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複製成功建築,讓台北更加創意:張淑征 Grace Cheung at TEDxTaipei

任何圖片、影片、聲音都可在此發表,如涉及尺度問題請標示主題類型為[18禁]。
回覆文章
張淑征

不再複製成功建築,讓台北更加創意:張淑征 Grace Cheung at TEDxTaipei

文章 張淑征 »



上面那張圖是我的家鄉,
我其實是從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小漁港,
那在十幾歲那年全家移民到加拿大,
所以就開始了從一個tropical paradise到這個冰天雪地.
等我大學畢業到了紐約讀master,
又開始了三年四年這樣的灰色concrete jungle,
畢業了以後去香港工作,也見識了五顏六色的霓虹燈世界.
所以每一個地點都非常激烈非常不一樣,
在香港的時候過來參加台灣清水休息站的案子.
看到它從很小的摺紙模型然後變成整棟建築形成.
所以對一個二十幾歲的人來講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
開館以後非常popular,
然後有露營,烤肉,車隊.
甚至還有蔡明亮導演在廁所裡拍了一部非常難忘的musical.
見識到了一些設計的元素,像這個我們設計的auditorium,
後來竟然變成鯊魚用的auditorium,也變成一個景點.
甚至說我們整體設計完發生一堆的違章問題.
既然如此,
清水休息站還是北二高金雞母, 到現在營業額最高高達六億.
第二順位營業額也才兩三億而已.
所以這就開始了台灣給我的impression,
其實台灣有很多的strange ways.
後來settle在台灣,就在台北設置了事務所.
那有很深刻的感受到身為一位建築師有點像是frontline worker,
在都市發展中看到很多growing pains,
看到許多奇奇怪怪的condition,
就是要去處理及面對.
我最常被問的三個問題, 也是我最恨回答的.
為什麼台北這麼ugly?
誰是妳的favorite architect?
哪一棟是妳最愛的建築?
不管是visitor或是台灣人
聽到我是建築師,一定會問這三個問題,
我非常恨回答這個,
因為我自己感覺的空間或者建築經驗,
不能用一棟或者一位大師來形容,
舉個例這個是我favorite building,在西門町的邊緣,
原則上建築整個立面都是用樓梯做成的.
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會蓋成這樣,
至少它的存在就讓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在今天不可能有業主同意你蓋這樣的東西.
所以非常的棒.
那像這個襄陽路街道,也是我的最愛.
這個現象基本上是台灣所有大財團股東之戰,
在一條小街上面發生,每年五六月的時候就會形成這樣活動.
非常多的energy, 全部都可以在這裡發生,很不可思議.
因為一個建築師怎麼可以有機會設計到這麼棒的空間,
再加上這個是我覺得ultimate spiritual center,
完全就是把昇華發揮得太厲害了,
廟是精神上的昇華
檳榔可以讓身體振奮
理髮廳可以讓人容貌提升,
這個program mix實在太厲害了,
在外國我們求神也得不到這樣的功能.
所以這些現象對我來講其實都是都市形成的,
應該是說某一種程度上代表了慾望或collective.
那這個urban automatic有個名字稱做urbanmatic,
基本上它就是自己獨自產生,
有時候給了我很多想像,
間接影響設計,也會變成我的inspiration.
像這棟住宅大樓看起來不怎麼樣.
但是仔細看一樓都是檳榔店,
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路邊攤竟然變成檳榔的main street,
不可思議.
像這個違章真的很大膽,
他在七八樓層真的就是繞一圈,
真的很厲害, 那麼有魄力.
這也是兩棟建築的connection,
基本上這是手工打造的橋,像一個臍帶把建築連起來.
這是一個五百公尺長高速公路的exit,
其實整個街道變成建築空間
所以我們有機會設計鐵道部博物館的案子,
這樣的movement變成空間就成了我一個很大的motivation,
像我們希望用鐵路的一個元素做一個設計,
讓他開始有光影有movement的感覺,
所以整個公共通道就是掛在我們博物館展館的外側,
讓所有的遊客可以來去.
這個project的位置就是在鐵道部北門那邊,
其實這個project我們是競圖贏了,今年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
怎麼可能一個project六個年頭我們還沒辦法請照?
那是因為這整個大區域其實是叫台北市門戶計劃.
華山其實是整個的起點到台北車站然後一直到雙子星再到我們的基地位置.
這個案子政府沒有辦法規定建蔽率容積率.
像這種因為都市計畫的細部計畫還沒下來,這樣子也無法請照.
所以在台北常常會看到planning跟建築其實有個非常大的落差.
舉例像這個街道拓寬後拆房子.
很不幸運的新的住宅大樓竟然前面要塞一個建築,
看起來也很難去住只能變成裝置,
很強烈的反應到planning跟architecture lag,
所以看了這個例子就覺得
這個project做六年也還沒請照也不算是怎樣
是很平常的事情
講到planning當然不一定會產生很棒的空間,
像我們有做到一個規劃的案子, 其實也非常的奇妙.
因為在我們的基地上,
這業主是要跟都發局去討論他的使用及建蔽容積.
基地上有一個加油站是它們最賺錢的,
那他們本身又是教徒,希望那邊有一個church可以回饋給教會,
那當然其它的也都要:住宅,hotel, office,商場,
你想到的他都要.
那在加上要做轉運站,
為什麼做轉運站,
因為做了轉運站他才可以有最大的容積還有建蔽.
所以這樣子就請我們做一個規劃,
因為加油站跟教堂或者住宅根本是不相容的,
這些program是對立的,
所以我們就想了一個辦法,
參考了夜市串燒all-you-can-eat,所以全部串起來,
可以看到在基地上的關係是一塊一塊很緊密的串起來,這個基地也不大.
就形成了最後看起來還滿正常的量體.
也只能用這個方式去規劃這麼不可思議的planning, program mix.
像這棟大樓假如注意看他的違章,是非常有系統的,
看起來應該是由管委會通過找同一個廠商來施工
當我們接到一個案子設計hotel在西門町.
看到這棟大樓幾乎就快暈倒了.
該怎麼去美化呢?
所以其實我們參考了一種手法,希望延伸他的違章,
但是又把他現有的狀況expose出來, 像這個紅色的牆.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新的立面設計,也能保有舊的設計,
所以整個一層一層的疊起來,我們叫這個project LAYERS.
因為在新的變化我們用的也是半鏤空的expanded aluminum,
然後還有舊立面也看得到.
所以將他一層一層像很多書本疊起來,
到了晚上還可以呈現半透明的發光.
其實這個意象滿像老房子的油漆,一層一層的剝落,所以非常多的layers.
那在西門町也可以看到非常多這樣的現象,
基本上所有的signage在這整棟大樓可以看到空間螢幕還有廣告,
基本上他已經把整棟建築給隱藏掉了;
像大東海已經把建築變成grey architecture.
這個建築已經成形不了, 因為他要講的statement太強了
One of my favorite:
這個是某個名嘴對罵,
竟然就用了建築的立面去print out這麼大來對罵,
其實大家可能認為這是很醜的東西,
不過其實我愛這個Urbanmatic,
覺得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一種能量.
我們西門町當然是很特殊的環境,非常多人非常多車,
所以當我們在設計一個飯店的時候,
我很想把這樣的energy flow, urban flow,
把他轉換成一個像地景的符號.
所以參考了這種energy flow diagram,
但是因為想要得到很自然的flow, 我們又不想要手繪,
所以我們就用了電腦運算,用了很簡單的紅色三角形去變化.
運用他的變動,我們就創造出了五十五個modules,
整棟apply在建築上變成一個地景變成一個landscape.
因為設計飯店平面圖業主會調來調去,每隔兩天就會調整,
如果是用手繪的話就會受不了.
所以我們就覺得用了運算以後, 反正每隔一次就跑一次.
反而用了這個電腦流動的software application
馬上可以變成施工圖, 是一個相當好玩的做法.
甚至照明的設計, 我們也用了一條一條的光纖更強調flow
講到鬚鬚, 這也是one of my favorites.
這是大家一定有看過的parking city,
更酷的是他是一個fringe city,
基本上是加油站跟停車場常常看到的鬚鬚,
其實我覺得很震撼,
因為可以在非常大的scale底下創造成一個空間.
所以當我們在台東想設計一個weekend house的時候,
就參考了這樣的一個做法.
因為在台東氣候很好但颱風來的時候就很糟,
我們希望有這樣的一個living用鬚鬚遮陽的方式,
所有的居住空間變成一個一個箱子,
所以我們就朝這樣設計四個箱子,
一個廚房一個living room一個bedroom 一個bathroom,
然後把他用兩層殼包起來,有點參考甲蟲的樣子.
硬殼是保護房子在颱風來時不被毀掉,
軟殼的功能是遮陽還有防蟲,
基本上是由這個鬚鬚還有防蟲網合在一起的.
所以基本架構非常簡單,
由四個箱子丟在景觀上面,然後有這樣的一個框架.
進去的時候所有的生活空間都是在戶外產生的,
我們去了台東很多時候都是在戶外,吃飯也好,睡午覺也好;
所以覺得是很特殊的一個狀況,
甚至說我們設計在每個居住的box上面都可以曬太陽,
我們測試的鬚鬚具有防炎的然後尺寸我們也有做調整,
也一直很想apply這個材料.
所以整體變成硬殼軟殼的設計,到了晚上還可以發亮
回到台北市我們現在的location後面其實有一個歷史月台,
他以前是台北最繁忙的, 所有的火車都會進來, 在這個歷史月台上面.
我其實很喜歡這個基地,這是台北很少有的skyline,
我講的skyline不是像大安森林公園那種樹梢上面的豪宅.
這個是台北市形成的時候很裸露在那裏,這就是台北市的skyline.
可以看到每一棟建築都有違章都是很漂亮的顏色,
綠色紅色黃色的,很吸引我.
所以在我們鋪面設計的時候就把這個idea貫穿在裡面,
把鋪面變成是城市紋理一部分,
那我們在這個月台上面也參考了天際線拱型,
基本上他的inspiration就從整個都市.
我們這個館區還滿大的總共25米,所以是一個super skyline的設計.
我們把他幾層疊起來之後就變成了展演場地,
跨越在月台上用了回收的火車輪及火車軌道,讓他在上面活動,
所以可以從一個很緊密的十公尺一直延伸到七十五公尺,
整個形成有點像是都市快體city on the move,
亞洲organic systems變成天際線的縮影.
所以我在自己的經驗中很深刻的覺得一個creative city
不是去copy別人家的success,
其實更重要的一定要recognized自己的strangeness.
因為這樣子才會找到機會去做transformation.
所以我今天邀請大家embrace your strangeness,
擁抱你自己的strangeness才能在裡面找到beauty.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