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菲桑

文章 菲桑 »

準建站長eaGer 寫:google 了一下,發現彭蔭宣經手的案子實在是不少哪!
我剛也用日文的google檢索了一下
竟然發現『新建築1970年8月號』也有一篇關於「EXPO'70」的彭蔭宣專訪呢。
http://www.japan-architect.co.jp/japane ... index.html
kschen

文章 kschen »

菲桑 寫:我剛也用日文的google檢索了一下
竟然發現『新建築1970年8月號』也有一篇關於「EXPO'70」的彭蔭宣專訪呢。
那個時間點
他父親正擔任蔣幫國民黨駐日大使
他父親也是1972年降旗驅逐出境大使
giobiter

Re: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giobiter »

kschen 寫: 所以只好動用FBI, CIA, KGB的力量
不好意思,凱劭老師
仔細閱讀後,這裡看不太懂
可以麻煩您抽空解說一下嗎?
什麼是FBI, CIA, KGB ....
該不會是我想到的美國聯邦調查局...
kschen

文章 kschen »

菲桑 寫:我剛也用日文的google檢索了一下
竟然發現『新建築1970年8月號』也有一篇關於「EXPO'70」的彭蔭宣專訪呢。
EXPO'70總規劃是丹下健三事務所做的
丹下畫出各分區及主要建築群後,各國展覽館單體建築由各國自理
菲桑

文章 菲桑 »

剛又找到了這個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 ... &post=1752

看來這鍋彭家兩代三人還真是各個高官厚爵哩

轉貼於下:
-----------------------------------------------------------------------------------
七殺樓主  於 2004/12/09 06:55
彭蔭剛,你怎麼還有臉住在台灣!

彭蔭剛
現任中國航運公司董事長、海基會董事
香港特首董建華的妹夫
中國重慶市「榮譽市民」
二二八事件下令開槍掃射高雄民眾的前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的兒子
1995年總統大選期間,以國民黨黨員個人身分,連續在報紙刊登大幅廣告,反對李登輝競選連任,並請求監察院調查李登輝總統是否有附和台獨的言論。公開支持林洋港、郝柏村搭檔競選。
1996年間捐贈320萬1000元給中國湖北湖仁、湖愛及湖信小學
1997年間捐贈783萬給中國湖北的湖義、湖和等五所中小學
2001年9月捐助重慶兒童福利院10000萬元人民幣
2001年底捐贈25萬元人民幣為重慶市患心臟病的貧困兒童支付手術費
2002年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給武漢兒童福利院
2004年十月底在四川成都捐了500萬元獎學金、100萬人民幣認養了一隻熊貓

彭蔭剛要繳的贈與稅和罰鍰加起來只有170多萬元卻三度抗繳,因為他主張〝在未經合法變更領土程序下,大陸仍屬我國領土,政府課徵贈與稅不應「一邊一國」,將大陸公立學校視為外國學校。〞

這個二二八劊子手的兒子,自十年前起開始在中國投資,捐助近30所希望小學,在中國灑下數千萬元人民幣慈善捐款,寧在中國投下大筆資金,卻不願在台灣繳交一百多萬台幣稅款,如此差別待遇,實在令人不齒。這個彭蔭剛大手筆在中國捐錢卻不願在台灣繳稅,這就是台支人的嘴臉!


《捐錢中國》彭蔭剛不繳稅三度開罰,不滿被國稅局罰金27萬餘元提行政訴訟敗訴。
http://taiwandaily.com.tw/index03.php?n ... ews_top=c9
kschen

Re: 連戰住的「一品」擬改建 每坪喊百萬!

文章 kschen »

giobiter 寫:
kschen 寫: 所以只好動用FBI, CIA, KGB的力量
不好意思,凱劭老師
仔細閱讀後,這裡看不太懂
可以麻煩您抽空解說一下嗎?
什麼是FBI, CIA, KGB ....
該不會是我想到的美國聯邦調查局...
是這樣的,貝聿銘他老兄作品集出版很多版本
他自已也有公式サイト: http://www.pcf-p.com
可是喔,他的作品更多,事務所也夠大
所以他有歸拖拉庫的作品並沒有被列出,沒有被公開出版發表

所以我才跟我長官(火星情報局長)報告
請他與美國CIA, FBI, 蘇聯的KGB協調
請他們調出內部跟貝聿銘有關的機密檔案
調出來之後才能與我腦中這位彭姓台灣建築師的機密檔案交叉比對

我那篇文章若真的拿到2007諾貝爾物理獎,可別以為我僥倖
我可是幾萬筆資料在做DNA比對的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根據 kschen 兄的大學同學指出,kschen 兄大學時期就非常愛好蒐集資料,比方說會去雜誌社抱回從第一期開始的每一期建築師雜誌,而且逐篇研究。

kschen 兄有如此的精神,難怪號稱建築大百科! 8)
kschen

文章 kschen »

這篇記者的評論寫得中上,是點到了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可惜他沒來採訪我,不然我會告訴他一品住戶們迫不及待想拆一品大廈的真正原因。

還有這位記者文中有一句「但國內都會區建物平均壽命只有廿二至廿五年」,我相信這個數字是有所本的,但各位都是專業者,一看就知道太過離譜。

這個數字恐怕不是「平均壽命」而是「平均屋齡」;是包含總督府跟台北101一起去平均的,台北101才兩歲而已的啦。



-------------------------------------------------------------------
聯合筆記》一品地段 早夭建築
【聯合報 鄭朝陽】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786226.shtml

2007.04.02 02:51 am


連戰寓所「一品大廈」傳出改建消息,預估改建後房價每坪上看百萬元。名邸大樓想搭最近這波豪宅風,再造她的新價值,這是個人選擇;但這項改建話題,卻提供了大家回顧建築生命及都市更新策略的機會。

一品大廈結構雖好,唯廿九年的屋齡,抵擋不了炎夏高溫與風雨摧殘,斑駁外牆更顯老態。為外牆動「拉皮」手術,成本最低,效益最佳,既可拉抬大樓身價,也有助市容景觀;比起改建要面臨容積率縮水,划算多了。但坐落精華地段的一品想要「舊換新」,也是人之常情。

廿九年的房子究竟老不老?據統計,西方國家平均住宅壽命約八十年,理論上,鋼筋混凝土建築的耐用年限也能達五十年以上。但國內都會區建物平均壽命只有廿二至廿五年,壽命偏短。一品大廈想要拆除改建,反映了台灣建築普遍的早夭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產景氣低迷時,建物平均壽命都較長,比景氣時多出三到四年。這是建築業者和屋主都想抓住景氣賺它一筆,所以舊房子拆得快。

但建築舊換新,仍不能不考慮既有建築的經濟效益是否發揮,以及耗用大量砂石等建材的環保問題。在全球致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之際,國內建築相關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國總排放量約三成。建築生命週期愈短,對環保愈不利。

但討論台灣老屋的問題,設計上耐用度的不足是重要因素。例如管線普遍採暗管設計,一旦漏水,維修極為惱人。包括外牆脫落汙損,卻缺乏維修概念,都是值得營建主管及建築設計者注意之處。

其實,和為數眾多的四、五層樓老舊公寓相比,一品大廈更新的迫切性顯然低很多。以台北縣為例,不少地區都市規畫混亂、人口稠密,公園綠地不足,估計一百廿餘萬戶老舊公寓有待更新。若每年以四萬戶速度推動更新,至少要三十年景觀才能煥然一新。

主管建築與都市發展部門,是否該好好想想,我們該有什麼樣的都市更新策略呢?
Wess

文章 Wess »

kschen 寫: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產景氣低迷時,建物平均壽命都較長,比景氣時多出三到四年。這是建築業者和屋主都想抓住景氣賺它一筆,所以舊房子拆得快。
沒錯!
不只老房子拆的快,新房子也蓋的快,景氣糟的時候,林口(我家)如廢墟一般,但近年景氣好轉瘋狂的在蓋,因唸書工作都在台北到家都很晚,有天白天在林口瞎逛竟然還迷了路,最後靠房地產看版才能找到想去的早餐店。
kevin wen

文章 kevin wen »

Wess 寫: 不只老房子拆的快,新房子也蓋的快,景氣糟的時候,林口(我家)如廢墟一般,但近年景氣好轉瘋狂的在蓋,因唸書工作都在台北到家都很晚,有天白天在林口瞎逛竟然還迷了路,最後靠房地產看版才能找到想去的早餐店。

我想就當地人來說
多數應該都傾向
所居住的地方能夠有所發展
而帶來便利的生活...

但是景氣好轉時
為了讓當地更為的「發達」
在大興土木的「建設」下
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如此...

這是個挺兩難的問題
在地的意識是如何?
另一方面政府在土地開發政策又是如何?

在這樣拉扯的過程下

而所謂的在地人
可能已逐漸消逝在都市擴展的過程中... :twisted:
kschen

文章 kschen »

今天無意中翻到壹週刊在報導林明成、王永在、蔡萬才等富豪家族豪宅的報導,

赫然發現另一座國泰建設興建、持有,由這位彭姓結構特技建築師設計的辦公大樓已拆了,得年22。這種十幾層的大樓,才20出頭就拆除重建,實在太罕見了。

這座辦公大樓其實是兩座一模一樣的辦公大樓,由國泰建設興建。它最大的特色是,整棟外牆正面採全面玻璃帷幕,而且可能是台灣第一批玻璃帷幕辦公大樓。

初蓋好的檔案照片,約1985,拆的是北邊(左邊)這棟:

圖檔

就我所知國泰蓋的辦公大樓,自始至今都是只租不賣,所以產權都在國泰手上,要拆除重建的難度低多了。

(註:一般集合住宅所有權人就複雜多了,有人拿去扺押貸款甚至涉入官司,十個所有權人大概會有30種意見)

地點是在敦化南路上:

圖檔

圖檔
kschen

文章 kschen »

這棟國泰的辦公大樓,當然也是向貝聿銘致敬的啦!

圖檔

貝聿銘真是世界上最棒的老闆!他有一個員工,在離職自行開業多年之後,還不斷地在圖桌上,向前任老闆致敬!

John Hancock Tower, 1976,Boston

圖檔

圖檔

我在想國泰建設的老闆一定很幹,本來一棟建築物可以活至少50-60年,結果20年就得拆除重建。

早知道去買貝聿銘作品集、再買一部影印機、剪刀、漿糊,再請一位「建照師」就好了嘛,這樣的組合說不定結構還不會出問題咧!
最後由 kschen 於 2007-04-11, 11:3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parseus

文章 parseus »

John Hancock Tower

有兩棟 一棟在chicago 全名是 John Hancock center 設計是SOM 完工於1970
有人也叫他John Hancock Tower
圖檔

一棟在boston
這棟才是貝律銘的作品

kschen所說的圖是對的
但是地點錯了
kschen

文章 kschen »

這兩棟國泰的辦公大樓,是1980年代台灣進步的象徵咧!

圖檔

當時只要視覺上需要彰顯「台灣進步繁榮,復興基地日益精實壯大」的,這兩座全玻璃帷幕大樓就拿出來做樣板了。沒想到,這兩座大樓既是地球殺手,又是結構危樓,才完工20年就被屋主拆了重建。

這張海報是1980年代中期,台灣的國家形象海報(兼觀光宣傳),主要是在外國貼的,用的就是國泰金銀雙星大樓做背景:

圖檔

這位結構特技師應該是下一屆厚里豆終身成就獎最棒的人選。
kschen

文章 kschen »

parseus 寫: kschen所說的圖是對的
但是地點錯了
對不起我搞錯了

芝加哥的John Hancock Tower,我聽過一位羅震東先生演講,他說他在SOM(Chicago)時有參與,他是1950年代在台灣成大畢業後去唸IIT的,在SOM(Chicago)待了30年才離開,他去IIT時Mies剛過世,他可能是IIT的建築人裡最早一位台灣去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