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行動辦公室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Tony

[分享]行動辦公室

文章 Tony »

超過二十家大企業,正在找千坪以上的辦公室。為什麼企業現在要搬家?他們群聚何處?搬新家,正好實踐新理想。「行動辦公室」成為顯學,它究竟帶動什麼營運趨勢?

大企業忙搬家…「行動辦公室」全新出擊

摘自<天下雜誌>



-----------------------------------------------------------------------------------------------


「大時代剛開始,存在著一種新精神。「安居」是時代性的問題,社會能否安定,取決於此。藝術家以敏銳的感性,將使嚴謹的機能組織,變得美麗而有活力。」

—建築大師科比意

-----------------------------------------------------------------------------------------------



彷彿約好似地,幾家大企業都在最近完成了「超級規模」的搬家工程。

愛普生(Epson)和微軟一前一後,搬入信義計畫區國泰金融大樓內1500與3000坪的新家。頂樓住進他們的房東——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而蔡宏圖原本在敦化南路底的三百坪住家,則由科技顧問業龍頭之一Accenture進駐。

這波「搬家風」中的大企業,還包括戴爾電腦、飛利浦、荷蘭銀行、惠普(年底喬遷)、IBM(近日宣布地點)等。「現在在尋找千坪以上辦公室的,超過二十家企業,」企業房屋仲介業者世邦魏理仕總監許依祥說。

大企業為什麼現在要搬家?

搬家是大工程,裝潢成本又高,然而,「經歷高度成長的十年,許多辦公大樓已跟不上企業的進步,不得不搬家,」許依祥指出。

譬如愛普生,在南京東路十幾年,大樓又遷入了KTV、證券行,「人員出入完全沒法控制,」愛普生副總經理謝正裕為此很頭痛。又如微軟,民權東路的辦公室部份在地下室,納莉颱風時淹水淹到小腿高度,嚇壞了員工。

讓企業鐵了心決定搬家,也因為不景氣,租金直直落,乾脆把握時機進駐精華商圈。信義計劃區成為熱門首選,微軟、愛普生、惠普不約而同搶進,成了新鄰居。

許依祥推算,兩年內市場租金行情,大幅跌了約15%,「現在B級租金可租A級辦公室,A級租金可租頂級辦公室。」

景氣蕭條,企業更趁著搬家,重新規劃戰鬥力。在歐美蔚為趨勢的「行動辦公室」,大步走入企業,徹底顛覆了過去的組織習慣,也帶入營運新潮。

員工變多,辦公室變小

行動辦公室的最大優點,就是具彈性又可節省成本。「以前辦公室空間使用太浪費了,」Accenture財務長張舜華感嘆。顧問們多半在客戶的辦公室工作,每次她看到空蕩蕩、黑漆漆的座位區,就覺得很心痛。

愛普生則是主管一人一間房間,沿窗而建,但是主管常常不在,門一關,光線就去了一角。「如果很多主管都不在,員工就『日月無光』,但常常一坐十二小時,非常辛苦,」謝正裕自省地說。

「這都是過去組織內的階級意識所造成:什麼階層要分到什麼東西,」跨國設計公司穆氏(Mmoser)台灣區執行長楊 立分析。

然而時代不同了,「位階愈高的人,往往愈不需要大房間、大桌子。因為他們常要往外跑、談生意,回公司就開會,檔案也都集中在祕書那裡,」楊 立觀察。穆氏最近一口氣拿下微軟、Accenture、IBM三大企業的設計案,這些企業也要求用全新的概念設計空間。

微利時代當前,一切資源必須最有效利用,行動辦公室一躍成為關鍵解決方案。比如,員工愈來愈多,卻要讓辦公室愈縮愈小。

愛普生估計,新辦公室比過去小四分之一,然而「未來十年都夠用」。Accenture則是八十名員工,只設六十個座位,「新辦公室比以前足足少了快六十坪,」張舜華忍不住露出笑容。並且四個人分享一個座位,三年內人力擴張到兩百人都沒問題。

行動辦公室的重要元素,就是每個座位「細胞化、模組化」,方便組織調整、擴張或裁撤。員工甚至主管,都沒有固定座位,採用旅館的「訂位制」:先到先選位。也不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通常二到四人分享一個座位。座位變少了,但是新增了許多討論、休息、安靜思考的空間。

-----------------------------------------------------------------------------------------------

<<行動辦公室四大趨勢>>


「現在是強調行動力的時代。在外全力戰鬥,回到辦公室,就是思考、整理、分享、放鬆的時候,」楊 立指出辦公室的全新定義。

觀察最近搬家的大企業,可以從空間設計上發現幾個營運新趨勢:

一,打破階級主義,把最好的視野、光線留給員工。

老闆們都說:「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藉著搬家,許多老闆們展開實際行動。

Accenture就把面對敦化南路林蔭大道的大窗,留給員工最多的工作區。並且,除了二十位行政人員有固定座位,台灣區總裁黎小萍和其餘六十位同仁一樣,進辦公室前,都要先上網預約自己的座位,沒有任何特權。

愛普生則只剩四位主管有辦公室,其餘全部和員工一樣坐標準座位。靠窗的空間也不再被主管們「壟斷」,而是設計成小吧台和盆景區,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員工,坐在吧台上,對著綠融融的山景,輕鬆地開會。

一位員工開心地笑說:「最喜歡這明亮的吧台,可以讓心情變好,工作效率也提升。」

《建築環境心理學》一書指出,空間的分布、大小、對應狀態,都影響人的行為。舒適的辦公空間能激發工作熱情,讓效率與創意體現出來,同時減低疲勞感。

然而,辦公空間一直也是用來表達身分、地位的工具。愛普生副總謝正裕不諱言,主管聽到要坐標準隔間時,曾發出反彈,認為「主管的隱私不見了」。最後,只好將主管隔屏稍微加高做為折衷。

「我們還是盡量讓主管了解,要讓公司的文化活潑、創新,空間的創新就是第一步,」謝正裕說。

二,彈性利用空間,讓工作、思考不受限。

愛普生的窗邊小吧台,就可以是愜意的工作桌。

記者參觀微軟的新家時,好幾次一打開會議室的門,赫然發現有人窩在房間一角埋頭工作,對闖入的訪客也視若無睹。「員工想在哪工作,就在哪工作,」微軟財務長許惠娟輕聲掩上門。

不受空間約束,思考更自由,也是行動辦公室的精神之一,更因為科技的進步(如無線區域網路),讓自由的精神更能落實。

以微軟而言,設有讓人安靜思考的focus room,不限音量的電話亭,還有討論室、專案會議室、交誼區等,全部可以無線上網,讓員工自由運用。

「行動辦公室絕不是一味省錢,減少座位,周邊的支援空間要足夠,」楊 立分析。而這些空間,還可以進一步針對需求做精細設計。

比如交誼區,行政人員和業務人員的需求就不會相同。「行政人員好像照顧全家的媽媽姊姊,」楊 立比喻,因此靠近他們的交誼區,是和室風格,椅墊胖胖的有如雞蛋造型,可以抱著閒話家常,被戲稱為「孵蛋區」。

而業務人員的交誼區,則是美式風格,流線型吧台設計。對業務人員來說,在這裡分享、交換情報,往往比坐辦公桌還有收穫。

而這些都是設計師和微軟員工深入訪談後,捕捉到的心理需求。「微軟的員工很年輕,超過四十歲的員工不到十個,對空間很有自己的看法,」楊 立發現,如果設計一個個方方正正的傳統會議室,可能會「毀滅」這群人的創意,必須為他們量身打造有趣的空間。

三,善用色彩、形狀,刺激創意思考。

踏入微軟新家,一進門就是幾張大大的笑臉,男女老幼都有,大海報上的人傳遞一個訊息:電腦不是冷冰冰,也可以很親切。

再往前走,筆直的走廊上居然出現一個圓筒形的會議室,彷彿登陸一個小星球,裡面是柔軟的粉紅色沙發,旁邊吊著南瓜造型的燈,造成視覺上不小的驚奇。「誰說會議室一定要方形?」微軟財務長許惠娟一眼看穿訪客的驚訝。

終於到了一間端正、傳統的會議室,會議桌卻又來一個顛覆,居然是一張花瓣形狀的大桌子。「誰說會議桌一定是方或圓?」許惠娟反問。微軟有三分之一的會議桌,「不是正常的形狀,」許惠娟笑說:「要給來開會的人一點驚喜,同時提醒同仁,思考也是可以沒有形狀、沒有邊際的。」

《辦公空間》一書指出,空間的色彩、形狀對工作情緒與思辨能力都有一定的影響。

連向來講究專業形象的Accenture,這次新辦公室也一改過去沈穩的深色調,換上溫暖明亮的「自然色」。「工作壓力已經夠大了,深色令人窒息,」張舜華坦白說。因此改以蘋果綠、香檳色為主,就連會議室的深色皮椅,也改為柔和的淺綠。

四,員工參與新家設計,主權在民。

辦公室地點,員工決定!

一年多前微軟準備選新家時,管理處就列出五個地區,並且詳細標明交通、生活機能,讓員工上網投票,之後才針對票數最高的兩個地區尋找合適的辦公大樓。

同一時間也進行家具的票選。許惠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跑了十家公司,最後挑了二十六張椅子,再請家具公司組了七種座位隔間,最後讓員工票選。

Accenture也請員工票選家具,還統一時間出錢請員工坐計程車到展示場,親自試坐後再投票。「結果大家選的那張椅子,是最貴的,很有眼光,」張舜華笑著說。椅子有多貴?定價兩萬五。不但符合人體工學,椅背、扶手都可以多段調整,以支撐各種姿勢。

「一定要捨得花錢在椅子上,」兩位財務長不約而同說:「這是和員工最密切,接觸最久的東西。裝潢可以省,椅子絕不能省。」

除了上班地區、家具,微軟連「冰箱裡,公司該提供什麼飲料」都請員工票選。管理處也廣納員工意見,有員工反映工作壓力大,常常想抽煙,但大樓內禁煙。微軟為此,原本承租七到十一樓,硬是改租六到十樓,原因是六樓有戶外區,員工可以到戶外抽煙。

「對我來說,每個員工都是我的客戶,他們工作愉快,是我的成就,」許惠娟說。今年,微軟正力推「We hear about you」(我們聽到你的心聲)的企業文化,這次搬家,就是一次實踐。不過,一位年輕員工「理所當然」地說:「我們工作壓力大,工時又長,公司當然應該對我們好一點。」

搬新家,看得到企業的用心,而用心背後,是對員工的長遠投資,期待更積極的行動力展現。

-----------------------------------------------------------------------------------------------

企業群聚信義計劃區

最近,企業呈現兩極化的搬遷軌跡,「付得起高價租金的企業,往最精華區移動,付不起或不願意付的,往郊區走,」世邦魏理仕總監許依祥指出。最精華區,無疑是信義計劃區。

信義區租金最貴,因為取得成本高,但為什麼特別受到青睞?

進駐的企業主們分析:

一,政策清楚地顯示,這裡是未來台北市的核心地區。

二,環境規劃有國際水準。

三,娛樂休閒商圈林立,生活機能好。

四,企業想要接近市場,這裡就是市場。

信義區崛起後,衝擊了原本的精華商圈,民生敦北一帶打擊不小。東區也難倖免,最近一棟十年以上的辦公大樓,兩年前一坪1800元,最近以一坪800元租出,跌幅之大,轟動市場。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