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書章:藝術存有與公共啟蒙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龔書章:藝術存有與公共啟蒙

文章 forgemind.news »

作者:龔書章

位於倫敦的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自2000年開始,每年夏天都會邀請一位建築師在它戶外區域搭建一座臨時建築(Pavilion),幾乎不設限地讓建築師們發揮創意與想像,Zaha Hadid、Herzog & de Meuron、Toyo Ito、Frank Gehry等都曾受邀過,而現在每年夏天不管是市民或遊客都期盼著下一位建築師在一樣的場域中,展開建築與地景環境的對話。

而位在紐約長島一棟古老的紅磚樓MOMA PS1也為了讓更多新銳建築師有表現的舞台,則透過「YAP」(Young Architects Program,青年建築師計畫),以徵件的方式邀請年輕建築師針對戶外設施提出一個環保永續的臨時建築。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建築地景雕塑體而已,它構築的是一個可以提供多元使用性的場域;每到夏天音樂季時,總是聚集滿滿的人潮穿梭其中,透過活動與人群?動了新的城市生活想像。

如果我們現在再回頭來看當年的巴黎「龐畢度中心」-雖然它與整個區域的紋理相異,偌大的建築體與廣場顯得突兀與意外,而引動了各方的爭議;但這正是當年的青年建築師Renzo Piano與Richard Rogers企圖站在當時的城市紋理和歷史文化的對立面,透過這樣的實驗作品回應了一個時代的「未來性」。今日回看這件作品,我們反而可以理解這個前衛但也生氣盎然的建築和城市廣場,的確企圖在一個對的時間、對的位置回應整個時代。

不管是蛇形藝廊、MOMA PS1或龐畢度中心,它們不僅代表著藝術的「存在性」,同時也透過不同的實驗性構築和空間表現來展開與「時代性」對話,更讓藝術的實驗?動了一個新的公共意識,而滲透在城市的當代生活當中。我認為這個時代對於一個美術館所扮演的角色和定義,也正因為這些種種的實驗計劃與想像,已經有著不同而更積極的期待。

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重新面對一個美術館應該如何扮演一個公共性的角色?並且定義藝術如何保持自身「在」與「不在」的美學思考與存有價值?或者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於地景環境與其對話?

這些提問回應著我參與北美館這兩年「X-site」地景裝置計畫的種種觀點-這計畫從今年三月正式展開北美館前方偌大的公共廣場-這對大眾來說絕對是進入美術館的必經路徑;然而這三十年來,我們似乎感覺不到這個廣場存在於城市當中的公共性角色,而「藝術」也似乎永遠的被包被在龐大的建築當中自我存在,與市民大眾或這座城市並未有更積極直接的對話或關聯。

因此在X-site計劃中,我們更希望對於一座存在於城市中30年的公共美術館,能有更具進步性和革命性的思惟來面對公眾、面對社會、面對時代,進而讓大眾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建築、藝術與生活的相互關係更具啟蒙性,而非一場喧嘩的炫技嘉年華或周年慶典。

在今年的31件參賽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多數青年創作者的作品,無論是在實驗性、或論述性上,都企圖以不同的構築、形式、材料、媒介與活動介入這個重要的公共空間,也因此充滿著許多值得辯證的價值和想像。

有些作品以台灣既存於生活中的現象物質轉變成構築材料,例如以台灣傳統的辦桌椅凳,作為充滿張力且多樣的空間構築地景,研究如何藉以台灣的簡單板凳腳架的創新接合方法和模式,以及再現圓桌聚伙的場域氛圍,形構了一系列充滿活動痕跡的地景(薛丞倫+R-Studio∕桌伙);將台灣最便宜簡單的臨時輕構架和彩色條紋的帆布,重疊交錯出一層層的辦桌臨時布棚遠望圓山地景(無有不二∕相遇之舟);以及以充滿生態環保回收物質的寶特瓶,即興有機地將北美館廣場佔據且解放成一個愉悅的綠色場域(夾層工作室∕寶特天棚)等,都是藉以有意識地回望台灣最為靈活而且低技的技術,以及生機無限的庶民意象,企圖再創一個「有別」的地景。

雖然我從這些作品當中,都看到了台灣新銳建築師們面對自身文化的強烈熱情與企圖,但是也同時觀察到這種再現台灣種種在地現象和庶民工法的表現,或多或少都呈現了相當的同質性和限制-一方面有了更為清晰而貼近文化的觀點和論述,但也因此多了些媚俗的甜味而不容易超越。

另一方面,今年的作品當中也有看似輕鬆、散置但也頗具空間敘事實驗的作品,而呈現了不同的藝術觀點。就像作品「雙面牆」(洪士堯+引埠設計+江佩弦)企圖將北美館的正立面藉由九十度的轉向,來面向中山北路形成了另一個新的正立面,而重新定義了北美館前的廣場,成為一個既是室外、又是室內的都市公共客廳。這個作品更進一步地藉由一方面藏在這個正立面中的層層樓梯,讓人在上升的路徑之間,回望圓山和廣場之間的兩面性;另一方面又在廣場創造了一系列散置的客廳,強勢地佔領了這個美術館的機構性,重新定義了城市公共生活中的種種情狀。

而來自美國的Bobby Petersen & Rain Wu(吳雅筑)的作品「生存的要素」則以一系列看似無關卻又充滿感知敘事的空間裝置-如可無限伸展的蚵殼餐桌、昔日阿嬤的床蓆棚架、既藏又顯的水廁等-來表達建築和藝術之間最具詩意的「針對性」。雖然這兩個作品在形式和意念的表現上,都不算是最原創的作品,但是我完全可以感受到作品當中所蘊涵藝術性的強度,以及人在其中的深刻經驗。

2015年第2屆X-Site的首獎作品「未知的質域」,則是繼2014年第一屆「X-site計畫」首獎作品「邊緣地景」-以簡鍊的竹子構築為基材,建構了一個與北美館室內大廳等大等高的線性虛體「竹井」,來回應北美館的厚實的封閉量體-之後的另一座既抽象又具象的地景作品,來回應今年的主題《會面點》(Meeting Point)。

首獎的創作團隊「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人嶼 Legacy Lab」透過一系列具豐富物質性的紙牆和線纜,形塑一個非物質性的多重會面場域,來面對清晰軸向管狀實體的北美館,引發人們在這個地景空間當中,產生自我認知和感知的非常經驗,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廣場上看似輕透而巨大實存的公共地景-它既是輕透漂浮、連續開展的群山,又是多軸消點、錯向並置的街道∕廣場;既是一個層層疊疊、充滿觸覺感知的經驗迷宮,又是一個自由激發、隨機而生的會面點-進而透過人們視點與活動的動態移變,引動了一個對於北美館與城市空間之間的公共意識,以及對於物質感知之藝術凝視。對我而言,這個作品無論在地景的回應或是材料的感知實驗上,都充滿著無比的想像和詩意力量!

這連續兩年的「X-site計劃」參賽作品,的確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群青年建築師和藝術創作者們,對於城市公共性的關注和面對時代的熱情實驗。他們一方面藉以一座臨時地景藝術∕建築∕裝置來解放、重塑與定義一座存在於城市中30年的公共美術館,再現他們對於北美館與城市空間之間的公共地景之積極想像;另一方面,他們同時也透過對於藝術和活動形式的創新想像,打破原本的城市公共空間意象,讓人們不管是站在外面遠觀或是走進其中,都有一種全新的觀點來凝視這個地景環境,進而建立起人們與藝術、建築、環境等多元關係。

我也衷心期待往後每一年「X-site計劃」,除了要不斷持續地建構一個「有別」的藝術觀點來定義美學的存有價值,更要隨時回應著我們現存的社會情狀與文化意識,進而引發一個更具積極性的「公共啟蒙」論述。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