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筆記] 建築大師 Le Corbusier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NONAME

[建築史筆記] 建築大師 Le Corbusier

文章 NONAME »

誰是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法國建築師 Le Corbusier 是1887年10月6日出生於瑞士,1965年8月27日辭世,不僅是建築師,也是室內設計師、雕塑家、畫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並稱為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1912年,柯布(Le Corbusier )25歲時攝於帕德嫩神廟,那時他還叫查爾斯•愛德華•江耐河(Charles-Edouard Jeanneret)。

自創筆名:Le Corbusier

於1917年定居巴黎不久,便結識了畫家朋友阿米迪•歐贊凡(Amedee Ozenfant)。他們兩人有共同的興趣,又能彌補彼此的不足,於是一拍即合。1920年,他們共同創辦了「新精神」雜誌,內容涉及繪畫、雕塑、建築、裝飾藝術等,無所不評。說是雜誌,真正作者不過是創辦者兩人。

為了壯聲勢,兩人總共用了九個筆名:Julien Caron、Saugnier、Vaucrecy、de Fayet等等。談到建築的時候,愛德華(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融合了外祖父的名字 Le Corbesier 和法文的「烏鴉」(Corbeau),自創了一個筆名:Le Corbusier。

他在雜誌第一期就寫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它植根於一種新的精神,有明確目標的一種建設性和綜合性的新精神。」,1923年,愛德華以Le Corbusier 的筆名,將過去三年談論建築的文章集結出書,名之為《邁向建築》。書本問世後,舉世矚目,大家都爭相詢問,這位「柯比意(Le Corbusier )」先生到底是誰?愛德華的真正名字反而較少人知道。甚至當他跨越邊境的時候,海關人員也會問他:

「這護照上的江耐河先生是誰?」
「我就是。」
「那為什麼你帶的信都是寫給柯比意先生的?」
「江耐河又叫柯比意。」

半推半就的情況下,愛德華在日常生活也開始使用「柯比意」的名字,也就是後來建築界暱稱的柯布(Corbu)。「江耐河給柯比意施洗,賦予他教名。」事後柯布如此回憶道。(註一)

《邁向建築》一書激烈否定十九世紀以來的因循守舊的建築觀點、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歌頌現代工業的成就,提出「我們的時代正在每天決定自己的樣式」,稱頌工程師的工作方法,「工程師受經濟法則推動,受數學公式所指導,使我們與自然法則一致,達到了和諧。」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機器」,鼓吹以工業的方法大規模地建造房屋「建築的首要任務是促進降低造價,減少房屋的組成構件。」對建築設計強調「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讚美簡單的幾何形體。

當時的愛德華年方36歲,設計並蓋成的建築不過13棟,其中還包括畫家朋友歐贊凡的住宅、父母的新居、一件室內設計案,以及一座水塔;他建築生涯中的重要作品都尚未出現,但是早期的建築思想已臻至成熟,1923年出版的《邁向建築》便為往後的建築生涯立下圭鎳。

愛德華定居巴黎之前的日子,即從1887年出生到1917年的這段期間,一般建築史學家習慣稱之為柯比意的「形成期」。除了家鄉受的教育之外,在德、法一些建築師事務所的短期經驗,以及兩次的南歐之旅,都在他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這篇文章主要即是描述這段期間的經歷。而所有的天才都不是憑空而生的。如果我們承認,在某種程度上,天才也是社會的產物,那麼柯布成名之前的經歷便值得我們一探。透過這個過程,我們也得以一窺二十世紀初歐洲建築的某個切面。

年輕日子裡,愛德華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鄉,瑞士的拉秀德豐(La Chaux-de-Fonds,意為「山谷盡頭的草原」),一處以製錶聞名的古老生活聚落,1902年,愛德華進入了地方的美術學校(大約相當於台灣的美工專科)。他選擇了鐘錶雋刻的課程,大概是想和父親一樣,當個鐘錶設計師。但是愛德華的老師列普拉騰尼埃(L'Eplattenier)發現了這位全校最優秀學生的潛力,鼓勵他往建築師的方向努力。

列普拉騰尼埃教學時採用的是 Robert Owens 的《裝飾文法》(Grammar of Ornament, 1856)以及 Eugene Grasset 的《裝飾的構成方法》(Methode de composition ornamentale, 1905)等書,由此可知愛德華在高中時代習得的是十九世紀末自英國「美術工藝運動」一脈相承的法國「新藝術」(Art Nouveau)傳統。新藝術的藝術家喜歡擷取自然界動植物的抽象形象,以此作為裝飾語彙的來源。那是當時古典與哥德風格僵持不下的一條出路,多少也反映浪漫主義回歸中世紀手工傳統的精神德行;同時它也可說是另一種地域主義的抬頭,敦促藝術家將眼睛放到生活週遭環境。

愛德華從藝術學校畢業後,並沒有再就讀建築學院(事實上在地方建築師的幫助下,他在畢業隔年(1906)即蓋出了生平了第一棟建築,Villa Fallet)。1907年義大利之旅歸來後,在老師推薦下,愛德華投靠了當時最有名氣的維也納新藝術建築師,Joseph Hoffman。但是待不到一個月,他即發現新藝術的裝飾風味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縱使讓家鄉的老師失望,他還是藉故離去。

屆時二十歲的愛德華,決定隻身前往法國巴黎一闖,但有好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工作。受盡挫折之後,他終於在培洛(Auguste Perret)的事務所找到一份兼職工作,這份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半,對他的建築生涯也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從許多方面來看,培洛都走在當時帶的建築界的前端。他針對當時剛發明不久的預力鋼筋混凝土,徹底研究其力學特性,實驗在自己的建築設計中;另外,自從羅馬人發明混凝土以來,培洛有可能是第一個膽敢將之暴露在建築外表的建築師。他說過:「裝飾總是掩蓋了施工營造的錯誤。」(註二)但和同時代的維也納建築師Adolf Loos類似,培洛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樸素的結構感與高度自我抑制的精緻裝飾,比如法蘭克福路25號公寓(圖1.~圖4.)。這棟九層樓高的公寓,同時也是培洛的辦公室所在,愛德華在這棟房子裡進進出出了一年多,見識到了一棟高樓如何單靠數根纖瘦的細柱稱起。他後來的許多設計語彙,如一樓挑空(pilotis)、自由平面(free plan)、屋頂花園(roof garden)等,都可以在這裡看到原型。

1910年,愛德華受家鄉學校的委託,進行德國工藝美術狀況的調查研究,因而有機會在柏林建築師貝倫斯(Peter Behrens)的事務所待了五個月。這可算是影響愛德華的另一重要經驗。貝倫斯的思想和德意志工藝聯盟的領導人穆賽瑟斯(Hermann Muthesius)十分親近,當時他正擔任著AEG電器公司的總建築師,設計的範圍包括工廠、燈具、甚至信紙、企業商標等(就像今天的整體企業形象設計)(圖5.)。貝倫斯相信,只要藝術家在工業量產的時代中介入生產流程,為工業產品創造較高價值的形式,「機械化」(mechanization)必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文化。

以貝倫斯的前瞻性,他的事務所在當時的德國可說是有志青年的朝聖地。當時在同一地方工作的,還有的當年27歲,後來包浩斯學院的創始者,葛洛培(Walter Gropius),以及年方24歲的石匠之子,現代主義結構美學的奠定者密斯(Mies Van der Rohe)。相較之下,愛德華的建築設計受到貝倫斯的影響非常小。他顯然並不十分欣賞貝倫斯的設計,事後曾經這麼說:「那兒做的不是純粹的建築,只是立面:到處都是營建的異端邪說。」(註三)話雖如此,一般建築史學家並不完全抹煞貝倫斯對柯比意的影響,不論是工廠美學的可能性,或者藝術與工業量產的結合,都悄悄在年輕愛德華的心裡埋下種子。

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這段日子,愛德華除了在德、法一些事務所打零工之外,也有兩次到地中海沿岸的旅遊經驗,初次在1907年,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則是1911年,他自己所稱的「東方之旅」(voyage d'Orient)。愛德華從北歐南下,行經義大利,跨越希臘,到中東的土耳其,再從東歐北上回返。他在旅途中特別欽羨無名的樸素農莊,他們的房舍、手工藝品等,因為它們「在許多方面都高於『文明』世界,更普遍、更基本、更貼近深處的精神力量。」(註四)

這趟旅途下來,愛德華的素描簿裡充滿了伊斯坦堡的清真寺、希臘土耳其的風土民居、龐貝城的羅馬住宅等等,但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雅典的衛城(Acropolis)。幾乎一整個月的時間,他每天造訪裡面的帕德嫩神廟(Parthenon),從各個角度畫素描,讚嘆希臘神廟精準的形式。從素描簿可以看出,年輕的柯布以「剖析」的方式去畫建築。他並不在乎要畫出美美的圖(他的素描潦草是有名的)而是要探究組織原則,同時企圖聯繫二度平面和三度空間的動態體驗,以及和基地之間的關聯。年輕的柯布一方面震攝於古典建築的力量,卻又不屑於十八世紀的巴洛克與十九世紀學院樣式的「虛飾」。我們發現其實他以十分特殊的眼睛過濾了他所見所聞的古典建築。在致友人的信中他寫道:

義大利是個墳場,我所屬的宗教教條在此橫陳腐化。我曾珍愛的古玩飾品到處充塞,令人恐懼。但我滿腦子都是基本幾何學。我著迷於純粹的白、著迷於方體、球體、圓柱、角錐。角柱昇起,相互平衡,建立韻律……正午,方體向平坦的地表開放;傍晚,形體中彷彿昇起彩虹;清晨,它們真實存在,投出光影,輪廓銳利如畫……當個藝術家實在不智,我們當跨越時代,與之融為一體,直到物我難辨……我們自身也是偉大傑出的,足以匹配過去時代。我們應當做得更好,我如此深信著……」(註五)

由這段文字,我們儘可以說,年輕的柯布受到塞尚與立體派畫家的影響,尚且同文藝復興建築的新柏拉圖主義屬於同一系譜,深信簡單的幾何形體內蘊含了自然界的真理、人類精神的終極超脫。但是我們看到的,更是一位感受敏銳、言談深刻的藝術家,正要告別青年時期,在闖蕩世界的歷練中,建築師的心靈逐漸琢磨光亮。

「東方之旅」結束後,愛德華回到家鄉開業,花了幾年的時間消化過去幾年的所學所聞。1916年的史瓦別墅(Villa Schwob, 圖6.),可說是綜合了培洛、貝倫斯、甚至霍夫曼的影響,預力混凝土結構、磚面外牆、古典風味的簷飾線角、對稱的平面,和一般我們印象中的柯布建築尚有一段距離,但實則已經開始他與文藝復興建築對話的一系列探索。但在此前一年,愛德華發展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屋,即著名的「骨牌屋」(Domino House, 圖7-8.)。這棟只有六根柱子,有地板沒有牆面的半成品,今天看來其貌不揚,但卻包含了年輕柯布的概念原型:有柱無樑的狀況下,牆壁從承重的功能中解放而出,不需要再四處跟隨柱子,稱之為自由平面;平面自由的結果,立面的也連帶自由,因而開窗也不需要被柱子隔開,帶狀窗戶成為可能。Free plan、free section、ribbon window,正是後來柯布宣告「新建築五項原則」的其中三項。骨牌屋的名字也隱含了柯布愛玩的雙關語遊戲:骨牌(domino) (p.s. 沒錯,就是達美樂),暗示可以無限複製的工業製品,其拼法又接近希臘文的住宅(domus),加起來就是骨牌屋的兩項重要社會意義:戰後方便建造的快速住宅,以及給窮人居住的量產住宅。

在家鄉住了幾年後,由於一些令人不快的爭論,鄉下地方的生活也許過於煩悶,愛德華於1917年決定移居巴黎。於是就如前頭所提到的,由於結識了歐贊凡,柯布進入了巴黎的一小撮文藝圈,也和他一同研究立體派繪畫,後來共同發表了《立體主義之後》(1918)一書,作為「純粹主義」繪畫的宣言;兩年後則共同創辦了「新精神」雜誌。1923年出版的《邁向建築》一書,可以算是柯布長年自修建築後交出的成績單,總結了他對實用性建築、機械產品、古典建築以及風土民居的長久思考。書中也有收錄的柯布本人的建築作品,但他刻意避開了早期斜屋頂的作品,篩選了20年代左右完成的少許案例,如歐贊凡的住宅(1923),以及前面提及的史瓦別墅(1916)。書中也包括了1922年剛完成的另一概念屋,雪鐵龍住宅(Masion Citrohan),藉由這個重要的原型,柯布即將藉由一系列的別墅住宅設計,展開與文藝復興建築理論的對話。「邁向建築」,是個宣言,也是柯布後半生的寫照。這又是後話了。

1936年柯比意就自己的住宅設計提出著名的「新建築五點」:

底層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屋頂花園: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橫向的長窗: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自由立面: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按照「新建築五點」的要求設計的住宅都是由於採用框架結構,牆體不再承重以後產生的建築特點。勒·柯比意充分發揮這些特點,在三十年代設計了一些同傳統的建築完全異趣的住宅建築。薩伏伊別墅是一個著名的代表作。柯比意的建築設計充分發揮了框架結構的特點,由於牆體不再承重,可以設計大的橫向長窗,他的有些設計當時不被人們接受,許多設計被否決,但這些結構和設計形式在以後被其他建築師推廣應用,如逐層退後的公寓,懸索結構的展覽館等,他在建築設計的許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對現代建築設計產生了非常廣泛的影響。

勒·柯比意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許多設想,他一反當時反對大城市的思潮,主張全新的都市計畫,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靜衛生的城市環境,首先提出高層建築和立體交叉的設想,是極有遠見卓識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終站在建築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築設計和都市計畫的現代化起了推動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他祖母有猶太人血統,遭受維琪政府迫害,許多親戚被逮捕,迫使他逃亡到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工作。遭受此次打擊後,他的建築設計風格明顯起了變化,從注重功能轉向注重外觀的華麗;從重視現代工業技術轉向重視視覺體驗;從追求平整光潔轉向追求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因此他在戰後的新建築流派中處於顯耀地位。他的設計理念直到去世,都對世界各國的建築師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他的設計經常引起很大的爭議,他設計的聖文森教堂的怪異外觀,令守舊派異常憤怒,又飽受革新派批評。他為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設計的方案引起評審團長時間的爭論,最後由政治家裁決否定。他的馬賽公寓,被法國風景保護協會提出控告,到後來,又成為當地的名勝;他為的黎波里市做的規劃和建築設計被格達費當局否決,但後來其中的逐層後退設計方法卻被許多非洲和地中海的沿海國家採納。

1965年,前往度假勝地歐帕提亞避暑,在海邊游泳時,癲癇發作,不慎溺死。

【註 釋】

註一:Charles Jenck, Le Corcusier, The Monacelli Press, 2000, p. 119.
註二:Peter Blake, The Master Builders, NY: Norton, 1960, p. 13.
註三:Kenneth Frampton, Le Corbusier, Thames & Hudson, 2001, p. 13.
註四:同上, p. 15.
註五:William Curtis,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3rd edition), Phaidon Press, 1996, p.166.

圖一:培洛的「法蘭克林路25號公寓」外觀。
Rue Franklin Apartment House, Perret, Paris, 1903
圖檔

圖二:培洛的「法蘭克林路25號公寓」一樓平面。
Plan of Rue Franklin Apartment House, Perret, Paris, 1903
圖檔

圖三:培洛的「法蘭克林路25號公寓」室內一角。
Rue Franklin Apartment House interior, Perret, Paris, 1903
圖檔

圖四:培洛的「法蘭克林路25號公寓」屋頂平台。
Rue Franklin Apartment House, roof-top terrace, Perret, Paris, 1903
圖檔

圖五:貝倫斯的AEG渦輪工廠。
AEG Turbine factory, Behrens, Berlin, 1909.
圖檔

圖六:年輕柯布設計的「史瓦別墅」。
Villa Schwob, La Chaux-de-Fonds, Le Corbusier, 1916.
http://www.mtholyoke.edu/courses/mtdavi ... chwob.html

圖七:年輕柯布的「骨牌屋」。
Domino house, Le Corcusier, 1914-15.
圖檔

圖八:年輕柯布的「骨牌屋」延伸後就變成一個社區。
Domino plan, Le Corcusier, 1914-15.
圖檔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