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嘆 「政府輕文化 文創難開花」

美國建築日本建築英國建築西班牙建築法國建築葡萄牙建築瑞典建築丹麥建築挪威建築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漢寶德嘆 「政府輕文化 文創難開花」

文章 forgemind.news »

漢寶德嘆 「政府輕文化 文創難開花」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專訪】
2014.10.01 02:32 am

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文化部長龍應台日前卻在立院指出,推動文創成效低。總統府資政漢寶德發表新書「文化與文創」,認為台灣自創「文創」一詞,卻因此模糊焦點、失去方向,「什麼都拉進文創產業」。政府長期重「文創」輕「文化」,造成文化環境貧瘠,文創產業也無法開花結果。

七十八歲的漢寶德,近日受肺病所苦,醫生囑他少說話、臥床靜養。但他為了這本書,堅持躺在床上也要接受聯合報專訪,床邊還放著氧氣筒。秘書要求採訪不可超過卅分鐘,但他談起文創便精神奕奕、滔滔不絕,不知不覺時間已過。

「這是我下筆最艱難的一本書,寫完一度考慮放棄出版。」建築師出身的漢寶德寫過幾十本書,題材包括建築、美感、設計教育,無一不是文創領域。身為文創界的老前輩,他卻感嘆「時代變了,當今的世界一切向錢看,傳統的老人家如我怎敢再表示意見?」他有滿腹的話想說,卻擔心「說了也沒用」,最後選擇用書表達意見。

漢寶德指出,「文創」一詞是台灣獨創,文創產業在歐美都叫「文化」產業。台灣人創造「文創」兩字,是因為「文創」比「文化」定義模糊,「套上感覺舒服,什麼都可以加進來。」但也因「文創」定義不清、包山包海,政府和民間都摸不清方向。

「我們玩弄『文創』這個名詞,把創意解釋為點子,把文化產業看小了。」漢寶德認為,台灣談文創的人多是「小聰明」。把古蹟變成咖啡館、把故宮名畫印上圍巾,都只是文創的「小聰明」,「對於我們所期待的文創時代毫無幫助」。政府不該再把心力資金放在獎勵這些「小聰明」。

至於台灣有那個產業符合他心中「真正的文創產業」?漢寶德想了一個禮拜,搖搖頭,「一個都沒有」。

「文化只要普及,就能產業化。」漢寶德認為,文創的「創意」,是把文化從少數人欣賞的菁英文化轉成「人人都能欣賞」,而不只是「把文化變成生意」。文化只要普及,人人都能欣賞、消費文化,文創產業自然形成。政府該做的是推動「文化普及化」,比方提倡美感教育。

漢寶德表示,如今台灣談文創產業,只重視文化的經濟效益、卻不重視文化的扎根普及。政府砸大錢推動「文創」產業,卻忽略國民「文化」素養的培養,「文化環境貧瘠,文創怎能開花結果?」

【2014/10/01 聯合報】@ http://udn.com/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漢寶德:文創成效不彰 「政府管太多」

文章 forgemind.news »

文創成效不彰 「政府管太多」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專訪】
2014.10.01 02:32 am

在新書「文化與文創」中,總統府資政漢寶德認為台灣文化界分兩派:一是傳統的「文化人」,一是前衛的「文創人」;「傳統派在心底裡恨文創,認為這是商業掛帥時代的產物,否認其產品是文化。」

問他屬於哪一派?漢寶德笑了,「我什麼都不是。」他說自己介於兩者之間,因此可以看清「新文人努力做的事」。他在書中以「設計型思考」來分析文創產業、弄清楚歷史脈絡,「以便接受新觀念時,不會人云亦云。」

分析台灣的文創產業前,漢寶德先研究歐美的文化產業,發現「各國政府都不會插手文化產業」。他表示,文化產業具有「精神需求的不確定性」,與其他「純物質主義」產業截然不同,很難評估成敗,也不是業者需要資金時伸出援手,問題便可解決。

此外,文化人首重「自由」精神,政府一旦插手,這份自由蕩然無存,「台灣哪一個稍具規模的文創產業,是靠政府補助?」以英國為例,文化部不會直接花錢投資文化產業,而是把心力資金投注於文化產業研究,包括研究國際趨勢、產業模式發展,建置一套完整的資料庫,提供業者評估成敗,幫忙找到可以成功的方向。

台灣政府努力推動文創,卻成效不彰,漢寶德認為問題便出在政府「管太多」。不論是經濟部或文化部,「管」文創的主要方式是「資金補助」,卻不是建置資料庫。但是,文創產業無法以金錢或數字評估,補助很難「公平」,徒然遭遇批評與紛爭。

【2014/10/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