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中國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站長eaGer

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by Rem Koolhaas + OMA

文章 站長eaGer »

由 Rem Koolhaas + 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設計之CCTV 新總部大樓確定在北京中央商務區(CBD)界內;建築設計高度230公尺,建築面積55萬平方公尺。

圖檔
↗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的CCTV 新總部大樓電腦模擬圖 01(click for larger)

圖檔
↗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的CCTV 新總部大樓電腦模擬圖 02(click for larger)

圖檔
↗ Rem Koolhaas + OMA 設計的CCTV 新總部大樓電腦模擬圖 03(click for larger)

另有精彩動畫可供下載(約10MB),強烈推薦!
http://www.crystalcg.com/english/asf/cctv.asf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7-05-26, 23:3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轉貼 ABBS 上相關討論文章
-------------------------------------------
鄭光復 (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
原載於《建築時報/設計》9/5

央視新廈這方案怎麼會評選出來?作為我國主要媒體的央視建造的新廈無論其優劣,必將影響廣泛。而目前選用的新廈方案違反科學規律,違反經濟法則,不利抵抗災變,又喻義不良,太不得體,應當討論。

違反科學與經濟法則

如果不顧不良後果,不惜代價,這方案總可實現。要言之,不在於能否,而是應否!

此方案違反科學與經濟法則驚人,可慮。

違反科學規律、技術不合理,必定浪費。這樣技術與經濟交融一體的不合理,並非表現在方案中局部和偶然的問題,而是表現在一整套的體系上:

一、門形大廈頂上“門楣”是10-14層高的懸空橫樓,而如此巨型懸樓還向水平彎折懸出,懸出遠達數十米,其傾覆下旋的破壞力十分驚人。為免折斷與傾毀,必需加倍增添額外的結構構件與大量鋼材等的浪費。

二、門形兩“柱”樓從地面算起約230米,相當於近80層高的住宅,都大歪斜,鑄就傾倒的必然之勢,再設法使其不倒,又必額外大添構件、鋼材……舍得傾填巨金也能不倒。

三、上述二種傾覆方向相同,破壞力倍加惡化。“門”下裙樓如“門檻”僅八層又後退較少,壓重不足又力臂短,不足以平衡全樓傾覆力,為抗倒塌又必額外增添工料耗費。

四、如此需靠地下樓挽救,即地下樓前伸如“腳”,而方案中這“腳”較脆弱,實施中必修改、加強,再次增添工料耗費。

五、此樓結構上有五組危險而脆弱的節點:大廈與地下樓結合的“脛”部受破壞力最大,方案此處最脆弱,斜“柱”樓與橫折曲而懸空的樓之間結合處“肩”部;及曲“樑”樓從兩“柱”懸挑出來的結合部,如兩臂懸伸兩手扭握處。這五組脆弱節點在地震、風暴、爆炸沖擊波作用下特別危險。為抗震、抗風,對這些力學上先天不足的節點,必費巨金加固彌補。

六、此“門”廈在許多方向呈不對稱性,在遭受地震、風暴及其他橫向外力沖擊時,必產生扭轉變形而破壞,這比剪切力復雜嚴重,而且不再局限於幾組節點,而是整體的扭轉。這不對稱的整體扭轉破壞,結合整體傾斜又大懸臂,和脆弱危險的大節點,安全可慮。

七、方案內部垂直核心筒在樓中偏置,如脊骨歪偏,火上加油,加重了不對稱性的危害。 因預設上述七項反科學、反經濟法則的先天性畸患,不能不採用有大量冗贅構件的超靜定網筒型結構體系。它不可免的大量冗贅本身即巨額浪費,而且難抗災變。同科學與經濟如此大開玩笑,從高部到整體成系統的,先故意弄成傾覆性反平衡的體系,然後各處再加倍地傾注巨金來偷偷扶持不倒。仿若歐洲馬戲團裡常見,特長大鞋底內襯長大鋼板及強化脛部包裹的醜角,作傾狀而不倒。試問,如此不顧經濟法則,弄險自炫究竟意欲何為?就算你央視再財大氣粗也不能窮奢極侈至這等地步啊?!外國玩家可以不負責任,不是他的錢,而我們的評委們又豈能不負責任,聽之任之?

不利預防抵抗災變

從“9.11”到“非典”,從大地震到長酷夏……人們記憶猶新,央視新廈方案在抵抗災害方面問題也是不小。

一、難抗瘟疫生化毒害。全樓為折曲方環筒體,還用玻璃幕牆全封閉,成為巨大筒管。樓內各種管道、管井、樓梯電梯井,及走廓和吊平頂內空間,都隨之成環狀貫通,方便循環,病毒、病道、毒氣、毒液、放射性物質、粉塵都可暢快循環,多向散播。現有常規建築技術幾乎不可能嚴密阻斷如此大大小小多種多樣管道及筒體空間內部的循環。尤其空調系統本是最易滋生病毒病菌,並借空間送風人工助播的系統。而且封閉式“網筒”型結構體系,構件多且復雜,增添許多各種角度的構件和構造節點,格外增加許多藏垢納污的小死角。

二、難抗火災。這有兩點不利,一是上述方環管井、樓梯電梯與走道,吊平頂內空間,以至整個大廈的封閉式筒體環腔,都易傳播火與煙及燃燒所生毒氣,而防火分區設施難度增加,特別是環行管道管井內難隔斷。二是全樓網筒結構,構件特多特密,其中有許多構件比一般樑柱細,還全部籠罩在封閉的幕牆內,一旦起火,將悶在高溫中燒,迅即降低鋼材強度而塌坍。此外,還明顯違背我國消防規范的問題,“門框”上端橫折曲“樑”大樓內,中央部位很多廳室到“柱”狀樓中的垂直交通疏散口的距離,大超規范允許的距離。因其大段懸空,無法另加垂直疏散交通,除非多設降落傘。要知道,真正大火直升飛機也難降落,上升湍渦流對飛機是大危險。

三、抗沖擊破壞力極差。全樓先天性傾覆力巨大。即使採取特殊處理可以扶持不倒,但仍留下不少脆弱節點及危險易塌的破壞點,而且兩樓牽連,只要有一輛汽車炸彈在大樓“門柱”的“脛”部一擊,全樓即毀,而無需飛機撞擊。隨著科技發展,也許一顆手雷就能摧毀這本已傾斜的先天“危樓”。

要解決上述不利抗災變的問題,大多有辦法,只是再一一的額外添加巨額資金。這個反科學與經濟法則的方案,極難控制造價;建成後使用、維修的經常費更可能是無底洞。這是預設的浪費之王,在設計上是個荒唐遊戲,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然而,誰來付費?

象征喻義不良

建築同服裝、食品、車船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可以千姿百態,並行不悖。然而,建築還有不同於衣食行的特性,它還有實用與環境兩要素。其中之一是某些建築可能具有的象征性或喻義,遠較衣食行作用巨大,有時還帶有重大的社會性、文化性、甚至政治性,影響廣泛深遠。央視新廈絕非普通大廈,不僅是北京的一幢標志性建築,它是中央電視台的具體形象,即有國家形象之一的重大意義。

此方案只不過將巴黎拉、德方斯大門扭曲歪斜而成,遠非原發性創新。德方斯大門早已馳名全球,也是四邊框型,但它落落大方、剛勁雄渾,結構較簡潔經濟。現在將它放大又加高,超級高大的“邪(斜諧)門”,毫無莊重之感,而是向人們威壓下來之勢,極不得體。

此方案評委之一C﹒詹克斯提倡象征喻義,順其理看,似乎也可解釋為:
一、大廈歪斜欲倒,地面以上的可視形象是“站不住”的,這是常識。那麼是否象征喻義“站不住腳”、“不可靠”、及“不正直的傾斜性”?
二、全廈門形顯著傾斜,而且從大街看不見真正實用的門,它在側後,須從旁道繞進。那麼是否象征喻義為“邪(斜諧)門旁道”?

三、德方斯大門下邊是大合,石階梯壯闊,其前大廣場視覺中軸通向巴黎大凱旋門;其後綠地闊遠,公眾可隨意登台穿門遊玩,台上前後望頗感意氣風發。北京已有兩大門北京西站及海關總署,至少喻意恰當,且都面街有實用的大門可入。而央視此方案大門下為橫樓,高牆直立,不可登又不能入,是否象征喻義“大門封閉”、“拒人千米之外”?

四、正對此方案“門”洞中心看,透視變形呈尖拱狀,富有伊斯蘭味兒,尤似伊朗獨立紀念門,此並非新疆電視台,作為央視喻義何解?

五、所謂樓像CCTV字樣為方案特色、入選要因,頗費解。那“口”形大框中間折曲仍是“口”,作為“口”而為國家代言人倒恰當,只是這“口”忒怪,已經折曲,似乎“曲裡拐彎”。倘折曲處“拆字”,從樓的正面背面看都是一C一I,一正一反,二C本應為China及Centre,那麼不是反了“中國”,便反了“中央”,弄巧成謬。只有繞到右側後方見重疊“CC”,又是“邪門旁道”之見。那麼“T”呢?能找到的是後樓倒立著“ ”,則人們必需倒懸方見為“T”。“V”呢,即使從天上俯瞰也只見“M”或“W”。M尚可,漢語拼音可解作“門”。“W”呢?下面是“C”,真正臭著。單獨的“V”常喻Victory,不見了“V”,“勝利”沒了?剩下單獨的“T”不成“電視”,可解太多,如常用縮略詞中CCT為“糖衣壓擠片劑”。總之,以象征CCTV為方案優點,選用之由,實在牽強附會之極,輕率主觀,弄巧成謬,大可不必。

建議與沉思

為亡羊補牢,並預防今後建築方案評審忽視經濟、技術及其它不良後果,建議:

一、另選方案。二、造價封頂。三、預審建成後使用與維護費用,並封頂包幹。四、類此結構與經濟存在重要爭議的立案,應作科技鑒定及經濟評估。五、方案象征喻義及其它特點征求公眾意見,而且應有誠意,留有經討論後修正決策的時間。六、如果堅持現在已選方案,應作上述諸項復審和修正、彌補。

難的是象征喻義的釋義在公眾,尤其北京、天津文化傳統好詼諧,常為建築取綽號,如五十年代擴建的北京飯店西樓,外粉刷色彩欠佳,北京人叫它“死牛肉”。若堅持這斜門方案,恐怕在市民口中更加千奇百怪,我卻無策可建議,只有思慮了。

當代歐美有一類建築妙論,主張“非理性”設計與“遊戲”態度。據說文丘裡設計的一住宅中有個斷頭樓梯,爬上去竟無路可走,倘不樂意墜樓,只有回頭是“岸”。這叫幽默,諸如此類用於別墅、遊樂場、賭場都很可一玩。而央視的方案在後現代建築中雖不足奇,且可溢美曰“前衛”。倘另用在拉斯維加斯,奧蘭多都可讚賞,絕佳。如尺度小大半,建在大西洋城海濱,斜向海去,更好玩。問題是用在中央電視台,不得體!

據建築師之間的消息,央視此方案評審過程中竭力推薦庫哈斯此方案的,主要評委是磯崎新,其作品是“新形式主義建築的精華”,而其人作為“手法主義派的典型人物”,如此態度也不足為奇。形式僅僅在純粹審美范疇並無是非,只要得體,關鍵是不能無視一切地完玩主義”。建築不等同於藝術,形式至少不能損害實用、環境、技術和經濟,總不應當浪費他人巨金以逞個人之“主義”。無論作為建築師或專家評審委員,應有的職業道德修養都應當對所付費建設者負責,而不應將建築作為表現設計者個人好惡的“藝術”遊戲,這是建築師必具的起碼的修養。

今春“非典”給我們新的希望,振奮人心,其因之一是公示疫情,體現了人民的知情權和深入改革開放中的民主。那麼,這裡最重要的建議便是,像中央電視台新廈這樣耗資50億的工程,造價及其它投入的經費應透明,公示;公開審計結果。這實在是弊端叢出的建築工程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建築怎麼體現我國的開放?這便是首要之舉,而遠不只是樣式風格的亦步亦趨於西方。

至此不能不請教評審央視此方案的中國專家,吳耀東副總建築師,想必是關肇鄴先生的門生高足。我只從門外學得一點關先生的建築設計應當得體的學說,甚為敬佩。那麼如果吳副總是關先生門生高足,必已深知“得體”個中三味。那麼請問,您歌頌這斜門方案是“英雄般的”,得體不得體?

即使僅就建築形式而言,也必須得體。磯崎新曾不止一次用建築來表現或象征男女生殖器,夠前衛的啦!回到野蠻時代便最前衛也夫哉!可不,就在庫哈斯所來的荷蘭,在阿姆斯特丹靠近紅燈區的運河邊,有座大理石雕的陽具指天,帶著兩石球睪丸,兩球在噴水上的溜溜轉,荷蘭是當代西方最開放的國家之一。我困惑,是否那陽具石雕也應立到北京,放大再加高,怪怪的,巍巍然世界之冠?

請問專家評審委員會磯崎新、詹克斯、吳耀東等公,在中國,建築及城市如何體現開放?要不要得體?有沒有原則?有沒有邊?

簡單化的一個大問題:誰買單?……
站長eaGer

從ABBS鳥瞰CCTV

文章 站長eaGer »

再來一篇:

從ABBS鳥瞰CCTV

編者按:數碼時代提供的網上論壇,是有別於前此已有的學院話語、媒體話語的第三種話語現象。它的出現,對於文化及更多領域將發揮的影響,無論怎麼估計都不會過分。朱大可、張閎先生在《2001:文化批評白皮書》前言中說:「1980年代中期以來,文化批評始終在謀求獨立的批判立場,尋找自由和民間的公共言說空間。但只有在互聯網時代的數碼語境中,這一哈貝馬斯式的夢想才逼近實現的邊緣。 」他們認為:「以論壇為大本營的文化批評……更加激進、機敏和犀利,更富於挑舋性,同時也流露出更酷烈的話語暴力色彩。另一個戲劇性的差別是,基於一種普遍的匿名狀態,網絡批評者缺乏成名動機,也完全放棄了商業目標(或其他功利目的─編者),從而成為區別於學院批評和媒體批評的第三種勢力……只有網絡批評才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民自由言說體系開闢了未來道路。……它屬於每一個自由公民,任何話語強權都不能加以褫奪。」

既然如此,我們對於網友們的言論當然就不能等閒視之的了。鑑於此,徵得並感謝中國影響最大的建築網站ABBS建築論壇的同意,我們組織了這篇稿件,今後還將對網上論壇有關建築藝術建築文化的重大事件進行一定的報導。這裡有幾點應該加以說明:

1、正如本系列所有文章一樣,網友的發言並不代表編輯部的意見,我們將貫徹「二為」、「雙百」方針,儘量本著客觀的原則,反映各種不同見解。
2、重點在於綜述和摘編富於啟發意義者。
3、除了文字上的必要加工,以及對所謂「暴力話語」、重複或無關話語的刪削,對發言及其風格均不作改動。
4、基於網站的特點,網友的發言不可能條條縝密無缺,望有關方面加以體諒,無則嘉勉,至少可從中得到某種啟發。同時歡迎讀者朋友來稿,發表自己的爭鳴意見。


在國家大劇院的那場爭論中,不管是專業還是非專業媒體,都顯得很是熱鬧,而建築網卻似乎比較平靜;與此相反,關於CCTV,除了不多的專業雜誌大多傾向於肯定的文章外,其他媒體則動靜不大,而從2002年直到今天,網友的關注卻表現得特別熱烈而持續。僅從ABBS所見,即有大約10條初帖,數百條跟帖,總字數約達10萬,瀏覽數竟高近6萬人次。引人注目的是,傾向於肯定者少,而否定者多。這大概反映了青年學子們思考力的進一步增長,和面對外國建築師在2008年北京將要興建的大批國家級建築中連連奪標,表現出的一種迷茫和憂思。到不是為了改變已經不可改變的某個具體狀況,僅僅是便於進一步思考,自不量力,本文試圖對網友的觀點加以歸納。這是一件費力而不討好的工作,掛一漏萬,應是題中應有之義。網上發言往往有即興的成分,免不了諸如調侃、憤激甚至所謂「暴力傾向」,本文將試圖儘量保持一種平和而客觀的心態,只注目於其闡述的觀點,並不關注其「態度」。文中的筆者插言,也僅代表個人的淺見。

這裡說的「CCTV」指中央電視台總部,將建在北京CBD區(中央商務區)東三環南路一塊10公頃的地段上,總投資達50億元人民幣,包括CCTV、TVCC(電視文化中心)和一個媒體公園。按照現已獲得評委全票通過並採用的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提出的方案,CCTV被設計為一座高230米、面積達40萬平方米、由兩個上部向內傾斜6度的Z字組成的扭曲方環狀摩天大樓,內含行政、新聞、廣播、演播和節目製作等部分。與其呼應,TVCC建在地段的另一邊,是一幢塔式摩天樓,面積11萬6000平方米,包括酒店、參觀中心、劇場和展覽空間。它們被分開設置,一是出於安全,以滿足CCTV嚴格的保安要求;二是整體形象的生動,路人在行進中可以透過CCTV巨環圍合的「大窗」,將TVCC鎖定在「窗框」中。媒體公園則位處它們之間。

網上轉貼了某專業刊物發表的一些理論文章,試圖理解庫哈斯的方案,認為對於「解讀CCTV方案……尤為關鍵」的是「不妨追溯庫氏在城市及建築設計背後的理論根源,切入到其文本的言說中尋找其理論和設計所在的具體上下文的交匯點,並在此過程中尋求答案。……問題的答案需要回溯到庫哈斯思想的發展和經歷的轉變上。」「在庫氏眾多的建築及城市理論中,《S M L XL》之『L』和《Delirious New York》中的許多觀念,對CCTV方案的促成有直接的影響」,然後就是大篇的闡釋。

這似乎也與國家大劇院的著名爭論相反,那時,正方基本上是主張「其實建築,你也知道,建築就是建築。……安德魯……他沒有想到中國的建築會背負這麼多東西,而且都要在一棟房子裡展現出來」,而這一回的正方,卻主動給CCTV背負上這麼多理論、思想和觀念。但從網友的反映,公眾對這些深不可測抽象而複雜的大道理似乎並不太感興趣。一位網名nono2003的網友說:「瞧!這意義增殖,這麼多的知識!讓它建起來吧! 建起來將會有一個新的專輯,又一期值得看的進步中的中國建築雜誌。……抽象的概念在這個世界開始佔據更大的力量……美醜不重要了……意義的繁殖、話語的魅惑、力量的抽象,將我們分散。我們終於不再能將自己聚集成一束光,照亮那要照亮的地方。讓我們卡通下去吧!個個都是打不死的英雄。」liuting更加直率:「想起毛主席老人家批評過的拿著大棒子唬人的理論家們。把一件簡單的事說複雜,是現在建築界和理論界一些人甚為拿手的本事!」ateache則說:「光屁股走路無論理論上還是哲學上都說得通──所謂專業;光屁股走路無論常識上還是感覺上都說不通──所謂老百姓。」顯然,公眾並不想陷入到理論家的抽象話語裡去。

可能出於保密的原因,或是正處在深化過程中,公眾得不到內部佈局的資料,所以有關CCTV大樓的內部功能並沒有太多的討論。曾有網友對庫哈斯將大部分演播空間放到地下提出過質疑,但很快得到了理解,因為這種安排可以由演播空間嚴格的隔音防震防塵要求來解釋。但人們覺得有人把這座建築冠以「功能主義」未免牽強!topic說:「一個所謂的『環』企圖聯繫各個部門,創造所謂集體精神的期望純屬扯淡!試想,在中間部位相同樓層之間的兩個部門,近得可以看得清相互的動作,老庫卻用一個……所謂『環』的複雜交通來折磨他們,這叫『功能主義』?」zb038300在「庫哈斯VS伊東豐雄──CCTV到底哪個好」的帖子中認為,伊東忠雄的方案,與庫哈斯的豎向體量相反──一個水平擴展的直徑300米的大圓盤,足以以一層的的面積涵蓋幾塊功能,增加了員工互相交往溝通的可能性。因為水平體系的交往機會和粘合性遠遠大於垂直體系,並有極大的自由度,具備了擴充與變更的彈性,比起庫哈斯的「環」要更加合理得多。「很難在庫氏的外在呈現環的建築內部發現環。這是他鼓吹的此建築的重要生命質量。也許,這只是他重要宣言的封皮而已,至多不過又添加了幾張插頁,內容早已不知去向。」可能正因為此,許多人認為庫哈斯是以犧牲功能和結構為代價以達到某種形式的目的。

於是討論更多注目於建築形象。正方主要從形象的創新角度給方案予以充分肯定。Archu說:「扭曲的身體讓某些人覺得它不合傳統的建築靜坐之美。可現代建築從出現高低錯落前後進退的不對稱『靜坐』到挑、跳、沖、扭、舞、飛…各種建築姿態的出現, 動態美的形式不斷湧現和發展」。華丹說:「選擇庫哈斯的這個『扭動的怪物』,其實選擇的是他從國外帶來的新的觀念和對建築的新的認識和理解,是給我們久已荒廢的創造思維的一次觸動」。網上轉貼的某刊物一篇文章則說:「文化氛圍的適應也是多元的,如果因為北京是一個古色古香的老城就容納不下現代化的、前衛的建築的話,那北京的胸襟與氣度就未免顯得太狹隘了」。另一篇刊物文章的作者則稱它是一座「英雄般的」建築,是「狂野、大膽且富有衝擊力的,在眾多貧乏和平庸的摩天樓群中,呈現出獨具創造力的存在。」有人則對類似「窗口」的造型給出了立意的解釋:「一個既開向世界,又讓世界看進來的窗口」。

但反對的意見可說是佔到了壓倒的多數。有人將它謔稱為「歪脖樹」,有人稱之為「拐棍」,還有人甚至說它「像個下跪的乞丐!」或加以更加不堪的稱謂,這些情緒之詞,當然都不必討論。據筆者意見,平心而論,庫氏方案的確是頗具雕塑感十分新穎絕不平庸的形象,豎立在城市中,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說它具有一種「英雄」性也不為過。將它比喻為通向世界的「窗」或「門」,也有一定道理。

網友也看出它確實具有類似德方斯大門的「門」的意味,但tadaoando評論說:「德方斯大門的唯一賣點『延續』,在庫哈斯的方案中卻找不到答案」。的確,德方斯大門作為德方斯新區的標誌,位在巴黎老城和新區分界處,與老區著名的凱旋門都在香榭麗舍大道上,遙相對望而為呼應,是老區向新區的「延續」。CCTV卻沒有這種意義,突然出現一座如此之大的門或窗,是缺乏說服力的。

方案的確具有明顯的雕塑感,似乎是一座超體量的城市雕塑。建築與雕塑,從來就具有不可分割的因緣,具有雕塑感的建築如悉尼歌劇院,就是著名之例,當代的蓋瑞,也以此知名。但「朝夕之旅」就此發言說:「如果是作為城市雕塑,我覺得那個地段還沒有作為城市雕塑的合適條件」。按照通常關於雕塑或雕塑型建築的見解,如果它的體量足夠大,作為一個獨立地段的標誌,周圍必須有一個足夠大的廣場(巴黎凱旋門、德方斯門、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或空間(悉尼歌劇院、朗香教堂);或者它本身是一座真正的雕塑,體量較小,只是一座或一批體量足夠大的建築的附屬點示;最後,城雕一般都位在由城市道路形成的軸線交點處。但位在北京CBD區東二環南路路東的CCTV,卻並不具備這些條件和必要性,那裡樓群密集,空地甚少,又沒有任何軸線的組織性,突然出現這麼一座超體量的「雕塑」,也是沒有根據的。

所以投了讚成票的評委嚴迅奇,帶著最初就有的「為什麼這個雕塑性強於一切的建築,會能對北京新CBD的都市環境,帶來正面的貢獻?」的疑問,一直到現在,對於「這個雕塑性極強的造形,到最後可否(像雪梨歌劇院)是一個建築與創新結構形式的完美結合?」都還「未能完全擺脫心中的不安」。

建築是一個巨大的體量存在,根據人心關於穩定的一般觀念,總是上輕下重,上小下大,但CCTV卻有著超大的懸出部分,顯出一種頗具刺激性的但並不正常或者說不健康的震撼力,人們對此也表示出強烈的關心。「老陝」說:「如果開發這棟樓的那爺要在這樓裡辦公,他肯定不會把自己擱在那沒腿的地方,因為他害怕哪天自己會坐在馬桶上直接就進了地下人防」。是的,從心理學角度,不說是辦公,即使走過那懸在空中200多米高的地方,哪怕結構工程師向人們作出如何的保證,恐怕是連腳步都要放輕的。Topic也說:「歷史上的建築,在任何一種視覺角度,都本能地要求獲得一種形心質心同時穿過底面的穩定感,但這一體量可能例外。也許只有建築師和結構師會心安理得地呆在下面」。

關於與環境的協調,網友也發表了不少意見。據筆者淺見,比起位在城市中心皇宮和人民大會堂旁邊的國家大劇院,CCTV的境況應該寬鬆得多。在地段四角,紅廟已然無廟、八王墳也已無墳、大北窯無窯、呼家樓無樓,不存在與傳統建築呼應的問題,但它仍存在一個與環境協調的課題。設計者卻以其飛揚跋扈的造型,無視東方人特別重視的與環境共生的心態而傲然獨立。高傲的形象,與大眾傳媒理應更多呈現的親民近民的格調,似乎也很不相稱。Topic評論說:「CCTV─K給整個區域留下了一個獨特的缺口,強制性地使其他建築處於從屬地位。這跟歷史上出現的眾多曾引起爭議的新建築形式是一樣的──『我就是中心』」,將對城市肌理構成極大的威脅。Tadaoando也指責說:「我不知道庫哈斯為何會做出這樣的一個方案,不用說他無法對任何東方文化做出解釋,對北京這樣的古都,中國這樣的國度做出解釋,就單從建築師的基本義務和社會責任感方面,他都無法解釋。一個最基本的最人性的生態要求都不能體現,還能算是21世紀的建築嗎?」

有人為這種狀態作出的辨解是「在發展中協調,在協調中發展。在建築形式的運用上,他嘗試在高層林立的CBD區中創造一個不能明確界定的物體,一個模糊曖昧的形體。一個大約界乎於美與醜、實與虛、水平與豎直、動態與靜態、過去與未來、意識與實踐的混合物。一個充滿了矛盾與妥協、發展與平衡的共同體」。但面對這一大堆語義含混「模糊」而「曖昧」的見解,公眾似乎難於理解更無從認同。

對於CCTV整體上的新、奇、特形象,這位理論家在專業刊物上甚至為之作了如此新穎的辨護:「建築外部形體的不穩定性體現了當今中國意識形態的不確定性和社會快速變化的特徵」(見《流動文脈──CCTV方案解讀》,載《時代建築》)。但看來也沒有說服公眾,Topic就堅持自我的一種樸素的標準。他坦率直言:「包括大腕們的分析在內,如果是前幾年,我會很情願地糊裡糊塗地看下去,但今天我不會了!美應當是一種本能,當這種本能喪失了,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如果再憑藉各種語言的、非形式本身的所謂演繹來掩飾這一切,那就不光是自己糟糕自己了。

一個先天醜陋的東西,任憑你怎麼說,白扯,老百姓才不會上你的當,他們會像我一樣『無知無畏』。娶個醜媳婦,傻老婆,什麼神奇的語言能遮蓋住馬式的大腳?!」

筆者認為,總的來說,庫氏方案還不能算是醜陋,但過於追求「驚險」,就顯得淺薄了,這只要對比一下本輯介紹的蓋瑞也作品就可以了。後者也具有極強的雕塑感,也可以說是新、奇、特,卻並不違反人性。

Topic認為:「從系統構成的角度看,東西方古典的建築構成,在結構上都近乎同樣的有層次、豐富、連續成章,所不同的是它們在接近表面的層次上採用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是不同的但同樣合理的構成系統,在我看來都是對自然的構成秩序的繼承和模仿。而近年來西方出現的很多所謂先鋒的建築,在系統層次上不具備這種深遠、豐富的內涵,其中比較好的雖有自己的一套構成系統,但不連續,缺乏層次變化,和外圍的環境系統缺乏對應的接口(比如中國古典園林與大自然那種優美的映襯關係)。而很多糟糕的構成,連自己的系統都是殘缺不全的,而冠以個性並在所謂『概念』的粉飾下招搖過市!這些東西,逐漸地被所謂的專業精神接受,成了學子們的口頭禪……」。Topic 進一步問道:「有個性,與眾不同,難道這就是衡量是否具備專業精神的核心標準?」

Ateacher響應道:「常識──建築如果不是為了美而做,那麼建築就不是為人的啦!因為美是人類公理──無法證明也無法否定──而否定這個公理的人卻依然在買自己衣服的時候或者買自己家房子的時候或者點菜的時候挑三揀四──絕不買醜陋的!想想多少建築師在欺騙自己的本能啊!同時又以專業為幌子欺騙別人!其實咬文嚼字沒意義,Topic 說得對:常識的感覺才真的不騙人。理論(有很多種)?哲學(很多流派)?專業(無明確定義)?修養(依然糊塗)?──不騙人的是人本身的本能。

老百姓既是我們的服務對象,也是歷史的評判者,因為老百姓是人,所謂以人為本。可惜幾乎所有建築學人都不研究市場調查和抽樣調查,於是無法知道人的需求,而自以為自己就知道多數人的需求」。

進一步,對於所謂「先鋒派」,多數年青人也有自己的立場,有一位名為「什麼大師」的網友發言可以作為代表。他說:「藝術(美術方面)很一長段時間停留在紙面上,直到新近流行起來的行為藝術(現在似乎不談行為藝術的人就表示不懂藝術)。當我看到台灣某網站貼出『支那人吃死嬰』的照片以貶低中國人為劣等民族時,這些所謂行為藝術的照片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以所謂『藝術』偽裝的偽藝術可恥,它應該為它所帶來的惡劣的社會影響負責。建築也一樣,不,它比這更嚴重。」他不無憤激地寫道:「什麼洋垃圾破藝術,去他的!」

CCTV是摩天樓,許多對之持異議的意見也圍繞著這一點展開。Purespace1說:「在老派的歐洲人眼裡,再也沒有什麼比摩天大樓更能體現美國人的粗俗和暴發戶的本質了,它在實用性上乏善可陳,在美學上更是一種視覺污染,簡直一無是處。今天的反對者則從人與環境的關係出發,把摩天大樓視為『反人性』的存在。而心理學家們則發現,現在人們所患的許多焦慮、妄想等心理性疾病都與摩天大樓有關。從20世紀70年代以玻璃幕牆為外牆的摩天大樓出現以後,人們被刺眼的反光弄得『心煩意亂』。很多文學或影視作品也向人們展示了摩天大樓突然失火、停電的場景,來嘲笑這種怪物。此類麻煩的確不斷,(如果不計入911─編者)發展到極致便是1993年2月26日紐約世貿中心兩幢412米高的大樓底部停車場突然爆炸,樓內多處起火,電梯停開,到處濃煙滾滾,一片黑暗,近1萬人的營救隊伍花了9個小時才將在樓內辦公的10萬人營救出來,據悉有5人死亡。事後曾在世貿中心102層上班的切爾西小姐辭去了這份薪水豐厚的工作,去了新墨西哥州的農場。她說『我一進電梯就會抽筋』。但在中國,一種似乎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仍然狂熱地把摩天大樓當作現代文明的標誌而被頌揚,日益攀高且面目相似的摩天樓常常被當成是城市繁榮標誌的首選符號。曾有上海人去歐洲一遊,回來後直喊沒勁,說歐洲的高樓還不及上海多。

一個未經證實的數據是講述金茂的,金茂大廈僅日常的管理維護費用每天就需100萬元人民幣。兩架擦窗機一天到晚不停地擦,擦完一遍窗需時一年。建築專家們說,超高大樓建成的前5年是黃金期,隨著時間推移,風險係數會越來越高。……而根據專家的統計,城市人中有超過9成的人患有恐高症。」

zb038300也說:「我們不再需要以高度來衡量偉大和信念,同時,也不需要津津樂道凌駕於人民之上的標誌建築。這種標誌性快樂著人民。某種程度,這種快樂已經成為大眾得以愉悅的鴉片,海洛因和搖頭丸。在快樂的悸動中,城市的活力一步步損耗。」

他們的意見,顯然不但對於CCTV,更對於如今各地風行的摩天樓熱,同樣具有意義。

為此,有人為著重於橫向擴展的伊東豐雄方案之落選表示不平,稱之為「輸在低層,贏在高層」。

討論中,可以看出網友們對建築師責任的高度自覺也體現在經濟問題上。網友Hhsw尖銳指出:「總投資達50億元人民幣,就因為是兩個『Z'字形扭在一起而不是兩個『 』,前者建造的費用可能要比同樣容量的後者多30%,而建成以後日常的維護費用也將更高。這是什麼概念啊!其它不說,這完全可以節省下來的15個億,能夠做多少事情啊!(請回想一下北京西客站那座中央大亭曾引起的憤慨,而那只不過多花了幾千萬──編者)……倘若要問央視,你哪來那麼多錢?它一定會理直氣壯地反問你,你知道我每年有多少廣告收入?你大概聽說過『央視標王』吧?那可是以億為單位的,我能沒有錢嗎?當然,誰都不會懷疑央視的錢是來路分明的,央視的回答在許多人看來也是一語中的的。可是再問央視,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廣告?……它會告訴你說,我的頻道多啊,我的收視率高啊,我有全國90%的人口覆蓋率,有超過11億的觀眾啊等等。要是再問下去,你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觀眾啊……這麼多被你『鎖定』的觀眾看的是你那些檔節目啊?為什麼要看那些檔節目啊?那些檔節目別人有嗎?要是有,為什麼與你有誰先誰後的區別啊?如果沒有,為什麼會沒有啊?……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回答了。……如果以為自己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可以不顧同胞百姓的聲音,那是不負責任甚至不道德的表現!」tadaoando 補充說:「SOHO現代城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夠前衛、夠酷,主要是因為夠『貴』,才使得暴發戶們趨之若騖。潘石屹做世界建築師畫廊,他就說過,越貴的越是好賣。從社會來看,大家都知道,在第三世界的中國,有億萬農村的孩子上不起學,有億萬工人下崗,家裡揭不開鍋;也有人可以把成捆的鈔票燒掉,可以買幾千萬一棟的別墅,可以用幾十億元去造一個劇院。這是一個貧富分化嚴重的社會,奇怪的就是越是窮,越是奢侈。」

據本人淺見,為了造型,有時是會要多花一些錢的。個人有錢,只要不犯法,怎麼花咱們管不著,但出自老百姓的錢,還得有個度才行,何況還得考慮央視的公眾形象呢!

一些網友從文化背景的角度解析問題。purespace1說:「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庫哈斯來自於荷蘭這樣一個差不多歐洲最西北的小國,在這裡──妓女可以在櫥窗表演,毒品可以在咖啡店公然品嚐,同性戀可以申請結婚……在荷蘭這樣一個沒有什麼『正統』概念的國家,不存在佔據控制地位的事物──只要是可能的,就是可以的。這就不難理解荷蘭建築師的作品讓人費解之處:窗子開成26個字母,地板可以作成斜面,柱子刻成學院的名字……當其它地區的建築師謹慎地用理性考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時,荷蘭的建築師問的卻是『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同樣,對於傳統文化,荷蘭人會說:為何我的設計必須屈從於傳統呢?……千奇百怪的現代建築佔據了荷蘭城市和鄉村。

……庫哈斯的想法幾乎完全正確!但這只是在荷蘭。在亞洲,他的理論卻注定要受到強烈的阻擊。

我們知道,客體對象的價值取決于于主體的價值賦予。如同一把普通的小刀,在土著眼裡,勝過一塊價值連城的鑽石。在亞洲(其實遠不止亞洲),自身的傳統文化被賦予很高的地位,這一點不難從各國政府竭力提倡中看出來。傳統文化受到珍視的原因在於:首先,它的存在且頑強地延續是我們適合生存延續的表現。其次,它是我們的父輩傳下來的(這一點也很重要,東方人對自身價值的評定不同於西方人對個體的過分關注,對於東方人來說,個體只是集體或者世代延續的一個環節,自身的傳統文化佔據著如此重要的統治地位,以至於任何外來事物都被視作一種挑戰。即使在無可抵擋的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也依然頑強地尋求一席共生之地。」

但對於這個問題,一位理論家卻另有一套看法,他說:「到了90年代以後,文脈的概念又是什麼呢?個人以為,在全球性商業化,信息化,流動化的社會中,城市所處文脈的概念應理解為操縱社會發展的資本,權力,資源,勞動力,科技等一系列流動元素,而不僅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烏托邦式的意識形態。因為這些元素才是真正推動社會運動的主要力量,傳統建築理念中的一切指令在這個力量前顯得如此無能為力。……只會使建築仍停留在烏托邦的理想主義中」(見《流動文脈──CCTV方案解讀》,載《時代建築》)。這句話說白了,是不是說誰有錢誰有權誰就掌握了「文脈」呢?錢和權都是「流動」的,所以「文脈」也是流動的,大概這就是所謂「流動文脈」的真意吧?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走的是「精英」之路,出現資本和財富高度向少數權力者和強權集團集中、向海外大資本手中集中的趨勢,兩極分化非常嚴重,那麼,體現出這種「文脈」而不必再管什麼「烏托邦」,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關於這些以及傳統,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不能在這裡多所涉及。

也有一些網友就決策體制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香港建築師嚴迅奇,這位自述「一向傾情理性建築」的評委坦言,他參與評審的過程就是「一場心理掙紮的歷程」。一開始,「心底裡即產生了本能的抗拒,以及一連串的問號……到今天仍是未能找到答案」。但他卻投了讚成票,因為在評審的第三天,他忽然「有一個醒覺:庫哈斯的設計,根本上是不能(或許是不應)問為什麼的。」他的意思似乎在說,這是一座非常規的建築,是不能用一般的標尺衡量的。

庫哈斯自己也說:「這一建築也許是中國人無法想像的,但是,確實只有中國人才能建造。」

這使筆者注意到「綠野仙蹤」的發言:「想起了做過國家大劇院投標的意大利建築師Vittorio Giegotti的一段話。他說通過自己方案的落選,使他明白自己在中國犯的錯誤──中國現在是一個急於擺脫過去,不願意提起過去的時代。他們急於要讓世界和國人看到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他們需要最新的東西……所以他們會接受一個蛋。」tadaoando也說:「庫哈斯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善於抓住中國評委和領導人的心理和審美特徵。他這次的投標作品與他在歐洲的項目質量相差萬里,簡直就是拿亞洲人當兒戲。他知道中國需要提高國際地位、揚名立萬的建築,而且也知道普通第三世界廣大人群的整體審美趨向,比如高技、前衛、誇張、解構、冷冰冰、酷,尤其崇尚『奢侈』──這與潘石屹的理論研究有異曲同工之妙。」「朝夕之旅」直斥這是崇洋思想的產物:「外來的和尚好唸經,這是國人的本性。金發碧眼者發表的意見在業主和同行那裡得到的尊重,遠遠大於中國建築師。」

這種感覺遠遠不只網友們有,從2003年6月25日出版的《設計新潮》第106期上,我讀到了北京院柯蕾的擔心:「國外建築師們……瞄準中國特有的社會體制,迎合中國人急於擺脫過去追求新特奇的心態,設計出在其它國家不可能實現的東西,使他們自我以及客戶的慾望暫時得到滿足,而形成對整個城市形態環境、文脈延續不負責任的建築」。在這期雜誌上,還披露了2002年10月德國人馮﹒格康在中國舉辦「在中國從事建築設計」展覽時說過的一段話:「我認為只有故宮、天壇和長城是不可替代的。不客氣地講,北京的現代建築沒有一個是尊重傳統的。……說實話,我非常欣賞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但現在北京的建築在我的印象裡,完全是美國化的,就像是雞尾酒。我看到太多的北京建築在追求一種表面化的東西。」他善意地指出:「那是不健康的,建築設計的出發點應該是考慮和當地的歷史與傳統的關係。」
站長eaGer

CCTV 央視新樓一塊玻璃四層樓高 工程總投資50億元

文章 站長eaGer »

央視新樓一塊玻璃四層樓高 工程總投資50億元
2007年05月26日 15:58

5月下旬,位於北京CBD的中央電視臺(CCTV)新樓正在在建設之中,央視新大樓將於2009年1月竣工。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的CCTV新樓建築,是由荷蘭建築師庫哈斯設計,其主樓高234米,兩座塔樓向內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戀臂結構連為一體,完全打破了現有的建築常規。中新社發鄒憲攝

記者上午在施工現場看到,央視新樓已開始外立面裝修,菱形的巨大玻璃已經開始從底層開始安裝。

央視新樓是斜體,樓上的玻璃也不是四四方方的。巨大玻璃沿著傾斜的鋼樑呈菱形,一個菱形的玻璃高有四層樓。

在兩座斜體樓中間的裙樓,也開始安裝菱形玻璃,9層的裙樓用兩塊菱形玻璃幾乎就可以從頂層覆蓋到底層。

記者瞭解到,央視新樓的橫樑即將開始安裝,年底橫樑合龍,明年春節前鋼結構做完。

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地處東三環路以東、光華路以北、朝陽路以南,CBD規劃範圍內。中央電視臺新臺址用地面積總計18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約230米,工程建設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

來源:法制晚報



musicjason

Re: 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by Rem Koolhaas + OMA

文章 musicjason »

準建站長eaGer 寫:
另有精彩動畫可供下載(約10MB),強烈推薦!
http://www.crystalcg.com/english/asf/cctv.asf
怎麼不能下載了...好想看喔...
memey1218

文章 memey1218 »

link到下面網頁
再點選左下角"cctv...."

右一是"鳥巢"的模擬動畫

http://www.crystalcg.com/IndexDetail.as ... 432433b427#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中國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文章 forgemind.news »

出處:Architectural Record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Headquarters
Beijing, Chin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 and Arup reimagine the skyscraper as a giant loop rather than a tower.

By Janice Tuchman - This is an excerpt of an article from the July 2008 edition of Architectural Record.

A radical, looping structure, the headquarters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stands as an antidote to the typical skyscraper. With its dramatic overhang suspended 36 stories in the air and a diagonally braced, continuous-tube frame expressing the forces of its structural system on its facade, it has become a Beijing landmark even before its completion.

Although the client is a subministr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accordingly reports the official posi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t broadcasts mostly a mix of comedies, dramas, and soaps. Yes, it listens to Chairman Hu Jintao; but it also must appeal to an upwardly mobile public. CCTV's leaders see the new building as one way of grabbing their viewers' attention.

Rem Koolhaas's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 won a design competition for the project in 2002, working with Arup for a range of engineering services and in alliance with the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ECADI), which became the local design institute for both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t that time in Beijing, there was 「a vision that everything here would disappear and be replaced by a forest of skyscrapers to become the city's new CBD,」 says Ole Scheeren, OMA's partner in charge of the project and head of the firm's Beijing office. OMA had watched over the years as skyscrapers had devolved from their original role as catalysts of urban development to just commercial tools for maximizing profits. In the process, clients and architects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desperate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ir projects. As Scheeren puts it, the 「race for height」 had become pointless, as one building taller than the last was announced before the preceding one was complete. He noticed a 「visual deafness」 to such buildings, which look the same from all directions. OMA wanted to reengage city space in a way that would 「proclaim」 the building's inner workings. It proposed a loop of interconnected activities where the 「linear principle of hierarchy is dissolved in a circuit of equal parts without beginning or end, without top or bottom,」 explains Scheeren.

As designed, the CCTV headquarters combines offices, space for news gathering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studios for production, and facilities for broadcasting—in a continuous loop that runs through the project. The idea is to break down organizational silos and spark crea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The project includes a landscaped media park adjacent to the tower and a second building, called the Television Cultural Center (TVCC), which has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a hotel, a theater, restaurants, a ballroom, and conference rooms. A third building—circular in plan and just a few stories high—houses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energy services for both high-rises.

Rising 768 feet, the 5.1-million-square-foot main CCTV building comprises a pair of towers sloping 6 degrees on both X and Y axes, a 9-story base connecting the two towers, and a 13-story 「overhang」 that connects them starting at the 36th floor. Scheeren calls the overhang an 「urban plateau」 that lifts space off the ground but also makes it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The base and towers will define a public plaza that will sit above four levels below grade. Although most of the building will be reserved for CCTV employees, the public will have access to a circuit offering glimpses of the company's activities—from broadcasting and production to welcoming actors and celebrities. This public loop will include an observation area in the overhang with views across Beijing and even straight down onto the plaza through three circular 「windows」 in the floor.

圖檔
↗ Rem Koolhaas 之 CCTV 空間配置圖(click for larger image)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大樓施工相片

文章 forgemind.news »

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大樓施工相片

圖檔

圖檔

圖檔
↗ CCTV 上層結構合攏前(click for larger image)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 在 CCTV 基地上搭設的結構模型 01(click for larger image)

圖檔
↗ 在 CCTV 基地上搭設的結構模型 02(click for larger image)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CCTV 建築師 Rem Koolhaas 新書坦承 靈感來自性暗示

文章 eaGer »

洋人亂蓋 建築學者痛批 設計者坦承:央視新大樓是色情玩笑

* 2009-08-20
* 旺報
*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大陸近年陸續興建極具視覺震撼又現代感十足的新建築,從鳥巢、水立方、到外形似水煮蛋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等。日前,有大陸學者表示,中國不能成為妖魔鬼怪式建築實驗場。央視新大樓的設計者庫哈斯(Rem Koolhaas),近日更在新書中坦承,其靈感來自性暗示,是「變態」設計,引起一陣譁然。

 今年1月,庫哈斯(Rem Koolhaas)團隊也在台北藝術中心競圖中勝出。將負責打造政府斥資新台幣38億元的台北藝術中心。2011年1月動工,預計2014年完工。

 大陸網友群情激憤

 原被北京市民戲稱為「大褲衩」的央視新大樓,其設計者、荷蘭建築師庫哈斯,在新書《Content》中的一些照片,公然把央視新大樓比作男女生殖器:主樓是一雙膝跪地的裸女,旁邊並有一指向天空的男性生殖器。

 消息一出,在大陸建築界引起強烈憤慨,紛紛譴責庫哈斯的行為。居然和中國開了如此大的玩笑!大陸網友也說這是惡意中傷。

 大陸網友群情激憤,認為「很黃、很暴力。」有網友說,這傷害了大陸人民的感情,甚至想要「跨國追捕庫哈斯」;也有人感慨被外國設計師當玩具。

 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不應將此事放大,「建築屬於藝術,那麼,藝術就難免會主觀。主觀的有創造者,也有觀者,所以對於藝術作品的理解就見仁見智了。總之,若事物能引發人們去探討和關注,不管是褒是貶,在某一方面來說:它成功了。」

 貴陽一建築 無區域特色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除了耗資15億人民幣建造而成的央視新大樓引起爭議外,貴陽花溪區CBD(中央商務區)建築群方案也被指華而不實,「這些設計就像是穿著時裝去上班的模特兒,華而不實。看不到區域特色,看不到現有的城市文脈。」大陸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師及建築評論家彭培根說。

 「花溪」的一組建築設計圖近日在網路上流傳,觀者無不驚嘆其奇特誇張。在這些圖中,一個龐大的建築群被梯田環繞,這些建築或扭曲、變形、傾斜,有一棟建築甚至是樹杈形狀。

 彭培根認為,近10年來,許多外國建築師在大陸設計了很多一味追求視覺刺激和「妖魔鬼怪一般」的建築物。貴陽花溪CBD方案顯然為這一論斷增加了一個新的註腳。

 外國建築師注重個人偏好

 彭培根批評,外國建築師在大陸做出的許多設計「追求完全的形式主義」:「不考慮可持續發展和任何基本原則,把所謂的『藝術』放於科學和哲學之先,這就像駕馬車時將馬車放在馬前面。」

 而且,他認為,一些外國建築師偏重個人喜好,在大陸尋求為個人修建紀念碑的機會,這有悖於建築師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

 「我們堅決反對再引進那些把大陸當新武器實驗場、那些外國建築師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絕不被允許實施的建築。還有那些違反國際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違反基本結構原理,或國際通用安全規範的建築設計。」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CCTV 建築師 Rem Koolhaas 新書坦承 靈感來自性暗示

文章 eaGer »

eaGer 寫: 原被北京市民戲稱為「大褲衩」的央視新大樓,其設計者、荷蘭建築師庫哈斯,在新書《Content》中的一些照片,公然把央視新大樓比作男女生殖器:主樓是一雙膝跪地的裸女,旁邊並有一指向天空的男性生殖器。
如果去amazon 查 《Content》出版日期,就會知道這不是一本新書,《Content》早在2004年5月1日就出版了!!! (那年我在美國,於 amazon 訂購了本《Content》,2004年12月8日那天還發文說要做一件 CCTV 圖樣的 T-Shirt,後來跳票了,Sorry!) 然而CCTV 卻是在2008年才落成,現在中國大陸有些網民才在批評這件事情,會不會太後知後覺了呀?

可能得怪中國大陸的進口書代理商,太晚才把 《Content》這本書進口至中國給廣大群眾,如果早在2004年出版時就把該書廣發給閱讀群眾們,2004年才動工的CCTV 可能就不會蓋起來囉!大家現在習慣在網路上吸收知識,漸漸忽略了紙本的資訊,這也是此事件可看見的另外一個問題。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1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2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3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4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5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6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7

圖檔
↗ Rem Koolhaas 所著《Content》內關於 CCTV 的頁面 08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中國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文章 eaGer »

哈!有一位朋友 JJ 告訴我:

這是一個當冤大頭的教訓,
請趕快瞭解士林音樂中心的意涵......


圖檔

如果真要往生殖器或性愛的型態去聯想 Rem Koolhaas 的台北藝術中心設計提案,我的確是隱隱約約可以產生某些聯想啦....

只是我可能還是選擇跟大多數的人一樣,將此台北藝術中心看成是士林夜市賣的關東煮吧!(油豆腐+貢丸+蒟蒻+竹籤...那...竹輪跟魚板哪裡去了?)

圖檔

damn, i am hungry...
memey1218

Re: CCTV 建築師 Rem Koolhaas 新書坦承 靈感來自性暗示

文章 memey1218 »


.....公然把央視新大樓比作男女生殖器:主樓是一雙膝跪地的裸女,
旁邊並有一指向天空的男性生殖器。
難怪肝火旺盛,慾火焚身....
不過到底TVCC現在萎了之後,還要花錢來重振雄風嗎?? :?
QWQW

Re: Rem Koolhaas/OMA - 北京 CCTV 中國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文章 QWQW »

CCTV 建築師 Rem Koolhaas 新書坦承 靈感來自性暗示 :?


不愧是 Rem Koolhaas,不管真相是否真來自他所言,這又是藉由一個話題,揭開這本新書

那張嘴,真是給他 :x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CCTV 暗寓色情? Rem Koolhaas 喊冤

文章 eaGer »

央視大樓暗寓色情?荷蘭設計師喊冤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香港28日電】
2009.08.28 04:11 pm

針對日前沸沸揚揚的央視新樓寓意色情的傳聞,設計大樓的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26日澄清,這完全有悖於事實。據央視網報導,庫哈斯強調自己新書裡那些把大樓比作男女生殖器的繪圖,並非出自他的手筆,也完全不能代表他的設計理念和意圖。

據報導,庫哈斯說,聽聞這些傳言非常難過,因為這個項目凝聚了上千人的努力,從設計師到業主單位,到建築工人,所有人的努力都被這種誹謗中傷了。他表示,自己對央視新大樓所做的努力就是要設計一個好的大樓,為北京帶來一個好的建築。

庫哈斯表示,他想營造一個豐富的視覺效果,使這個樓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效果,他並希望一些不負責任的謠言能盡快終止。

【2009/08/28 世界日報】@ http://udn.com/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CCTV 暗寓色情? Rem Koolhaas 喊冤

文章 eaGer »

設計師回應"央視新樓色情傳言":只想設計好大樓
2009年08月27日 08:17
來源:央視網

8月26日下午,本網獨家專訪央視新址大樓的設計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庫哈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央視新大樓所做的努力就是要設計一個好的大樓,為北京帶來一個好的建築。”

記者:庫哈斯先生,前段時間關於央視新大樓的設計有一些傳言,不知道您第一次聽到或者看到這些傳言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反應?

庫哈斯:首先,我覺得這是完全有悖於事實的,我對央視新大樓所做的努力就是要設計一個好的大樓,為北京帶來一個好的建築。另外,我第二個反應是非常難過,因為這個項目凝聚了上千人的努力,從設計師到業主單位,到建築工人,所有人的努力都被這種誹謗中傷了。

記者:我們知道前幾天你也在OMA網站上發表了一個關於這件事的澄清聲明,您能不能在這裡給我們具體講一下?

庫哈斯:我在這個聲明裏主要想表述的是那些畫面不是出於我的手筆,這完全不能代表我對這個樓的設計理念和意圖。

記者:央視這個新樓從設計一開始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我們也很想了解您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能不能和廣大網友分享下?

庫哈斯:其實主要是兩點。一個是從結構的理念來說,我們是在CBD為中央電視臺設計樓,CBD是摩天大樓林立的一個地方,而電視臺又是一個功能非常複雜的一個機構,所以我們的第一個理念就是要通過一個環行的設計,把電視臺豐富的功能能夠很順暢的連接起來。第二點要說的是建築方面、美學方面的。我們希望能夠營造一個豐富的視覺效果,使這個樓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效果。

記者:我們也很想知道當初您參加央視設計邀請賽的時候是如何考慮的?如何把一個國家級媒體的一些元素融合到您設計的作品當中?

庫哈斯:我是哈佛大學的一個客座教授,我對中國一直有些研究,當時我還研究過珠江三角洲。我認為2002年是很有趣的一年,因為那一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我們特別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中國現代化、世界化的進程做出一些貢獻。另外一點,電視臺的功能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在考慮,如何把這些豐富的功能安置在這個建築合理的位置上,使得空間盡可能的合理化。我現在特別衷心的希望網上的一些不負責任的謠言能儘快終止,我們大家能夠努力把大樓建設完成。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