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戰國時代來臨,政府佈局莫淪為資源配給

網路上各式各樣文章轉貼於此,Ctrl C+ Ctrl V 動作中......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文創戰國時代來臨,政府佈局莫淪為資源配給

文章 forgemind.news »

文創戰國時代來臨,政府佈局莫淪為資源配給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2012年11月16日 上午10:28

兩年一度已建立口碑的《簡單生活節》,12月1日即將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前夕,11月16日,另一個為期兩週的嘉年華文創慶典活動《2012松山原創基地節》搶先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開幕,讓台北的藝文生活頓時繽紛熱鬧了起來;一個集結民間企業、一個由公部門主導,不同資源的兩個活動,各自有著不同的生活主張,不同的活動元素,當然,同時也都在針對不同的消費族群作消費溝通與生活文化傳播,然而,這類慶典式的文化活動,卻很容易讓欣欣向榮的熱鬧畫面,掩蓋了市場與政策實際的發展狀態。

政府自2002年其實早就已經開始喊著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直到2009年行政院才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撇開需要靠政府補助或出資才能維生的一般例行性藝文展演活動,整整七年間其實有許多檯面上的文創產業成果,幾乎主要都由民間企業或組織在主動努力堆疊,從公園廣場開始遍地開花的創意市集、墾丁春吶、墾丁春浪、簡單生活節、東區粉樂町…等結合視覺設計與音樂創作的嘉年華慶典式活動,早在文創法草案提出前就已經做得有聲有色了!地方政府通常也都在看見實際的觀光產值出現後,才相繼從單純的行政協調輔助角色,轉而投入各式資源變成協辦或名義上的指導單位;文創法與文化部陸續就位的過程中,隱藏在巷弄間的設計文創小舖或藝文空間早已雨後春筍般地陸續冒出頭,然而如果真要把實際財報攤開來看,真正進入明確商業獲利模式並且穩定成長的文創相關產業並不多,這跟實際產業面的製造、設計、行銷、通路鍊結串接尚未健全與藝文環境過去習慣依賴補助維生,甚或是過度強調創意思考卻不要求營運管理的藝術相關教育體系有關係。

儘管從文化部、國藝會最新頒布的補助辦法,不難看出對跨產業、跨領域的聯合提案都有了方向性的說明,但從大部分規格未看明確產值的基準要求來看,依然很容易製造一種仰賴補助生存,甚至是創造了讓更多藝文團體飲鴆止渴的舒適圈,在經濟不景氣中消費者都需要縮衣節食了,勢必習慣把文化創意支出當成非必要性的生活開銷,這樣的補助規劃勢必也很難發揮到協助產業轉型或藝文產業的有效扶植,遲早恐落入政府就是得消化預算的窠臼。

參考韓國文創政策與組織,而下設置在文化部下的文創院,從該單位的可能取得的年度預算約莫2億,再來比對該單位的職掌要務,龐大到包含專業諮詢及輔導、培育專業人才、建立媒合機制、創市場拓展及行銷、智財權保護及其流通機制建立、文化創作產品商品化和技術移轉以及產業發展策略研究等等,就不難想像,文創院恐怕跟不少官方下設的財團法人基金會一樣,還得要額外設法另闢財源才能做好營運,恐難全心全力投身原本設定的工作目標。

在大部分文創產業的營運獲利模式,還未成熟或還在因應市場變動作突圍的情況下,文創相關政策與國家經濟願景的策略連結應該要更緊密,而不是把中小企業的動向當成風向球,與其只是當個閒置空間轉賃或補助預算分配的角色,政府要扮演的是策略統籌與開疆闢土的領導角色,同時也得在文化產業領域,讓文創院、台創中心等單位,有更多資源可以作足過去在工研院、資策會、中國生產力中心…等單位在商業管理與市場營運中所累積過的成果,文創產業需要的輔導教育資源絕對比一般製造業還要更多,畢竟,從某大學文創產業學系的師資規劃,聘任一位須要先去進修什麼是文創產業的水彩老師,再來指導學生如何經營文創產業,就不難看出台灣教學體制在文創領域中的不足。

本文作者 張希洛/貳拾陸巷負責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