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奇才 貝聿銘迎百歲壽辰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現代建築奇才 貝聿銘迎百歲壽辰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現代建築奇才 貝聿銘將迎百歲
2017-03-27 15:40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7日電

貝聿銘是建築設計界的奇才、現代派設計大師,折衷中西、融匯古今,1917年4 月26日出生於廣州,他將所學、所感都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中。因在建築領域的卓越貢獻,華人盛典組委會在3月26日貝聿銘先生百歲壽辰前夕,公佈其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由於貝聿銘先生年事已高,不便到北京領獎,日前已在美國紐約家中接受組委會頒獎。他在家中看到組委會送來的獎盃以及組委會主席劉長樂賀信時表示,「能在我100歲前獲得這個獎,要謝謝你們從北京遠路飛來紐約」。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頒獎禮將於3月31日晚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屆時聯合主辦機構鳳凰衛視、鳳凰網、美國世界日報、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社、明報等代表將向獲獎人提問。

1964年甘迺迪總統遇刺,貝聿銘得標甘迺迪總統圖書館專案,默默無聞的貝聿銘逐漸成為美國建築界的熱門人物,從此收到更多的設計邀請。在各種設計理念風雲變幻之中,貝聿銘從不刻意追求新穎和前衛。

1988年3月,法國總統密特朗為表彰貝聿銘在盧浮宮擴建工程卓越表現,在竣工金字塔內,授予貝聿銘法國最為尊貴的榮譽騎士勛章。

1999年貝聿銘接受蘇州市邀請,決定為蘇州博物館做一個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方案,做成灰白牆,灰和白是蘇州的本色,還要有瓦片,用瓦片變戲法。

1917年貝聿銘生於廣州,1918年貝聿銘父親貝祖詒創立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1982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貝聿銘重回香港,為向父親致敬,貝聿銘接下設計中銀大廈的業務。香港與貝聿銘一樣,把新與舊、東方與西方合成為一體。

中銀大廈曾是亞洲最高的建築,貝聿銘試圖使中銀大廈的設計近乎純真,一如他童年時的純真,一種結構意識上的純真,進而達到美學上的純真。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貝聿銘文獻展 賀建築大師百歲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貝聿銘文獻展 賀建築大師百歲
2017年04月18日 04:10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出身蘇州名門貝氏家族,當地著名的獅子林曾為貝傢俬家園林,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4月26日將歡慶百歲誕辰,由蘇州美術館、蘇州市名人館共同舉辦的《貝聿銘文獻展》,以一系列珍貴圖片、影像資料,介紹貝聿銘橫跨兩個世紀的人生,前往參觀展覽的民眾已為壽星寫下上千份賀卡。

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10歲至上海就讀中學;應祖父要求,貝聿銘每年暑假返回蘇州,入住祖宅獅子林。蘇州園林的生活經驗,影響到貝聿銘日後的設計哲學「人與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義:內聚力和歷史」。

《貝聿銘文獻展》策展人、貝聿銘的弟子林兵日前提到,整個展場由貝聿銘於不同時期,在獅子林拍攝的3張照片貫串首尾。影像中呈現出年少時期的青春洋溢,也對映著老來還鄉的滿目感慨;據林兵轉述,貝老曾說過:「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貝家在蘇州已經600年了,我與蘇州是有感情的」。

兩岸三地留多件作品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負笈美國,先後於賓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攻讀建築。1983年獲頒普立茲克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除舉世聞名的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以及美國華盛頓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外,貝聿銘也在兩岸三地留下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北京香山飯店等作品。

設信箱讓觀眾寫賀卡

1999年蘇州市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名家,基於「建築的尺度取決於藏品」,貝聿銘在設計之初,除大量觀賞博物館藏品,同時也探訪園林、聆聽崑曲,力求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年事已高的貝聿銘先後5次到蘇州,終於完成他口中「最美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新館。

當時也參與設計工作的林兵透露,「貝老認為,蘇州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古城的融合很重要,不能喧賓奪主,當時他經常在紙上寫『素』和『雅』。但他也不拘泥於『古樸』。」例如當時有人建議用瓦頂,貝聿銘卻認為,蘇州博物館為現代建築,用瓦頂如同「穿西裝戴著瓜皮帽」,並不合適。

貝聿銘生性低調,籌備達2年的《貝聿銘文獻展》為首個關於貝老的完整展覽。蘇州美術館並在展廳中設置一個信箱,旁邊放有賀卡,讓觀眾寫下祝福的話語;再由林兵在貝聿銘百歲生日當天,把賀卡親手贈送貝老,目前信箱內已累積上千份賀卡。

(旺報)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貝聿銘弟子蘇州「圖解」貝氏百年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貝聿銘弟子蘇州「圖解」貝氏百年

北京新浪網 (2017-04-16 20:56)

  中新社蘇州4月16日電 (記者 鍾升)《貝聿銘文獻展》策展人、貝聿銘的弟子林兵16日來到蘇州,向人們講述鏡頭另一側的貝聿銘。

  4月26日是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百年誕辰。作為慶祝,蘇州美術館和蘇州市名人館舉辦了《貝聿銘文獻展》,以一系列珍貴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介紹貝聿銘橫跨兩個世紀的人生。

  貝氏一族是蘇州的名門望族,貝聿銘於1917年出生於廣州,10歲時到上海讀中學,之後曾3次在假期回蘇州居住。「貝聿銘的爺爺希望他能在蘇州多瞭解中國傳統文化,蘇州古典園林中體現的人文氛圍對他後來的設計有很大的影響」,林兵介紹道。

  展覽上,貝聿銘不同時期在獅子林(蘇州著名園林,曾為貝傢俬家園林)拍攝的三張照片貫穿始終。從年少時的青春洋溢到老來還鄉時的滿目感慨,老人對蘇州自始至終抱有深厚感情。林兵說,貝老曾說過:「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貝家在蘇州已經六百年了,我與蘇州是有感情的」。

  展覽大量展出貝聿銘設計、建設蘇州博物館時的場景。199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雖然根在中國,但作為一名西方建築師,如何設計建造一座與蘇州古城相匹配的博物館,對貝聿銘來說也是一種突破。保持著「建築的尺度取決於藏品」的想法,貝聿銘在設計之初大量觀賞博物館藏品,訪園林,聽崑曲,力求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作為一同設計蘇州博物館的協作者,林兵透露了不少當時的細節。「貝老認為,蘇州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古城的融合很重要,不能喧賓奪主,當時他經常在紙上寫『素』和『雅』。但他也不拘泥於『古樸』,比如說蘇州博物館的屋頂,很多專家提出用瓦頂,他卻認為蘇州博物館是現代建築,用瓦頂如同『穿西裝戴著瓜皮帽』,不合適」,林兵回憶道。

  為了完成蘇州博物館,貝聿銘先後5次到蘇州,並不顧年事已高,每天從上午10點到下午18點一直待在工地。有時「晚上睡不著還會半夜起床做模型,畫圖紙」。終於完成了這個「最美的小女兒」。

  據林兵介紹,因為貝聿銘性情低調,這也是第一個關於他的完整展覽。為了辦好此次展覽,林兵等人從兩年前就開始籌劃。

  蘇州美術館表示,展廳中設置了一個信箱,旁邊放有賀卡,觀眾可以寫下祝福的話語,再由林兵在貝聿銘百歲生日那天把賀卡帶去送給貝老。目前,信箱內已經收集了上千份賀卡。(完)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貝聿銘迎百歲誕辰:把建築種在四大洲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貝聿銘迎百歲誕辰:把建築種在四大洲
2017年04月20日 14:20 簡立欣

4月26日,建築大師貝聿銘即將迎來百歲生日。《中國青年報》報導,整整一個世紀的時光,被濃縮在蘇州美術館3個不大的展廳裡。

貝聿銘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種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如今,在接近百歲生日的時候,他終於回到了故鄉,就在蘇州美術館往東不到兩公里。如今遊客熙攘的獅子林,100年前曾是貝聿銘祖輩的宅邸。

在蘇州度過了最後一個夏天之後,17歲的他赴美國求學。

經濟大蕭條的美國,建築也在悄然革命。建築師們開始拒絕古典建築繁複的理念,傾向清新簡明的線條和成本低廉的材料。貝聿銘在哈佛大學的老師格羅皮烏斯是德國包豪斯建築派系的創始人,他鼓勵並宣導年輕建築師設計一種具有社會意識的建築,相信這種低成本的住宅將改變19世紀以來人們擁擠的生活,並將隨著工業化迅速普及全球。

這種建築理念是貝聿銘事業的起點。上世紀80年代,他將一個玻璃和金屬結構的金字塔帶到了巴黎盧浮宮;也將光線引入原本昏暗陳舊的宮殿。

當時的歷史文物古跡最高委員會直接羞辱他:「貝先生,你這個東西是什麼破玩意兒?它看上去很醜,像一顆很便宜的鑽石。」幸運的是,法國總統密特朗對他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

承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項目時,選址四周是棕紅色的洛磯山脈,為了讓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貝聿銘日夜在外考察,通宵設計。但前15張手稿都不盡如人意。

有一次,行走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佛得角的一座頂部平整的山上,他意外發現了13世紀印第安人的建築遺址,這些建築的形狀和顏色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整個環境就是建築物的一部分。

回到專案工地,他馬上安排工人把附近山中開採的石頭壓碎,加入混凝土中。然後手工敲琢牆面,暴露其中的沙石,使其與周圍山色和諧一致。從遠處看,這座建築已經與背後的山脈融為一體。

中美關係緩和後,1974年他終於回到了故鄉。貝聿銘在之後的採訪中說,希望能盡力找到一種新方式,形成嶄新的中國本土建築風格,是中國建築復興的開端。

(旺報)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百歲老人貝聿銘:從蘇州走向世界的建築大師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百歲老人貝聿銘:從蘇州走向世界的建築大師
2017年04月24日 07:51:21 來源: 新華日報


2017年4月26日,享譽世界的蘇州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將迎來百歲壽誕。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他向世人呈現了包括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等一系列傳世之作。在中國,從北京的香山飯店到蘇州博物館,貝氏父子更是將蘇州園林的建築智慧融入設計之中,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視覺之美。

在國外,別人問到是哪裡人,貝聿銘總說自己是蘇州人。百歲高齡的他無法親臨「520」江蘇發展大會現場,次子貝建中將代表父親和貝氏家族赴這場與家鄉的約會。4月11日,專程赴紐約拜訪了貝氏建築事務所負責人貝建中先生。71歲的貝建中用地道的中文說:「我是從江蘇走出來的,我的老家在蘇州。」他欣然寫下對家鄉的祝福:「Congratulations to JiangSu!」

華裔建築大師——

從貝聿銘到「貝氏」建築


4月11日上午9點鍾不到,來到位於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257號、貝氏建築事務所所在的大樓,在電梯口正遇上前來上班的貝建中。「你們好!」他隨和地招呼大家上樓,一雙明亮的眼睛在老式圓框眼鏡後面彎成一條線,像極了其父貝聿銘,典型的「貝氏微笑」。

從小受父親影響愛上建築,最終還是讓貝家兄弟不約而同選擇了繼承父親的職業生涯:大哥貝定中是城市規劃師,二哥貝建中和弟弟貝禮中則成了建築設計師。職業生涯初始,貝建中和貝禮中兄弟倆均供職於貝聿銘聯合事務所,是貝聿銘團隊的核心成員。

1992年,貝聿銘從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退休後,貝建中和貝禮中兄弟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父親成了他們的「顧問」。「過去父親沒事就往這裡跑,後來年紀大了才不來了。」 貝建中說。

進入貝氏建築事務所,中國元素無處不在。朝陽方向有一面非常寬大的窗戶,窗前左手的工作台上擺放著一組喜慶的福、祿、壽瓷器,右手的工作台上,蘇州博物館白牆黛瓦的模型,在明媚的陽光下給人分外寧靜的感覺。貝建中喜歡站在這扇窗前眺望遠方,曼哈頓島上陸續拔地而起的各種各樣的建築會給他帶來奇思妙想。

貝氏目前有差不多一半的業務都在中國。有意思的是,設計師們交流說的是英語,案前卻張貼著毛筆字書寫的中國詩詞。

在如今的建築界,「貝氏」已然成為一個品牌,但老實說,這個品牌仍屬於父親貝聿銘。弟弟貝禮中曾對媒體坦言,父親的成就一度讓做兒子的覺得是種負擔,但是漸漸成熟以後,他把這種壓力視為了挑戰,並努力去開創自己的風格。

像很多中國家長一樣,退休後的貝聿銘給予了兒子大力提攜,近些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把只屬於自己的品牌變成整個家族的品牌。也因此,他晚年不少作品,比如中國銀行總部大樓、蘇州博物館、中國駐美大使館、澳門科學館,都讓兒子擔任了主要設計師。

「根」在蘇州——

「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


在貝氏建築事務所中陳列的最大的建築模型,就是貝聿銘擔綱設計、貝禮中參與其中的香港中銀大廈建築模型,其竹節外形充分體現了貝氏建築強烈的幾何感。而在1918年,貝聿銘之父貝祖詒曾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當時貝聿銘只有1歲。

貝祖詒常年居於廣州、香港,身為蘇州望族後代的貝聿銘實際上並非生於蘇州。「他在廣州出生,在香港、上海都住過。上海和蘇州離得不遠,我們的家庭又是中國傳統家庭,所以他那時會回蘇州參加家庭團聚。」貝建中說起自己的父親。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前往美國留學,先後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師承格羅皮烏斯、布勞耶等現代主義鼻祖。他於1955年創立貝聿銘聯合事務所,並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裡,在世界各地創作了許多舉世聞名的經典建築。但無論身在何處,他始終表示:「我一直知道我從哪裡來。貝家在蘇州已經六百年了,我與蘇州是有感情的。」

對於父親與蘇州之間的不解情緣,貝建中認為,以獅子林為代表的蘇州園林對父親的影響追隨他的一生。

獅子林曾經是貝家的私家園林,貝聿銘年少時最歡樂的時光就是在這座以石著稱的園林中度過的。光影在石頭的縫隙和窟窿中肆意穿梭,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給年少的貝聿銘帶來無窮的幻想。幾十年後,他仍對那種叫作「種石」的技術讚歎不已:工人將太湖石鑿出洞來,放入水中,水漲水落,石頭粗糙的棱角變得光滑,十年或二十年後,工人們才會搬走石頭用來佈置庭園。那時他才意識到,兒時在蘇州的經歷讓他發現了人與自然共存的道理:「從建築最初的設計,經過施工最後竣工需要幾年時間,這漫長的過程如同庭園中的造石。」

貝聿銘說:「在香港我們是外人。直到回到蘇州後,我才感受到我的根。這對我影響很大。」

根植於蘇州的貝聿銘,近年來尤其懷念家鄉,桃花塢年畫、西花橋巷讓他魂牽夢縈,雞頭米令他唸唸不忘,這種兒時的美味,在紐約吃不到。

蘇州博物館——

貝老「最親愛的小女兒」


1979年,貝聿銘被授予該年度的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而於此前一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奠定了他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1983年他又獲得了被視為建築業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築獎。當時盧浮宮玻璃金字塔還在他的腦海中醞釀。此後的貝聿銘走向事業的又一個高度。

本世紀初,貝聿銘再次回到家鄉蘇州,接手了他晚年「最大的挑戰」——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

眼下正在蘇州美術館舉辦的貝聿銘文獻展上,展示了2004年貝聿銘就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寫給吳良鏞院士的信件。貝聿銘在信中寫道:「蘇州博物館新館地處古城之中,將是展現蘇州人文歷史的重要公共建築。如何使建築與周邊之古城風貌協調?如何將二十一世紀的建築與2500年的文明結合?這些都是我考慮得最多的問題,這不僅事關蘇州,且對中國建築發展有現實意義。」貝聿銘還闡述了蘇州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理念:「我希望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築能走一條真正的『中、蘇、新』之路,三者缺一不可。」

落成後的蘇州博物館已然成為蘇州地標建築之一。深灰色石材的屋頂和白牆相配,給予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新的詮釋。現代的幾何造型錯落有致與傳統蘇州園林的精巧融為一體。屋頂木紋百葉窗營造的室內溫和的光線,將貝氏「用光線做設計」的理念發揮到極致。創意取自米芾寫意山水畫的片石假山,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將這座現代式博物館與周邊的拙政園、獅子林等舊園林結合得渾然一體。

對於貝聿銘來說,設計蘇州博物館是他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得以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同時也將多年積累的建築智慧結合東方的傳統美學以及對家鄉的情感全部融匯在這座建築裡。他將自己晚年這一力作視作「最親愛的小女兒」。

「貝氏」理念傳承——

讓時間、文化、地點來決定設計


貝聿銘曾說:「我堅信時間、文化、地點是建築設計的要素。」當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曾高度評價:「貝聿銘給予了我們本世紀最優美的室內空間和建築形體,他作品的意義遠遠不止於此。他始終關注他的建築周邊的環境。他拒絕將自己侷限於狹隘的建築難題之中。他的作品涵蓋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他對於材料的嫻熟運用達到了詩一般的境界。」

貝建中深刻領會了父親設計理念的精髓,並將其傳承、發揚。這在他領銜設計的南京六朝博物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六朝博物館整體建築由兩個L形的幾何體扣合而成。走進這座博物館的一樓,人們發現,挑高16米的「陽光大廳」內,米黃色牆體大廳的頂部,玻璃採光頂將陽光直接引入進來,光線成為設計之魂。更令人驚豔的是,地面上鑲嵌的78個玻璃窗,被設計和建設團隊戲稱為「滿天星」。觀眾置身其中,可透過這些透明玻璃窗從正上方俯瞰城牆遺址,從而將一層與負一層兩個不同空間巧妙銜接起來。

腳下的負一層遺址廳中,一段長20米、寬10米的夯土城牆是整座博物館的「根基」,這是六朝建康城東城牆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遺址外圍的觀賞平台,可以方便觀眾登高遠眺城牆遺址風貌。

在設計六朝博物館的過程中,貝建中多次來南京實地考察,尋找靈感。「這個項目實際上很困難。因為我去了南京很多很多次,南京在中國是個很重要的城市,我很高興這次設計讓我更好地瞭解南京。」

目前,貝氏建築事務所的業務遍及美國、法國、中國香港及內地,正在進行的項目中有一個就位於水鄉周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在周莊又將見到一個融蘇州園林智慧於其中的貝氏經典之作。(石小磊)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百歲貝聿銘|那時候,年輕建築師們排隊等著免費為貝聿銘工作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source

百歲貝聿銘|那時候,年輕建築師們排隊等著免費為貝聿銘工作
2017-04-26 07:38:00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4月26日是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100歲的生日。這位享譽全球的建築師在長達70的職業生涯中,融合中西方的設計理念,創造了無數經典的作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的羅伯特·海恩吉斯(Robert Heintges),他曾在上世紀70-80年代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並參加了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多個項目。採訪中,他分享了在貝聿銘事務所的工作經歷,以及作為建築學後輩眼中的貝聿銘。
100歲的貝聿銘 《紐約》雜誌攝影師Bobby Doherty2017年4月7日攝於紐約
100歲的貝聿銘 《紐約》雜誌攝影師Bobby Doherty2017年4月7日攝於紐約
1935年,18歲的貝聿銘踏上美國土地求學,先後於賓夕法尼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接受建築教育。1948年,在哈佛大學教了兩年書的貝聿銘被紐約地產大亨威廉·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相中,就此展開他的建築設計職業旅程。1955年,他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建築設計公司。

羅伯特·海恩吉斯(Robert Heintges)是世界著名幕牆公司海恩吉斯事務所的創始人,與世界著名建築師合作設計過數百個幕牆,他同時也是哥倫大學建築學院的老師,教授「高級幕牆設計課」。羅伯特從1974年到1989年曾經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過15年,參與設計了包括中國銀行等眾多項目,直到他自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其進行了採訪,羅伯特分享了他在貝聿銘事務所的工作經歷,以及貝先生對他後來人生事業的影響,文末,他也給了中國年輕建築師和建築學生們一些建議。

澎湃新聞:您在貝聿銘公司開始工作的時候還很年輕,那是您的第一份工作嗎?
羅伯特:這並不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當我進入公司時,我確實是最初級的員工,職位可以說是初級設計師或者說是個繪圖員。那個年代,所有的建築圖紙都是用鉛筆或者鋼筆手繪的,並沒有任何的電腦。我在事務所的第一個項目是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的東館建築,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畫屋頂廁所通風豎管的建築細節。當時的我對自己畫的這些看起來並沒有很重要的建築細節可驕傲了!據我所知,這些通風管到現在還能照常運轉!

澎湃新聞:當時您為什麼選擇在貝聿銘事務所工作?
羅伯特:我選擇在貝聿銘事務所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教授,克羅格·王(Kellogg Wong),他當時也是事務所的資深主創建築師。當然,貝聿銘那時候已經是美國最著名的建築師。我非常榮幸能夠在貝聿銘的事務所工作,要知道,那時候,許許多多年輕建築師都排隊等著免費給貝聿銘工作。

澎湃新聞:您在那裡開始工作的時候,是否已經對幕牆設計有了興趣,還是說您在那裡工作時才發展了這個興趣?
羅伯特:當我開始在那裡工作時,我都不太知道什麼是幕牆!工作幾年後,我才有了第一次機會參與設計一個建築幕牆。那時的我一下子云開霧散,立馬就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兒!巧合的是,貝聿銘事務所是當時候少有的幾家真正懂得如何定製設計建築幕牆的公司。不僅僅是幕牆背後的工程知識,貝聿銘公司也懂得如何設計幕牆,讓它們有微妙美麗的比例,有優美雅緻的細節,並且能夠顯示出各種材料的敏感天性。我從我當時的老闆和導師麥克 福林(Michael Flynn)那裡快速學到了很多很多關於幕牆的知識。而麥克現在已經是Pei, Cobb, Freed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了。
我發現,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參與幕牆設計的員工能與貝聿銘和公司的合夥人們有許多的交流與合作。當時,公司裡的大多數建築師都不太好意思去打擾貝先生,而我們這些參與幕牆設計的員工們卻能隨時隨地與貝先生交流,甚至都不需要預約時間。貝先生總是對幕牆設計的各個方面和問題都非常感興趣,他總是很興奮地和我們交流商討。
澎湃新聞:您在貝先生的公司工作的感受如何?他是一個導師型的人嗎,又或者他非常嚴格?
羅伯特:在公司裡,我與每個公司合夥人都合作過許多不同的項目,他們每一個人都非常出色,也都有非常不同的設計風格。而與貝先生合作,可說是最令人興奮的,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貝先生永遠在尋找著建築設計最好的解決方案,而這個最好的答案並不是顯而易見的。
貝先生是個頗為直覺性的人,更像是一個藝術家,所以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貝先生會告訴我們什麼。他總是充滿驚喜,我們的方案時常會被他推翻,我們也經常被要求去嘗試一些新的不同的設計。不知不覺,當最終的方案浮現時,每個人又都會知道這個方案才是正確的答案!而到了這個時刻,貝先生並不需要再說任何的話,他在這個過程中,已經說服了我們所有人,讓我們都達到了共識。
我不覺得貝先生是個傳統意義上很嚴厲的人,但他絕對的投入和他精益求精的精神影響了所有的員工,我們所有人都想像他一樣。換句話來說,這或許是一種嚴格的精神,辦公室的工作環境永遠都是非常緊張的,但是我們並沒有覺得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嚴格。

澎湃新聞:建築公司多數出了名的需要加班加點,貝聿銘建築事務所是否也是這樣?貝聿銘的太太畢業於韋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和哈佛建築學院,也是位園林建築師,她參與過公司的項目嗎?
羅伯特:誠實來講,我並不知道貝夫人原來有這麼出色的學歷背景,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位非常有魅力並且很溫柔的女士,公司裡所有的人都喜歡她。至於加班,是的,我們經常需要加班。在以前和現在,加班在大多數的建築公司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當時的我們從不介意加班,因為所有人都喜歡待在公司裡。能夠參與設計這麼多出色的建築,加班對我們來說算不上什麼。公司的合夥人們,包括貝先生,也都經常加班,但是從沒有人介意這件事情。我的猜測是,對於公司裡的大多數人來說,生活與工作已經融為了一體,而我們所有人也都是一個大家庭。

澎湃新聞:您有參與設計盧浮宮金字塔嗎?
羅伯特:當時我需要在盧浮宮金字塔和中國銀行中選擇一個參與設計,而我選擇了中國銀行,因此我對於盧浮宮項目的背景故事並沒有那麼瞭解。我所知道的是,貝先生最後建造完成的盧浮宮金字塔讓巴黎非常滿意。而現在,所有的法國人都把盧浮宮金字塔當作自己的國家珍寶。
澎湃新聞:參與設計中國銀行項目時,您已經是位資深的設計師了,主管幕牆設計。中國銀行也是您在貝聿銘事務所的最後一個項目,能分享些參與合作這個項目的經歷嗎?中國銀行在建造技術上有許多創新革命,這些創新,有多少是貝先生的創意,又有多少是你們這些團隊建築師們的功勞?

羅伯特:香港中國銀行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項目,我非常榮幸自己是設計團隊中的一員。貝先生親身參與設計了建築的每一個方面,當然,他並沒有管到每個螺絲釘,但是,他的遠見決策推動了我們所有人去實現這些建築革新。在設計初期我還記得,有一次在香港,我們需要向中國銀行的高級主管們匯報我們的設計,我們介紹了整整23個幕牆方案(是的,23個!),每個方案我們都詳細解釋了我們是如何發展我們的設計,並且如何測試了每個方案的可行性。貝先生當時非常擔心,他希望銀行客戶方能夠理解我們是如何得到設計方案的,並看到我們一整套的設計流程,並且在最後,他希望客戶能夠與設計師們達到一種共識。那次演講我們成功說服了客戶,推動了設計進度。
當我第一次告訴貝先生我想要開自己公司這個想法的時候,中國銀行還沒有完全建造完成,但是貝先生非常鼓勵我,並且告訴我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他還說,自己馬上也要離開公司了,我當時並沒有想到他馬上就要退休了。貝先生是個非常大度的人,在我離開他的事務所後,他聘請了我的公司來繼續參與完成中國銀行的建造。我永遠都感恩貝先生當時的這個舉動。在此之後,他也一直支持我的公司,並且給我推薦了許多其他的項目。很多年後我才知道,貝聿銘事務所其他員工離開公司自立門戶時,貝先生也都給了他們許多的鼓勵與幫助。

澎湃新聞:貝先生的很多建築都由三角形構成。三角形比正方形少一條邊,因此三角形更極簡更嚴肅。然而,三角形在建築中並沒有那麼有效率,並且通常會讓建築更昂貴。貝先生為什麼尤其喜歡三角形呢?
羅伯特: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並沒有覺得三角形能夠帶給人非常不同的空間感受。在中國銀行,三角形是平面二維的,幕牆上的三角形只是為了讓人看見大樓的結構,讓人覺得這個樓非常紮實穩固。
澎湃新聞:您覺得貝先生通過三角幾何築成了嚴峻和奢華的建築嗎?
羅伯特:比起用嚴峻和奢華來形容,我會形容貝先生的建築為精煉與完整。建築的平面圖來自建築場地的限制和空間的感受。建築的外立面如我上面提到,通常顯示了建築的有效結構。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從來沒有特意討論過三角形,無論是作為一個形狀或是一個設計手法。
澎湃新聞: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後,您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您的公司有繼承什麼貝聿銘公司的傳統嗎?
羅伯特: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了這麼多年,我被公司的設計思想和關注建築細節的態度所深深影響。誠懇來說,我和我的公司也保持了這些特質。非常有趣的一點是貝聿銘事務所這些年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建築師,這些建築師在美國和全世界各地的著名事務所中都身兼要職。不得不說,貝先生對建築這個行當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

澎湃新聞:在您的職業生涯中,與這麼多建築師和事務所合作過,貝先生和其他建築師有什麼不同嗎,尤其是相比當今的年輕建築師?
羅伯特: 確實,這些年我的公司非常有幸和全世界許多偉大的建築師合作過,也和許多現在蓬勃發展的年輕公司合作過。每個建築師都有他們的特色,每一次合作我都能學到許多。對於貝先生和他的公司來說,有一點尤其不同,每個人都不僅僅關注於一幢樓,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更大的目標。
貝聿銘事務所對所有員工都非常大方,貝先生對所有人都給予教導,機會,尊重和鼓勵。這一點並沒有那麼容易解釋,我也說不多清楚,但我知道,在當時,其他公司並不能做到這些。直至今天,我也常常震驚貝聿銘事務所的前任職員們在那幾十年居然都能對公司如此忠誠。我們所有人都被某種力量牽連著,我們都意識到我們都參與了一段很特殊的歷史。說來也不好意思,直到現在,公司的前職員們如果遇到對方,還是在不停得討論著貝聿銘建築事務所。
澎湃新聞:貝聿銘先生對於中國大眾尤其是中國建築學生來說是個傳奇,許許多多的中國學生是因貝先生影響而對建築產生了興趣,您願意分享下受到了貝先生的哪些影響嗎?
羅伯特:這是一個能需要很多答案的問題。我在貝聿銘建築事務碰到了許多善於助人的導師,得到了他們的教導,我也因此才能實現我的事業,我喜歡教書就是因為我想要傳承知識與寶貴的精神。在我的公司中,我也是這樣幫助培育年輕建築師的,這恐怕也是貝先生對我最大的影響了。貝先生給過我許多私人建議與忠告,但是太多了我記不住所有了。有一件事情我清楚得記得,貝先生總是說我們該仔細得聽客戶的需求,試著去理解客戶並且從客戶身上學到東西,這也是實現偉大建築最重要的方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