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此因緣,我去建改社版去看看了過去關於一些改革的想法跟落實的作法
我發現要把所有議題的想法匯集起來做連續的討論很困難
可能需要這樣引言把相關的想法匯聚起來,關心此議題的人也容易有共識
避免有些建築人還未進入此議題的思考前
卻認為專心思考此討論的想法是想太多的潑冷水之類的風涼話
比如我會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問題,讓會員有一個普遍的共識
關心此議題的會員也需要自己做功課的來回上下連貫討論
另一個重點是,
我相信會有人擔心負面對立的情緒而不願不敢說出真正的話
我想,討論都是站在一個平和的情緒上進行思考辯證
不應該有負面的情緒,可是若真的有負面情緒
討論區也應該有這個氣度的欣然接受,並且進行討論
修正討論中的負面情緒也是一種修行
徐先生支持體制內改革,我只是一個小小設計師,還未真正進入體制內
所以我就算想改革也只能體制外改革,或許表達方式略顯粗糙
不過我認為建改社希望其他建築人發聲,可能有時也需要站在體制外來看看
我把徐先生此文做了擷取跟引言
原文自此"[建改社] 徐岩奇 - 為未來找出路 "
h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2962
徐岩奇 寫:
教育制度與實務界逐漸脫節
現在的建築系專任老師被教育部禁止開業,或執行建築實務工作(但可以設立研究室接規劃工作?);升等依據以發表論文為主,或實務工作成績(既不准開業,何來實務成績);聘任博士人數作為建築系辦學成績之評估依據。如此的政策制定,又再次突顯中央制定法令的粗糙,不理解建築專業之需求,為何越俎代庖,制定扼殺建築專業發展之規定?而且影響建築專業最關鍵之建築教育。
這樣的規定,我發現建築系的老師一窩蜂跑去唸博士班;建築系畢業設計規定,出現可以不必作畢業設計,以研究專題替代的畸形現象。建築界傑出的設計人才以學士,碩士為主,全世界皆如此,卻無法轉任建築系當專任老師。專任老師作設計實務工作被教育部為難,無法透過實務操作教學相長。博士級的專任老師就拼命做研究、寫論文發表,關鍵的設計教育的工作誰來執行?學生畢業後,認知與實務界落差逐漸擴大。在如此畸型的建築教育制度下,競爭力如何延續?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政策的長官們何不鬆手?交給建築領域學者專家,協助制定合宜的制度。
建築系的老師、學生對目前業界的動態,也需要保持關心。建築教育最大目的希望栽培出傑出的設計人才,公共工程議題當然衝擊學生的未來,與切身利益。業界目前需要學界更多的支持、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