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新校園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站長eaGer

921新校園

文章 站長eaGer »

本文來自聯合新聞網

圖檔

921新校園》美觀不實用? 生態池被填平了

【記者陳宛茜�專題報導】

建築師楊瑞禎為光隆國小設計一個斜屋頂,讓學生可以躺在屋頂上看星星、月亮,學校最後卻選擇加上門鎖,生怕學生爬屋頂時摔下來。土牛、光隆國小的生態池,校方覺得危險、養蚊子,加裝欄杆或乾脆填了起來,完全抹煞親近自然的本意。

「我們是國小校園、不是大學校園!」育英國小一位老師指出,新校園建築師以大人眼光衡量小孩的世界,小孩好動、不知危險所在,「安全」才該是建築的第一考量。潭南國小校長陳明正也認為,新校園的顏色偏向符合「大人」美學品味的沉穩顏色,然而鮮豔的色彩才能啟發學齡兒童。

維護經費也是一大問題。新校園建築師喜歡採用的玻璃、原木、鋼材,洋溢中產階級品味,保養費對學校卻是沉重負擔。民和國小地面鋪的原木,腐爛後無力更換,學校改以水泥填補空洞,失去當初的美感。

最諷刺的是,屢獲建築大獎、被視為重建校園代表作的民和國小重建,被使用者視為另一次「災難」。面對記者,校內老師怒批:「評審是不是只憑美美的照片就頒獎給它?完全不知道使用者的痛苦。」

原被譽為「極簡造型」的民和國小,簡潔乾淨的建築線條,是砍掉校園多株老樹、減少教室數量換來的。為了「做造型」採用的鋼構屋頂,易於聚集熱量,教室與辦公室一到夏天便成為大火爐,老師戴著斗笠辦公。記者造訪民和國小時剛放學,學生一下便走光了,無人留戀這座美麗校園。當建築師將美學品味凌駕於使用需要之上,建築便成為一座美麗的監牢。

新校園建築,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路要走。

【2005/09/20 聯合報】 @ http://udn.com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本文來自聯合新聞網

圖檔

921新校園》不要牆,拉進校園與社區的距離

【記者陳宛茜�專題報導】

離日月潭僅半小時車程的潭南國小,宛如布農族家屋的校舍造型獨特而美麗,常被路過的遊客誤認為旅遊景點。外形不似學校的潭南,沒有傳統學校的高牆與警衛,遊客可以恣意遊走校內欣賞。

「新校園」概念包括校園開放、學校社區化、開放教育等,「打破圍牆」是貫穿這些理念的第一步。

獲遠東九二一校園重建獎傑出獎的潭南國小不設圍牆,假日在入口處拉上高度及腰的小門,也從不上鎖。「門是用來擋動物的!」校長陳明正笑著說。

早在重建之初,位於布農部落內的潭南國小,被當成「布農族社區文化中心」設計。潭南村民歷經幾次遷移,逐漸喪失傳統文化,建築師姜樂靜在潭南國小融入傳統布農家屋的瞭望塔、迎賓台,將圖書館放在家屋最神聖的「小米倉」位置。過去,祖先的家屋只是潭南村民一個遙遠的記憶,現在透過潭南國小復活。

新校園不僅打破阻隔校園和社區的圍牆,連教室與教室之間的圍牆也不見了。土牛、育英、潭南、福民等學校都在低年級設有「協同教學」教室,兩個班級之間沒有隔牆。上課時兩班聲息互通,需要時可共同教學。

新校園的教室也不再限於牆內。光隆國小加寬樓梯的高度與寬度,方便師生坐在梯上閱讀、聊天,樓梯隨時可以變成露天教室。

新校園也打破「家」與「教室」的差異。土牛、育英、潭南、福民、光隆、中坑的學生進教室必須脫鞋,教室擁有獨立的廁所、圖書室,潭南甚至還有淋浴設備,營造「家」的感覺。

在新校園設計與興建過程中,師生與社區居民全都一起參與。潭南國小的校園植栽,請來布農族長老復育部落中的瀕危植物,福民國小校門的馬賽克拼貼則是學生合作的公共藝術,「一位學生做拼貼前剛被打了一針、哭得好大聲,他乾脆貼出針筒的形狀做紀念!」總務主任劉文魁每次看到牆上這支針筒,總忍不住笑出來。

造訪潭南國小時,姜樂靜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人員也在,他說許多建築會愈用愈醜,潭南卻「愈用愈漂亮」。

他解釋:「建築師給的只是硬殼,是使用者賦予潭南國小力量。」當阻隔學校與社區的那堵圍牆倒下,師生、社區居民把學校當成「家」,新校園力量便會湧現。

【2005/09/19 聯合報】 @ http://udn.com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本文來自聯合新聞網

圖檔

921新校園》要牆,教育與建築理念的掙扎

【記者陳宛茜�專題報導】

九二一新校園可以震毀小學教育形式上的高牆,然而人們心中的那一堵牆,短時間還難以打破。

曾獲遠東九二一校園建築獎第一名的育英國小沒有圍牆,建築師在校園內設計開放式活動中心,提供社區居民集會場地。不過,縣政府規定民眾使用校產必須付費,這個活動中心,至今從未做過「社區活動中心」。

就在記者造訪的前一天,育英剛遭一群中輟生破壞,打掃時甚至撿到白粉。里長與一位老師向記者表示:「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學校增設圍牆!」不少新校園的老師、家長都同樣憂慮,建築師也幫忙找到折衷之道。土牛國小以植栽形成綠牆,光隆國小設有植物攀爬的低矮鐵絲門,這些「圍牆」具通透性卻有阻擋意味,算是「半開放校園」。

沒有圍牆便不安全嗎?潭南國小校長陳明正並不同意,他剛從傳統學校調進潭南時也非常擔心,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什麼事也沒有」。育英國小總務主任潘綺雲則認為,不能以單一標準衡量一百人的鄉村型學校與一千人的都市型學校。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打破班際圍牆的「協同教學」。記者走訪五座原本不設班際隔牆的學校,最後統統因為「太吵、學生無法專心」而重新築牆,僅在新牆上留一扇門,勉強保持「協同教學」的可能。潘綺雲認為,協同教學或許適合一班只有十多人的小班制,卻不適合三十人以上的大班制教學。

【2005/09/19 聯合報】 @ http://udn.com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本文來自聯合新聞網

圖檔

921新校園》在大自然中 也能從容學習

【記者陳宛茜�專題報導】

中坑國小的輔導室是一間「樹屋」。一株苦楝樹將綠色大手伸進教室二樓,校長賴鎮球就在濃蔭下擺上桌椅,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大自然中和學生談心,他們比較沒壓力」賴鎮球一坐下,一群學生便自動圍過來。

福民國小的校名牌日前讓颱風吹跑了,總務主任劉文魁打算再去校旁的樹林找塊木頭,讓學生在上面「畫」校名。不像一般學校將校名嵌進堅固的水泥牆中,福民的校名牌會腐朽、掉落,卻帶給學生許多創作機會。「自然與學生才是學校的主角」劉文魁表示。

九二一地震展示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力量,重生的九二一新校園,學習從大自然找到力量。建築師王維仁設計福民、中坑國小時,沒有一棵樹為了教室倒下,而是讓建築線條繞著綠樹遊走。因此,福民國小的餐廳裡有棵櫻桃樹,二樓走廊則為大王椰開了一個圓洞,學生走過時,可以抱抱樹爺爺的肚腩。在這裡,感覺建築物是從土裡長出來的。

傳統校園是規矩的長條水泥房子,僵硬的線條代表秩序與規矩,也封閉孩子的心靈。新校園則呼應山水,引領大自然的美麗線條流入孩子夢中。中坑、福民國小的屋頂線條起伏有致,對應遠處的青綠山巒;土牛國小屋頂上置有攀爬綠藤的棚架,意象取自鄰近的田園景觀。潭南國小屋頂則彷彿有風箏與船帆暫泊,風一起,就要帶著學生的想像力展翅飛去。

傳統文化也在新校園重新落腳。現代小孩少有居住四合院的經驗,建築師楊瑞禎便在光隆國小的教室之間放上縮小版的四合院。中坑國小學生多是客家人,校園建築裡布滿象徵客家文化的「圓」。其中一個仿自客家土樓的半圓形廣場,既是學生的表演舞臺,也取代象徵威權的「司令台」。

早期國小校園布滿日本軍事教育的陰影:圓形操場環繞所有教室一周,威嚴的司令台立正站在側邊中央,宛如對師生進行「閱兵」。新校園試圖以變形的司令台顛覆制式教育,光隆國小讓操場跑道直接穿過司令台腳下,隱喻「打破」威權;潭南、中坑甚至取消司令台,以洋溢地方風味的集會廣場取代。

坐在福民國小的教室裡,大自然彷彿坐在你身邊。教室兩側牆壁由可開啟的玻璃窗構成,學生就像坐在玻璃屋裡,清楚聽見、看見四周流水、飄葉與樹影。總務主任劉文魁發現,剛從傳統教室轉來這裡的師生往往不習慣,認為會被大自然的光影聲音攪亂學習,然而久了,在大自然中也可以從容學習。

「學校建築打開了,久了,學生的心也跟著開了」土牛國小輔導室主任劉宏釗這麼認為。

【2005/09/20 聯合報】 @ http://udn.com
站長eaGer

Re: 921新校園

文章 站長eaGer »

站長eaGer素也 寫:本文來自聯合新聞網

圖檔

921新校園》美觀不實用? 生態池被填平了
最諷刺的是,屢獲建築大獎、被視為重建校園代表作的民和國小重建,被使用者視為另一次「災難」。面對記者,校內老師怒批:「評審是不是只憑美美的照片就頒獎給它?完全不知道使用者的痛苦。」

原被譽為「極簡造型」的民和國小,簡潔乾淨的建築線條,是砍掉校園多株老樹、減少教室數量換來的。為了「做造型」採用的鋼構屋頂,易於聚集熱量,教室與辦公室一到夏天便成為大火爐,老師戴著斗笠辦公。記者造訪民和國小時剛放學,學生一下便走光了,無人留戀這座美麗校園。當建築師將美學品味凌駕於使用需要之上,建築便成為一座美麗的監牢。

新校園建築,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路要走。
林洲民針對這篇報導投書到聯合報了:

http://www.udn.com/2005/9/21/NEWS/OPINI ... 0206.shtml

921校園陰影… 有遮光簾!
林洲民�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小設計建築師(台北市)


貴報昨日A九以南投水里鄉民和國小兩張照片,佐證全版文章「大自然的光影,九二一新校園陰影?」報導,謹澄清如下:

所謂「民和國小採光擾人」照片,其實頂端可活動的遮光簾並未關閉,亦即陽光投在黑板上的情形,是可以避免的。

把沒有空調預算的教室,在屋頂尖處設置電動活動天窗,這在綠建築原理稱為「補風器」,是最佳調節室內溫度的設計。為防止太陽直射,電動活動天窗下設置了一活動遮光簾,啟動遮光簾除可擋住陽光外,直接上升的熱空氣還可藉由補風器向外對流。

所謂「民和國小斗笠檔熱」照片,圖說為「…座東向西與鋼構屋頂的設計,悶熱難耐,老師戴斗笠打電腦」。

民和國小專科教室鋼棚式斜面最高點四點八公尺,最低點亦有三點五公尺,此超高空間的教室兩側均有外開氣窗;屋頂上也有防熱塗漆、鋁鉑隔熱層及絕緣隔熱板材等材料,底層為鋼承板,設計均符合綠建築規範。本人曾在盛夏多次驗證,只要打開氣窗及電風扇,應可避免悶熱難耐。

觀察照片背後的桌上並未放置電腦;其實本人設計時即已將電腦設施配置於室內中間地區,而非如照片中不合理的將電腦頂著窗戶放。本人也確定教育部早已將民和國小附屬設施預算(含窗簾)撥下,只要加裝窗簾及重新配置電腦位置,問題應可解決。

【2005/09/21 聯合報】 @ http://udn.com
CPH

Re: 921新校園

文章 CPH »

站長eaGer素也 寫: 921校園陰影… 有遮光簾!
林洲民�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小設計建築師(台北市)
原來是林洲民的作品啊∼
我覺得現在這個情況是將來大家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當遇到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站出來澄清
搞不好順便可以機會教育大眾一下,或者炒一下新聞也不錯 :P
尤其是「遮光簾的存在」是否意味著「使用與管理維護」的問題其實是關鍵所在呢?
雖然不曉得是否在設計和使用配置上確有瑕疵
但說不定事實上,是記者在搞不清楚狀況,也有可能是這些老師缺乏節能概念無法正確有效地操作所致
wawa

Re: 921新校園

文章 wawa »

CPH 寫:
站長eaGer素也 寫: 921校園陰影… 有遮光簾!
林洲民�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小設計建築師(台北市)
我覺得現在這個情況是將來大家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當遇到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站出來澄清
搞不好順便可以機會教育大眾一下,或者炒一下新聞也不錯 :P
尤其是「遮光簾的存在」是否意味著「使用與管理維護」的問題其實是關鍵所在呢?
雖然不曉得是否在設計和使用配置上確有瑕疵
但說不定事實上,是記者在搞不清楚狀況,也有可能是這些老師缺乏節能概念無法正確有效地操作所致
以後應該要規定 " 建築師+設計師 " 在某些特定建築物開始使用之前
免費開課向未來的使用們講授 設計創意和如何正確操作與維護

我認為新校園運動的確是提供另一種對於校園設計的思考
基於創意來說滿分自圓其說的設計概念滿分 但使用之後呢 ???
因此更重要的是怎麼去教導使用者進入設計者所建構出的空間
或許在建築師與使用者在教學之際也能從中得到更多寶貴的意見

我常認為許多名建築師的責任不該只是停於自我滿足的美學觀 ( 品味 )
以為做了很多 , 但美其名的只能當作觀光用或拍照用的建築 ,
但我願相信裡面的內涵應該是豐富的 , 那就用力的告訴使用者吧 !
使用者是該提出他們想要的想改的阿 ! 使用者是該被教導的阿 !
因此 , 這其中應包含更多教育跟傳承的延續使命 ( 雖然這麼說有點過於理想化 )
" 難道一個家就該在設計師來時把不該的東西給撤掉嗎 ? ( 白話版 ) "

生活的現實有時候不是處於華麗世界的高尚建築師們所能體會的 :roll:

個人小小拙見 :wink:
shenpeng

文章 shenpeng »

遮光罩會不會壞了呀 :P

被弄壞......或者是...
它很容易壞???


最近上課,某老師說了一段話---歷史脈絡下的建築不是民居也非關市井,全都是紀念性建築;這種情形直到19世紀末才改變,開始有了住宅單元的建築!!! 但是,那是時代使然,因著民主跟科技進步.............................................................
聽到這段話我還滿難過的
建築終究是精英階級的產物吧!民主還是有一小票精英階層...

如果建築很重要,它能影響人對於生活或是未來或是人生的想法

何時才能反轉這種由上而下的模式呢?
:roll: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shenpeng 寫: 建築終究是精英階級的產物吧!民主還是有一小票精英階層...

如果建築很重要,它能影響人對於生活或是未來或是人生的想法

何時才能反轉這種由上而下的模式呢?
:roll:
都市永續利用的例子,兩者都會發現居民參與的痕跡(民主與科技?):
西班牙Toledo古城-維修中,保留所有居民生活的原貌(從業型態),但是內部空間做了現代化的改變,以適合現代的生活方式。
圖檔

捷克 Cesky Klumrov-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使用模式如上述。
圖檔

"何時才能反轉這種由上而下的模式呢?" 等到加入聯合國吧。(開玩笑的) :D
Alfred

文章 Alfred »

上次聽林周民的演講
就有講到說

校長習慣下午要泡茶
所以自己在外建了泡茶的地方
習慣外面要有洗手台
自己在走廊建了洗手台
覺得自己辦公室太小
擅自把會議室(?)變成自己的辦公室

我在這邊不是要為建築師講話
只是很多時候是使用者不尊重建築師的設計
而導致原本好意或功能無法發揮


而雙方達到共識這方面先不談
這是門大學問 :?
kschen

文章 kschen »

站長eaGer素也 寫:就在記者造訪的前一天,育英剛遭一群中輟生破壞,打掃時甚至撿到白粉。里長與一位老師向記者表示:「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學校增設圍牆!」
看到這種老師及家長,就知道教改的問題在這群白爛的家長及白癡的老師。缺乏邏輯,又不懂思考。

任何學校,除非興建監獄式的水泥高牆(三到五米高),不然是防不了硬要衝進學校犯案搞鬼的歹徒。

既然防不了,就根本不需要建。
最後由 kschen 於 2005-10-24, 11:1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kschen

文章 kschen »

林洲民�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中小設計建築師(台北市)
有人看到這學校,會不自覺地聯想到 Renzo Piano 的 Jean-Marie Tjibaou Cultural Center,這建築物「恰好」也跟「原住民」有關....

圖檔

民和國中圖書館(攝於2002,尚未完工時):

圖檔

不過剛好(鬆口氣了...)台灣高砂族原住民建築中,「湊巧」也有類似的(千千岩助太郎教授(1897-1991),1940年測繪).......

圖檔

不過呢,這是台灣南部屏東山豬門一帶的排灣族(パイウン族)住屋;民和國中國小那裡,其實是中部的布農族(ブヌン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