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豐自傳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5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林盛豐自傳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林盛豐自傳


109 年 6 月 19 日

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每年的公共工程建設及各層級空間規劃預算高達數千億。六都升級完成之後,各都的舉債上限大幅提升,可預見在往後十年,將會進入幾波的建設高峰。龐大的預算,轉化成大量的工程硬體,類型包括道路、橋梁、車站、機場、港口、漁港、學校、行政廳舍、風景區、河海工程、水岸等等,不勝枚舉。

台灣地貌長期以來,即被這些公共工程與區域空間規劃品質所形塑。但目前專業界的共識是政府對公共工程與空間規劃的價值觀以及決策過程仍不符專業界的期待。我國的專業環境、法規制度、各級政府專業能力仍有待提升。

個人專業生涯數十年,以提升台灣之公共工程以及區域空間品質為職志。對台灣公共工程與區域空間規劃的相關公私部門之生態及生產流程,甚為瞭解。

擔任第五屆監察委員之前,個人專業生涯中有四個職務,成為我專業成長與理想實踐的契機。茲分述如下:

第一階段: 1986-2000 擔任宜蘭縣政顧問

於陳定南及游錫堃先生宜蘭縣長任內,我持續擔任宜蘭縣政顧問長達 15 年,協助督導宜蘭縣重大工程,研擬全縣景觀風貌之提升策略以及都市計劃及區域發展方針。

動員國內及國際一流專業團隊的參與

在這段長達十餘年的時光中,宜蘭縣府團隊與我開創了一個平台,來自日本香港新加坡美國澳洲等國際專業者與台灣的專業團隊,共同完成了冬山河親水公園、宜蘭運動公園、羅東運動公園、武荖坑、縣政中心等全國知名的大型建設。宜蘭縣的公共工程成為臺灣的典範。

宜蘭總體規劃

縣府團隊與我邀請負責新加坡國土規劃的劉太格先生及其團隊來宜蘭展開宜蘭縣總體規劃。此一規劃案大幅提升了國內區域規劃的水準,對日後宜蘭縣的主要交通路網,以及北宜高速公路平原段規劃,產生極大的影響。

第二階段 1994-2000 擔任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

自 1994 年起,我於淡江建築系擔任副教授,隨後擔任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

積極參與社造工作

1997 年間參與迪化街社區總體營造,試圖喚起居民保護街屋古蹟的熱情。透過規劃春節期間迪化街年貨採購的各項配套措施,以及街道景觀改善,並以年貨大街為名,打響了迪化街的名號。年貨大街以及後續的容積移轉政策,使拆除古蹟的壓力大幅紓解,奠定了迪化街都市再生的基礎。

城市的遠見與農村的遠見紀錄片製作

由於相關經驗的成功,我與紀錄片導演劉嵩得以與公共電視合作,進行了一個獲得金鐘獎的大型製作─「城市的遠見」。這個記錄片的製作耗時數年,採訪了世界上許多可以作為台灣城市規劃參考的案例。多年後,公視又委託同一團隊,製作「農村的遠見」紀錄片,再次獲得金鐘獎的肯定。

城市的遠見與農村的遠見系列影片成為臺灣各大學相關科系,及縣市政府與地方社造團體的教材。

第三階段 2000-2002 擔任行政院 921 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

921 集集大地震之後,行政院成立重建委員會,由黃榮村先生擔任執行長。我離開教職,擔任副執行長,負責校園重建、觀光、產業振興以及社區總體營造。

新校園運動

地震後災區的國中小學大量損毀。在黃執行長全力支持下,我在極大的時間壓力下與教育部共同推動了新校園運動。三年後,上百個高品質的新校園逐一完成,大部分於規劃階段提出的理想,也得以實現。

觀光及產業重建

地震後災區的觀光業陷入絕境。我集合業者,依旅遊動線將 南投與台中縣的風景點組織成十三條旅遊線,並協助業者組成協 會,進行共同產品研發及行銷。重要的硬體建設,也透過國際競 圖提升水準。日月潭與阿里山就是在此機制下得以出現高品質的 景觀建設。十三條旅遊線的觀光協會持續運作至今,組成中台灣 觀光產業聯盟,對外進行更大規模、更宏觀的共同行銷。

社區營造

重建會成立了一個社區巡迴小組,鼓勵有意願的社區形成組織,並廣邀相關專家,與居民尋找社區振興的策略。我也積極參與其中。921 重建區產生了許多極為成功的社區典範。這些社區與公部門共同發展出許多新的協作模式,如點工叫料、自力營建、社區照護、社區生態旅遊、社區農特產品行銷等等,使台灣的社造理論與實踐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第四階段 2002-2005 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游錫堃先生擔任行政院長組閣時,我獲任命為政務委員,負 責督導觀光、環保、重建區建設、及公共工程等相關部會業務, 積極推動下列五大面向的工作:

面向一:推動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組相關業務

擔任國土分組召集人,與經建會、內政部營建署以及相關專 家學者完成了國土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後經立法院長期的努 力,終於通過國土法立法並付諸實施。

面向二:水與綠建設計畫

工作包括水資源規劃與利用,地景改善與復育,綠營建計畫 與下水道建設等項目,是永續發展與國土規劃的核心配套業務。 其中的生態復育、造林、新河川運動、自然海岸復育等方案,對 台灣高山、森林、河川、海岸均提出符合生態永續理念的新政策 目標,並在各項工程中落實。

面向三:行政院觀光推動委員會相關業務之推動

以觀光客倍增計畫為主軸,針對台灣觀光發展中的產品、行 銷、服務等全方位進行檢討,並將台灣的風景點組成北部海岸、 日月潭、阿里山、恆春半島、花東等旅遊線,組織業者與相關單 位,形成工作圈,對沿線的軟硬體進行體檢。重要景點也進行系 列國際競圖,引進了日、美、西班牙等國多位具國際知名度的建 築師與台灣專業者合作,大幅提升了觀光據點的設施水準。

面向四:內政部營建署城鄉新風貌方案

以競爭方式,擇優補助能提升城市競爭力,足以改變城市空間結構的大型方案,並補助地方政府聘請景觀總顧問,提升空間決策品質。

城鄉新風貌的補助作業,成為各縣市兩年一度的城市景觀設 計大賽,規劃設計出高品質的公共建設與景觀工程。許多建設後 來獲得國內、國際的設計大獎。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前瞻計畫之 城鎮之心建設,可視為城鄉新風貌政策的延伸,我亦與營建署合 作,分享經驗,如新竹公園及新竹動物園、基隆港周邊之水岸工 程規劃,即為城鄉新風貌所代表之專業願景的具體表現。

景觀面向的另一重大成績是景觀法草案的完成。景觀法若能通過,將成為提升台灣地區景觀水準最重要的法制基礎。

面向五: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的佈局與展開

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由游錫堃前院長提出,責成我選擇並列管 當時各部會推動的重要大型建設方案,透過價值觀的建立,專業 團隊的引進,作業程序的建立,負責專案人員的教育訓練,達成 地貌改造的目標。

被動員的部會及相關的計畫有:教育部新校園運動及永續校 園計畫,交通部台灣門戶專案,交通部觀光局觀光客倍增計畫下 的套裝旅遊路線整備計畫,文建會、客委會、原民會的新故鄉營 造,內政部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經濟部水利署新河川運動,工 程會的生態永續工程以及文建會、教育部的新文化設施等。

配合地貌改造運動的兩個系列國際競圖,諸多設計方案落成之後獲得國內外多項大獎,對台灣的地景產生深遠的影響。

擔任監察委員的自我期許與具體作為

本人於初任第五屆監察委員時,曾定下目標,將在過去熟悉的領域,包括國土規劃、城鄉景觀、公共工程品質提升、社會住宅建設、都市更新等,針對權責機關之政策與作為持續關注。

台灣已經形成一個令有理想的空間專業者窒息的困境。這個困境由下列原因交互作用,而且日益僵固。

  • 1. 政府部門的空間美學意識薄弱
  • 2. 各級政府興辦公共工程及區域規劃的專業能力不足
  • 3. 工程會扮演仲裁角色,未能積極領導改善專業工作環境
  • 4. 偏向防弊的政府採購法

於過去兩年餘的任期內,面對此一困境,所做努力如下:

1. 針對公共工程品質的提升

廣邀建築師專業團體,展開深入諮詢,並舉辦大型座談會,邀集建築師、營造廠、工程會、營建署、縣市政府代表、審計部、檢察官、法官,進行深入的溝通。達成共識、優先針對:1.公共工程預算編列單價過低,公共工程技術服務契約範本有違公平原則、2.建築師及營造廠之監工監造之權責、範圍及目的,長期以來無法釐清等議題,分立兩大調查案。

調查案結案之後,工程會及營建署針對改進建議,持續討論修正。法官學院也邀請建築師團體,針對以上議題之實務觀點,設計課程,結果深獲好評,並規劃每年開課。

2. 針對政府空間規劃專業能力之提升

與都市計畫學會合辦年會,針對台灣都市更新失靈癥結,與 台灣都市計畫法之結構性缺失與實務困境,分辦兩場論壇,聽取 地方政府及學者專家意見,收穫豐富。經與會專家學者建議,優 先立案調查地方政府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諸多面向未能落實之實情。 本案歷經近一年之調卷、約詢,發現各縣市都市計畫通盤檢 討,大多未能依年限進行,也未訂定相關之標準與原則,大多僅 解決零星個案。現正積極要求改善。營建署亦因長期放任地方怠 惰,予以糾正。

台灣大型水利工程、交通建設與區域空間規劃,息息相關,尤以晚近極端氣候衝擊,社會矚目案件頻傳,屢有決策錯誤或瀆職之負評。

本人立案調查之案件有:1.流域綜合治理已達計畫目標,但局部地區仍地層下陷,間有淹水災情、2.易淹水地區未公告河川區域及排水設施範圍、3.政府已投入大量治水預算,但致災型豪大雨仍傳災情、4.南部豪大雨造成道路千瘡百孔、5.阿里山公路側及三峽山坡地地主破壞水土致災。

針對公共工程及區域空間規劃之專業品質提升,經過相關案件之深入調查審視,有如下心得:

1.公共工程與區域空間規劃應有整合性策略思考

區域型公共設施,如水利工程,或區域交通建設,與區域空間規劃之整合性策略思考,息息相關,只對權責單位究責無濟於事。

2.鼓勵制度建立重於個案防弊

公共工程的監察,個案防弊與制度框正的比重,應取得平衡, 甚或應更著墨於機關制度面的改善。宜蘭經驗,以及新校園運動 的成功,都在於公共工程的決策與管理機制進行合理的調整。一 昧拘泥於採購法防弊條文,並無助於防弊。

3.鼓勵公共工程與區域空間規劃制度面的國際接軌

我們必須鼓勵相關單位認真檢視國外先進且行之有年的專業 實務,參考國際進步的相關制度。我們應考察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甚至中國的採購制度、空間規劃理念,以及這些國家推動專業進步的作為。我們應與國際接軌,不可再故步自封。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