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猶太教堂逾50座 《看見理想國》 古德曼書寫手繪
2009-09-30 中國時報
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以設計現代猶太教堂聞名
哲學家筆下的烏托邦到底長什麼樣子?以建築現代猶太教堂聞名的建築家古德曼(Percival Goodman)生前寫下《看見理想國》一書,自已當書中主角神遊柏拉圖、法蘭西斯培根等人的理想世界,畫下他的所見所聞。這本書結合建築知識、手繪圖像,加上小說輕快的敘述,深受肯定。受到王秋華建築鼓勵出書
這本書的幕後推手正是台灣建築師王秋華,兩人亦師亦友,古德曼退休後,王秋華鼓勵他將哲學歷史上的「理想國」,包括柏拉圖的共和國、培根的新大西島、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摩爾的烏托邦,以及莫理斯的烏有鄉,從虛構情境具體化表現。《看見理想國》一九八○年即完成,直到今日才引進台灣,中文版正由王秋華翻譯。Percival Goodman 簡介
古德曼一九○四年生於紐約富裕的猶太家庭,父親擁有古董拍賣行,母親是畫家,不過八歲時父母離異,人生由彩色變黑白。母親為了家計必須兼職,代為照顧小孩的姨媽嚴厲,迫使他離家出走到舅舅的建築師事務所打工。他從打雜及描圖等瑣碎工作幹起。古德曼優異的天賦受舅舅賞識,一度送他到紐約庫柏大學學習,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卡盧(Jacque Carlu)也曾將他帶到個人研究室教導六個星期。古德曼大放異彩,廿一歲贏得當時國際競圖的巴黎大獎。
古德曼雖然身為猶太人,但因家庭破碎並未受到完整猶太文化薰陶,直到二戰爆發,希特勒迫害猶太人,才對身分產生自覺。他的名言是:「希特勒令我了解自己是猶太人。」
猶太教堂應如何設計
一九四○年美國改革派猶太教組織邀請古德曼演說「猶太教堂應如何設計」。古德曼強調猶太教堂不宜模仿天主教或基督教堂的崇高與堂皇,應回歸素樸及機能性。古德曼的現代建築理念深獲教會牧師的認同,邀請他為各猶太社區設計教堂。一九四八年代到八三年之間,他在美國設計的猶太教堂超過五十座,成為美國最有名的猶太教堂建築師,作品包括紐澤西州聖約以色列教堂、紐約第五大道教堂等。王秋華表示,古德曼的線條簡約,風格平易,著重內部設計,他認為對神明的崇敬應該展現在日常生活之中,而非來到教堂崇敬,離開教堂卻變另外一個樣子。猶太人習慣將教堂當作閱讀及教育的場所,古德曼也因此在教堂引進充足採光。
>>相關資訊
書名:看見理想國:一位建築師的夢想國度遊記 Illustrated Guide to Utopia:an architect’s travel diary
作者:普西沃.古德曼
原文作者:Percival Goodman
譯者:王秋華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408090
作者簡介
普西沃.古德曼 Percival Goodman, FAIA, 1904-1989
建築暨都市設計師、畫家、作家。
未受正規學院訓練,自學歷程極富傳奇性。13歲父母離異,因不滿姨母的苛嚴管教方式離家出走,由舅舅僱用為其建築師事務所的小弟,擔任跑腿及描圖等工作。
16歲時已可繪製四十層高樓的透視圖,並參與事務所的設計工作。
21歲時贏得當年國際競圖最熱門的巴黎大獎(Paris Prize),前往布雜學院(Ecole des Beaux Arts)進修,於1929年返回紐約執業。
曾說過的名言:「是希特勒令我了解自己是猶太人」。
為美國當代最有名的猶太教堂建築師,除教堂外還包括學校、住宅、都市設計。強調猶太教堂不宜模仿基督教堂景仰神明的崇高氣氛,宣導現代建築理念。
認為建築師的職責不止於美化環境,更應促進社會改革。
1943年起於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曾教出多位傑出建築師,包括:解構主義建築大師Peter Eisenman,及台灣建築師王秋華、潘冀等人。
為西方歷代理想國論述的熱中讀者,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研究所二十餘年,除指導建築設計外,亦曾開課講解理想國理念。
76歲退休後,在好友王秋華的鼓勵下完成本書,並以圖繪導覽完成了他神遊異邦的宿願。
譯者簡介
王秋華 Chiu-Hwa Wang, 1925-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受教於古德曼,視古德曼為最重要的「啟蒙」恩師。
旅美30年,曾任古德曼事務所協理,其後成為合作建築師,參與事務所工作近三十年。
1979年返台定居。代表作品有:自宅雪舍、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
2009年翻譯完成,並實現古德曼出版此書的遺願。
>>何處購買
::博客來->《看見理想國:一位建築師的夢想國度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