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億:住宅應貼近生活方式,合乎人性需求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29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林欣億:住宅應貼近生活方式,合乎人性需求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住宅應貼近生活方式,合乎人性需求


作者:林欣億建築師

在十五年前,因緣際會協助寶花傳播公司拍攝公共電視的「城市的遠見」德國魯爾區及柏林三集紀錄片。當時在德國魯爾區看了不少住宅建築,他們都有特定主題,例如:單親媽媽住宅、親子自力造屋社區、高齡住宅等…。這些申請入住的弱勢家庭需要社會福利資源協助,透過公部門橫向整合與專業媒合,他們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可獲得有品質的居住空間,建築師善用空間手法,讓環境更為友善。

諸如此類的住宅議題,(如:單親媽媽住宅、高齡住宅等),在台灣可能會被貼上標籤,甚至引起抗爭。他們是社區居民自主管理,而非從上而下的集中管理。鄰近的社區從未擔心因這些社會[tag]住宅[/tag]拖累房價,因為他們的房子是用來居住的、用來滿足生活需求、用來健全社會福利政策的!這些房子不是商品,是民生需要品。

那麼特定的生活群體在空間設計上是如何呈現的?

在單親媽媽住宅中,媽媽通常是家庭成員中唯一的成年人,需同時照顧家務和孩子,因此廚房、客廳的視線可直接看到後院或中庭孩子的遊戲區;無視線死角的走廊空間及開挖半層的地下停車空間安全明亮、中庭對外開放與既有的巷弄融成一氣,在地下層安排小小的共餐廚房凝聚社區力。這個住宅非常小而簡單,沒有社區內的幼兒園、圖書室或托育服務,卻因空間使用的想像及生活經驗,創造出生動的使用模式語彙。單親媽媽們在身兼家務和工作外,透過租金補助減輕生活壓力;透過良好空間設計增加互動;孩子們也直接跟外在社會交流(念鄰近社區的學校),開放的中庭也減低大家對此社區的其他想像。從旁經過只覺得這是普通的住宅,經訪談得知,社區的住民未被鄰居抱怨或貼標籤。

親子自力造屋社區

親子自力造屋社區,申請條件是有三個以上未成年小孩的家庭。這個社區是以二~三層木造房屋為主,一個家庭要照顧三個以上的孩子,經濟壓力大,但生活空間的品質不能打折。為了降低居住成本,申請此社區的家庭,需要一起付出勞力造屋換取補助,有營造團隊輔導造屋的工事。為了鼓勵和滿足小孩多在外部空間遊玩,每一戶房子的門口有一間小房子。這些小房子其實是孩子的玩具間,裡面滿是小孩的腳踏車、挖土機、玩沙玩具等,不同戶的孩子們會互相交換玩具。住宅房子前後錯落圍塑出許多小角落的中庭,有沙坑、遊具、幼兒遊戲區等,而這些遊戲區附近,都有大人可休息的座椅、休憩區,不只有孩童的設施,也有大人的設施,同時也是鄰居們的交誼空間。這裡的孩子們一起長大、一同遊玩,在戶外消耗精力外,也彼此陪伴;社區間的父母們都是朋友,熟識彼此家庭的小孩,互相照顧,減輕了多子家庭照顧小孩的壓力。

高齡社區無障礙設施是基本配備

高齡社區位於湖畔邊,是礦坑宿舍更新的集合[tag]住宅[/tag],室內外的無障礙設施是基本配備,社區內另設有小型醫療室兼社區管理室,這社區的形成概念是讓年長者可以在最低度的照護介入下自主生活,並非療養院式的管理。魯爾區在重工業衰敗後有嚴重的人口外移問題,留下來的年長者居住在此,可以維持既有的人際與地緣網絡,因此在醫療的照顧資源得以降低。戶外原本是大片受汙染的土地,改造後的地景是去汙染後的人工湖,重新找回良好的自然環境。年紀增長是每個人生命的必經過程,透過硬體和軟體的配套,讓人有所依有所靠,讓生命更有尊嚴!

台灣tag]住宅[/tag]市場「商品通則」

回過頭來看我們台灣的住宅市場,普遍感受到的是一種「商品通則」,這些通則能滿足大部分的生活需求,卻不代表更好的生活品質。於是住宅抹脂點粉,靠昂貴的石材立面彰顯尊貴、裝修精緻的公共設施在拍完實景照後要付出龐大的維管代價、豪華氣派的大廳所費不貲但使用率奇低、高科技的監視系統和圍牆保障了安全卻也切斷了人際與環境的連結,而詞藻華麗的案名更不保證居住品質。住宅的價值越來越趨近於象徵,對於真正的生活需求又回應了多少?但消費者的選擇有限,房地產的行銷手法主導了大眾買房的評估判斷,建築設計的功能與角色被削弱,或許我們該自問還有哪些養分可以吸取,嘗試開始改變。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