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Dome‧新故鄉
渡海重生的 Paper Dome
二○○五年元月,來自台灣地震重建區的朋友,受邀參加阪神地震十週年紀念活動;在參訪神戶市長田區野田北部時,首次邂逅「鷹取 Paper Dome 紙教堂」。
得知這座阪神地震後擔任社區交流及集會中心的紙教堂,十年來因為信徒的增加,空間已不敷使用,即將拆除改建;擔任訪問團團長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拋出一個想法:「這麼有紀念價值的建物,有沒有可能在台灣再生,讓她搭起兩地重建區 友誼的橋樑?」於是,開啟了 鷹取 Paper Dome 台灣再生計畫。
為利於相關工作的推行,日、台雙方分別於二○○五年四 月十六、十七日,成立了推動委員會,期許透過此計畫開啟台灣.神戶社區重建交流的大門, 串聯兩地從瓦礫中復活的意志 。
二○○五年六月六日起,Paper Dome 開始拆卸作業,歷經十天的拆卸工程後,於六月二十三日搭乘貨櫃船「國家」號往台灣出發,於二十八日抵達台中港。
二○○五年 八月四日 , Paper Dome 的拆卸材料在兩輛貨櫃車的運送下抵達埔里。
為了讓鷹取Paper Dome 台灣再生計畫能讓更多人知曉,以及推廣台日震災社區重建經驗之交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特地邀請
坂茂(Shigeru Ban)建築師來台,於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台北舉辦「建築作品與人道主義行動」演講會 ,也啟動 Paper Dome 再生的募款機制。
而 Paper Dome 再生的地點, 經過新故鄉基金會及台方推動委員會多時的討論,終於選定埔里鎮桃米里新故鄉自然生態休閒農場。
二○○六年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十點,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愛與互助」鷹取Paper Dome台灣再生動工典禮,在喜悅的氣氛下順利展開。包括台、日雙方推動委員會成員及諸多貴賓均蒞臨這場盛會。
活動前一晚的滂沱大雨,讓場地一片泥濘,當天一大早,新故鄉的工作人員加上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系、暨南大學公行系的義工學生就開始鋪碎石、掛展版、佈置,大夥兒合力打理出簡潔乾淨的場地,讓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開始,由學區內的桃源國小兒童節奏樂團揭開序幕,帶動熱鬧的氛圍;接著日月潭邵族的杵音祝禱,加上悠揚的吟唱,祝福著 Paper Dome 再生的遠景。
「親像一場夢 天公甲命運塊拼輸贏
醒來的時陣 厝倒啊 親人也離開我……
啊~ 有你作伴 我袂孤單 啊~ 有你作伴 我會嚕打拼
啊~ 有你作伴 我會愈勇健 有你作伴 我袂孤單 」
十點三十分,在埔里音樂工作者陳里維、廖嘉展和日方代表團成員河合節二所合唱的「有你作伴,阮袂孤單」歌聲中,開始了別具意義的動工典禮,三十位台日兩地貴賓一一上台,在舞台上豎立起一根根小型紙管,象徵立下愛與互助的基柱,同時也構成一道和諧的弧度,有如一座無形的橋樑串起每個人的心;立完柱後大家手牽手齊聲歡呼,為台灣、為神戶加油!場面盛大而動人。
承載著感動、喜悅與責任的工程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典禮致詞時,感謝所有對這項歷史工程付出及關心的朋友:「Paper Dome 的再生,承載著數不盡的感謝、喜悅以及責任,我們會更努力,希望藉由這個基地平台,用愛與互助的精神,把人與人、社區與社區之間串聯起來,一起面對重建、面對災難,勇敢堅強地走向未來。」
日方推動委員會召集人森崎輝行,也是當時在野田北部協助打造 Paper Dome的建築師,帶著欣喜說:「在我們神戶的重建過程中,人與人相互的幫助,可說是最重要的經驗,今天看到這麼多人在這裡,手牽手繼續作重建的工作,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森崎先生特別提及Paper Dome 從在日本拆解、渡海運送、再由台中港來到桃米,歷經了一趟辛苦的過程,「但可以在這麼美麗的地方重生,真的讓人高興又感動,希望這座建築可以早日順利完成。」他代表日方致上深深的祝福。
其他包括前九二一重建會陳錦煌執行長、埔里鎮長馬文君、建築師邱文傑等貴賓,亦一一表達祝福與期許之意。
此次動工典禮,與會來賓還包括野田北部社造協議會會長淺山三郎、總幹事河合節二、坂茂建築事務所平賀信孝建築師、台灣‧神戶震災被災地市民交流會幹事井垣昭人、台灣社造研究會會長垂水英司以及神戶新聞記者磯遍康子;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郭蘇燦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丁育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以及新故鄉的董事、台方推動委員、桃米社區居民以及諸多台灣社區的朋友,也都蒞臨參與。
灑下希望的種子
接著下來的舞動青春節目,由桃源國小小小芭蕾舞、菩提長青村、暨大熱舞社接力演出,不論是小學生優雅的芭雷舞姿,或者長青村老人家逗趣的舞蹈,還有暨大學生的熱舞飛揚,在在讓人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活力,也讓日本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九九五年阪神地震後,神戶地區參與社區營造的朋友們,為鼓舞居民而發起的「讓瓦礫開花」運動,在房屋拆除後的空地種下花朵;這次的 典禮最後,台、日友人也在 Paper Dome 預定地旁的田野灑下象徵希望 的 向日葵種子。
Paper Dome ,也就在眾人的期盼下,正式展開重生的起步。
基地及園區整理工程的開展
動工典禮之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積極展開 Paper Dome 基地及整體園區的整理工作,將 長滿雜草的邊坡規劃出交通動線,裸露的黃土地加以植草綠美化、進行水土保持工程。
在新故鄉同仁及社區雇工們的努力下,目前園區的坡地已經種滿灌木、喬木、假檢草等植栽,將來成長後能吸引蝴蝶、蜜蜂、蟲鳥等昆蟲,形成蜂飛蝶舞的景觀。接下來,我們還會種下一整片美麗的台灣野百合,搭配 Paper Dome 的建物本身, 型塑一個自然、平和、充滿生命力的園區。
>>相關網站
::
坂茂建築師事務所 | Shigeru Ban Architects::
>>相關討論
::
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與其紙構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