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生講堂 飛越經濟泡沫站上國際舞台 檢證當代日本建築 系列講座(二)

地址:台中市西區中美街15號1樓
回覆文章
池塘小青蛙

築生講堂 飛越經濟泡沫站上國際舞台 檢證當代日本建築 系列講座(二)

文章 池塘小青蛙 »


築生講堂「飛越經濟泡沫站上國際舞台--檢證當代日本建築」系列講座(二)


競和--原廣司的設計與未來觀

2004.03.12(五)7:00-9:30PM
講題:競和--原廣司的設計與未來觀
主講人:王增榮
講師介紹: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講題介紹:據說每日至少要讀一本書的原廣司,年近七十,但在作品的演繹上,仍時時令人充滿驚奇。京都車站的完成,雖然有許多現代與傳統交鋒的激烈爭辯,但能讓不動如山的古城長出如太空城般的新運輸樞紐,絕非是純形式之無的放矢,自律又開放地找出社會型態的理想性,是滿腹經倫的原廣司,一種獨特與環境對話的方式。從哲學、社會學、詩學甚至生活美學,原廣司的作品總有超乎單純建築學的背後學術支撐,而每一階段的作品也反應了他自我人生的思想產出,以及對未來環境的想像;其日本巨匠的地位早已奠定,但其旺盛的創作力與企圖心,勢必還要在國際上繼續發光。

銜接空間與系統的設計工場—山本理顯

2004.03.19(五)7:00-9:30PM
講題:銜接空間與系統的設計工場—山本理顯
主講人:曾光宗
講師介紹: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講題介紹:從將事務所取名為“設計工場”中即可看出,山本理顯是在強調“出身”與“學派”的日本建築界中,有別於其他建築師之較為另類的建築師之一。特別是近幾年來山本理顯在大型公共設施競圖中持續獲獎,其主要的原因在於提案中經常呈現出「超越既有框架下的建築平面」,而這些結果主要是基於山本理顯強調著對於公共建築的制度、條件、及建築計畫等必須重新加以檢視,並重新發掘出建築的角色與價值之設計態度;這也正反映著前述山本理顯的個人特質。在具體的設計表現上,「系統」是山本理顯的思考重心,而構成「系統」的則為場所、空間序列、施工方法、及建築計畫等圍繞於空間的思考內涵。

建築革命家—思考行動派的石山修武 Osamu Ishiyama

2004.03.26(五)7:00-9:30PM
講題:建築革命家—思考行動派的石山修武 Osamu Ishiyama
主講人:蘇睿弼

講師介紹: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 1987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研究所設計組/香山壽夫研究室建築碩士 1995
翻譯安藤忠雄海外作品專集中文版﹝a+u雜誌社﹞ 2002
翻譯日本建築評論家村松伸著作『亞洲摩登城市』﹝創興出版社﹞ 1995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研究所設計組/大野秀敏研究室建築博士 2003與日本建築家加藤義夫共同設計台北內湖店舖住宅﹝台灣建築雜誌社﹞
2002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2003

講題介紹:石山修武一直都是日本建築界的革命家。革命要有反體制的思考,革命更需要反體制的實踐,石山修武打從他學生時代起便不滿於學院的體制,他求教於機械和未來學的奇才─川合健二,在川合健二的影響下,石山修武在1975年設計了一棟當時日本建築師想都沒想過的鐵皮屋─幻庵,從那以來,石山修武的一舉一動,都給社會大眾帶來許多驚奇與反省。感覺來思考住宅』,希望居住者以組裝電腦的感覺,來建構自己的住宅。同樣的,當大部分日本建築師爭相競奪大型的公共工程之際,他遠赴偏遠的聚落小鎮,幫當地設計慶典花車、廁所、攔砂堤等,甚至設計農產品的包裝到促銷。近年來,他更關注於同性戀、盲人、兒童等弱勢團體,幫他們規劃了住宅、夏令營、美術館等設施,包括從經費的募集到建築的設計。而他本人更以自己的住宅增建為實驗,帶領學生與社會大眾,立志要把當地的社區經營成「世田谷村」。石山修武是這樣一位活力充沛的建築師,在他前幾年的一本著作的標題上,他寫著『思考、行動、建築就會改變』,本次演講要來深入暸解這位思考行動派的建築師。

歸零--隈研吾的設計與材料觀

2004.04.02(五)7:00-9:30PM
講題:歸零--隈研吾的設計與材料觀
主講人:王增榮


講題介紹:近來以竹子為建築材料發展出一種新自然空間美學的隈研吾,與其它慣用質感生冷的輕質鋼構、玻璃的中生代日本建築師,顯然已有分流的趨勢;以建材的特質為一種設計元素,他顯然對建材生產特性運用熟練,並對其背後地域的象徵意涵,頗想多加銓釋。茁壯於日本泡沫經濟結束時期的建築師,在前輩巨大的背影中,反省性或許成為另一種新生的力量,尤其在世紀末與世紀初相交的曖昧時節,面對環境反撲與對未來的憧憬,隈研吾似乎想以返樸歸真的姿態來回應大地的呼喚。

與國際接軌的花火—在日本的外國建築師

2004.04.16(五)7:00-9:30PM
講題:與國際接軌的花火—在日本的外國建築師
主講人:曾光宗


講題介紹:從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開始,藉由明治維新運動,日本大幅地邁向近代化國家之路而有著各種改革與建設;這時期正是外國建築師到日本從事建築學術或設計實務工作的開端。之後,於大正時期另一波的大型建築師事務所進入日本,以及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與萊特的日本經驗,進而至與前期相隔甚久之泡沫經濟時期的外國建築師的活躍表現等,眾多的外國建築師們於各時期,如同波瀾般的進出日本。這些外國建築師具前衛性、多元性、甚或“實驗性”的設計表現,一方面除刺激了日本建築的設計思考,並提供了相對應的施工技術範例外;另一方面日本建築師更透過與這些外國建築師的接觸與學習,共同激發出了日本建築發展的燦爛花火。

百家爭鳴的時代—坂茂內藤廣藤森照信、新世代年輕建築師…

2004.04.23(五)7:00-9:30PM
講題:百家爭鳴的時代—坂茂內藤廣藤森照信、新世代年輕建築師…
主講人:蘇睿弼


講題介紹:日本的現代建築已經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如繁星般的眾多建築師當中,仍然有些是特別醒目與耀眼的。用紙筒來構築空間的坂茂、創造木構造魅力的內藤廣、強調泥土感覺的藤森照信、或是一些作品潛力雄厚卻從來名不見經傳的新銳年輕建築師,這息,本次演講將一一為您介紹。

今日日本、明日台灣—何時台灣能出現國際建築大師

2004.05.07(五)7:00-9:30PM
講題:今日日本、明日台灣—何時台灣能出現國際建築大師
主講人:曾光宗蘇睿弼王增榮
來賓:王俊雄老師與廖偉立建築師


講題介紹:漢寶德先生在2003年10月曾於報章上發表一篇「建築天才到那裏去了?」 的論述,文中極其憂心台灣有天份的建築師在國內的難堪處境,他提及一個重點「在國際上成功的建築師一定先要在國內有足夠鍛鍊的機會,得到相當的成績後才有可能。因此,在國內一方面作育有天才的年輕建築師,一方面提供優良的文化環境,可以使嫩芽成為大樹,是非常基本的條件…」。在十二場深入的日本當代建築師的評論後,我們多少已經了解日本建築界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除了建築師本身的天份與努力外,整體社會資源為後盾、善用媒體力量、自二十世紀初即積極學習與關心國際建築發展,培養成為國際級人物的國際觀;這些努力非一朝一夕,亦非一人可成,是如漢先生所言的「優良的文化環境」所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希望能從今日日本建築界發光發熱的背後,看到明日台灣建築界的機會,以及台灣社會可以努力的契機。我們在此場座談會的討論中,除了三位主講人的觀點論述外,另邀請一位建築評論家與一位執業建築師,共同赤裸與直接地來討論台灣建築環境的未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