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近代日本建築,發展道路上的關鍵人事物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VasyaMows

解析近代日本建築,發展道路上的關鍵人事物

文章 VasyaMows »


解析近代日本建築,發展道路上的關鍵人事物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現代主義推動了日本近代建築的飛速發展,日本建築在經過了後現代主義的發展後又進一步邁向了超現代主義。

日本的近代建築始於幕末至明治時期,代表性建築為在長崎、神戶、橫濱等外國人居留地建造的西式建築和制鐵廠、制絲廠等工廠。

隨後,明治政府聘請的外籍建築師為日本帶來了真正的歐式建築,進一步拉開了日本近代建築的序幕。

這些外籍建築師們在明治第一個十年前後創造了日本建築發展的新時代,核心人物包括法裔英國建築師布安比爾(Charles Alfred Chastel de Boinville)、英國建築師約西亞·康德爾(Josiah Conder)以及德國的赫爾曼·恩德(Hermann Ende)和威爾赫爾·伯克曼(Wilhelm Böckmann)兩位建築師。

雖然此前也曾有過一些建築師來到日本,但布安比爾(Charles Alfred Chastel de Boinville)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建築師,他在日本主持設計了歐式風格的工部大學講堂(現東大工學部)以及皇居謁見所、外務省等建築。

同時期來到日本的還有對日本文化有著深刻理解的康德爾,他是早期日本建築界最重要的功臣。

康德爾曾任工部省附屬大學教授,系統地為學生講授過建築理論、建築史等建築學知識。他的學生們曾參與過鹿鳴館、有棲川宮宮邸、尼古拉教堂、丸之內三菱一號館等建築的設計,並成為後來日本建築界的領軍人物。

日本本土建築師的成長

明治政府聘請的外籍建築師們退出歷史舞台後,日本本土的建築師們開始活躍起來,形成了英國派、德國派、法國派三個不同派系。其中以英國派為主流,英國派的建築師主要是康德爾的學生辰野金吾、曾祢達藏、藤本壽吉等人,代表作有日本銀行總行、東京車站、文部省等建築。該派的典型特徵是古典主義與哥特風格的融合與折中。

與英國派相比,德國派和法國派在日本屬於少數派。雖然這兩派各出現過妻木賴黃和片山東熊等優秀的建築師,但活躍的時間都相對較短。

德國派的特點是和洋折中,即將德國式的文藝復興、巴洛克、哥德等建築風格與和風相結合。代表作有帝國飯店初期建築和橫濱正金銀行總行等建築。

法國派的中心人物片山東熊是一位宮廷建築師,他除了為貴族設計宅邸外,還設計建造了京都、奈良帝室博物館。這兩座博物館的風格均參考了凡爾賽宮,深受法國的巴洛克風格影響。

隨後,德國派與法國派均逐漸衰落,英國派則被後來的歐洲派和新感覺派所繼承。

現代式設計的開端

進入大正時期(1912—1926),現代式設計開始席捲日本建築界,最早出現的流派是表現派。1914年,曾留學於德國並深受德國表現派影響的本野精吾設計了西陣織物館。1915年,後藤慶二設計了豐多摩監獄,標志著日本表現派以及現代式設計的開端。

表現派的設計熱衷於使用由四角形和三角形組合而成的幾何圖形,特別是豐多摩監獄對當時的年輕建築師們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該派最終被深受後藤慶二影響的堀口捨己、山田守等分離派所繼承。

早期現代式設計的另一個重要流派是由從美國而來的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和他的日本學生們所組成的賴特派。該派的代表作有賴特設計的帝國飯店、遠藤新設計的甲子園飯店等建築。建築特點是獨特的裝飾和連續運動空間,而這些基本上也可以看作是表現派的一種形式。

此外,同時期的建築流派還有風格派。代表人物是渡日後與其師萊特發生分歧的捷克建築師安東尼·雷蒙德(Antonin Raymond),雷蒙德除了設計了一系列歐式風格的現代主義建築外,還培養出了前川國男、吉村順三等建築師。

早期現代主義

繼風格派之後,又相繼出現了包浩斯派與柯比意派,這三個流派被統稱為早期現代主義。

包豪斯派的特點在於對直角和白色的運用,代表人物包括曾於昭和初期在德國包豪斯學校學習過設計的山口文象以及水谷武彥、山脅嚴等建築師。該派設計的建築類型極為豐富,既有醫院和學校等公共建築,也有普通住宅。包豪斯派成為戰前現代主義的主流流派。
另一方面,作為反對包豪斯派的勢力,原本的風格派代表人物雷蒙德開始被勒·柯布西耶的思想所吸引,雷蒙德回國後,其弟子前川國男和阪倉准三也進入了巴黎的柯布西耶事務所工作。

前川國男、阪倉准三以及前川國男的弟子丹下健三是日本柯布西耶派的代表性建築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三人成了日本建築界的領軍人物。

後現代主義的登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建築界的領軍人物主要有柯布西耶派的三位建築師、現代主義派的蘆原義信、後期表現派的村野藤吾等人。雖然從昭和20年代起直到30年代中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既已開始發展的現代主義建築始終佔據著建築界的主流地位,但游離於現代主義之外的新陳代謝派也是非常重要的流派。

新陳代謝主義是一種將成長、變化等時間性概念引入建築和城市設計中的思想,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新陳代謝派成員除了淺田孝、川添登、菊竹清訓黑川紀章、楨文彥等建築師,還包括粟津潔、榮久庵憲司等設計師。該派的中心人物黑川紀章所設計的中銀艙體樓,標志著由艙體構成建築和城市這一新陳代謝主義設想的實現。

20世紀60年代,在現代主義依然持續發展的背景之下,後現代主義的登場為全球建築界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日本也深受影響。日本後現代主義的代表性建築師是磯崎新,磯崎新將自己的建築風格稱為“schizo eclectic(精神分裂式折中主義)”或“引用”,最能體現他的建築理念的作品是“築波中心大樓”。

這座日本後現代主義的代表性建築融合了西方與東方,未來與古希臘等多種元素。多年後,磯崎新曾表示“試著整理一下我在1962年左右的思想,就會發現我曾經與新陳代謝主義不期而遇”。近年來,比起日本國內的建築工程,他在中國和歐洲的工作更加引人注目,目前依然是活躍於建築界的著名人物。

建築界的現在與未來

安藤忠雄登場的時代應該被稱為“後後現代”。自學成才的安藤忠雄以其大膽的清水混凝土設計風格為建築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盡管他並非建築學科班出身,卻還是成了日本頂級的國際建築師,目前仍活躍於世界各地。

谷口吉生,作為現代主義建築師谷口吉郎之子,全面地繼承了其父的建築思想,但卻很少出現在媒體上,也幾乎不參加建築設計競賽,因而除了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外,他在國外的建築作品少之又少。但他卻是國際上極受好評的“作品主義”建築師,曾於2005年獲得了“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建築獎”,成為第四個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

繼磯崎新和楨文彥之後,又出現了一大批活躍於國際建築界前沿的日本建築師,其中包括日本建築界的領軍人物伊東豐雄,以豐富多彩的風格吸引了本土和全球矚目的隈研吾山本理顯內藤廣、北川原溫以及憑借“羅浮宮朗斯分館”成名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以充滿藝術氣息的感知力著稱的干久美子,近年來初露鋒芒的藤本壯介、武井誠和鍋島千惠夫婦、石上純也等人。他們在世界各國施展著自己多樣的才能,不斷創造著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憧憬與夢想的城市景觀和建築。

在日本本土的建築發展方面,人們開始重新重視起自古以來的傳統建築手法、設計以及材料。此外,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的建築師們以這種毀滅性的、前所未有的危機狀態為背景,對建築的新發展發起了挑戰。

約西亞·康德爾 Josiah Conder

約西亞·康德爾(Josiah Conder,1852年9月28日-1920年6月21日)是明治政府於1877年延請的英國建築師;康德爾曾擔任過日本工部大學教授,培養了辰野金吾等一大批近代日本建築界的領軍人物,被譽為“日本建築之父”。此外,他還設計建造了鹿鳴館、有棲川宮宮邸、尼古拉教堂等多座明治時期的代表性建築。康德爾長期定居日本,在日本東京去世。

辰野金吾

曾作為日本工部大學校造家學科(現東京大學建築系)的第一屆學生,師從康德爾,並於1879年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畢業。同年留學於英國,回國後擔任工部大學教授,為日本培養了眾多建築人才。在建築設計方面,辰野金吾主持設計了日本銀行總店、東京車站等近代建築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他是日本近代建築早期的中心人物。

弗蘭克·勞埃德·萊特 Frank Lloyd Wright

美國建築師,於1913年來到日本,他不僅主持設計了自由學園、帝國飯店等建築,還培養了遠藤新、土浦龜城等建築師。萊特無疑是近代建築史上的一名巨匠,但他的代表作如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基本都是在北美,留存於日本的作品少而珍貴。現存的有蘆屋市的淀川制銅所迎賓館(舊山邑太左衛門宅邸)。萊特建築的特點是緩坡和深挑簷,以及“草原式”住宅。

前川國男

東京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前往巴黎,並在勒·柯布西耶處工作了兩年,回國後工作於捷克建築師安東尼·雷蒙德(Antonin Raymond)於日本開設的建築事務所,1935年創立了前川建築事務所。前川作為現代主義的先鋒,不僅設計了東京文化會館、東京都美術館等多座建築,還培養了丹下健三等建築師,是日本近代建築的確立者。前川曾榮獲過日本藝術院獎以及法國、瑞士等國家授予的獎賞和榮譽。

丹下健三

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後即進入前川建築事務所,1961年開始獨立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丹下健三作為日本建築界的代表性建築師,不僅主持設計了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東京聖瑪麗教堂、草月會館、赤阪王子飯店、東京都新都廳舍等多座建築,還參與了國外的城市規劃,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新陳代謝派

20世紀60年,以世界設計大會為契機集結起來的建築和設計團體。代謝派認為建築空間可以生長和變化,它就像工業產品一樣可以具備移動、交換,發展的機制,這種機制使得城市空間的發展過程以新陳代謝的動態循環模式呈現。

日本建築學會獎

日本建築學會頒發的建築獎,是建築界最知名的獎。日本建築學會一年一度為日本建築界做出貢獻的人頒獎,分“論文”“作品”“業績”三個門類。從1989年起,該學會增加了以40歲以下的會員為頒發對象,以“論文”為評判標准的“獎勵獎”。此外,該學會還向多年為學會做出貢獻的人頒發“日本建築學會大獎”。

磯崎新

世界聞名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日本建築界領導者。磯崎新倡導引用論的建築手法,熱衷於將各種建築風格和設計重新按照自己的秩序組合成新的作品。其代表作有築波中心大樓、紐約的“帕拉蒂姆”迪斯科舞廳、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在高二的時候就考取了職業拳擊執照,還曾參加過比賽。後周遊歐洲和美國,自學了建築。1969年,安藤創辦了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1976年安藤在大阪市住吉區設計建造了建築面積僅57.3平方公尺的“住吉的長屋”,並以此獲得了1979年度的建築學會獎。該住宅以其簡約大膽的清水混凝土設計風格為建築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使安藤一舉成名。安藤在海外也頗受好評,成為日本建築界的頂級建築師,並於1996年榮獲了“首屆國際教會建築獎”。

楨文彥

日本的代表性建築師。楨文彥繼承了現代主義思想,以其簡潔清爽的空間結構設計贏得了國際上的高度好評。此外,他根據土地特徵,將庭院、小巷等日式空間結構融入其中的建築作品也非常有名。

伊東豐雄

一位不斷提出創新性概念並富於變化的建築師,曾工作於菊竹清訓建築事務所,後獨立發展。伊東豊雄憑借“讓建築更加輕盈”這一前所未有的方法論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活躍於商業建築和公共建築等廣闊領域。2001年正式開館的“仙台媒體中心”獲得了極高的贊譽,伊東豐雄借此一舉成為時代的寵兒,以其靈活的想像力和實踐能力帶動了整個建築界的發展。近年來,他的建築作品中有八成都是台灣、西班牙等海外工程,這些將建築與自然和環境完美融合的傑作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關注,並為其贏得了各種獎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