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欽文 - 「台灣塔」評選過程的二三事

宗旨在於團結熱心人士,以活潑創意的行動來「宣揚建築文化」「改善執業環境」以及「提昇建築教育」
回覆文章
forgemind.news
網站管理者
文章: 8789
註冊時間: 2002-09-30, 12:44

呂欽文 - 「台灣塔」評選過程的二三事

文章 forgemind.news »

呂欽文:「台灣塔」評選過程的二三事
作者: 呂欽文(作者為建築師,建築改革社社長)

自從藤本壯介設計的「台灣塔」獲選後,台灣從南到北,獲選方案無時無刻不被社會各界拿出來檢討。從外觀到功能到意涵到整體價值,無一不被人詬病與質疑;橫跨都市、建築、景觀、文化各界,少有一次公共評比能引起這麼廣泛的批評聲浪。

評選過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會讓這樣的作品出線,會是每個人心裡最常浮現的疑問。

「建築改革社」原計畫訪談參與評選的委員,希望藉由他(她)們的說明,一解大家心中的疑惑。雖然多位委員都有強烈的意願將整個事情攤開來從頭到尾好好檢討一次,但由於選舉季節即將來到,因事涉敏感、牽涉廣泛,被認為不是公開談的好時機!

我們的計畫雖未能如願,但經「旁敲側擊」,仍有些資訊值得與大家分享。

分享的目的固然是為了求知,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台灣塔的經驗可以做為即將上路的空總等大型開發案的借鏡。

圖檔
↗ 藤本壯介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 - 台灣塔國際競圖提案

● 其一

原最被看好的羅馬尼亞 Dorin Stefan「漂浮的眺望」,在第二階段比圖中沒法展現出技術上「漂浮」的可能性後,曾使所有評審「詫異」、「失望」。而第二階段被大家看好的另兩件作品,奧地利soma ZT GmbH / Martin Oberascher/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藤本壯介/宗邁建築師事務所相較,前者缺乏功能性,被認為花那麼多經費不值得;後者是龐然巨物,工程執行性亦有問題;競圖成果的這樣的「低迷」狀態,讓多數委員感到「困惑」!也因而,當場有委員提出「廢標」之議!不認為這些案子有資格被選出來成為事實!但經主辦單位「堅持」之下,仍被要求評出結果。最後,藤本壯介的「台灣」,在一堆看相不佳的蘋果中,被認為是比較好的。

● 其二

台灣塔的原始構想,是出自臺中市政府於2007年1月委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Stan Allen 所領導的 Stan Allen Architect 團隊與國內龍邑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水湳機場原址地區整體規劃」的結果。

當時的規劃內容中對「台灣塔」的「計畫」是如下一百多個字:「計畫台灣塔為一至少300公尺高的獨立塔結構,除供民眾觀景及一些相關的休閒娛樂功能外,還計畫賦予它示範性綠建築的角色及功能。在此設置環境品質監測站,供相關研究人員使用,作為研發適合臺中及水湳地區在地性新能源的基地。全部樓地板面積規劃約3,000平方公尺,至少應包含下列項目:大廳、服務諮詢中心、電梯等候空間、賣店、餐飲服務區、觀景台(或觀景設施、設備)、環境品質監測站。」

台中市在辦理後續台灣塔的比圖須知中,沒有增加任何的「建築計畫」,僅多了一個「城市願景館」(城市願景館:計畫以大臺中地區為主題,呈現地區發展過往記憶、今時生活、未來遠景及全球城市等四大主軸,並設置城市規劃常設展,輔以全市模型展示。同時設置環境資訊中心,提供節能減碳、生態城市之推廣教育)。

至於為何是300公尺以上高?根據瞭解,是為了能看到台灣海峽;而橫亙期間的大肚山,高度約為300公尺!

來自世界各地的評選委員進場時,競圖腳本就如上所述,沒有質疑或變動的可能性;他(她)們必須在既定的遊戲規則內執行職責!

● 其三

台灣塔第二階段的評審委員名單為:安郁茜、林盛豐、郭肇立、劉舜仁、Marcos Cruz(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博士/東海逢甲訪問學者)、大野又敏(東京大學建築教授)、Adele Naude Santos(美國MIT建築學院院長)

委員們對於「水湳機場原址地區整體規劃」的整體內容評價其實都不低,只是對於台灣塔的發想源起與醞釀過程不甚理解;更對於原本只佔兩三頁篇幅的台灣塔構想何以可以如此輕易的轉化為數十億工程的競圖案,而沒有較嚴謹的「計畫書」也覺得不可思議。

● 結語

以上的資訊,不同的人可以解讀出不一樣的檢討意見:是原始規畫太過輕率的做了建議,埋下後面的亂攤子?是執行規畫者不知事情輕重,太輕率推出了競圖案?是草擬比圖文件的單位敏感度不足,讓國際競圖成了脫韁野馬?是參與比圖者不夠敬業,拿台灣當遊戲場?是評審委員不夠專業,沒挑到好的作品?

我們無意於爆料或責難;只是國際比圖方興未哀,大型開發案蓄勢待發。從規劃的源頭到執行的各階段,要再發生如台灣塔般的劇情絕對不難。公部門還不願正視所發生的爭議,但希望未來的執行者能在心裡能有點譜,以趨吉避凶!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