖片 SCAN 給大家瞧瞧。

參考的是 Francis D.K. Ching 的 Building Construction Illustrated 內7.31、7.32 兩頁。

圖檔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5-07-23, 01:1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之前在學校時曾做過 FULL SCALE MODEL,
有一組同學做的是 Greene & Greene. Gamble House 的 section model,
把相片給大家看看。

對 Gamble House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以下連結
http://www.gamblehouse.org/

圖檔

圖檔

圖檔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5-07-23, 01:14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llyn

文章 allyn »

其實我會提這些問題,主要是想了解在那樣的環境裡,冬天下這麼多雪,
這個教堂本身對物環因素的控制與配合

教堂平常時間是沒什麼人的,因此在自然狀態下維持一定的狀態更顯重要
想像一下,每個週日早晨這個教堂一定是這個小鎮最重要的聚會場所,
穿著厚重大衣的居民走進這個教堂,第一件事應該是脫外套(總不成穿著厚外套唱聖歌吧,尤其外套上可能都是雪)
那麼,以這樣的構造和材料,要如何營造出理想的環境?
所以我才會好奇中間那一層怎麼處理,以及實際的隔熱效果

看樣子中間那一層空氣層可能多少有點保暖的效果,也可能有暖氣系統流過(猜的,因為歐洲建築常有這樣的處理手法)


再次感謝karl兄分享這些照片和經驗,沒去過的我也只能提提問題
如果能藉此讓更多人了解這個案子也算是不負karl兄的美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