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立建築師 - 雲林勞工育樂中心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30375

廖偉立建築師 - 雲林勞工育樂中心

文章 30375 »

廖偉立建築師.雲林斗六的案子
前幾天經過剛好就拍了.與大家分享一下嚕
個人覺得這個案子還不錯耶....利用了地形將建築融入其中...
到了現場看以後某些角度都有一些似曾相似的感覺
入口的處理與八里13行的有點像...
中間塔樓樓梯的欄杆用鋼筋當扶手護欄與礁溪戶政事務所的欄杆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有機會自己體驗一下吧.2008/12月份的台灣建築有介紹唷.可以去找來看看

它旁邊就是維多利亞私立中小學與環球技術學院.
環球的圖書館不錯唷.經過的話可以進去看看書.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最後由 30375 於 2008-12-27, 12:24 編輯,總共編輯了 9 次。
30375

Re: 雲林勞工育樂中心.廖偉立

文章 30375 »

怎嚜看不到圖片.... :o :o
zhz

文章 zhz »

你引用的圖片網址不對
圖檔
30375

文章 30375 »

zhz 寫:你引用的圖片位置不對
圖檔
為什麼不對阿.那要引用哪邊.請指教一下.謝謝
zhz

文章 zhz »

這張圖片的網址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78/310 ... c88a23.jpg

(按右鍵可以取得圖片屬性內容有網址)

你引用的是網頁的網址http://www.flickr.com/photos/48949153@N00/3109705093/
30375

文章 30375 »

zhz 寫:這張圖片的網址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78/310 ... c88a23.jpg

(按右鍵可以取得圖片屬性內容有網址)

你引用的是網頁的網址http://www.flickr.com/photos/48949153@N00/3109705093/
謝謝大大

弄好久喔...但是我還是弄錯了..... :o :evil: :cry: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廖偉立

文章 eaGer »

以「景觀建築」之理念出發以回應基地周圍的開闊個性:建築物配置於基地南側靠近週圍學校,易於與四周活動連結。

雲林勞工育樂活動中心 2008台灣
廖偉立建築師

反樑浮現屋頂 一隴一隴

周邊的田埂
鄰近的家園
遠方的山巒 重重疊疊
屋頂不只是屋頂 成了
老少咸宜的地景公園
閒話家常的 鄰居
嘻戲中的 少年
眺望著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 家人
生命在此傳承 生活在此落實
配合地形 降了半層的空間
巧妙地減弱寒冷東北季風的 侵襲
多重的半戶外棚架 不只提供了勞工朋友
休閒的空間
也提供了社區活動、婚殤喜慶辦桌的活動
瓜果蔬菜生產時節亦提供 農產品產售 販賣的機會
活動在此熱絡地產生 討價還價
交流在此活潑地開始 東家長 李家短
風隨著空間流動 覆土的屋頂
        不僅隔熱而且綠草如茵
光 隨著內/外 透明/半透明 虛/實 而
產生 明/暗的變化 並 與時推移
            感受生命存在
層層相套的 流動感空間 與
台灣原生樹木的花香綠意 隨風婆娑起舞 嘻遊記
台灣水綠色的屋簷線 
轉化成一道一道 麻雀愛來閒談聊天的鳥踏
        吱吱喳喳
啊!
我愛台灣 我愛寶島 Formosa
春夏秋冬 四季無窮的變化
常民生猛駁雜的生命能量
給我們無比的勇氣
給我們無窮的希望

圖檔
順應地形,塑造新地景

基地本身是個窪地,四周環境開闊,設計上順應地形,以一種尊重當地自然環境的方式構築而成強調水平線條的建築量體大部分隱沒在地平面下,塑造出平緩且多層次的視覺空間效果,梯間刻意垂直向拉高,而成為平坦地景的視覺焦點。以大面積的綠地開放空間及完善的設施服務周圍社區以及本案標的之使用對象;並利用建築物本身鮮明的個性創造有自明性有地方感的都市空間。
圖檔
地皮覆蓋下的空間聚落

建築物二樓為平台花園,開闊的綠地以及木製平台,南向與道路相銜接,使地平面延伸至屋頂平台花園。大形綠地以外並設置咖啡廳以服務槌球場及遊憩人群使之與北側槌球場連成一氣。內部空間的活動則錯置在地面下,由動線相互串連,與廣闊的戶外空間相呼應,達到裡應外合的空間效果。
圖檔
多元場域

建築空間是由一道道牆面系統組構而成,由於圍塑的空間在屬性上具有彈性,讓勞工育樂中心有更多元的空間使用,無論是勞工朋友的研習活動,地方產業交流,以及鄰里社區的活動中心等都可以在此地發生,以達到寓教於樂的功用。在顏色的應用上以材料本身的顏色為底,自然融合週遭地景,不刻意塑造明顯的建築形體,材料的分野使得整個量體層次分明。
圖檔
在地場域

建築空間是由一道道牆面系統組構而成,由於圍塑的空間在屬性上的界定曖昧不定,打破由文字來定意空間,也讓勞工育樂中心有更多元且具彈性的空間使用,無論是勞工朋友的研習活動,地方產業交流,以及鄰里社區的活動中心等都可以在此地發生,在材料的應用上使用台灣傳統的建築語彙,厚實的磚牆,從一片沉穩灰色系列的建築表面跳脫出來,也代表在地的活力。

>>相關資料

設計案名稱:雲林縣勞工中心與老人槌球場新建工程 Labor Center and the croquet field of Yunlin County
設計案位置:台灣雲林縣斗六市
業主:雲林縣政府
建築師:廖偉立 | 立.建築師事務所 | AMBi.Studio
設計團隊:陳俊言、陳瑞笛、高鼎翔、莊家忠、趙金城、謝孟宏、洪偉淇
室內,景觀,監造:立.建築師事務所 | AMBi Studio
結構顧問:天祥結構土木技師事務所
水電,空調:日基電機木技師事務所
施工單位:久木營造有限公司
外牆材料:清水模+保護漆、清水磚
室內材料:磨石子磚、尺二磚 (地坪)
景觀材料:抿石子、混凝土磚、架高木地板
基地面積:15326平方米
建築面積:1890平方米
總樓地板:2053平方米
設計時間:2005年9月~2007年6月
施工時間:2007年6月~2008年9月
工程造價:新台幣40,000,000元
攝影: 陳弘暐攝影師

>>相關圖片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羅時瑋老師 - 半地下與半地面的流動: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

文章 eaGer »

半地下與半地面的流動: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
Flow Between the Semi-underground and the Semi-ground
羅時瑋/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從廖偉立的雜木林美學,可以引申出非線性的秩序觀,也就是指不屬於清晰、絕對、正交、捷徑等模式,而是斜交、繞道、混雜、即興的傾向。 以往他以「景觀建築」如王功橋、或「管」型空間策略如黑面琵鷺賞鳥中心與南瀛天文台來表達這樣的理念,但是一位用功的建築師並不會耽於某一特定取向,也必須依個案機能需求而有所變通。 他最近完成的作品---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雖是小品規模,但展現另一種設計策略。

半地下的活動盆子

因基地位於新闢重劃區,路面比基地高出近兩米,建築師因此考慮不填土,而將整棟建築建造在基地既有高程上,建築物高度只有一半露出路面,整個量體對周遭環境的衝擊減小,屋面的可及性也因而提高。 如此,出入道路面(與槌球場),建築室內與屋頂三者之間就成為半層高差關係,這是在剖面上思考的設計策略,

基地南端為主要道道路交叉口,對街即是環球技術學院,此建築之主要出入口因此設於此處。 在這南端設兩大階梯,一者往下進入大廳,其級高較大,可當戶外表演的觀眾席使用; 另一者引上屋頂,整個屋頂也設計成為開放的公共空間。 北側寬廣土地留作未來開闢槌球場(此區已填土與路面齊平),新建築物北側較開敞,東南側鄰主要道路面除南端開口外,半隱在花叢土丘下。

整體平面構成類似阿爾扥(Alvar Aalto)的平面關係,切割成數區塊的南側大廣場,銜接起大階梯、大穿堂(大廳)、大講堂、大棚子,形成主要活動區,另一區則是小廊道、小房間、小庭院等小跨距空間構成的靜態活動區,

但是,屋頂平台的區劃(zoning)與建築物內部區劃並不一致,屋頂平台其實是很線性的串連區塊,沒有像建築內部的環狀動線(圍繞中庭或環繞教室),幾個木平台區塊末端即以坡道通往下方入口廣場、棚區或槌球場邊、或室內庇護工廠端。

這些設在建築物四面外圍坡道傍著矮牆往外伸出,同時是動線與空間分隔元素,也被賦予場所塑造(place making)的功能。 從路面高度有三條坡道往下連通主體建築,另有三條坡道往上通往屋面,於是南向入口廣場、北向大棚子與育樂室外庭院、以及東北側停車與服務出入空地等較大戶外開放空間皆由兩支一上一下坡道圍出來,讓停留與聚集空間被上下動線圍繞,這對戶外開放空間的使用參與度應有正面效應。

牆與半牆的遊戲

這作品中除了室內粉刷牆外,有三種主要牆面處理。 低於一層樓的牆或矮牆以洗石子處理,環繞在建築最外圍; 室內隔間牆面或室外家具也多以洗石子做表面處理。 高過一層樓高度的牆面以深色油漆處理,這是建築主量體的外牆。 還有一種牆是清水紅磚砌成,那是南側主入口兩邊牆,與東南側一排小空間外的擋土牆,還有內部兩中庭的四面牆體。 這些不同質感處理的牆面,表現出內外層次的界定。

其中,第二種深色油漆牆面是完全包覆室內空間的,如南側演講堂、與北側廁所,代表封閉量體的外牆。 第一、三種牆面中,則雜有各種高度,尤其是低於一層樓高度的獨立牆,或隨著坡道延伸的矮牆,或者稱之為「半牆」,它們不負擔結構功能,成為靈活運用的空間分隔元素。

在內部平面的隔牆安排呈現清楚秩序,也就是三排南北走向的牆系列,隔出三排南北向通透開窗的房間。 提供勞工使用的每個房間,東西向為實牆,南北向的視線則可延伸到南邊的紅磚擋土牆或是北側槌球場邊,在這兩面上的教室側牆上下都做長條百頁通氣窗,也是利於在南北風向上通風通氣。 所以,除了在入口廣場與大階梯旁的紅磚牆外,其他紅磚半牆面讓在室內活動的人處身在軟色調的包被感中。

配置在兩個內庭中的四面紅磚牆各有不同表情,中央樓梯塔兩側垂直向的突丁砌磚牆、訓練教室北側走廊的水平向圓洞牆(甚至牆頂脫開天花板而留一光縫)、另一中庭的一長(矮)一短(高)獨立牆,這四面磚牆標示最內裡的質感與色溫,呈現一種獨特的「粗獷的內部性」(Rustic interiority)。 在這半地下的鬆開、交錯的流動空間中,建築師以這四面極具對照趣味的紅磚牆,界定了「內部/外部」的區別。

尤其是梯間的突丁砌磚牆從這內部中庭往上突出到屋面層上方,在樓下歸屬為最內裡的這牆體,卻在屋面上成為最顯眼的地標,這從地面拔起、穿過挖空中庭的突丁砌磚牆體,以兼具內部與外部的戲劇性來連貫起上下層空間。 它成為「半包半透」的形式,一種包被意義上的「半牆」。 在中庭裡的兩面是突丁砌紅磚牆的厚實感,讓中庭被較明確地界定; 但在北向大棚子下則是玻璃的透明包被,使大片遮蔽下空間更無阻礙。 最上方更是透空的金屬柵版籠子,宣告它只是要佔有高度,而非可用的空間。 這是一座在不同角度與高度上變換質感的地標,錨定住上下半層的流動,也把表徵內部性的紅磚質感往上轉為外部性標記(icon)。

半地面的屋頂公園

屋頂平台距路面半層樓高,成為可及性高的開放公園,由木地坪與綠草坪兩種坵塊拼圖而成。木地坪部份延伸成幾個區塊,並在區塊一端接上樓梯或坡道等動線元素。 屋面上的坵塊拼圖,與樓下南北向隔牆配置的單向模式完全不同,顯得是往四方向延伸的構圖,由於上下兩層平面配置原則的差異,使上下動線轉折之間強化了「盆子裡」與「平台上」的不同空間氛圍。

屋面平台上有隆起的表演丘(下方為演講廳)與輕透的咖啡店,還有天窗、樓梯塔、座椅等元素,其實也多是下方空間冒上來的部份。 同時也藉由這些設施區隔出看表演、看槌球、喝咖啡、戶外停留等分區活動,這裡提供一處清晨與傍晚後、或冬天陽光下的日常活動場所,經由大階梯與坡道對公眾開放。 比較特別的是,建築師並不企圖以挑空中庭來形成屋面動線環繞的焦點,而是只讓動線環繞中庭上方的局部周邊,這似乎企圖去加強屋面平台上的漫遊性質,而無意讓中庭開口成為屋面人群停留聚焦之處。

這育樂中心是四周社區四、五層樓公寓間的浮起的平台公園,又是環球技術學院(學習)與槌球場(休閒)的中介設施---一個有頂的活動坑,由於與四周地面的「半層」高差,讓它作為周邊環境的活動集結或延伸,都形成在行走上下之間富有趣味的場所。 整體設計重點在這「半」層的規劃策略,這「半」層懸在地面與上下一層的中間,這在尋常樓層經驗中屬於「不上不下」或者方便「又上又下」的安排,成為這個建築設計的核心概念。 因為它的精簡的空間計畫(program),這「半」層---浮出地面半層---就變成整體的基本形貌,提供給四周社區一個開放的懸浮公園,加上一個可能的管理者---平台上的咖啡店,和一個突出的地摽---樓梯塔。

結語: 「半」空間(semi-space)的策略

在這設計作品中,「半」可以被理解為「中間、不到位、不純粹、不完全、不好定義、不被歸類…」等意涵,暗示了「懸疑、轉換、模糊秩序、同時兼有」的作用。 譬如這座建築物是半實半虛的---南北向的空間是較通透,東西向則多實牆相隔。 這裡有「半戶外」的西北側大棚子與入口前庭,有「半室內」的兩個中庭。 東邊的中庭是被四周圍起的靜態內庭,西邊的中庭則是圓洞牆圍起的走廊與外邊大棚子之間的轉換; 後一個中庭,還加上突起到上層的樓梯塔---從下半層草坪到屋面平台的轉換。

即使是東邊的中庭,其實也不算是一向心的中庭。 因為那些室內單元並非全都面對中庭而環繞,而是單向地敞開南北側朝向這中庭,東西側都是實牆,所以這中庭只是南北向序列中的露天空間,它像是「槌球場邊緩坡-育樂室-廊-中庭-廊-庇護工廠-擋土牆」序列中的轉換空間。

這是一個表徵性考量勝過構築性考量的作品。 譬如紅磚牆的運用、以及坡道的配置,樓梯塔的包覆等,「空間」還是主角,而且空間的流動被多方向地去引導與錯移。 如此「不上不下」、「上下不一」的既不肯定又懸置中間的設計意念,在各個區塊或角落創造出一種離心而又個性鮮明的場所感。

這使得原本嫌單薄的室內空間計畫獲得一些戶外或半戶外的空間補充。 主建築室內只一間兩百人座位的演講廳、兩間訓練教室、兩間庇護工廠、一間育樂室,加上辦公室、會議室與會客室各一間,似乎是一社區型的育樂館,好處是經營成本可因此降低。 但建築師以設計策略來創造出半戶外大棚子、大階梯等,加上容易接近的屋頂平台、及屋面表演台與階梯、咖啡店等,若北側的槌球場使用率高,而且與東南方的環球技術學院若能合作經營成功,這樣的精簡而鬆動的空間計畫可能發揮較多非正式、即興的使用潛能,也讓周邊居民與勞工團體容易參與吧。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44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雲林縣政府活化曾獲頒台灣建築獎的雲林勞工育樂中心,蚊子館變身鵝童樂園,2020年1月18日全新開幕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座落於斗六市鎮南路嘉東社區的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於98年由著名的廖偉立建築師設計建設完成,緊鄰環球科技大學旁,為二層樓特色建築,草木扶疏,環境清幽,係採半地景的建築設計,將建築物與社區整合在一起,提供勞工休閒育樂之優質場所,於98年曾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首獎及台灣建築獎。

勞工處長張世忠表示,雲林縣勞工育樂中心歷經十餘年之使用後,因部分內部及外部設施損壞,且還有排水、照明不足等問題,為了重新整建及再造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所以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推動民間機構參與公共建設,即「民間機構投資增建、改建及修建政府現有建設並為營運;營運期間屆滿後,營運權歸還政府(ROT)」,希望引進民間資金與創意,共創雙贏;勞工育樂中心ROT案經依法定程序公開招商後,於107年6月1日與民間機構鵝媽媽有限公司簽訂促參投資契約。

鵝媽媽有限公司陸續投資金額達1,500萬元,除了修建設施外,於室外草地增建兒童遊憩設施,並導入最新之生態共生教育,提升建築空間使用率,並連結在地特色及觀光產業鏈,規劃建構一個結合勞工休閒育樂及親子共遊的新場域,室內空間有雲林良品及文創展售、也有茶點輕食區、鵝媽媽清潔系列產品等等;採用整體空間使用效益提升等亮點發展策略,型塑觸動地方發展的育樂新場域,重新整建打造以鵝為意象主題的鵝童樂園。園區有溜滑梯、鵝裝置藝術、旋轉天鵝、控窯、生態池、魚菜共生、沙坑、鵝寶寶互動區、餐廳、賣場。

雲林勞工育樂中心(鵝童樂園)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嘉新路222號
停車:入口有免費停車場
公車:
7120(斗六-虎尾),於勞工育樂中心下車
701(斗六-荷苞村-草嶺),於勞工育樂中心下車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