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城市與設計學報
第[一]十七期2007年3月
Cities and Design
No.[1] 17 March, 2007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
夏鑄九**

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ty:
On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aiwan and the Architectural Reflections of P.T. Han*

by
Hsia, Chu-joe **

關鍵詞:大乘的建築,現代建築論述,建築史,現代建築史學,
亞洲與發中國家,移植,現代性,漢寶德
Keywords: Mahayana architecture, 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history, historiographi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sia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ransplantation, modernity, Pao-teh Han



* 修改前論文曾發表於:城市與設計學報,2007年3月,第17期,頁:77-116。
在這之前,論文曾發表於:Dialogue, Sept., 2004;同濟大學建築系演講論文,上海, 2004年10月25日;第四屆亞洲近代建築網絡(mAAN, modern Asian Architecture Network)會議,上海,中國,2004年10月28-30日。作者感謝評審者的意見,修正關鍵細節,讓論證更清晰。
** 作者現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Plann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 作者通訊方式: [email protected]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摘要

作者有意將漢寶德建築理論的轉化,放回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嵌入特定的制度脈絡,視做現代建築論述在發展中國家的移植與轉化。因此,戰後台灣社會的轉變,以及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制度建構,以至於影響台灣其他的學院機構,都是不能忽略的線索。作者先交代本文的發問角度與現代建築論述在台灣學院中的移植,然後,以“對照記”闡明台灣現實中建築論述的貧困與漢寶德晚期大乘建築觀的特殊成就,作者認為,由於自我反省的能力,大乘建築觀是現代建築及其論述在台灣的鑲嵌、著床式的轉化過程,也就是“市民建築在當前的最高表現”。最後,作者在漢寶德的建築三點省思之上再多加一點省思,做為自我提醒,以為結論。本文強調大乘建築觀形構的深處,是對斷裂的自省與反思,這其實是宣示現代性的危機。就一位建築學者個體言,“只有 ‘入世’的看法,而沒有‘入世’ 的精神”的心灰意懶者,其文化的悲觀主義正是其散發迷人風味之所在。然而,我們終需面對被長期破壞的地景,被一再翻攪的大地。

Abstract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Pao-teh Han, which embedded in a certain time and space as well as a specific institutional context. I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Thus the social change of Taiwa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institutional constitution of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unghai University, and as to its influences on the other institutes are the unavoidable traces for analysis. First, the research problematic and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to the institution and faculty of Taiwan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poverty of architectural discourse in the reality of Taiwan and the specific achievement of Mahayana architecture proposed by Pao-teh Han are elaborated upon through an antithesis contrast. Because of the self-reflection capacities, Mahayana architecture is the embedded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its discourse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the current civic architecture”. Finally, one more added on the three architectural reflections of P.T. Han concludes as self-reminder. The paper emphases that in the depth of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Mahayana architectur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break, this is the claim to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As an individual architectural scholar of P.T. Han, there is only an idea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but no spirit of practice, which is the heart of dispirited. The attractive aura exactly originates from his cultural pessimism. However, we still need to face the destructed landscape over a long time, the overturned earth over and over.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人類歷史五千年,只是今天才進入一個經濟大時代!…這些日子心情差得很。…巴賽爾(Yoram Barzel)三個月前病重…一個月前老師赫舒拉發(Jack Hirshleifer)驗出癌症。我是他最好的學生——他屢次對人這樣說,這裡我要為它的點名而站起來應一聲:‘到!’幾天前聽到德姆賽茨(Harold Demsetz)患上怪疾,嚴重。…不久前戴維德(Aaron Director)謝世了,一百零二歲。還建在的艾智仁(Armen A. Alchien)九十,佛利民(Milton Friedman)九十二,高斯(Ronald Coase)九十四。上述七位是對我思想影響最大的師友,沒有他們的啟發與鼓勵,我會只靠賣弄技術寫文章。它們的思想不僅影響了我,更影響了一個經濟大時代。都老了,而足以影響一個大時代的經濟思想,看來對這個大時代的經濟學發展影響不多,多麼令人傷感。”
(引自:張五常(2004),“經濟大時代”,《壹週刊》,南窗集,11月4日,頁140-141。重點為作者所加。)


漢寶德是台灣現代建築教育制度確立的重要學者。他在1967年由美國回到台中東海大學接任建築系主任,漢寶德對東海大學建築系的改造可視為台灣現代建築教育的里程碑。漢寶德在1977年受邀出任國立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1982年專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1986年開館),1993年擔任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1996年被選為台南藝術學院校長,2000年退休。他對台灣的建築界與文化界造成了重要的影響。

然而,由於米謝‧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提醒,1 論述(discourse)若被視為個人意識內在的轉化,就很容易落入庸俗的個人論述的陷阱。現代建築論述(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現代建築”的“新知識”建構,如何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經由學院而移入,最後真實地營造了空間,支配了台灣地景,翻攪了台灣地景,最後也改變了台灣地景的線索,是作者最關心的歷史過程。本文則試圖追溯這個過程的學院與論述建構的線索,這是現代建築史(the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的主題之一,尤其是亞洲的現代建築史史學的建構所關心的題材。因此,作者有意不以常規性的眼光,用傑出個體的建築成就來度量漢寶德的建築思想,相反地,本文將其建築理論的轉化,放回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嵌入特定的制度脈絡,視做現代建築論述(the discour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在發展中國家的移植(transplantation)與轉化(transformation)。 2 因此,戰後台灣社會的轉變,以及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制度建構,以至於影響台灣其他的學院機構,都是不能忽略的線索。




1 本文雖是直接有關空間的論述,仍然值得指出:由於傅柯的空間策略隱喻的啟發,我們知道論述的空間化有助於開拓權力與知識關係,這種批判性認識論,可以避免將論述落入傳統史學庸俗的個人論述的陷阱。參考:夏鑄九(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第2-3期合刊,12月,頁:65,註解1;Foucault, Michel (1976/1980)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Colin Gordon, eds.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pp.63-77.(有中譯,王志弘譯,<地理學問題>,見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頁:385-397。)

2 移植(transplantation),做為一個理論概念與有方法論意義的使用,採用自考彼得‧賀爾(Peter Hall)對規劃史的歷史研究,見:Hall, Peter (1989) 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Blackwell.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作者先交代本文的發問角度與現代建築論述在台灣學院中的移植,然後,以“對照記”闡明台灣現實中建築論述的貧困與漢寶德晚期大乘建築觀的特殊成就,作者認為,由於自我反省的能力,大乘建築觀被認為是“市民建築在當前的最高表現”。最後,作者在漢寶德的建築三點省思之上再多加一點省思,做為自我提醒,以為結論。本文強調大乘建築觀形構的深處,是對斷裂(break)的自省與反思,這其實是宣示現代性(modernity)的危機。就一位建築學者個體言,“只有 ‘入世’的看法,而沒有‘入世’ 的精神”的心灰意懶者,其文化的悲觀主義正是其散發迷人風味之所在。然而,我們終需面對被長期破壞的地景,被一再翻攪的大地。

一、 拉開序幕

本文將漢寶德視為代表群體和社會變動的歷史過程中突出的個人。設若吾人 “回到未來”,拉開距離,由歷史角度回首,反思自身,我們才有能力面對戰後台灣華人文化的社會接受現代建築的移植過程,這是現代性的挑戰,這是本文的重新發問。3

若將漢寶德與梁思成相互對照其遭遇,雖然漢寶德年輕了整整一個世代,可是這已不是個人的命運的問題了。 4尤其對建築教育,對一個曾經長期苦為殖民地的台灣社會,建築教育,做為特定社會的文化菁英的專業教育,尤其是意識形態轉播的角色,這是殖民者的特權。而被殖民者,充其量只是做為製圖員,是與建築設計專業沒有多大關係的。現代建築教育在台灣,要等到戰後才真正開始。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台灣內部的威權獨裁政治也是在美國支持下的,冷戰年代圍堵政治的,東亞反共政權的一環。因此,1950年代的台灣社會是壓抑的,文化則是貧困不毛的,現代建築教育在這種處境下移植,師生對現代建築理論的學習多為一知半解地附會,然而,以封閉的台南工學院建築系學習環境為代表,卻孕育著受現代建築運動感染的,烏托邦式的建築學院熱情。5

1960年,為了國族國家正當性的建構,經濟發展成為國家選擇的道路。1967年的東海大學建築系與選擇回國教書的漢寶德所引入的現代建築教育制度與論述的建構,是不同於過去的,台灣其他的建築院校。冷戰時期,美國將原來在大陸的學校撤回,在奧柏林大學成立聯合董事會,支持在台建校,這就是1950年代末開始建立的東海大學。一間有美國博雅學院(即美式通識教育、通才教育的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特色的學校。




3 在關係方法論的研究立場上必須先交代,作者的建築教育受漢寶德啟蒙。作者深受漢寶德影響,養成學習思考的習慣,關心建築與文化,這也就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師生之情一世,本文一直難以落筆。正因受其影響,作者身為建築教育工作者、學院裡的建築研究者、對理論與歷史有強烈興趣、對改革有持續動力,因此,都市計劃與設計是必然的延伸,而都市研究卻接合上與必須面對世界性的學院巨變與範型轉移。當後現代建築的大旗升起之時,也連結上了新馬克斯主義的社會理論在都市研究中造成的範型轉移時勢。
4 梁思成於1901年生於東京,漢寶德於1934年生於山東日照縣皋陸鎮。
5 參考:王立甫、夏鑄九訪問,夏鑄九整理(1979),<三十年來台灣建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訪問漢寶德先生記錄>,《建築師》,一、二月號合刊,頁:56-59。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6而後來漢寶德確立的東海建築系制度與方向,可說是在原來由陳其寬引入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包浩斯式現代建築教育的基礎上,做出更有系統,更有深度的現代建築論述的移植。這是現代性的建構。這個現代主義論述是經過有意識的選擇,推動建築教育的改革。一方面,考量了當時台灣相關建築系的現實,二則考量東海大學本身的特色,當然,東海大學建築系可說是由美國移植進入台灣學院的最佳代表,尤其可以說是以美國長春藤盟校的菁英建築師培養的制度為藍本。考量台灣大學生的成熟程度,以及,台灣的學院與美國此時的專業學位主要為碩士學位不同,台灣的建築院校是授予學士學位的專業學位,於是,在1969年改建築系為五年制。除了持續地引介與譯介美國學界的新資訊、因私立大學的教師聘任空間,暫時排除了體制上的限制,得以陸續延攬不少在國外取得碩士學位的年輕教師群、 7肯定評圖制度(jury)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之外, 8這個現代建築學院在建築教育上與對社會影響上都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它的主要的教學內容至少包括了下數諸點,值得列舉:

(一)學理上的現代理性之路:

將現代運動(Modern Movements)所開啟的機能主義(Functionist)道路,在學理上更有系統地上升至現代理性(modern rationality)的層次,這期間的最佳代表就是合理設計的原則一書,直接成為上課,甚至是設計課的教材。建築師,則被期望能納入為現代工程系統的專業一員。

(二)人與環境研究取向與成果之引入:

當時國外因為社會的變動,建築專業受到社會的挑戰,在前述有關科學的設計方法(Design Method)的研究途徑上,試圖與社會科學接枝,後來主要是與環境心理學互動,進一步,展開社會與文化因素的相關研究。像大學宿舍、公共住宅,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平價住宅研究,受到了注意。在專業實務上,譬如說,建築計劃書製作(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的能力,被期望成為建築專業能力的一部分。 9

(三)保存:建築史研究與古蹟保存之濫觴:

一則,由於藝術史與建築史與對傳統建築的關心,二則,由於當時台灣在建設過程中的破壞行為已經浮現,對中國建築史的研究,以至於台灣傳統建築的研究與保存工作展開了。這不但開始了台灣文化資產(cultural property)保存工作的第一步,也可以聯繫上日後的鄉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熱潮與台灣社會的地方認同力量。更深一層思考,保存,在理論與專業技能的層次上,並不只是鄉愁式的回歸,而就是對現代性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抵抗。在對人類文物的拯救行動中,在其中,轉化與孕育了現代性的反身性能力(reflexive capability)。




6 東海建築系則設立於1960年,系主任為陳其寬。
7 1970年代初前後,這時東海大學校園空間與教師團,在漢寶德的領導與感染下,以他為中心,提供了一個既民主開放又有內部教師間、師生間充分溝通的學習型社區,東海大學美式行政系統,避開了當時台灣機關的官僚層級,有效地支援了教學工作。於是,有品質的實質校園空間與學習活動的社會空間,彼此正式與非正式地都相互聯繫在一起,真是一個永不復返的學院鄉愁。
8 評圖制度改變了師生間的關係。評圖過程,不只是學生努力工作成果的展現,教師的公開發表評論更是教師功力的考驗,專業的技能與專業價值判斷必須在開放的論辯中進行,而非閉門單向地由教師主宰了學生的分數。執行評圖制,制約了班級的規模,因此,一位設計教師只能承擔10到12名上下的學生,這是典型美式長春藤菁英主義大學對實習課的教學品質所摸索出來的經驗,對當時貧困的台灣的大學教育言,真是奢侈的特權。
9 參考:建築學與心理學互動的人與環境研究的歷史,可以參考路易斯‧海曼(Louis Hellman)的漫畫,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O2,頁48。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四)設立都市計劃學程:

一方面,由世紀初現代運動在歐陸浮現的社會政治脈絡所致,現代建築師關心都市的改造是其重要的專業特徵,也是現代建築論述的烏托邦理想的再現。另一方面,對社會與教育分工相對較粗略的發展中國家言,都市與住宅問題,一直是昔日有社會改革責任感的建築師之職志,這是延伸推動都市計劃教育的重要力量。1968年,以當時台灣的私立大學的規模與能力,東海大學能設立都市計劃學程,不可不謂具備了遠見與氣度。其實,在社會與專業日趨分化的另一對立端,規劃與設計在一般性的層次上可以視為同義詞,甚至,日後在更寬廣的意義上,建築,不論就歐洲的建築、都市設計與規劃(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的普遍提法,還是做為城市的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city),建築論述是可以整合在建築與都市研究所需的理論論述之中的。 10

(五)專業建築學院的學術風格:

就一個以建築師養成,甚至是以建築設計教育為主要目標的現代建築學院言,東海大學建築系是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主要在美國,尤其是今天的主要大學,專業學院的訓練與學術訓練(academic training)並行,是美國的資本主義教育制度中的特色之一。 11專業學院是社會高級的勞動生產力的提供,也是為全球化所驅動的,企業服務業的一部份,是今日所重視的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很不尋常地,極有個人特色的地方是,漢寶德,以至於東海建築系,竟然成為當時台灣的建築學院,幾乎是唯一具有嚴謹學術論證的文字要求的,具學術研究傾向與學院特色的地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關於建築史的幾本著作,包括了明清建築二論、斗栱的起源與發展等等。 12坦白說,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建築學院的位置,在思考深度與學術品質上,即使是與美國的建築學院相較,由於當時研究性質的博士學位尚未在美國建築學院系統中發展成形,以漢寶德為代表的東海建築系的表現是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的。




10 舉例言,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設立,可以源自漢寶德與賀陳詞兩位與當時工學院長虞兆中的約會。在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內設立了都市計劃研究室時期,對於早期的學程方向,尤其是課程的設計,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王鴻楷與夏鑄九兩位專任教師都曾經多次邀請漢寶德提供意見諮詢。大約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由於在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兼課,漢寶德還一度差點改聘專任,以餘生專心做研究。但是,在所有繁雜的聘任手續完成之後,他竟然又改變了心意,可以做為註腳。
11 譬如說,東岸的哈佛設計學院與西岸的柏克萊加大環境設計學院就是兩個極端的代表,前者,就是幾乎全為專業訓練所支配的專業學院代表,後者,學術研究與專業訓練的份量各半,因此,教師評估,雙軌並行。
12 這是後來由境與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建築史論叢的兩本書,《明清建築二論》,原出版於1969年,可說是副教授升等代表作;《斗栱的起源與發展》,原出版於1973年,升等為正教授。它們的價值在於確立了當時台灣建築學學術研究的典範,而不在於其每一項論點的正確性與否,這是學術討論的課題。漢寶德(1982a),《明清建築二論》,台北:境與象;漢寶德(1982b),《斗栱的起源與發展》,台北:境與象。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至於近年,在校園與大學的新自由主義化(neo-liberalization)價值觀與領導權(hegemonic)作用所造成的壓力之下,與台灣近年國家強力推動學術論文規格化的政策,教育部執意推動論文期刊發表SCI與SSCI制度相比較,學術品質的標準又如何呢?SCI與SSCI是美國一間私人出版公司,湯姆森商業公司,建立的學術期刊指標,選一批期刊入電腦庫,稱為“社會科學引用指數”,近年竟然成為東亞幾個危機與競爭慾望強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其視作學術升等與聘任的唯一標準,連該公司都表示不解。亞洲各國這種一心爭排名的現象,被李金銓譏為“第三世界身份焦慮症”,13但是,竟然連日本也同樣沒有自信,真值得深思。教育部的這種政策,一方面忽視了不同學門的特殊性,二則無視專業學院的特殊性,可說是國家政策規格化與簡化的暴力表現,也是理工科掛帥的價值觀再現。這種觀點表現了對學院與學術本身的偏狹與形式化,對台灣建築系這類的專業學院在聘任與升等上將造成嚴重的後遺症。14但是,就學術品質言,相較於早年東海建築系,尤其是漢寶德的學術表現,甚至還真有今不如昔之感。

更有甚者,由於國家的技術官僚與大學本身理工出生的行政管理者對專業學院缺乏認識與缺乏跨領域所必要的尊重,使得教師聘任的博士學位門檻要求與專業教師不得兼營實務的過時規定,即使台灣的建築學院數量即使現在大量增加了,但是卻很難要求台灣建築學院的專業品質。

(六)現代建築論述的專業期刊的鼓吹功能:

現代建築論述的建構中有一個極特殊的元素,就是專業期刊的角色,這是令大學裡的圖書館專業人員都覺察得到的奇特現象。由於現代建築的意識形態論戰的原動力與對形式創新的渴望,以及,專業影響力傳播的原因,專業期刊一直是建築師取得新構想的重要來源。漢寶德個人的志業與東海建築系可以區分又無法區分,期刊的編輯與出版一直是建築系與建築論述建構中不可少的角色。從建築與計劃境與象,因財務支持的來源改變造成編輯方向上的轉變,但是,最重要的是現代建築論述建構過程中,專業期刊發揮的鼓吹作用,當然,這也關係到現代建築師的社會角色問題。




13 李金銓(2007),<哈佛訂行規>,《蘋果日報》,8月5日。
14 在美國的建築學院內,專業教師與學術教師的聘任與升等是採用雙軌制而並行不悖的,如有博士學程的柏克萊加大。專業教師是可以制定專業的標準來評量教師的聘任、升等、以及專業貢獻。專業教師的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重要的,不論專業學位是學士還是碩士。在很長的時間裡,專業學位就是學士學位。在戰後的美國,後來以碩士學位做為專業學位,碩士學位中也有第一專業學位與第二專業學位的分別。以台灣目前這種做法,建築系將很難聘任有建築師資格、有執業的實務經驗的專業教師,實習課程的教學將很難完整,最後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就只有等畢業以後進入實務界才開始學習,使專業者的成熟期延後,傷害的是台灣整體的專業品質。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七)現代建築師,知識份子,以及其社會關懷與批判角色

就當時台灣封閉的政治與社會氛圍,前述有關都市與住宅問題的一些論點,一些人道主義的主張,必然聯繫上現實生活中所必須面對的,近代中國人民的苦難,甚至可以說是現代建築論述中必然存有的一點與社會主義有關的價值觀。15面對昔日的政治上的白色恐怖壓力與恐懼氛圍,這些議題與論點,在期刊上出現其實是經過小心處理過的。這些人道主義論點在期刊的文字中可以讀得出來,但是社會批判的意義必須很隱晦,必須很謹慎地避免被扣上紅帽子。這部分關係到建築師做為一個關心社會弱勢者的生活空間、關心城市、關心文化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可以追溯至19世紀人道主義烏托邦主義的傳統大流,現代建築師是社會改革者的角色。也因此,很弔詭地,建築師做為資本主義營造工業中的企業服務業一環,也是房地產市場中商品生產的必要環節,然而,卻經常表現出疏遠的距離。必須承認的,這是建築師歷史地做為一種文化菁英的距離。

到了197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在日後被成為的發展性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的政策引領之下,歷史地搭上世界市場(這時候其實就是美國市場)中的經濟成長列車,工業快速發展。由簡單加工開始,製造業在世界市場裡取得的剩餘,在政府縱容的國內房地產市場中進行財富的再集中,建築業,做為房地產業的商品生產部門,原來的建築學院與知識份子的文化角色卻是疏遠的。此時,台灣的社會也被國家所主張的發展的價值觀所穿透,這是發展性國家的領導權作用,或者用抽象一點話說,為空間商品的交換價值追逐所全然俘虜了。

另一方面,在國際政治形勢與台灣社會內部壓力下,國民黨所支配的台灣政治,也由地方選舉開始而逐步民主化了,開展了政治民主化的歷史過程。

這個時候,漢寶德表面上離開建築圈,其實在籌辦自然科學博物館、創辦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未嘗不是提供知識反思的機會。身處學院與教育制度的頂峰,國立大學的校長,卻以非專業與非學院的文字,經由報刊、雜誌的媒體專欄,特別是台灣報紙特殊的副刊的文字,以社會美育影響台灣的社會,這是台灣正浮現的市民社會。 15




15 戰後的冷戰政治形勢使得當時的福利國家社會,在英語世界,尤其是美國,對於政治的選擇也是不允許有左翼的,有社會主義的另類選擇存在,因此,對現代建築史的研究也一直是去社會與去政治的。這局面要等到1960年代末社會運動之後才改觀,查里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早期的著作,《建築的現代運動》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可以視為分水嶺。詹克斯在倫敦大學從雷奈爾‧班漢(Reyner Banham)指導其博士論文,在哈佛時曾訪談過基提恩,此書也可以看出詹克斯對社會與政治的敏感。見:Jencks, Charles (1973)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 Anchor Press.
16 可以參考本文附錄,關於漢寶德的著作、作品及相關資料,數量龐大的寫作,要放在社會美育的角度思考其意義。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終於,平行經歷了三十年的都市化與文化西化(其實是美國化)之後,台灣的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初現,正在摸索社會與國家間關係的自主性。都市動員(urban mobilization)與社區培力(社區營造,community empowerment)所支持的市民參與、社區參與式設計,可謂遍地開花。這是值得與歐美近代城市中的市民與公共精神(civic-ness, civility,或是譯為城市性、市民性、城市精神)進一步對話之處。這是社會的活力,社會的資本,表現為第三部門的動力,以及城市自治的根源。17但是,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的另一層面,還真像是發展中國家的宿命一般,在國家上層權力結構轉換的過程中,政治民主化過程走向了民萃民主化。票箱民主的選票政治結合了媒體政治與象徵政治,使得國家的權力有機會操弄人民。近代台灣政治史上國家暴力造成的社會傷害,成為日後認同政治孕育中國族認同分裂的苗床,也成為台灣社會難以承擔的歷史枷鎖,真是天地不仁。

等到民進黨兩度掌握了中央政權,在國際政治形勢下的隱性台獨傾向與去中國化的文化教育政策逐漸浮現(其實台獨做為政治選擇,也不必然採取如此激進的文化政策,政策如此走向主要是選舉策略使然)。已經全球化了的台灣經濟與台灣的認同政治力量之間形成了結構性的矛盾。北加州灣區、台北新竹、珠三角或是長三角間的連結成為全球經濟中越界的生產網絡(cross border production network)的典範。台灣的都會區域已經是在全球都會網絡裡的節點,台灣企業,尤其是電子資訊業者的流動能力,是台灣競爭力的來源而非產業空洞化的焦慮。 18在這種種自我矛盾與充滿衝突的現實裡,因國族認同分裂的社會對未來也充滿了不安。政治上的權力慾望一旦帶來社會災難,真是以萬物為芻狗。

因此,我們可以說,最後,漢寶德的大乘的建築觀做為最後的選擇,是對建築本質、傳統文化、當前世界的文化走向,整體反思的結果。19[/size]台灣的現代建築論述確實在戰後移植於美國學院,兩者間溝通的關係是不對稱的,沒有自覺能力地追逐中心國的建築新形式。現代建築在台灣的移植,其新形式卻一直未能與營造工業的技術、施工、建材的改進保持緊密的關係,粗製濫造就是無可避免的結局。但是,通過知識上的省思能力,思索建築所根植的社會與文化的深層需要,以反身性能力(reflexivity),20“草船借箭”於西方,21主體,畢竟還是有重建的機會。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由移植到轉化(from transplantation to transformation)的關鍵性機制。大乘的建築觀是對建築通達澈悟的表現,是對人生體悟的明智之舉。面對台灣的政治社會變動,回到未來,大乘的建築觀已經不是個人的自在抉擇而已,這是此時不得不然之道。我們只能不著急地在當下另尋機緣。




17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5期,3月,頁:227-247。
18 Saxenian, AnnaLee, 1999, Silicon Valley’s New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San Francisco, Calif.: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of California, pp.56-62;夏鑄九,2000,<全球經濟中之跨界資本:台灣電子工業之生產網絡>,《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1、12期,頁1-37;夏鑄九,2001,<全球化過程中台灣社會的挑戰:跨界的生產網絡vs.跨界的政治>,《都市與計劃》,第28卷,第四期,頁413-420;林德福,2003,《全球經濟中浮現的北台都會區域—後進者全球生產網絡與空間轉化之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19 本文所述的大乘的建築觀,主要引自:漢寶德,1990,<大乘的建築觀>,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詹氏書局,頁:5-19。以下出處皆同,除特殊例外需進一步註明出處外,皆不再引。
20 傳統文化所要求的深度自我反省與近代西方學者所要求的,主體建構所必須的反身性能力是相通的。漢寶德的知識上的省思,作者舉證如下:漢寶德在回憶錄中特別提及山東老家的對聯,“靜坐常思己,閒談莫論人”,見:漢寶德,2001b,《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台北:天下,頁:32;還有,對自省與謙遜的重視,見:漢寶德,1998,<失傳的自省功夫>,《不耐平凡》,台北:天下,頁:192-196。
21 這是香港浸信大學社會學系的人類學教授邱延亮的說法。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二、對照記

第二部分,作者借用張愛玲的書名措辭,以簡要的對照方式,闡明由移植到轉化的特殊社會與制度的條件,一方面,表明台灣現實中建築論述的貧困,另一方面則對比出漢寶德晚期大乘建築觀的特殊成就。大乘建築觀當然是華人社會與台灣現實的產物,但是卻是相互極端的對照產物。大乘建築觀有如荒漠甘泉,正是本文論證的要害,也是作者珍惜的,對現代建築移植過程省思之後的價值所在。它可維繫生命,亦得以在貧瘠之地品嚐甘美的果實。

首先,在很長的時間裡,台灣的建築幾無文化表現可言。這是什麼意思呢?做為新國際分工中的製造業基地的一員,台灣,卻從來不能按造自己的形象製造自己。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就是得像美國製造、日本製造,而不能像台灣製造。22而為國家的土地與都市政策所縱容,以中小資本為主體的台灣房地產市場,空間商品化的特色就正是不在意本身的特色。因此,當台灣的城市成為投機城市,都市空間成為交換價值的實現,在空間的文化形式層次,我們的地景遂淪為廉價商品的世界。它既西化,卻又土俗。既奇異,卻又是淺商品。既欠品質,又乏深意。淺薄無味就是台灣空間的品牌。一直到了最近幾年,有了足夠實力的資本終於開始有意塑造其自身的形象,以品味佔有市場,區分身份,台灣的建築師才開始有一點練習的機會,但卻又得面臨全球競爭的新局面。這過程正在進行,做為空間的文化形式表現值得研究,且按下不表。

至於公共建築物,在政治現實之下等於國家權力在人民前的展現方式。有時,它是殖民時期的遺留,直接為統治者繼承,再現為國族國家統治的權力,如總督府轉變為總統府,以至於像行政院、監察院、台北賓館等等,透露的是後殖民時期的國族國家權力。而有些殖民地的遺產,則需等待在後殖民時期通過保存與再利用的手段,昔時的被殖民者以自身主體的自覺,經由不同的身體的使用經驗與不同的語言表徵的詮釋,重新佔有殖民時期的真實空間。台灣大學的校園是這過程展現最好的例子,早期校園中的新建築物,如農業陳列館、學生活動中心等,雖是建築師用心的產物,卻不能滿足校園使用者的複雜多變需要,也不能滿足校園認同所需的象徵特色。到了1980年代,工程上粗糙、形式上商業化的庸俗建物,更被視為是校園特色的破壞者,也催動了校園規劃的誕生,以致於到了1990年代,終於有總圖書館這樣難能可貴的建築表現。23




22 夏鑄九,2004,<窺見魔鬼的容顏—全球化下都市研究的全球轉向,北台都會區域與台北市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即將出版)
23 台大總圖書館是值得做個案研究的例子,關於1980年代台大校園規劃的經驗反思可參考:夏鑄九,2002,<校園重訪:反省台灣大學1980年代的校園規劃>,《城市規劃》,第5期,總172期,頁38-45。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有時,公共建物是新建的衙門式建物,成為權力的機器,在空間上誇耀凌駕人民之上的距離,成為所宣示的民主政治裡公共建築的致命要害。最新的例子可以由2004年剛落成,引起眾多爭議的司法第二辦公大樓看到,法律領域的建築觀點辯論,竟然是品味之爭。它暴露了風格(style)這種形式主義範疇的致命弱點,更值得爭議的是在宣稱民主化之後,國家權力統治的傲慢與不自知的粗暴。這本是最不能明言的建築象徵作用,卻直截了當地表現了出來。

有時,不幸地,官員經常會要求以復古的宮殿式來滿足國族國家認同上的正當性要求。從早期的台北南海路科學館,到1970年代量體龐大、公私不明的圓山飯店,最終,以中正紀念堂劃下結束的句點。在建築所根植的社會關係與歷史意義上,中正紀念堂,以致於桃園大溪慈湖已經地方化了的兩蔣陵寢,固然表現了政治的紀念性的高潮,卻竟然也象徵性地錨定了台灣在未來難以脫離中國的歷史位置,值得仔細分析。

而所謂“現代中國建築”幾成為一個當時學院裡知識份子的一種空幻的精神出路。24王大閎的台大學生活動中心、外交部、教育部、已至於後期的國父紀念館的建築表現,是值得進一步細究的現代建築如何移植與轉化的課題。

但有時,公共建築物是構想平凡、語言無味,施工粗糙的,發展中國家庸俗版本的現代建築形式,不但不能滿足有權力表現企圖的官員,而且其抽象的美學形式也完全不能召喚人民的感情認同。因此,現代建築論述在台灣移植的失敗幾乎是命定的宿命。

最弔詭的是,有時,公共建築物在台灣竟同樣是房地產市場價值的再現,資本的邏輯竟然左右了政治的邏輯,市場價值已經竊取了國家原先對社會的支配性價值(即前述國族國家的認同),但是工程品質卻比同時期私部門的建物粗陋。當時的執政黨國民黨總部大樓,就是這方面最貪婪而又竟不自覺的最好表現。

我們只有期待在社會力量的壓力下,特別是市民動員的基礎上新的都市的價值能有機會重建,空間的使用價值再會重新被肯定,以及,在新的歷史關係下,國家與社會間的平等關係才有機會重建,也才有重建公共空間的機會。這方面的建築論述與真實空間都已經有可以進一步討論的例子浮現了。

只有在很短的一段特殊時間裡,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因為蔣經國在政治上要區分出對其政治接班有威脅的、在他強人父親周圍的國民黨核心權力人物,有意要顯示其開明,接近年輕人的文化。這就是大學雜誌在台灣當時民主政治中的一點空間。於是透過救國團這個特殊的,半官方主導卻又半民間團體的機構,在各地方城鎮與風景區,委託漢光建築師事務所,當然,其實是漢寶德個體,建造了一系列青年活動中心,這是台灣的現代建築形式成為公共建築的象徵表現極特殊的一段經驗。經由傅柯的歷史研究光線,我們得以重新注意現代建築論述是如何在台灣現代化過程中,不同於前段所提的發展中國家的庸俗版本,經由學院而改造,以更時新的建築形式移植台灣。由白色或是紅磚的幾何量體,到新鄉土建築的形式元素引用,由理性的、抽象的、材質與結構本質表現,到浪漫的、質樸的、地方文化想像,填充年輕人的集體記憶,組織了機構與制度的空間,點綴了台灣的現代與後現代地景,參與了台灣這場創造性破壞的空間宴席。前者可以花蓮橫貫公路旁的洛韶、澎湖馬公金龍頭等地的青年活動中心為代表,後者則以屏東墾丁、澎湖馬公觀音亭、南投溪頭台大實驗林等地的青年活動中心為代表。25一如席捲全世界的後現代建築範型轉移,在這期間的台灣,學院的現代建築論述也改變了自身,改變了原先的現代理念,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關心與研究的歷史過程。




24 請參考廖建彰的碩士論文:廖建彰,2000,《建築神話—戰後台灣“現代中國建築”論述的建構(1940中~1990年代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尤其是後期,登昆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到了1990年代末,這是台灣亟思以品牌設計提升經濟與技術升級的時刻,國家的政策卻基於短線政治的工具性考量,亟欲打造所謂的國家品牌。台灣的大部分建築師卻讓人失望,全然仰賴流行,跟隨國外形式的陳腔濫調起舞。在空間的使用價值上,我們的專業界與學術界又未能通過人與環境研究的成果,運用用後評估(Post Occupation Evaluation)的長期研究,讓我們專業自身能避免重複犯錯,避免拿使用者當做不成熟的專業知識下的實驗,而使用者竟還不自知,甚至是付了費還不自知。

於是台灣,幾乎可以說是成就為世界上建築最失敗的角落,這裡是特殊的國家權力與資本主義貪婪慾望驅迫之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所造就的建築廢墟。最難堪的問題是我們尚不自知。那麼,在廢墟上如何重開文化的花朵?26主要的希望能寄望於建築的學院嗎?

最後,台灣的學院,是學院,但相對於政治權力與資本利益的邏輯,卻缺乏制度的自主性與深度,不成為象牙塔。注意,說話與寫作並不直接等於真實的空間,建築論述並不等於建築營造,我們需要細緻地區分其層次上的差異。在學問層次上,是論述建構的世界,符碼化的語言,嚴謹的論證,必須具備理論的能力與思考的深度。在空間再現或表徵(representations of space)的知覺與符碼層次上,也就是學院知識份子的思想部分,漢寶德自謙是逃兵,既失去了早期對現代建築的熱忱,又是面對建築商業化過程中的逃兵,可是,在論述主體自覺的深度上總也勝於專業的殘兵:這些殘兵敗將像是僅餘匹夫之勇,不知道自身的侷限,仍舊堅持建築的熱忱與自以為是的,封閉的專業水平,卻不自知社會所結構的專業角色,竟然,鏖戰終日而不自知戰鬥為何物。

再加上,傳統文化的父權力量偏狹自大,化身在建築評圖的師生關係上。評圖,這個專業內部師徒自我檢驗與學習傳承技藝和價值的場合,在台灣,竟成為父權關係再生產的溫床。於是,當塑造空間的論述能力也失去了女性化的機會,那麼,連對空間使用者敏感體貼也不可求,這是使用價值展現的基本能力之一。最終,台灣的建築論述只剩下自言自語,遂成為最無理論建築能力之地。




26 見:黃怡,1998,<民族文化美感的墮落──與漢寶德談理想的市民生活>,《中國時報》,7月23日。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就在這種不毛的建築荒原,在專業學院的建築論述的層次,通過知識的省思,完成了學院生涯卻也放棄了學術論文的表面寫作形式,27其實是超越了學術論文的研究發問與敘事結構的表現格式。28最終表明,建築的精神是大乘的精神。至於什麼是大乘的建築觀呢?

大乘的建築觀是現代主義者的反身性結局。通過知識份子的自省,現代建築論述中的基本假設、深層動力、對未來想像,以及,與社會間的互動一一受到自我檢視。

大乘的建築觀強調濟世救人,是入世的建築。面對世俗世界與市場經濟,大乘的建築主張自利利人。在文化上,推崇兼容並包。在社會上,要求平等主義。

大乘的建築觀來自對建築本質的省思,是現代主義的人文轉向。與文藝復興的貴族式人文主義不同,這是民主時期的人文主義,是人間喜劇,為大眾服務的大眾藝術。大乘的建築觀接受大眾建築,卻不是民萃主義建築。大乘的建築是不是一種民萃主義的建築?作者認為需要區分。民萃主義表現的重要特色是國家與社會間的不平等關係,再現的是文化上的父權關係。大乘的建築強調的則是商品消費的大眾化服務,表現的是文化的世俗化。

大乘的建築觀來自對中國傳統的省思,有別於台灣習見的文化附會式思考與滑入玄學的個體世界,大乘的建築觀有思考的深度,卻又是能掌握實際建築營造的實學。這部分是大乘的建築觀的思想核心。文化被視為是固有的生活、思想、價值觀的總和,建築則是文化的縮影,是文化的具體表現。中國建築史被建構為一條文化表現的空間形式,由遠古到漢末的神話時代,自六朝到北宋的佛教時代,自南宋到清朝的無神時代。這是一條文化世俗化與大眾化的歷史線索,也造就了明清中國的文化。既寄託迷信,又逸樂取向,因此樂生憂死,期待兒孫傳承。與西方的經驗對照,中國的文化未經文藝復興,未經啟蒙,無宗教信仰,欠缺反思,既最文明,卻又野蠻。在文化深處潛藏的則是民族性。這種中國式的人文性,與美國的當代文化有相通之處,這就是大眾文化;與羅伯‧范求利(Robert Venture)的後現代建築論一致,建築就是裝飾的掩體(decorated shelter)。於是,做為一種時間與空間的建構,建築,已不再是生產個人英雄式藝術家的藝術,不再是孤立於象牙塔之中的現代建築論述了。




27 指開創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28 作者還記得,多年前吳訥遜(Nelson Wu)訪台,在私下談話之中充分表露對當今學術會議社交化,學術論文發表競爭形式化的不屑。誠哉斯言。他對美式學院制度的體會是深刻的,吳訥遜經歷過所謂的“耶魯醜聞案”的考驗。吳訥遜後來成為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建築史講座教授,是教授中的教授了。他的體會是今日發展中國家在想移植的美式教授終身聘任制時必須深知的,其內含的制度性缺失其實是一種美式資本主義競爭文化的殘酷表現,其移植的成效是很不容易達成的。美國領先的研究性大學為確保其領先優勢,制度上的競爭機制是使強者保持其優勢的制度性設計。當年耶魯大學藝術史系,為保持領先優勢所採行的終身教職制度在運行時對助理教授造成的傷害,與競爭性制度裡表現的權力關係,發展至極致其實極端殘酷不合理,造成了當年的“耶魯醜聞案”。關於“耶魯醜聞案”的過程是史畢羅‧考司多夫(Spiro Kostof)生前告訴筆者的,他在當時是耶魯藝術史系助理教授文森‧史考利(Vicent Scully)的助教。他的指導教授是當年的助理教授威廉‧麥唐納(William MacDonald),後來成為衛斯理大學的教授。為挽救醜聞案危機對耶魯的傷害,校長用自己的權力,唯獨留下了史考利。史考利後來成為耶魯藝術史系的建築史招牌教授,這是美國建築史的學院裡眾所周知的事。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大乘的建築觀必須回應當代的文化。建築如同博物館,不再是上層社會的寶石盒子,建築不再只有形式美學本身,建築史也不是古董鑑賞,當代已經沒有建築大師,英雄不再,哲王不存,追求新奇與歡樂,不是膚淺,加州文化做為一種象徵,黃金加州就是世界所响往的。29 為了瞭解大乘建築觀所肯定的文化、藝術與美學價值,雖然藝術的型類有異,表現形式也不同,仍然不妨舉幾個例子,增加溝通。譬如說,在加州建築上可以聯想到伯納德‧梅貝克(Bernard Maybeck)、茱麗雅‧摩根(Julia Morgan)、到查理‧摩爾(Charles Moore)的兼容並蓄文化特色,而不在於追求建築價值的永恆神聖。若以電影類比,大乘建築觀所肯定的價值可以包括李安在臥虎藏龍中添加的一點武俠小說世界所虛構的人文氣息。我們甚至可以說,有如張藝謀的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在陽朔的劉三姐歌圩所演出的印象‧劉三姐,顏色震撼、光影衝擊、以及氣勢不凡。陽朔的旅遊收益因此升級,引入地方村寨中的男女農民,將日常的勞動姿態昇華,進入藝術的表演,也得以有機會建構對地方文化與社會、對自我的信心。30 甚至,就像桂林市兩江四湖計劃環城水系所表現的已不只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難得未受污染的城市河而已,而是城市與水的親近性,市民所增加的公共空間與臨水岸,以及因此產生的城市認同與城市榮耀感。總之,現代建築論述的教條解除經典消亡風格已經迪斯尼化,我們其實存身的是一個後風格,後建築(post-architecture)的時代。在全球化時代,建築觀光化成為必要,建築是旅遊的對象。建築,始終是夢境的創造。這點,大乘的建築觀是樂觀的,要求高雅的大眾終會更擴大其人數,要求高雅、變化、風格,這高雅的庸俗是中產階級的目標,世界終會是民主的洛可可時代。 31

因此,建築師的關鍵能力是在於構思情境的能力,因情造境,詩意先行,建築只是手段32 此時此刻,大乘的建築觀中進一步衍生出“情境的建築觀”了。 33

台灣現實裡建築論述的貧困與漢寶德晚期大乘建築觀的特殊成就是彼此相關的。新富的台灣,“庸俗的業主加上功利的建築師”,卻沒有好的住宅設計。 34 無知與傲慢使得台灣整個世代的美感經驗混雜著虛榮與自卑、盲從與誤信,而大乘的建築觀剛好在心灰意冷之餘,遊於藝,在陡升的上坡路上,在山嶺上,銘刻下醜陋台灣的建築“好美”之碑。 35 反省能力與美感的秩序提供了一種優質的集體感,一種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有可能歷史地提供一個社會的文化進程,這是歷史的上升陡坡。若考量市民社會建構時必要的社會與國家間平等與自主性關係,這種美感分寸拿捏功夫,固然可以聯繫上傳統士人的生命觀,“天人之際,方圓之間”, 36 更是一種社會自律性的表現,表現了對慾望控制的滿足感,是一種高度自我控制的能力。這是傳統民間社會轉化為後傳統的市民社會的歷史過程,不會輕易接受國家的政治操弄,也非內向傳統、封閉文化、與排外社會。發展中國家的美感重建之道,正是文化(culture)花朵的感染、培育、教化(cultivation)作用。在這裡,現代建築論述的理性,在發展中國家的現世裡移植就顯得水土不服,雖有心栽花,卻顯得一廂情願。這是理性的辯證關係,還是理性本身的根本危機呢?

假如,我們只要求處理建築,而不再面對我們已難以面對的世界,我們將發現:台灣現實裡的荒涼建築竟然產生了動人的建築文化論。這是戰後台灣建築思想的最高成就了,也是中產階級文化的價值觀的追求。經歷了經濟的發展與都市的抗爭,我們終於有了城市,這是城市的誕生,市民的浮現。37 大乘的建築觀是民主化的公民藝術(civic arts),是社會的藝術(social arts)。 38 由於自我反省的能力,大乘建築觀可以說是現代建築在台灣的鑲嵌、著床式的轉化過程(embedded transformation)。對照台灣建築論述的貧困,大乘的建築觀在建築學院形式性的邊界之外,在媒體上的大眾寫作、以及通俗書籍的出版裡,構成了鑲嵌過程的特殊社會條件。在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這也就是“市民建築在當前的最高表現”。大乘的建築觀以自嘲的幽默輕微暗示昔日的助教與朋友賀陳詞無自知之明。至於腦子糊塗,僅有工具書而無理論卻又不自知,無能定位自身,圖繪全球化(mapping globalization)的當前台灣建築學院,其實最該仔細閱讀、消化、以及應用他們社會裡已經產生的“大乘的建築觀”一文。 39




29 漢寶德,1975,<仙女巫婆與加州建築>,《境與象》,2月號。(後收錄於:漢寶德,1975,《建築,社會與文化》,台北:境與象,頁:183-191。)
30 此處所指的是印象‧劉三姐的山水實景演出,其成效老嫗能解,中外皆能共鳴,比張藝謀引起爭議的電影更適合做為例子。
31 見:漢寶德,1990,<大乘的建築觀>,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詹氏書局,頁:16。
32 可以參考:漢寶德,1997,<校園建築的古點與浪漫>,《聯合報》,41版,聯合副刊,7月11-12日;漢寶德,2000,<情境的建築>,《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3月25-27日。
33 漢寶德在訪談中自己明確陳述此點。見:郭肇立,2004,<從大乘到情境的建築觀>,訪談者:郭肇立,受訪者:漢寶德,郭肇立編,2004,《築夢者—漢寶德的建築》,台北:田園城市,頁:38。
34 見:漢寶德,2002,<住宅是建築的靈魂>,《透視建築》,台北:藝術家,頁:125-128。
35 可以參考黃怡為築人間寫的那一篇精短好序:黃怡,2001,<美就是他的宗教>,漢寶德2001b,《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台北:天下,頁:21-23。
36 這是吳訥遜對中國建築的體會,見:Wu, Nelson I. ,1963, Chinese and Indian Architecture: The City of Man, the Mountain of God, and the Realm of the Immortals. New York,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漢寶德,2002,<鹿橋的方圓之間>,《透視建築》,台北:藝術家,頁:98-102。
37 漢寶德憂心文化轉型,對比西方的市民文化,對中國常民文化的現代化憂心,見:漢寶德2001b,《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台北:天下,頁:301;另可參考: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5期,3月,頁:227-247;夏鑄九,2004,<窺見魔鬼的容顏—全球化下都市研究的全球轉向,北台都會區域與台北市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即將出版)
38 可參考漢寶德自己對建築與社會的說法:漢寶德,2001a,《為建築看相》,台北:藝術家,頁:168。
39 據同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常青教授相告,<大乘的建築觀>一文已經編入中國大陸建築系大學部第四版與第五版的中國建築史理論閱讀的讀本(北京:建工出版社)中了。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夏鑄九 - 現代性的移植與轉化: 論現代建築在台灣的論述形構與漢寶德的建築省思

文章 eaGer »

三、結論:多加一點省思

“大乘的建築觀”文本,因為無意於嚴格的學術論文形式寫作,因此文字部分不要求學術講究,敘事的漏洞難免,難處理的矛盾亦見,然而,獨到的洞見,潛藏的機鋒處處是其特色。大乘的建築觀表現的是文化的薰陶,生活的經驗。這是對生命的體會。

或許,我們只需在大乘的建築觀提出了三點省思之後再多加一點省思,由批判性省思成就一種反身性,提出一點問題,也是自我提醒。批判的能力是建構最好的專業者養成的教育計劃中最關鍵的能力,不然,教育就只是勞動力養成的機器,或者只是意識形態與制度再生產的機構了。

須先交代一點,由佛教本身的觀點來看,隨歷史與社會演化產生的大乘(Mahayana)、小乘(Hinayana)的分析,意義不大,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多重與層疊的,它們動機與目的因個人的選擇而有異,然而,卻同樣是共同生活與修行。40 假如,我們對大小乘的分別爭議暫時存而不論,僅把它當成學者們作學問時的工具性分類,不把它太當真,仍然可以不妨礙我們對大乘建築的瞭解。

在建築本質方面,建築論不宜由定義出發。定義固然是思辨的結果,也是辯論的產物,更是與實踐互動的知識註腳。因此,經歷了對現代建築論述的反思之後,建築是科學還是藝術?兩者何需對立?其實,大乘的建築觀已經指陳:“畫家造景,建築家造境”,41 建築是一種環境的藝術,“關心居住環境的價值”, 42 是民主化的市民的藝術,是城市的藝術,是公共的藝術,是社會的藝術。大乘的建築觀不會像是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晚年,將建築倒退回個人藝術的陷阱。43 大乘的建築觀的建構是一建構過程,民主時代的人文主義者其實還是不能忘懷人道主義的過去,享樂主義的文化慾望與悲天憫人之情,仍然是籐與樹間的相纏互繞,魂牽夢縈。這種提醒其實是來自現實的聲音。

在中國傳統方面,對中國藝術史、風水到文化的浩瀚傳統做出的詮釋是大乘的建築觀的精華,這是一套以漢民族為主體,在農業社會裡長期塑造的固有價值觀與經驗方式(mode of experience)。首先,假如我們暫時接受這種文化詮釋,希臘人是正常的民族,那麼,中國人則屬於早熟的文明,這不是野蠻,而是世故。40 與歐洲相較,彼此確是差異頗大,可是傳統文化本身仍然變化多樣,只是根本的、底層深處變化確實緩慢。然而認識論的爭論關鍵在於對文化不變的預設,尤其是民族性的概念建構部分。變與不變的理論辯論間要如何躲過對形式主義批判的檢驗,還需要提供進一步的論證。假如我們不願接受林語堂式的東方主義式文化論,我們就要面對民族性的理論預設,一旦涉身實踐,必然走進悲觀主義的陰影。我們又如何面對恆常的變易?其次,既然做為專業者,又如何推動改變?即使是空間的改變?




40 一般而言,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小乘著重自己解脫。見:趙樸初(2004),佛學問答(十)。菩提心網站 (http://www.putixin.com) 大乘、小乘最初並非相分離的教派,它們動機與目的因個人的選擇而有異,然而,它們共同生活與修行,由於差異分化,時間演化,傳播地不同,因此有南傳佛教(錫蘭與東南亞)、北傳佛教(中國、朝鮮、日本、西藏)。小乘行者在於斷我執,成阿羅漢,了生死。而大乘行者為了了度眾生,自願輪迴,正佛果不僅我空,還要法空,人與法皆無常,無自性。見:易相乾(2004),“某些對佛教誤解之更正”。(Online.sfsu.edu) 同時,作者感謝奚淞協助本人對佛教的大乘、小乘的認識。
41 見:漢寶德,1997,<校園建築的古點與浪漫>,《聯合報》,41版,聯合副刊,7月12日。
42 見:漢寶德,1990,<大乘的建築觀>,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詹氏書局,頁:19。
43 夏鑄九等,2002,<科比意與現代性:巴黎與台北的對話>,《科比意,Le Corbusier –Morceaux Choisis, 1912-1965》,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頁219-242。
44 見:漢寶德,1990,<大乘的建築觀>,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賀陳詞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詹氏書局,頁:12。若讀者願意深究,這一段文字還可以與馬克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裡的一段美學公案的辯論相聯繫,也可以接受新馬克斯主義的文學理論家泰雷‧伊格頓(Terry Eagleton)的貢獻,反省馬克斯對希臘藝術與史詩的永恆吸引力的看法,這是德國古典美學中的形式主義與本質主義遺留。這段討論可以參考:夏鑄九,1992,<由經修飾的阿圖塞主義到政治批評:泰雷‧伊格頓及其他>,《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2,頁208-209。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