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皇朝皇家御用建築師 - 樣式雷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站長eaGer

滿清皇朝皇家御用建築師 - 樣式雷

文章 站長eaGer »

江西成立「樣式雷」建築文化研究會
2007年04月21日 20:22: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昌4月21日電(記者李美娟)江西省「樣式雷」建築文化研究會21日在南昌舉行成立大會。

據江西省「樣式雷」建築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江西省建築學專家沃祖全介紹,「樣式雷」是清代朝廷對建築大師雷發達祖孫七代的獨有稱號。雷氏家族從第一代雷發達開始,在17世紀至20世紀初的數百年間,共有七代供職於清廷「樣式房」,負責建築、服裝和各類器物的設計製作,被稱為「樣式雷」。

在中國建築史上,「樣式雷」設計了大量清代皇家建築。除了圓明園等被毀建築,中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單項項目中就有五分之一是「樣式雷」設計的,包括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

雷發達是江西永修縣梅棠鎮新莊村雷家村人。江西對「樣式雷」進行了大量研究,2003年、2005年先後兩次在江西南昌舉辦雷發達及「樣式雷」世家建築文化學術研討會。《樣式雷建築文化》一書已公開出版。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出處:樣式雷|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樣式雷,清代負責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氏建築世家。

樣式雷,又名樣子雷、樣房雷,是清代宮廷建築匠師雷氏家族的俗稱。

大凡清代宮殿、都城、壇廟、陵寢、苑囿、府邸、衙署等國家建築工程,按成例需由管理各工程事務的內務府、工部或欽派工程處等衙門,統領其所屬設計機構——「樣式房」的專職匠人,製作「畫樣」(即建築設計圖)、「燙樣」(即建築模型)以及「工程做法」(即設計說明),經皇帝欽準後支取工料銀兩,招商承修。這些從事建築設計的專職匠人,通常被稱為「樣子匠」。「終清之世,最有聲於匠家」的樣子匠,莫不出自被人們美譽為「樣子雷」或「樣式雷」的雷氏家族。

樣式雷家族供役清代皇家建築工程,始自康熙年間。原籍江西省南康府建昌縣(今永修縣)的雷發達(1619∼1693年),在明末清初因避戰亂而暫居金陵。以往的研究成果認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冬,與其堂弟雷發宣「以藝應募赴北京」,參加清廷宮禁營建。嗣後,雷發達長子雷金玉(1659∼1729年)投充內務府包衣旗,供任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一職,成為雷氏家族世代因承樣式房一業的始祖。自此,雷氏一族先後共8人代操持此業,達到極高的藝術造詣。自康熙朝以降直至清末200餘年間的清代皇家建築工程,無不留下了樣式雷的深深印記。

雷金玉之孫雷家瑋(1758∼1845)、雷家璽(1764∼1825年)、雷家瑞(1770∼1830)兄弟三人,「繼武供事於干、嘉兩朝工役繁興之世」,不僅參加或主持過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南苑、避暑山莊等皇家園林、陵寢(昌陵)以及各地行宮的建造,而且還承辦其他慶典工程,如宮中年例燈綵以及西廠焰火、乾隆八十萬壽典景樓臺等,頗負盛名。雷氏家族「是以家道繁昌」。

雷家璽三子雷景修(1803∼1866年)則主持了寶華峪道光陵、慕陵、昌西陵、慕東陵和定陵的設計。雷思起(雷景修三子,1820∼1876年)與其長子雷廷昌(1845∼1907年),又先後完成了定陵、定東陵(普祥峪慈安陵和菩陀峪慈禧陵)以及惠陵工程。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擬議重修圓明園,父子二人先後五次被召見進宮進呈圖樣。光緒年間,雷廷昌還主持了三海和萬壽山(頤和園)的重建。雷廷昌曾多次為祖父母、父母捐請封典,最高至從二品通奉大夫,「匠家子孫遂列在縉紳」。樣式雷之聲名,至雷思起、雷廷昌父子兩代達到最高峰,「為朝官所側目。」

雷廷昌之後,只有次子獻彩供職樣式房,但因官場失意,半途而廢,不久便鬱鬱而終。民國鼎建之後,失去生活來源的雷氏後人,也曾試圖轉行參與現代工礦的工程設計,因缺乏相關知識而未能如願。現知,雷氏後裔散居北京、河南、湖北、新疆等地,惜無後人繼承先祖事業。甚至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鄉巨山村由皇帝欽賜的雷氏祖塋,也在十年浩劫中被平毀。

樣式雷一家傳承相因,完成了大量的建築設計,僅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就佔中國現已擁有世界遺產總數的五分之一。雷氏匠人還製作了大量畫樣、燙樣及工程做法等圖籍。其中,除進呈御覽、存檔宮禁或各有關堂、部該管衙門者外,尚曾於家中「裒集甚夥」。辛亥革命後,樣式雷進呈宮中被作為皇家檔案收藏的有關圖籍,轉而成為故宮博物院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藏品。而樣式雷家藏圖檔,則為雷氏各支後裔分獲,嗣因家業敗落、生活拮据,被雷廷昌三子雷獻春、五子雷獻瑞和幼子雷獻華等人陸續行售於世。同時,在清末曾參與過有關皇家建築工程的官吏、廠商及匠師中流傳的一部分樣式雷圖檔,也有被拋售於市者。20世紀30年代,中國營造學社、國立北平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燕京大學、中法大學等單位,曾屢有數量可觀的購藏;而被中外人士收購及零星散失的,為數亦不少。

輾轉至今,傳世的樣式雷圖檔總數約在2萬件以上,在國內,主要為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和國家圖書館等單位所珍藏。其中,樣式雷歷代進呈御覽、存檔宮中的畫樣,收藏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關燙樣及解放後移交的中法大學購藏,則主要集中於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所藏,多為前國立北平圖書館等單位收購的樣式雷家藏圖檔。至於首都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資料室(為原中國營造學社收藏)等單位,也各有部分藏品,惟規模、質量、均遠遜於前述單位。

傳世的樣式雷圖檔,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項極為豐碩和珍貴的遺產,在文物價值之外,尤其具有很大的研究利用價值。對此,建築史界歷來有高度評價,也作過不少整理研究工作及專門論述。但是,由於各種原因,與樣式雷傳世作品的莫大價值和極高評價難以相稱的是,已有的研究工作,尚遠未達到應有的廣度和深度。事實上,自這一工作展開以來的70餘年間,除在20世紀30年代劉敦楨、陳明達、莫宗江等人對圓明園、清西陵所進行的初步研究中,對有關的樣式雷畫樣、燙樣及文稿等作過有限的開創性的研究利用之外,直至半個多世紀之後,樣式雷研究才因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王其亨教授全面整理了陵寢建築工程圖檔而有重大突破,並形成了一系列優秀學術成果。目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天津大學正在與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作,全面鑑定、整理樣式雷圖檔,繼而出版相關研究成果。曾長期被深厚的歷史積塵掩瑜著的樣式雷傳世作品的豐富內涵及傑出成就,即將得到全面廓清。
。混沌。建築。

文章 。混沌。建築。 »

準建站長eaGer 寫:雷家璽三子雷景修(1803∼1866年)則主持了寶華峪道光陵、慕陵、昌西陵、慕東陵和定陵的設計。
圖檔

我記得好幾年前,劉育東老師來成大演講,問了一個問題
誰知道"樣式雷"是誰?
哈哈哈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lol:
菲桑

文章 菲桑 »

http://ricas.ioc.u-tokyo.ac.jp/pdf/h16hokoku.pdf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付属東洋研究情報センター》的《平成16年度事業報告書》中也有提到這個「樣式雷」。

3  大田  〔造形〕
◆全体計画
 建築を含めた造形史料整理に関して、東方文化学院旧蔵写真乾板の整理に着手し、基 礎目録を作成する。乾板そのものやデータの公開体制が整っていないため、まず、所内限定版の目録を作成する。また、昨年度までに作成した図様データの公開のための作 業を行う。清朝建築図様図録を東洋文化研究所叢刊として刊行し、総合研究博物館での関野展、北京故宮博物院での清朝建築図面展への展示参加の準備をする。
◆今年度の進捗状況
 約五千余枚の東方文化学院旧蔵写真乾板調査は60%達成。九百枚ある明治期営業写真家山本讃七郎中国関連写真乾板の調査・デジタル撮影・データベース化は終了(100%達成)。千余枚の鳥居龍蔵・関野貞等の写真乾板は、調査とデジタル撮影が終了、データベース化待ちの状態(50%達成)。2004年7月北京での『様式雷図档国際シンポジウム』に出席・発表、同年8月中国国家図書館開催『様式雷図档展』には本所所蔵清朝建築図様を出陳。また、『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蔵清朝建築図様図録』を研究所叢刊として刊行した。
◆具体的な成果物
 [刊行物]・東洋文化研究所叢刊第二〇輯『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蔵清朝建築図様図録』(大田省一・井上直美共編著、東洋文化研究所、2005年3月発行)
ykw

文章 ykw »

關於樣式雷: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eichi_hsu

文章 eichi_hsu »

這種有些歷史的古典
現在看有股懷念的況味
無論是透視圖或模型
極具藝術價值 匠藝獨具
想必也是熬夜趕工出來的
皇上說: 明天就要看 拿不出來可是要腦袋落地呀~
熬了八代
也真辛苦了雷家呀~ :roll: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圓明園故宮等皇家建築工程師後代不知祖上榮耀

文章 eaGer »

出處

圓明園故宮等皇家建築工程師後代不知祖上榮耀
2010-06-21 中國週刊

尋找「樣式雷」

他們是昔日皇家工程師的後代,祖先的榮耀曾在他們心中模糊。在被學者們找到後,「樣式雷」的後人開始重新認識祖先。

今年植樹節的時候,雷章寶在圓明園學會組織的活動上剛發完言,一個年輕人從人群中走出,對他說:「我能和你擁抱一下嗎?」雷章寶不解:「當然可以,不過你能告訴我因為什麼嗎?」

年輕人說,他是愛新覺羅氏的後代,「你們祖祖輩輩為我們的祖輩服務,蓋了很多房子,現在我代表我們的祖先和在世的家人對你們的祖先和家人表示感謝!」雷章寶聽完,和對方緊緊擁抱在一起。

叔叔的叮囑

平日,雷章寶移居外地的二叔雷文雄和三叔雷文彪很少回北京老家。1996年左右,二叔和三叔相約去山西五台山遊玩,順便卜了一卦,下山後,兩位叔叔直接坐車到北京,找到雷章寶。

兩位叔叔跟雷章寶說:「『樣式雷』家族將來還會複興。其他家不在北京住,離祖墳遠。以後『樣式雷』的大旗,這一代你得扛起來……」

雷章寶點點頭,但他心裡並不確定。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那是雷家祖上7代人的輝煌。現在,雷家沒人懂「樣式雷」的技藝,甚至祖孫之間口口相傳的輝煌也變得模糊。

對「樣式雷」最初的記憶,還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那時,雷章寶還在上小學。一次,學校組織春遊,自小在北京市海澱區巨山村長大的雷章寶,第一次去遊覽頤和園。他大開眼界,回家後興奮地跟父親講頤和園如何之美。父親雷文相跟他說:「那都是咱祖宗設計修建的,還有圓明園、故宮、清漪園,都是咱祖宗設計修建的。」

雷章寶半信半疑:「這怎麼可能?」

父親向他詳細講述了家族的故事,他才明白自己的祖宗在清代是專門負責給皇家修建園林、宮殿、寢陵的建築大師,被譽稱為「樣式雷」。按家譜,雷章寶是「樣式雷」的第10代後人。

小學生雷章寶頓時覺得很榮耀,感嘆祖上真厲害。不過,直到他長大成人,這「厲害」都一直悄無聲息。

從第一次知道祖先的榮耀,到1998年兩位叔叔特意來告訴他「樣式雷」還會複興,40多年過去了,幾乎沒有人跟他談過「樣式雷」。唯一的記憶是在1980年代,北京市海澱區有一次要搞活動,得知父親是「樣式雷」的後人,來請父親出席。結果,父親因為有病在身,沒能去。

雷章寶心想,「樣式雷」再輝煌,那畢竟是祖宗的輝煌。他們只是一介平民,過著普通的生活。

雷章寶1950年出生,初中畢業考完中專,遇到知識青年開始「上山下鄉」,後來被選上工農兵大學,到首都體育大學體育系讀了三年書。畢業後,分配到中學擔任一名體育老師。現在,他是北京石景山古城四中的一名高級體育教師,羽毛球國家級裁判。

雷章寶的職業經歷與古建築設計毫無關係,他和父親雷文相一樣,既不懂古建築設計,又不從事與建築設計有關的工作。雷章寶的兒子雷超,上完中專,當了一名出租車司機。

所以,兩位叔叔突然來跟他說「樣式雷」還能複興,雷章寶心裡並不十分確定。

尋找樣式雷

兩位叔叔找到他兩三年後,2000年清明節,和往年一樣,雷章寶一大早來到祖墳祭奠先祖。祭奠完,他便匆忙趕回學校開校運動會。雷章寶卻不知道,這一天,天津大學的王其亨和張威老師,為了找他,特意安排人到墳前守侯,卻失之交臂。

王其亨是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從1980年代,他就開始沉浸於對清「樣式雷」的研究。

王其亨整理和收集大量「樣式雷」圖檔,他對「樣式雷」的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級獎。1991年,天津市授予其「古建築學家」。2000年,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綜合研究》項目啟動。

王其亨教授和助手、博士生張威,一直想找到「樣式雷」的後人,然而,他們第一次到雷家老家卻未能尋訪到。後來,張威通過國家圖書館收藏的雷氏祖塋碑記拓片,查到樣式雷祖墳就在海澱區巨山村。

張威想到一個「笨辦法」──清明節時,到雷家祖墳前守候。他想,如果雷家有後人,清明節或許就會到墳前祭奠。

張威請一位叫袁海濱的朋友到位於北京海澱區巨山村的雷家祖墳前守候,2000年4月1日清晨,袁海濱來到巨山村,他意外地從村民口中打聽到,雷家在30年前已經遷到了鄰近的西黃村。

袁海濱並沒有直接去西黃村,而是上到雷家祖墳前,看見墳前已有祭掃過的痕跡。一問附近的住戶,得知雷家後人剛來祭奠過,下山去了。袁海濱拿到雷章寶母親家的地址,匆匆趕往西黃村。

通過雷章寶的母親,袁海濱找到石景山古城四中,終於見到了期待已久的「樣式雷」後人──雷章寶。當時,雷章寶正在操場上主持比賽。見到意外的來訪者,雷章寶顯得很平靜,甚至還有些拘謹。

簡單地交流之後,袁海濱迫不及待地給張威打電話。電話那頭,張威有點不相信:「你不是在騙我吧!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啊。」

就這樣,在千禧年的愚人節,「樣式雷」的後人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一盞宮燈

找到雷章寶,王其亨、張威登門前去拜訪,和他談起「樣式雷」在清代的輝煌。

幾乎也是從歷史資料中瞭解祖上的雷章寶,聽完學者的講述,對祖上更是心生崇敬。然而,仔細瞭解,雷氏近三代已經無人延續「樣式雷」的技藝和輝煌。從雷章寶祖父雷獻瑞、大祖父雷獻彩這一輩開始,雷氏家族便開始衰敗。

雷家,祖籍江西。「樣式雷」的第一代創立者──雷發達,在康熙年間,從江寧到北京闖蕩,因為建築技藝高超,被康熙皇帝相中,敕授工部營造所長班。這是「樣式雷」家世興旺的開端。

在雷發達40歲那年,兒子雷金玉出生,子承父業,雷金玉繼續在營造所供職。期間,康熙皇帝決定在海澱修建暢春園。雷金玉因為技藝超群,受到康熙皇帝親自召見,並賞封七品官銜,食七品俸祿,雷金玉因此譽滿京城。

後來,到擴建圓明園時,雷金玉擔任圓明園樣式房掌案,負責畫樣、燙樣,全面負責施工。在施工中,適逢雷金玉70大壽,雍正皇帝欣聞,親自書寫「古稀」二字匾額,賜予雷金玉。雷家世代視其為無上榮光,自此,樣式雷的技藝和家世達到第一次高峰。史家認為,雷金玉應是「樣式雷」的真正創始者。

雷金玉去世後,雷家曾經一度衰落,樣式房掌案一職旁落他人,家族遷南京。雷金玉遺孀張氏,獨留京城,撫養幼子雷聲,並到工部泣訴,希望兒子繼續嗣業樣式房,子承父業。雷聲在母親的教導下,抱著「矢志不移,捨我其誰」的決心,終於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奪回樣式房掌案一職。因為張氏幫雷家重振家業,雷家後人在雷家祖墳特別為張氏建造了一座德政碑,追述張氏的事蹟。

在雷氏家族中,雷廷昌是樣式房掌案的最後一代傳人。

整整150年前,一場大火焚燬了眾多皇家園林。建築師雷廷昌奉旨重修其中的一座園林──清漪園。重修的園子改名頤和園,它美輪美奐,以至現在很多人在回憶那場大火時,只記得燒掉的是圓明園。

雷廷昌重修了頤和園後,皇族徹底衰落了,不但大型皇家工程從此絕跡,大型中式建築的修建也在那個年代極為罕見。

從雷廷昌的兒子雷獻彩、雷獻瑞這一代開始,「樣式雷」家族徹底衰敗了。

雷章寶的父親雷文相曾說過,天安門城樓上的一盞宮燈是他製作的,這可能是雷家後人做過的和「樣式雷」唯一沾邊的事情。

雷文相生於1918年,年輕時在城內的燈具廠做學徒,後來因為眼睛有傷,回到老家巨山墳地陽宅居住,靠修理黑白鐵活和在墳前種田為生。

1949年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城樓更換宮燈,要換成鋼箍的宮燈。這個任務分配到雷文相所在的燈具廠,廠裡找手藝好的師傅來製作,雷文相名列其中。雷文相親手製作的一盞宮燈,後來就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後來,雷文相每到天安門,都會提到:「城樓上有一盞宮燈是我做的。」

在雷文相的同輩中,與建築設計有些關係的,應數雷章寶的三叔雷文彪。雷文彪考到北京林業大學,學習園林建築設計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市建委工作。退休後,回到妻子的老家無錫養老。雷章寶和三叔多年未見,電話本上存著數年前的固定電話,現在打過去,已成空號。

雷章寶是一名體育老師,他堅信自己遺傳了祖輩在建築設計方面的天賦和基因。他說,以前在老家蓋過七八次房子,都是他自己設計、建造。建完後,鄰居們來參觀,都誇戶型結構好,紛紛效仿。

在盡力尋找「樣式雷」留給雷家後人的痕跡時,雷章寶也坦承:「『樣式雷』在這三代,基本上斷檔了,一片空白。不過,『樣式雷』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一起興衰的。」

王其亨教授分析過「樣式雷」家族衰敗的原因,他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樣式雷」在雷獻彩這一代,吸毒、賭博,沾染惡習,自甘墮落。不過,最關鍵的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樣式雷」是專門為清朝皇室服務的,清亡之後,「樣式雷」自然「英雄無用武之地」。

2000年「樣式雷」後人雷章寶被找到後,開始受到學術界和媒體的關注,雷章寶經常受邀去參加社會活動,在業餘也開始專注於「樣式雷」家族歷史的研究,而兒子雷超卻不以為然,覺得「樣式雷」在現實中沒什麼用,那只是祖上的榮耀,他並不關心歷史。

從零開始

一些改變也在發生。中國對待歷史文化遺產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人們發現,在中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中,每五個裡面,就有一個是由雷家建造的。

同時,對傳統古建的保護和修複的工程開始越來越多,引發的爭議也不斷。很多人感嘆,如果「樣式雷」的技藝能傳承下來,該怎麼修,就沒那麼多矛盾了。

雷超開始關心媒體對「樣式雷」的報導,他瞭解雷家過去更多的輝煌,不再覺得在現實中沒什麼用了。

2005年的時候,當出租車司機的雷超在接受一家媒體採訪時說,想延續祖上的輝煌。

在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擔任總設計師的張先春正在籌劃在橫店重建圓明園。看到報導,張先春到雷章寶家登門拜訪,他開門見山地和雷章寶談了他的想法:「想培養雷超,複興『樣式雷』的輝煌。」

這個想法讓雷章寶倍感意外,也心生感動。不久,張先春帶雷超進入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從最基本的電腦繪圖開始教起,教雷超學習用CAD繪製古建築圖紙。

雷超只讀過高中,重新學習倍感吃力,幾乎什麼都是從零開始。不過,生性有些「野」的雷超肯吃苦。

到工作室第一天,張先春遞給他一本建築設計的基礎書,讓他背下來圖表中的名稱。雷超硬是在房間裡坐了28天,將圖表上的名稱全部背下來。這讓張先春都覺得很意外:「雷超,沒想到你還真能坐下來!」

後來,雷超跟著父親參加了一些關於「樣式雷」的論壇,看專家學者談古代建築設計都離不開「樣式雷」,更覺得祖宗厲害,「感覺好像是我們家給他們定的標準一樣!」

外出採風時,張先春會指著一排排古建築群跟雷超說:「雷超,看見沒有,這都是你祖上設計修建的,你將來一定要超過他們!」

經過在張先春工作室的實踐,雷超受益匪淺,現在已經能熟練地操作CAD,在電腦上熟練地繪製古建築圖紙。

後來,雷超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張先春工作室。張先春和張威共同鼓勵雷超繼續讀書,上大學。2009年,已經34歲的雷超陷入矛盾中,這麼大年齡,還要不要去上大學?

雷章寶也希望兒子去讀大學。雷章寶先跟天津大學教授王其亨講,問能不能讓雷超跟著他學習建築專業。王其亨答應說:「進來可以,但是畢業出去,得一門一門考過。」

聽說畢業要「一門一門考過」,雷超心裡沒有底,猶豫再三,最後沒有去。他還擔心,大一的小同學看見他這個「大叔」會怎麼想。「你說,大一的學生,誰知道『樣式雷』啊!跟人說這個,沒用。你說我去幹嘛?還不被排斥死!」

但是,一定得學點東西,在兩位張老師的建議下,放下書本多年的雷超,在他34歲這一年,重新抱起書本,備考半年,考入北京林業大學成人學院,全脫產學習環境園林藝術專業,學費由父親資助。

帶著5歲兒子的妻子也很支持:「得長遠考慮嘛!」在妻子眼裡,雷超也確實有建築設計方面的天賦,三年時間,就把一本看著像天書一樣的古建築設計課程啃了下來。

經過一段學習,雷超體會很深:「以前真的是無知者無畏,越學越覺得自己無知。」他很後悔自己當初沒好好讀書,「學建築設計,如果能有點美術功底就很厲害,畫不出來的圖,人家老師兩三筆一勾就出來了。我不行,很吃力。」

通過學習和實踐,對「樣式雷」,雷超也開始生出自己的想法。雷超說:「說實話,『樣式雷』的複興在我這一代基本就別奢望了。我30多歲才開始轉行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希望到我死那天,老祖宗不罵我就好了。」

他希望培養兒子,他覺得,「樣式雷」衰落了這麼長時間,「複興『樣式雷』,說不定得靠雷家好幾代人。」

雷超給兒子買了很多玩具,有電動挖掘機、畫筆。他希望兒子從小能對繪畫有興趣,長大後能做建築設計。「但誰知道呢?我也不知道小爺(兒子)將來會怎麼想?」

現在看來,雷超要比父親雷章寶幸運很多,他還有機會重新開始學習;雷章寶也要比父親雷文相幸運,他終於看到了「樣式雷」開始一點點受人關注和尊重:2003年,國家圖書館館藏樣式雷圖樣通過申報,成為「世界檔案文獻遺產」;2005年,「清代樣式雷圖檔」申報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遺產」。

今年3月12日,植物節,圓明園協會組織活動,請中外會員一起去植樹。雷章寶到場並發了言。發完言,那個愛新覺羅的後人從人群中走出,自報家門後,兩個後人來了個擁抱。

雷章寶感慨萬千:「真的很不容易!在過去,他們可都是皇室的人。」

近十年來,關注「樣式雷」的人越來越多,「樣式雷」的後人也獲得很多之前未曾有過的尊重。然而,在受人尊重感動之餘,也遇到了一件令雷氏家族憤怒的事:2005年,「樣式雷」在北京海澱區巨山村的祖墳,被當地開發者破壞性挖掘。事後,雷章寶向北京市和海澱區兩級文保單位反映,申請文物保護,但一直沒有結果。每年上墳時,看見被挖掘的祖墳,雷章寶都痛心不已。

雷家的家譜一直保留著,祖上為後代的名字早已做了規矩:玉振發金聲,家修思廷獻,文章貫世英……按理說,雷超應該是「貫」字輩,他出生時,爺爺雷文相確實給他起名「雷貫軍」。後來,雷章寶發現兒子跟同族一個孩子重名了,就給兒子改名雷超──那時候,對祖宗的家譜沒有那麼看重了。2005年,雷超的孩子出生,這一次,雷章寶堅持按照家譜起名,孫子應是「世」字輩,他起名「雷世鐸」。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滿清皇朝皇家御用建築師 - 「樣式雷」家族傳奇

文章 eaGer »

出處

「樣式雷」家族傳奇

文/ 金 鑑

雷氏家族祖孫八代數百餘年默默無聞地供職於內務府營造司楠木作和樣式房,他們的傳世傑作震驚世界。他們超人的智慧與心血融入到他們為之建造的宮殿和園林之中。

天津大學王其亨教授這樣評述:「在全世界,找不到這樣一個家族,前後延續二百多年,在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文明程度很高、歷史也非常悠久的國家,一直從事最高級建築的設計,遺留下來的作品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的就有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在作品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世界各國古代建築師中,恐怕找不到一個樣式雷這樣的建築世家,竟然能有這樣重大的影響。」王教授這段話可以說是對於「樣式雷」家族八代人延續數百餘年的高度概括與總結。如此眾多古代建築傑作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出自「樣式雷」家族之手,這在世界尚無先例。

「樣式雷」家族除了享譽世界的皇家建築以外,還有壇廟、府邸、衙署、城樓、營房、禦道、宅院、慶典中臨時支搭的點景工程甚至包括京西的治理水利工程等等,可以說「樣式雷」家族在我國建築領域不僅是出類拔萃,就建築的精度與廣度來說,是創造了世界建築史的奇蹟。

上個世紀30年代雷氏家族被迫出讓世代積蓄的圖紙與燙樣

在研究圓明園史料過程中,我多次看到上個世紀30年代,「樣式雷」家族衰敗以後,不得不靠出售世代積累在家中的這些圖紙與燙樣。其中以朱啟鈐先生所領導的中國營造學社為挽救這批有價值的資料而不遺餘力,我們可以通過《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二卷二期的「社事記要」中看出端倪:「本年(民國十九年)五月因樣房雷舊存之宮殿苑囿陵墓各項圖樣,四齣求售,有流出國外及零星散佚之虞。朱先生乃建議文華基金會,設法籌款,旋由北平圖書館購存,先行著手整理,將來供本社之研究。茲將建議原函及最初目錄,照錄如左。」

劉敦楨在《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中,有一段樣式雷家世極其燙樣較詳細的記載:「雷氏俗稱『樣式雷』,自康熙中葉以來,掌樣式房二百餘載,家藏模型、圖樣多種,近歲以生計蹇促,陸續出售,以易溫飽,其一部經本社朱桂辛先生之建議於民國十九年夏,由國立北平圖書館購存,余歸中法大學,而事前零星散失及被中外人士購去者,為數亦復不少。」

中國營造學社上世紀30年代在北京中山公園搞了一次《圓明園遺物展》,其中圓明園工程模型一項記載說明:「北平圖書館近從北平觀音寺雷宅購入工程模型三十七箱,係圓明園及三海、普陀峪陵工各燙樣模型」。這段文字從側面證實了劉敦楨先生所述:「民國十九年夏,雷氏家族為解決溫飽將燙樣由北平圖書館購存」之事。

另外有資料記載,上個世紀30年代,「樣式雷」為生活所迫,開始瓜分和變賣家中圖檔收藏,雷家每一代都要分家,分家時分的就是圖紙和燙樣。據雷章寶回憶,因為剩下的圖樣都存在北京德勝門的一個高姓人家,而高家曾在樣式雷家分管預算。當時也沒暖氣,好多圖紙,都用來引火給燒了。

雷文雄先生曾經對張寶章(著《雷動星流》為樣式雷樹碑立傳)先生說:1963年3月,他曾將家藏的樣式雷畫樣、燙樣和祖輩的一些畫像,裝了整整一三輪車,無償地贈送給國家文物局。

文革中雷氏家族存有圖檔與燙樣的,被偷偷燒燬了不少,從此「樣式雷」便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樣式雷」家族

清代200餘年,供職於內務府營造司樣式房的雷氏家族,從雷發達(清初)至雷獻彩(清末、民國初)祖孫八代,從事皇家的建築設計與營造,在建築藝術與工藝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罕見、光耀千古的成就。

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字明所,生於萬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1619年4月5日),卒於清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94年9月29 日)。祖籍江西永修。雷發達曾祖在明末遷居江蘇金陵(今南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發達和堂弟雷發宣應募來到北京,參加皇宮的修建工程,發達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術才能,得到康熙帝的賞賜,並獲得了官職。70歲退休,死後葬於江寧。

流傳在京郊關於雷家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雷發達在康熙年間修建三大殿的太和殿上樑之時,康熙親臨行禮、大梁舉起,榫卯高懸而落不下,工部官員驚慌失措,趕快派雷發達穿上能見皇帝的官服,腰裡別著斧子,迅速爬到柱上,乾淨利落的幾斧,榫卯合攏,此時皇帝行禮的大樂還沒有奏完。禮成,康熙帝甚是高興,賜授雷發達為工部營造所長班。這便是後人所說:「上有魯班,下有長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的緣由。

經有關專家考證,上述說法,並非雷發達臨危受命,而應該是雷發達的兒子雷金玉憑藉自己身手不凡、超人精湛的技藝,迅速解決疑難,因而得到康熙皇帝器重與獎勵,賞七品官,食七品俸祿是事實,發生的地方並非發生在紫禁城的三大殿,而是海淀暢春園的正殿「九經三事殿」。

第二代樣式雷——雷金玉,字良生,生於順治十六年(1659),卒於雍正七年(1729),以監生考授州同,繼父在工部營造所任長班之職,投充內務府包衣旗。康熙年時逢營造暢春園,金玉供役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嚴格地說,雷家有聲譽於外者,自雷金玉始。雷金玉70歲時,蒙太子(弘曆)賜書「 古稀」匾額,此匾運回故鄉,供奉原籍祖居大堂。雷金玉71歲去世,又得到皇帝恩「賞盤費一百餘金,奉旨馳驛」。歸葬原籍江蘇江寧府江寧縣安德門外。從時間上看,雍正帝從雍正三年(1725)大規模擴建圓明園,雷金玉作為圓明園楠木作樣式房掌案,圓明園工程從設計圖紙、燙樣到營造,是功不可沒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執掌這一職位的人,應了朱啟鈐老的那句話:「樣式房一業,終清之事,最有聲於匠家亦自金玉始」。

第三代樣式雷——雷聲徵,字藻亭,生於雍正七年(1729),卒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是金玉幼子,為金玉第六位夫人張氏所生。聲徵出生三月,父親雷金玉去世。張寶章先生在《雷動星流》一書中談到此時有「雷聲徵成年後,生活於乾隆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大興土木之時,他當有所貢獻。但雪、氏家譜確難見記載」。

第四代樣式雷——雷家璽,字國賢,生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於道光五年(1825),雷聲徵次子。他與長兄雷家瑋(1758— 1845),字席珍,三弟雷家瑞(1770—1830),三兄弟供職工部樣式房,家璽是三兄弟中的翹楚,先後承辦乾隆、嘉慶兩朝的營造業,操辦寧壽宮花園工程、設計嘉慶陵寢工程、籌辦乾隆八十大壽慶典由圓明園至皇宮沿路點景樓臺的設計與營造工程以及宮中年例綵燈、西廠焰火等設計與實施,嘉慶年間又成建了圓明園綺春園建設工程以及同樂園戲樓的改建、含經堂戲樓的添建、長春園如園的改建工程。此時形成第四代樣式雷最為強大陣容。雷家璽去世後,安葬於海淀巨山祖塋。

第五代樣式雷——雷景修,字先文,號白璧,生於嘉慶八年(1803),卒於同治五年(1866),雷家璽第三子。景修16歲開始便隨身家璽在圓明園樣式房學習傳世技藝,正當他勤奮學習造業技之時,父親猝然去世,家璽擔心景修難盛重任,留下遺言,將掌案名目移交郭九承辦。景修知道父親心意,兢兢業業盡心竭力,深通營造技藝,終於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憑藉著自己豐富的建築經驗和卓越的才能,爭回了祖傳樣式房掌案之職。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焚燬西郊的三山五園,樣式房工作停止,雷景修雖身懷絕技,沒有用武之地,主要參與清西陵、慕東陵、圓明園工程。雷景修除了兢兢業業、克勤職守以外,聚集了樣式雷圖檔裝滿了三間房屋,樣式雷圖檔之所以流傳的今日,雷景修功不可沒。

朱啟鈐老在《樣式雷考》一文中對於雷景修的業績有如下記載:「景修一生中,工作最勤,家中裒輯圖稿、燙樣模型甚夥,築室三楹為儲存之所。經營生理,積貲數十萬。並修譜錄,塋舍規劃井然,世守之工,家法不墜者,賴有此耳」。評價之高,不在話下。

第六代樣式雷——雷思起,號禹門,生道光六年(1826),卒於光緒二年(1876),景修三子。雷思起繼承祖業,執掌樣式房,承擔起設計營造咸豐清東陵定陵的任務,因建陵有功,以監生欽賞鹽場大使,為五品職銜。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圓明園,雷思起與其子雷廷昌因進呈所設計的園庭工程圖樣得蒙皇帝召見5次。雷思起與子雷廷昌還參與惠陵、盛京永陵、三海工程。

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字輔臣,又字恩綬,生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雷思起長子。雷廷昌隨父參加定陵、重修圓明園等工程,獨立承擔設計營造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光緒帝的崇陵等項大型陵寢工程以及頤和園、西苑、慈禧太后六旬萬壽盛典工程。同治十二年被賞布政司職銜。與此同時,普祥、普陀兩大工程方起,其後的三海、萬壽山慶典工程接踵而至,樣式房此時生意興盛,樣式雷也於雷思起雷廷昌父子兩代聞名遐邇,地位更加顯赫。

第八代樣式雷——雷獻彩,字霞峰光緒三年——?(1877——?),雷獻光、雷獻瑞、雷獻春、雷獻華兄弟參與圓明園、普陀峪定東陵重建、頤和園、西苑、崇陵、攝政王府、北京正陽門的工程等。

「樣式雷」圖檔

樣式雷圖檔門類豐富,包括雷氏家族繪製的建築圖紙、燙樣、《工程做法》、隨工日記及其相關文獻,他們涵蓋了清代皇家建築規劃、設計和施工各個階段的詳細情況,其系統性、完整性以及規模在世界範圍內現存古建築檔案中是少有的。現存世近2萬件,主要存放在國家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大概兩項綜合可達 18000件,佔現存總量的90%,剩餘存放在國內、外其他博物館。

樣式雷圖樣:樣式雷圖樣用水墨繪製,並在建築圖與地盤圖邊註明建築尺寸及其他施工說明。雷家保存的圖樣種類很多,有白樣、糙樣、細樣、寸樣、二分樣、一分樣(即相當於實物一丈在圖樣上作一分,即比例為千分之一),按圖樣的用途分:有進呈的,有留底的,有重改樣等。樣式雷畫出的圖紙什麼類型的都有,比如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最難得的是陵墓的寶頂,它呈不規則的空間形體,樣式雷畫出等高線圖,這在當時是非常高水準的。在修建惠陵的過程中,因為工程反覆比較多,樣式雷也留下了最為詳盡的圖紙,工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木結構的尺寸,在牌樓、碑亭下面打多少樁,全記載下來。為了及時向朝廷反映工程進度,樣式雷還畫了「現場活計圖」,即施工現場的進展圖。從這批圖樣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寢從選地到基礎開挖,再到基礎施工,然後修地宮、修地面、安柱子直到最後做瓦的過程,體現了樣式雷在建築程式技術上的獨到性。現存樣式雷圖樣中最大的圖樣長可達3米,最小的僅有巴掌大小,其繪製方法與今天的建築設計圖的表現方法有不少相同之處。

據我瞭解樣式雷留下來圖紙大多為嘉道以後的圖紙,雍正、乾隆時期的圖紙大都毀於英法聯軍之役那場無情的大火。

樣式雷之圖紙,按照中國營造學社的分析是:中國營造學社購得到四分之三,存放在北京圖書館,四分之一中法大學購去(有資料顯示後來被故宮博物院收購去)。據國家圖書館2007年9月9日至23日《大匠天工》——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榮登《世界記憶名錄》特展記載:傳世的「樣式雷」圖檔主要由國內各相關機構收藏,總計近2萬件。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樣式雷」圖檔約15000件;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關圖樣約1000件;故宮博物院主要收購中法大學收購的3000件又76具「樣式雷」燙樣。此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科學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文物研究所等單位也收藏有部分圖檔。流散到國外的「樣式雷」圖檔,主要藏於法國巴黎集美東方藝術博物館、美國康奈爾大學東方圖書館以及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等處。

「樣式雷」燙樣

所謂燙樣,就是根據一定的比例,在三維空間內表現設計圖的建築模型小樣。雷氏家族進行的建築設計方案,都按1/100或1/200的比例先製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以供審定。燙樣與圖紙、做法說明一起完成古建築設計,而三者各有分工側重。燙樣則側重於建築的結構和外觀以及院落和小範圍的組群佈局,并包括彩畫、裝修和室內陳設,因而是當時建築設計中的關鍵步驟。燙樣它是用紙張、秫秸和木頭加工製作成的模型圖。因為最後用特製的小型烙鐵將模型熨燙而成,因此被稱為燙樣。由於燙樣是為呈給皇帝審閱而製作,因而形象逼真,數據準確,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研究價值,現存燙樣主要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重建圓明園、頤和園、西苑等地時所做的設計模型。據資料顯示:故宮收藏清代樣式雷燙樣80餘具,內容涵蓋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同治十二年改為萬春園)、頤和園、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壇、東陵等處。

皇家禦苑或陵寢興建,樣式雷不僅設計出平面圖紙,大多還按照圖紙製作出該組建築的立體小樣,進呈給皇帝觀覽,因為建築小樣的三維空間直觀易覽,倘若局部不符合皇帝心意,便可局部修改,再呈進,直到滿意為止,也有原有方案全部推翻重新設計的時候,其次燙樣製作出,便於施工人員按照修改後的圖檔施工營造,除了以上兩點以外,保留燙樣,對於以後恢復該組建築,保留下來可靠的資料,例如,故宮恢復建福宮,因為小朝廷的那場大火,此處建築蕩然無存,事隔數十年以至近百年,想將其恢復,如果保留有原建時的圖檔,恢復起來很容易,建福宮正因為沒有圖檔留下來,恢復起來不知開了多少次研討會,專家討論制定出方案,總算將建福宮恢復出來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建築圖檔的重要性。

2007年6月11日——15日,「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在南非召開會議,討論通過清代「樣式雷」圖檔進入《世界記憶名錄》。2007年8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申請單位中國國家圖書館發出通知函和證書。從此「樣式雷」圖檔正式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Re: 滿清皇朝皇家御用建築師 - 樣式雷

文章 eaGer »

圓明園大劫難:建築世家「樣式雷」以死護園
2010年10月19日 14:12 來源:遼瀋晚報

「萬園之園」大劫難「樣式雷」以死護園

「您盡可以用雲石、玉石、青銅和陶瓷來創造您的想像;您盡可以在想像中拿最最珍貴的寶物,用華麗無比的名綢來裝飾它;您盡可以在想像中指令那些具有跟詩人一般想像能力的建築師,把《一干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個夢表現出來。總之一句話——您盡可以憑人類所具有的無限豐富和無可比擬的想像力,把它想像為是一座廟堂,一座宮殿——這樣,這個神奇的世界就會展現在您的眼前了。這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藝術傑作。它就宛如是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影影綽綽地呈現出來的亞洲文明的一個剪影。 」 ——維克多·雨果

因為歷史記憶的現實投影,潛意識中,圓明園是屬於黃昏的,它的色彩似乎永遠是蒼白的,即便是有金色晚照的渲染,仍然蒼白得像是生命垂危的老人的臉。而也因複雜的民族情感,當人們對其駐足凝望時,卻總能從那蒼白中琢磨出一點盛世繁華的幻象來。雖然歷盡風雨飄搖,它仍然掙扎地站立著,倔強地向世界宣告,我存在過,我依然存在著。

也許它輝煌得太過讓人震撼和刺眼,強盜們除了毀掉它,實在找不到辦法按捺心中的惡念和貪婪。當強盜們無法用正常的手段強制推銷他們的文明和價值觀時,他們只能卑鄙地用武裝恐嚇和毀滅來達到目的。不肯承認失敗的強盜們,他們要毀掉的不是代表野蠻世界的某個皇帝的花園,而是讓他們自知無法超越的東方民族的偉大藝術文明。

「樣式雷」沒落與清帝國衰敗契合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何重義評價說,圓明園是「集中國園林文化之大成」。數不清的殿、堂、軒、館;走不完的樓、閣、廳、室;看不盡的廊、榭、亭、橋。圓明園的美麗不僅僅集結了一個王朝的智慧和財富,而且將環境氣候、哲理思想、民俗寓意等很多建築本身之外的東西都包含其中。

圓明園的造景,有的取材於古代名人故事,有的仿建江南名園,有的借鑑西方建築理念。「夾鏡鳴琴」取自於李白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上下天光」取材於洞庭湖畔的岳陽樓;「西峰秀色」模擬廬山面目;「坦坦蕩蕩」仿照杭州的玉泉觀魚。圓明園的建造可謂集各家之所長,合天下之精華。「如果能看懂圓明園,便不難體會到一代帝王的思想和修養。」何重義覺得,如果把這個觀點放大,那麼可以說,帝王的權勢觀、生活理想、喜好慰藉是隱在當時建築的一石一木之中的。

古代建築匠師們用巧妙的裝修實現了帝王思想,又傳達出一種特有的文化內涵,使建築與文化合而為一。那麼,是誰用一座建築史上的奇觀「萬園之園」,實現了皇家「一統九州、天下昇平」的思想?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那個已經塵封多年的建築世家——樣式雷。而這個家族的顯赫與沒落無一不與清帝國的興衰契合,天朝上國在固步自封的自大中失去活力,依附於卵翼之下的古老文明枝節也隨之越發脆弱,即便是偶發的危機也足以使其傳承含恨斷裂。

頤和園等皇家建築都出自「樣式雷」

在北京西郊香山腳下曾有一處家族墓園。墓園設計得彷彿一艘巨大的船,船頭朝向八寶山,船尾朝向玉泉山,而其間安葬的便是中國歷史上曾經最聲名顯赫的皇家建築世家——樣式雷。

說其顯赫,是因為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天壇、清東陵、清西陵……中國1/5世界遺產的建築設計都出自這個家族。

「那是一個不朽的傳奇。 」說起樣式雷,原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較早從事樣式雷研究的張寶章很感慨,他說,那是一個不該被遺忘的家族。

建築學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築和中國建築師》一文中寫道:「在清朝(1644-1911)260餘年間,北京皇室的建築師成了世襲的職位。在17世紀末年,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築如宮殿、皇陵、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雷氏負責的。這個世襲的建築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 」

雷氏家族的雷金玉被皇帝惦記

「將樣式雷家族事業推向第一個高峰的是雷金玉。」張寶章說。

康熙的御製詩《暢春園記》裡,專門提起過有一位技藝非凡的工匠,他一直非常掛念。這個人就是雷金玉。有一次在給一座大殿上樑的時候,康熙見雷金玉很年輕,技藝也非凡,馬上封他為七品官,而且讓他掌管皇家的建築設計,就是樣式房。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修圓明園,賜給當時一位親王,此間主持修建的就是雷金玉,而這位親王,就是後來繼承皇位的雍正帝。

雷金玉在他七旬大壽時,得到雍正帝皇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賜寫的「古稀」匾額。這也成為雷金玉被尊奉為雷氏家族世代執掌樣式房、主持皇家建築設計創始人的原因。

此後雷氏家族共有七代人接續持掌樣式房,其中以雷金玉的孫輩雷家璽最為出色,萬壽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莊等工程均是他的手筆。

絕活伴隨圓明園化為灰燼而失傳

在每個建築的具體施工前,作為總設計師的「樣式雷」首先要進行平面設計,畫出精細建築草圖,草圖經皇帝認可後,他們便要將圖上的建築景緻用具體的模型呈現出來。在吸取了古人的經驗後,正是「樣式雷」將這一模型設計程序標準化、規範化了。就是按照實物比例縮小、用草紙板、秫秸、油蠟和木料等材料加工製作模型,因製作工藝中有一道熨燙工序,故稱燙樣。

燙樣使建築佈局和空間形象一目瞭然,是這個建築世家獨一無二的創舉。伴隨著圓明園化為灰燼,燙樣工藝也隨著雷家的沒落而失傳了,我們現在只能從同治時期為修復圓明園所做的幾件燙樣中,來暢想圓明園的輝煌和感嘆樣式雷家族的妙手了。

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雷氏家族人勇敢地迎上去,以死護園。張寶章說:雷家璽之子雷景修的女兒燕雷氏和女婿都死於這次暴行。女婿被侵略強盜亂刀刺死。燕雷氏帶著全家老幼共14口,自焚殉園。

皇帝扔下他的皇宮和子民逃跑了,當兵的扔下他們的刀槍和榮譽跑了,當官的丟下他們的忠君愛國之心跑了,而一個本為工匠的家族卻站了出來,為了保護祖先耗盡心血留下的花園而慷慨赴死,或者可以說他們只是愚忠,但是更希望將他們的死難之舉看成是侵略者暴行下吾國庶民血性之覺醒。

雷氏建築圖檔案為世界記憶遺產

隨著清王朝退出歷史舞台,雷氏家道也迅速敗落,皇帝都沒了,也自然不需要一個專門的皇家建築設計機構了。特別是洋樓和工廠的大批出現,樣式雷家族所從事的園林、宮殿和陵墓設計逐漸失去了市場。

雷氏家族後人為生活所迫,開始變賣家中的建築圖檔。再後來,很少有人再提及樣式雷,那個曾輝煌一世的家族就這樣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2004年。

2004年8月,一場名為「樣式雷——華夏建築意匠的傳世絕響」的展覽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開幕。再後來,2007年6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樣式雷」就這樣攜帶著豐富的建築、歷史和文化信息,抖落多年積澱的灰塵,展現於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成為「世界記憶」。

張寶章一直很困惑,「樣式雷」對現在的人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又為什麼在百餘年後的今天,有些珍貴的東西還在不斷失去……

「樣式雷」史料是認識圓明園的鑰匙

我從2002年春開始研究樣式雷,在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記者註:現在的國圖古籍館)閱讀了幾千件樣式雷圖文檔案史料。我確信,樣式雷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世家。清代最重要的宮殿、園林、衙署、壇廟、陵寢等皇家建築的設計,大多出自七代樣式雷之手。「一家樣式雷,半部古建史」是非常恰當的評價。

幾代樣式雷對圓明園的建設做出了獨特且重要的貢獻。同治年間,重修圓明園的全部設計是由第六、七代傳人雷思起和雷廷昌父子完成的。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其造園藝術達到中國古代歷史的最高水平,應當為建造世家樣式雷記頭功。

精讀樣式雷遺存檔案史料,對我們認識圓明園的沿革歷史和園林藝術至關重要。樣式雷圖檔史料是認識圓明園和所有清代皇家園林的一把鑰匙,是國寶級的文物珍品。它在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由樣式雷設計建造的故宮、天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皇家建築,先後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十分珍視這項寶貴遺產,妥善保管,深入研究。

本報主任記者 李振村 特派北京記者 康宇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1938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樣式雷 神秘的百年家族竟是中國的皇室御用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神秘的百年家族竟是中國的皇室御用
2015-07-30 13:11:34 來源: 財經網(北京)

儘管如今「樣式雷」家族已經各散東西,但他們的文化與建築理念依然是一份巨大的遺產

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等都是中國廣為人知的世界文化遺產,但是跟一些知名的現代建築不一樣的是,並沒有人關 注這些古代建築背後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皇家的建築也有御用建築師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前後延續兩百年的家族一直從 事最高級建築的設計。神秘的「樣式雷」家族,就是中國的皇室御用。

「上樑」發跡的家族

「樣式雷」並不是這個家族的真正名稱,它是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從康熙時雷金玉擔任欽工處樣式房掌案開始,到民國三年雷獻彩完成光緒崇陵的設計為止,雷氏家族已經七代執掌樣式房。

關於「樣式雷」的發跡史,也曾經被人誤傳過。民間的傳說是康熙中葉時期,太和殿「上樑」儀式那天,脊檁安裝時榫卯總是合對不上。雷發達自告奮勇上去裝梁,但是上去幹這個活兒起碼也要有七品官職,他一個小工匠就換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幾斧頭,很輕鬆就裝上了。康熙看了之後,當場就封七品官,當了樣式房的掌案。

此後,歷史學家為了考證這個故事,開始查找歷史資料。據史記載,康熙八年太和殿重修,此時雷家還沒到北京,事件的主角不是雷發達,應當是雷氏家族第二代雷金玉。當時在上樑的時候,康熙發現雷金玉很年輕,技藝也非凡,召見他談話,談話當中發現他才思敏捷,正好兩個人年齡也相當,康熙非常欣賞他,馬上封他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讓他掌管皇家的建築設計。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還如實地記錄著這個故事。

慈禧陵寢的小改動

你知道嗎?慈禧和慈安的陵寢原本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後來慈禧做了改動,讓自己的陵寢更高一格、

據傳,當年為慈禧、慈安兩位皇太后修建陵寢時,雷家第六代傳人雷思起按照祖先的規製作出設計,兩位太后各用一個地宮,共用一套祭殿,誰知兩位太后不肯接受。雷思起改變方案,重新設計兩個各自獨立、配殿和祭殿齊全的定東陵。這才得到了兩位太后的首肯。

當 時醇親王、恭親王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兩個陵墓的細節修建得一模一樣,因為無論得罪哪一位太后都是殺頭之罪。最後,工程好不容易完工了,而慈安太后已經 去世,慈禧開始獨攬大權。為了體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於慈安,她竟然下令將已經修建好的陵墓內部全部重新修繕,讓雷思起重新為她的陵墓進行裝修。因此外表 看來兩個一模一樣的陵墓,內部卻有著天壤之別。

慈禧的大木結構用的是非常名貴的黃花梨木木材,至今仍然保持著木頭的本色,紋理非常細膩、非常堅固。此外,慈禧陵寢內的許多裝飾,大量使用貼金,豪華異常,這在整個清帝陵中也僅一例。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1938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中國五分之一的世界遺產, 出自這個神秘的建築家族 樣式雷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中國五分之一的世界遺產, 出自這個神秘的建築家族
2015-07-24 01:56:27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吳丹

[對世界建築史來說,很難找到一個家族像「樣式雷」這樣影響力巨大]

「在全世界,找不到這樣一個家族,前後延續200多年,一直從事最高級建築的設計。這個家族遺留下來的作品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就有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等。」2001年,文史專家張寶章聽到古建築學家、天津大學建築系教授王其亨在關於「樣式雷」家族的學術報告會上的一席話,深受觸動。「樣式雷」是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從康熙時雷金玉擔任欽工處樣式房掌案起,到民國三年雷獻彩完成光緒崇陵的設計止,雷氏七代執掌樣式房。

正在撰寫《海淀區志》的張寶章聽朋友說起,「樣式雷」家族在海淀槐樹街上住了200多年,也就是今天海淀區政府的位置,決定研究這個家族,「我去清華大學訪問了梁思成的夫人,又請她介紹了劉暢、郭黛姮幾位古建築專家。」在國家圖書館查閱了大量資料之後,張寶章寫了七萬多字的家族歷史,又邀約王其亨等教授撰寫專業評論文章,於2003年出版《建築世家樣式雷》一書。一年後,張寶章又出版單行本《雷動星流》,講述傳奇建築世家的故事。

7月18日至26日,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樣式雷》歷經四年籌備醞釀,終於登上舞台。其故事所依託的,就來自於《建築世家樣式雷》中的大量史實。

大幕開啟,「樣式雷」家族製作的組群建築「燙樣」(按實物比例縮小的木製模型),被放大了數十倍呈現於舞台上,以細節揭示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的精妙空間結構與工藝。

要將延續了200多年、共七代人傳承的建築世家呈現於現代舞台,實為不易。編劇黃維若認為,話劇《樣式雷》不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行業劇,也不是一部工程項目劇,而是「一部將主人公置身於一種艱難情境中的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故事劇」。

一個家族的人格品質

話劇一開場,74歲的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麗如以一聲驚堂醒木,開始講述清朝末年政治經濟的局勢動盪。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攫取上百萬件文物之後將「萬園之園」焚燬。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廷剛鎮壓了太平天國、消滅了北方捻軍,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之際,慈禧太后卻下令重修圓明園,欲慶賀自己的四十大壽。

第一幕,掌管朝廷內務府樣式房的雷思起,與兒子雷廷昌出現在圓明園廢墟的台階上,焚香祭拜祖先。自圓明園落難,父子倆連續十幾年都會在落難日這天跪在殘牆前,祭奠先祖,悲痛未能保住先輩心血。正在悲嘆時,卻忽然聽到慈禧太后下旨即刻重修圓明園的消息。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雷氏第二代雷金玉。曾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在《樣式雷考》一文中指出,雷金玉是「樣式雷」家族中聲譽最好、名氣最大,也最受朝廷賞識的建築師。康熙在《暢春園記》中讚譽雷金玉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師,雷金玉去世時,雍正皇帝下旨,由國家撥銀送回老家江寧歸葬,待遇極高。

話劇《樣式雷》選擇的並非雷氏最風光的歷史,而是最為動盪的清代末年。當圓明園被毀,一紙「重修圓明園」的指令,無疑激起雷思起父子內心的夢想與興奮,但接踵而來的又是糾結與掙扎。一面是重修圓明園、光耀雷氏家族的夙願,另一面卻是戰亂頻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現實。整個朝廷因重修計劃而驚濤駭浪,以恭親王為首的十大重臣皆反對,奸臣卻從中窺見巨大利益趁火打劫,加重民眾的苛捐雜稅,貪官奸商相互勾結,將雷思起父子置身於風口浪尖。

全劇最高潮處,乃是雷思起父子冒死進諫慈禧太后。由天津人藝副院長張金元飾演的雷思起,一番忠貞、赤誠的諫言,「重修工程耗資巨大,無異於又一次國難」,懇請慈禧終止這項計劃。赤子心與家國恨,在這一刻顯出巨大的戲劇衝突。用編劇黃維若的話說,「一個建築設計師的人格品質決定了他看待世界的眼光,所以此次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嚴峻的情境中,樣式雷傳人在艱難時刻下會面對很多來自外在和內心的矛盾,會激發出性格的不同側面,這就凸顯了戲劇性。」

舞美設計師高廣健在實地勘察過諸多古建築和圖紙後,為《樣式雷》的舞檯布景設計出極富清代末年的質感。陰冷荒蕪的圓明園遺址一片殘破,慈禧太后寢宮富麗堂皇中帶著森冷寒意。曾經風光的雷氏古宅建在鋪設石板道的老虎洞路南,南北寬五六十米,東西長有120多米,待到清代末年時,成了五行八作匯聚的雜居之地,破敗不堪。配合舞檯布景的多媒體效果,昔日北京城西郊一帶皇家行宮園囿以及圓明園的壯闊都呈現於舞台上。

「樣式雷」,從輝煌到衰敗

在話劇《樣式雷》綵排期間,「樣式雷」第十代後人雷章寶常常出現在排練場,看著演員們將自己小時候聽父輩講述過的故事演繹為現實。

很小的時候,雷章寶就聽父親說起,家中祖輩都是給皇上當差的。有人曾經問他,「樣式雷」是皇家御用,到底應該歸為「官」還是「民」?雷章寶的回答很實在,「我們就是『民』,是打工者,靠手藝和設計理念吃飯的。」

小時候,雷章寶跟父親去故宮、圓明園、頤和園,看到那些輝煌的建築,心情很複雜,「有崇拜、有自豪,也有無奈」。父親彌留之際告誡他,祖輩的東西一定要盡力留下根。在北京石景山區古城四中任高級體育教師的雷章寶,重新整理了《樣式雷》家譜,也期望兒子將來能從事建築設計。

「樣式雷」家族的成就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中國有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出自「樣式雷」家族之手,由「樣式雷」家族歷代流傳下的珍貴圖文檔案也在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築學家梁思成曾在《中國建築和中國建築師》一文中寫到雷氏第一代從江西到朝廷供職的經歷,「17世紀末年,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技術高超,很快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築如宮殿、皇陵、圓明園、頤和園等都是雷氏負責的。這個世襲的建築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

雷氏七代人執掌競爭激烈的樣式房,為確保每一代子孫都能沿襲祖輩建築理念,對歷代建築圖紙與燙樣的保存十分完整,也為今天研究中國古建築留下珍貴資料。

但雷章寶說,自清王朝覆滅、「樣式雷」第七代傳人雷廷昌去世,清朝的工部和樣式房也就此消失。「樣式雷」家族賴以生存的祖業逐漸消亡,整個家族也日益衰落,到瞭解放前,甚至沒落到乞丐的地步。

1930年,雷廷昌的第三個兒子雷獻瑞,也就是雷章寶的祖父,以4500塊銀元的價格將十卡車的圖紙和燙樣賣給北平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其中圓明園、三海、陵墓圖檔27箱。也有少部分圖樣遺失到海外。

「『樣式雷』家族的興衰,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是緊密相關的。第二代『樣式雷』傳人生活在康乾盛世,是建築成就最大的時期。第六、七代『樣式雷』傳人生活在清末風雨飄搖的年代,清朝滅亡後,『樣式雷』家族失去俸祿,還因採購費欠債無數,陷入貧困。」雷章寶說,「樣式雷」家族的歷史是最近十幾年才得到媒體關注,「雷氏家族從清代初至今,已經有300多年歷史,『樣式雷』的文化與建築理念,不僅屬於我的家族,也是整個中華的遺產。」

對世界建築史來說,很難找到一個家族像「樣式雷」這樣影響力巨大。但對雷章寶而言,更為珍貴的,是話劇《樣式雷》中所傳遞的「要做事先做人」的家規與精神。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