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這篇文章想問:在台灣社會,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該怎麼稱呼?
這篇文章在「建築人網站」有很大的迴響,我也一直在關注所有人的討論觀點。不知道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呼籲建築師公會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皆可自稱為建築師,也可被稱為建築師?還是請營建署另定一個稱呼(譬如:建築家),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有一個名字?
這篇文章想問:在台灣社會,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該怎麼稱呼?
這篇文章在「建築人網站」有很大的迴響,我也一直在關注所有人的討論觀點。不知道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呼籲建築師公會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皆可自稱為建築師,也可被稱為建築師?還是請營建署另定一個稱呼(譬如:建築家),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有一個名字?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隊長,
敝人覺得ARCHITECT 王文中:「..與機上鄰座美國中年婦人攀談,言談中她問我是在做什麼的?我回答:「I am an architect.」,她「Oh!」的回答聲中明顯流露出敬佩的意思...」,是不是ARCHITECT 王要的是「讓別人敬佩」呢?
如果是這樣,那在目前台灣的職場的確是個崇高理想的建言呢? 而且可不是讓每個人都可自稱為建築家、師就夠了,而是讓建築家、師成為人人知曉及敬佩的職業才行吧?
看來敝人便有資格,也不見得有機會能「讓別人敬佩」,而且周遭「非專業背景的人對...建築史的如數家珍」的人都遇不到敝人,所以還是樂於當個「沒有名字的人」或Nobody就好了。
敝人覺得ARCHITECT 王文中:「..與機上鄰座美國中年婦人攀談,言談中她問我是在做什麼的?我回答:「I am an architect.」,她「Oh!」的回答聲中明顯流露出敬佩的意思...」,是不是ARCHITECT 王要的是「讓別人敬佩」呢?
如果是這樣,那在目前台灣的職場的確是個崇高理想的建言呢? 而且可不是讓每個人都可自稱為建築家、師就夠了,而是讓建築家、師成為人人知曉及敬佩的職業才行吧?
看來敝人便有資格,也不見得有機會能「讓別人敬佩」,而且周遭「非專業背景的人對...建築史的如數家珍」的人都遇不到敝人,所以還是樂於當個「沒有名字的人」或Nobody就好了。
zhz 寫: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這篇文章想問:在台灣社會,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該怎麼稱呼?
這篇文章在「建築人網站」有很大的迴響,我也一直在關注所有人的討論觀點。不知道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呼籲建築師公會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皆可自稱為建築師,也可被稱為建築師?還是請營建署另定一個稱呼(譬如:建築家),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有一個名字?
最後由 kogiga 於 2009-07-20, 13:2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小妹妹來插嘴一下zhz 寫: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這篇文章想問:在台灣社會,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該怎麼稱呼?
這篇文章在「建築人網站」有很大的迴響,我也一直在關注所有人的討論觀點。不知道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呼籲建築師公會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皆可自稱為建築師,也可被稱為建築師?還是請營建署另定一個稱呼(譬如:建築家),讓沒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專業工作人員有一個名字?
舉不予置評的兩例 輕鬆點的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例一:
過年回到高雄縣鄉下的老家 年過65的姑媽用台語問我 畢業了在幹嘛
她看我眼睛大大 就以為我在甲山林那種建商的大公司裡 當個總機吧 還問我要不要接電話
我很想跟她好好解釋 3D圖和競圖是什麼 但是她一定不懂的啦
我就只好跟她說名片上的職稱 "建築設計師"
她聽了半天沒很懂 我想說講"建築師" 給她"欽佩"一下也好
反正是自己老家人 也不是去外面吹噓
結果 她老人家 分不清楚"建築師"和"泥水師"有啥分別 她驚嚇的以為我在搬水泥袋...
後來 我老媽經過 聽得哭笑不得 就回她說 "妹妹她是在設計公司用電腦畫房子的圖啦"
老人家馬上出現欽佩的表情說"你是室內設計師歐 做那個很有型 很厲害捏~"
例二:
小妹我因為因緣際會 兼職在做模特兒走秀的工作
前幾天 被朋友貼準建網址 發現記者亂報 寫我是"建築師"
我還來站上澄清一下 我是畫3D的 詳情可以看另外篇文章
在社交活動和這種有的沒的娛樂活動中 常有人娛樂性的提出 我是"建築設計師+模特兒"
前陣子 竟然有位名製作人要我上節目 題目是要問我"建築師拌水泥很辛苦嗎"這類的談話
為什麼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都認為 "建築師"=跟水泥有關的人呢?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強烈建議這位學妹tarja 寫: 前陣子 竟然有位名製作人要我上節目 題目是要問我"建築師拌水泥很辛苦嗎"這類的談話
為什麼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都認為 "建築師"=跟水泥有關的人呢?
快接下這個通告
並在不妨礙演藝生涯的同時
從娛樂的角度切入
教育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早些年,建築師或建築設計師,一般民眾台語稱「繪(ㄨㄟˇ)圖ㄟ」tarja 寫:.(恕刪)為什麼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都認為 "建築師"=跟水泥有關的人呢?
營造人員則稱「起厝ㄟ」,這二種人易涉聲色酒氣,一般女子,通常是較不喜歡嫁給他們的。
室內設計人員,就稱「裝潢ㄟ」,沒分設計施工,也較無負面意思。
那個「ㄟ」我覺得還很好用耶!
「建築ㄟ」

最後由 kogiga 於 2009-07-21, 19:5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看到了徐老師的回覆,因為是自己起的頭,只好不自量力將我的疑惑向徐老師就教。
首先,我無意維護公會或替公會幫腔,我談論的是王老師文中暗示台灣當前建築的困境在建築師公會、取得建築執照的人等既得利益者藉國家之力對「建築師」名號進行壟斷的評論在歷史上的誤謬。雖然我也認同徐老師多年以來與公會、政府部門爭取的親身經歷。但公會做為維護會員權利的人民團體,爭取工作權本為其成立之宗旨。況且公會代表亦經選舉產生,代表它可能是較符合多數建築師會員意向之結果。我想不論以王老師文中的自我經歷、或徐老師文中指的林OO的AIA註冊建築師事件,應該都沒有那一種公會組織會默許的。
當然公會可能會腐敗或被少數人把持,但畢竟它是民主社會的產物。相較只要自我成就感高即可自稱建築師的混亂狀況,毋寧經由適當認證方賦予執行業務權力才是可行方案吧。況且全世界也沒聽說哪裡可以不必經由一定檢定方式即可成為開業建築師的國家。這才是我覺得徐老師PO文疑惑的地方。
而王老師文中的最後稱:台灣建築界.....可以說是一種追求「移植現代性」的社會的普遍現象。........在缺乏充分目的與內部條件支援下,其結果常常是扭曲錯位,不但落得任人從中撈取利益,且造成文化失衡與認同危機。其弊害似乎得仰賴社會內部藉著公共領域的健全,發展出批判專業的觀點與能力,才能挽救。.....等等。這種結論也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現代性或移植性現代性似乎變成價值判斷的話語,而且還是負面的居多,王文中以類似薩伊德的《東方主義》對後殖民的批評觀點,最後轉換到所謂的政治實踐時則取漢娜.鄂蘭的公共空間作為結論。《東方主義》作為一種認識論態度與文化態度上的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的批判與分析自有其一定獨到見解,但這種研究必須與實際的政治、經濟統治聯繫在一起 。斷非王文中以簡約與想當然爾的方式直接引用,另外公共空間或公共領域的的觀念主要來自50年代對行為主義與實證主義這類「假科學」將人化約成統計上的數據的反動與批判,但公共領域的觀念在於一種政治上的自主性領域,個人的私人活動(如:建築)要如何轉變為公共領域的政治行動,其實連鄂蘭也沒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假如王文中無法提出支持其結論的論證,則全文只是另一種文化消費罷了。
當然,本篇非王老師本人張貼,也許王老師在短短一篇小文中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學術論述,因此前文如有得罪,尚請王老師海涵。
不過,我卻不得不指出,有關將建築化為政治行動的公共領域觀念,事實上與建改社的成立宗旨是有差異的,依建改社章則第五條 本社之任務如下:
一、 鼓勵建築專業者自我反省,健全環境設計專業之素質
二、 改善建築專業之工作環境,鼓舞環境設計潛能之發展
三、 建立實務與學術交流平台,共同深化專業價值與知能
四、 關心政府之建築政策法令,提供建言並推動法令修訂
五、 聯合關懷環境品質之團體,提昇公民美學與環境意識
除第五項有一點點公共參與的味道外,其餘四點還是在強調精英這種觀念上。
以粗略的建築設計史來看,一直存在兩種相反的設計觀,一種建築師姑且稱他為超人,他認為他是來創造、改變人類歷史的,如:奧斯曼巴黎改造計畫、柯比意的光輝城市。另一派稱作人文主義者,鼓吹空間意象、社區參與、多元價值、局部與分散的決策過程。代表人物有開文.林區、亞歷山大等。
徐老師回文中舉的例子:簡學義, 林洲民, 毛森江, 謝麗香這些人的設計方法恰皆為主觀並帶有強烈個人色彩,與王老師為文中之結論恰是其批評的對象,此為我覺得兩篇文章相互矛盾之處。
其實我也明瞭建改社必須吸納更多關心台灣這個空間環境的人,但混淆與左右不定的方向卻可能造成相互抵銷的結果。
首先,我無意維護公會或替公會幫腔,我談論的是王老師文中暗示台灣當前建築的困境在建築師公會、取得建築執照的人等既得利益者藉國家之力對「建築師」名號進行壟斷的評論在歷史上的誤謬。雖然我也認同徐老師多年以來與公會、政府部門爭取的親身經歷。但公會做為維護會員權利的人民團體,爭取工作權本為其成立之宗旨。況且公會代表亦經選舉產生,代表它可能是較符合多數建築師會員意向之結果。我想不論以王老師文中的自我經歷、或徐老師文中指的林OO的AIA註冊建築師事件,應該都沒有那一種公會組織會默許的。
當然公會可能會腐敗或被少數人把持,但畢竟它是民主社會的產物。相較只要自我成就感高即可自稱建築師的混亂狀況,毋寧經由適當認證方賦予執行業務權力才是可行方案吧。況且全世界也沒聽說哪裡可以不必經由一定檢定方式即可成為開業建築師的國家。這才是我覺得徐老師PO文疑惑的地方。
而王老師文中的最後稱:台灣建築界.....可以說是一種追求「移植現代性」的社會的普遍現象。........在缺乏充分目的與內部條件支援下,其結果常常是扭曲錯位,不但落得任人從中撈取利益,且造成文化失衡與認同危機。其弊害似乎得仰賴社會內部藉著公共領域的健全,發展出批判專業的觀點與能力,才能挽救。.....等等。這種結論也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現代性或移植性現代性似乎變成價值判斷的話語,而且還是負面的居多,王文中以類似薩伊德的《東方主義》對後殖民的批評觀點,最後轉換到所謂的政治實踐時則取漢娜.鄂蘭的公共空間作為結論。《東方主義》作為一種認識論態度與文化態度上的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的批判與分析自有其一定獨到見解,但這種研究必須與實際的政治、經濟統治聯繫在一起 。斷非王文中以簡約與想當然爾的方式直接引用,另外公共空間或公共領域的的觀念主要來自50年代對行為主義與實證主義這類「假科學」將人化約成統計上的數據的反動與批判,但公共領域的觀念在於一種政治上的自主性領域,個人的私人活動(如:建築)要如何轉變為公共領域的政治行動,其實連鄂蘭也沒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假如王文中無法提出支持其結論的論證,則全文只是另一種文化消費罷了。
當然,本篇非王老師本人張貼,也許王老師在短短一篇小文中不可能進行嚴格的學術論述,因此前文如有得罪,尚請王老師海涵。
不過,我卻不得不指出,有關將建築化為政治行動的公共領域觀念,事實上與建改社的成立宗旨是有差異的,依建改社章則第五條 本社之任務如下:
一、 鼓勵建築專業者自我反省,健全環境設計專業之素質
二、 改善建築專業之工作環境,鼓舞環境設計潛能之發展
三、 建立實務與學術交流平台,共同深化專業價值與知能
四、 關心政府之建築政策法令,提供建言並推動法令修訂
五、 聯合關懷環境品質之團體,提昇公民美學與環境意識
除第五項有一點點公共參與的味道外,其餘四點還是在強調精英這種觀念上。
以粗略的建築設計史來看,一直存在兩種相反的設計觀,一種建築師姑且稱他為超人,他認為他是來創造、改變人類歷史的,如:奧斯曼巴黎改造計畫、柯比意的光輝城市。另一派稱作人文主義者,鼓吹空間意象、社區參與、多元價值、局部與分散的決策過程。代表人物有開文.林區、亞歷山大等。
徐老師回文中舉的例子:簡學義, 林洲民, 毛森江, 謝麗香這些人的設計方法恰皆為主觀並帶有強烈個人色彩,與王老師為文中之結論恰是其批評的對象,此為我覺得兩篇文章相互矛盾之處。
其實我也明瞭建改社必須吸納更多關心台灣這個空間環境的人,但混淆與左右不定的方向卻可能造成相互抵銷的結果。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kogiga 寫:早些年,建築師或建築設計師,一般民眾台語稱「繪(ㄨㄟˇ)圖ㄟ」tarj 寫:.(恕刪)為什麼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都認為 "建築師"=跟水泥有關的人呢?
營造人員則稱「起厝ㄟ」,這二種人易涉聲色酒氣,一般女子,通常是較不喜歡嫁給他們的。
室內設計人員,就稱「裝潢ㄟ」,沒分設計施工,也較無負面意思。
那個「ㄟ」我覺得還很好用耶!
「建築ㄟ」~我喜歡!
這就難怪了 在準建的討論版 用注音文會被系統用亂碼笑歐
但是 寫到這個「ㄟ」 就可以繼續寫下去耶
好 我們都是「建築ㄟ」下次回鄉 再試一變這種說法吧...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唉呦 我的天哪 這種通告我可不敢接archiz 寫: 強烈建議這位學妹
快接下這個通告
並在不妨礙演藝生涯的同時
從娛樂的角度切入
教育
台灣的"鄉下人"和所謂的"時尚界人士"
要是吳忠憲之類的人 到時候 又搞不清楚狀況 說我是"建築師"
我可真會被公會約談..........除非站長大人 他要發那個建築大師證書給我先
而且節目效果一定會要求我穿很辣....隔天 又要收到準建的網頁爆料我了
下次 有記者或是電視幫我筒這種樓子 我會自己來自首的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嘖嘖....tarja 寫: 我可真會被公會約談..........除非站長大人 他要發那個建築大師證書給我先
而且節目效果一定會要求我穿很辣....隔天 又要收到準建的網頁爆料我了
你那麼少來準建,竟然還知道準建有在發「建築大師執照」這個好東西啊?
可惜可惜,目前只發了一張「準建大師字 第000001號」給建築大師簡學義先生,簡大師也都沒來領取,「準建大師字 第000002號」還不知道該發給誰呢!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謝謝您的來信討論arhuang 寫:但公會做為維護會員權利的人民團體,爭取工作權本為其成立之宗旨。況且公會代表亦經選舉產生,代表它可能是較符合多數建築師會員意向之結果。我想不論以王老師文中的自我經歷、或徐老師文中指的林OO的AIA註冊建築師事件,應該都沒有那一種公會組織會默許的。....
況且全世界也沒聽說哪裡可以不必經由一定檢定方式即可成為開業建築師的國家。這才是我覺得徐老師PO文疑惑的地方。
這裡不在討論開業, 執業時容許否....., 當然不允許, 建築法是這樣訂定的
而是討論"建築師"的稱呼是否為所謂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會員獨佔
從法理情的觀點來看站得住腳否?
否則公會聲討, 甚至告這些自稱, 或被稱為建築師的人, 不是浪費資源? 亂用會員的錢
或把泛建築圈內的人都得罪光了, 顯得公會壟斷....而且無理, 與社會脫節
想想看, 如果這問題變成必需要上法院, 法官會如何判決?
如果邀請安藤, 伊東來演講, 他們自稱建築師會發生什麼事
或在馬路上, 不是建築師的人自稱建築師看看警察會否來抓人
這不是公會能否默許, 自己喊爽的問題, 而是社會認知的常理與邏輯
公會內部違背常理的事倒是不少, 須建築師們關起門來自己來糾正
不好意思得罪了
...
Re: 王俊雄:建築師與沒有名字的人
徐建築師您真是心急呀,而且您要參加的應該是在這篇 tarja 所講的派對吧?徐岩奇 寫:好了, 不要談太嚴肅的事了.....
到底歐幾桑能不能參加

放心啦,tarja 如果有派對找我的話,我會偷偷告訴您....

還是要弄一個建改派對?也挺熱鬧唷!



幸好建改社不是我在搞,不然一定被我搞得花枝招展,大家看得眼花撩亂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