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至屏東:黃卓仁建築師的地域敘事與意念實踐

工作營、旅行、展覽、畢業展、演講、活動、研討會或近似之事件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79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台南至屏東:黃卓仁建築師的地域敘事與意念實踐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2024年3月29日夜晚,一場關於住宅的演講在築生講堂舉行,專題為「私/獨宅系列講座」,邀請丁尺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卓仁來分享他對於住宅設計中「封閉與開放」的深刻見解。黃建築師以「住宅裡的封閉與開放」為演講題目,將「家」描繪成一個滿足物質需求之餘,更兼顧精神寄託的「小宇宙」,這種觀念對當代住宅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考向度,他引用了美國藝術家James Turrell在金澤21世紀美術館的作品「藍色星球天空」和溫德斯(Wim Wenders)導演、日本演員役所廣司主演的電影《我的完美日常》中的「木漏れ日(Komorebi)」概念,來開啟對於自然與建築關係的討論。

延伸閱讀:文·溫德斯《我的完美日常》電影 完美融合日本生活日常與公共廁所

鄰里新聚點:老屋改造後的共生空間「昔屋 - 人嶼物基地」

首先介紹的作品「昔屋 - 人嶼物基地」,位於台南成大附近的一條巷弄之中,原為一處老舊的建築,經過黃建築師巧手改造後,轉化為一間集辦公與住宿於一體的空間。改造過程中,原有的鐵皮加蓋被拆除,以創造一個開放而且親切的綠色空間,地面層開放式的設計讓鄰里居民能夠自由進出,與屋主進行交流,同時,局部樓地板的移除與綠色植栽的引入,使得即便在有限的空間裡,人們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和光與風的對話。

空間魔法:將家轉化為孩子的成長樂土「木木之家」

第二件介紹的作品是「木木之家」,這是三代同堂的新建住宅,同樣座落於台南的一條狹窄巷弄中。而且,從相片中目測,通行巷道確實非常狹窄,但仍能讓汽車通行,地面層還能設置停車位。屋主夫妻在國外受教育,很希望能在屋內提供三個孩子狂野玩耍的場域,透過黃卓仁建築師精心設計的雙層挑高空間,設置攀岩壁,還增設鋼管讓孩子直接從上層直接滑到下層,並且利用檢討到的剩餘空間轉變為躲藏玩耍的洞穴與通道,令人感動的是,父母願意用建築空間陪伴小孩的發育,鼓勵他們產生好奇心、主動探索,而建築師做出相對應的設計,讓一家人在其構思的環境間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這或許就是建築師工作雖然辛苦,卻仍然能吸引許多人投入的原因之一。

跨代共居不共棟:多層次家庭場域「埕宅」

第三件介紹的是「埕宅」,雖然也是位於台南巷弄之間,但其所使用基地是屋主的父母住屋前的空地,為了滿足年輕夫妻與長輩同住但不同棟的想法,並且維持家族成員間交流互動,考量到家族成員之間的互動與私密性,創造出一種新舊交融的居住模式。黃卓仁建築師將「埕宅」西側定義為「家族介面」,將既有主屋入口雨遮下的活動無縫連接至新建住宅入口的大雨庇下,大雨庇上方是露台,也就是說,這片大雨庇在水平關係上串接了新舊的關係,也在垂直向度讓地面層和上層之間產生互動,創造水平與垂直、基地內與基地外、新住宅與舊家屋之間的對話與連結。

建築在西側與北側分別形成「物環介面」與「鄰里介面」,「埕宅」透過在西側配置樓梯和南側種植一棵大樹,有效地應對了台南夏季炎熱的氣候,同時也為住宅內部帶來了自然的涼爽與綠意。大樹不僅阻擋了來自西南方的直射日光,還為室內空間提供了一片綠蔭,使得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宜人。北側的二層平台則成為在炎炎夏日中避暑的理想場所,不僅如此,這片平台也提供了一個與鄰里互動、觀賞景觀的絕佳視角。

室內入口處的二層挑空設計,加上鄰接著大樹的小院落,讓人一踏入住宅便能感受到一股涼爽的氣息,並且透過巧妙的空間布局,使得屋內的活動自然而然地延伸到戶外,居住者在此可以仰望天空,享受自然的美好。這種設計不只是在視覺上營造了開放與連結的感覺,更在功能上強化了室內外活動的流動性與互動性。

延伸閱讀:圍塑兩代交流場域與生活聯繫的住宅,台南埕宅/丁尺建築師事務所

垂直探索:台南老宅生態重生「山與霧之家 」

第四件是「山與霧之家 」,這名字取得很可愛,「山」「霧」其實是與屋主同住的兩隻貓咪的名字。

黃卓仁建築師先為這棟巷弄裡的長型街屋老宅減重,使建築輕量化,以結構安全前提下,拆除局部牆面及樓地板,讓老屋的結構能夠減輕負荷繼續前行。黃建築師同時也為室內空間創造了更為緊密的垂直聯繫,原有房間走道、開口重新利用為新空間裡的串接方式;以重新配置通往屋突層的樓梯,並且將既有的普通樓梯平台轉變成了私密而獨特的小空間,成為諸多舊建築改造案例的獨特之處。此外,一樓廚房因為結構補強新加的支撐柱採用圓柱,而不是用H型鋼,柱梁相接處以及通風管道用低調、白色粉刷的天花包覆,都秉持著「去物質化」的意念,極大地減少了生活中的視覺干擾。

老宅重生過程中,黃卓仁建築師創造更加良好的垂直關係,打開樓地板後,原有房間走道、開口重新利用為新空間裡的串接方式,而重新配置通往屋突層的樓梯,使既有樓梯平台轉變為一處私密小天地,可說是舊建築改造當中的神來一筆!補強結構而在一樓廚房新設的支撐圓柱,而不是採取H型鋼,並且將柱梁相接處以及通風管道用低調、白色粉刷的天花包覆,以「去物質化」的方式使屋內對於生活的干擾極小化。

保留老宅特色的同時,黃建築師也融入了新的生活美學。老屋的淡綠色磁磚外牆得以保留,並在立面上新增了可以給九重葛爬藤的擴張網,預期將來這裡將會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新設的車庫大門選擇了與外牆相協調的深綠色,這種細膩的色彩運用與自然元素的結合,進一步強化了建築與環境的關係;黃建築師與屋主之間的合作關係也是設計過程中的一大亮點,說服屋主女友採納樓梯變動,以及屋主的手作雕塑作品巧妙地整合到落水頭設計中,展現了建築師對於細節的關注與尊重業主的態度。

木漏れ日:黃卓仁建築師探索「小宇宙」空間哲學

透過以上黃卓仁建築師介紹的四件住宅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於生活空間、自然元素以及住宅功能性的深思熟慮。黃建築師的空間創造不僅僅在於解決實際的居住需求,更在於如何讓建築與周圍環境、自然光線、以及居住者的生活方式發生互動。他對開口大小、人體尺度、挑空設計與垂直連接的處理尤為出色,使得每一個空間都能感受到光影的變化與自然的氛圍。特別是黃建築師利用自然光線與植栽,創造出令人動容的光影變化,展現了黃建築師在「小宇宙」中回應「木漏れ日」的方式,達到居住的舒適度,也豐富了空間的美學價值。

從龍眼到焙灶寮:探索台南東山的常民智慧

台南東山區,黃卓仁建築師進行了一項關於當地焙灶寮的研究,這些焙灶寮大多位於山坡上,專門用於烘焙龍眼。台南東山,這個以豐富農業生產著名的地區,每年八月都會進入龍眼的採收季節,農民採收後立即送進焙灶寮進行烘焙,黃建築師介紹的焙灶寮,以竹構屋頂覆蓋,不僅是台灣傳統建築方式的一部分,也是充分利用在地自然資源。運用常民智慧「設計」的焙灶寮讓工作區與工作者的居住區位於同一層,創造了一種生產與生活密切結合的模式,居住區的大通舖設計,使工作人員在躺下休息時也能透過水平開闊的開口欣賞到東山區的壯闊自然景觀,隱隱約約中,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也看到傳統生活方式與當代建築設計結合的可能性。

從焙灶寮的剖面示意圖可以看到傳統建築形式與其機能的結合,柴火位於下層燃燒,煙霧通過在山坡挖開的通道上升至焙灶平台,進而烘焙龍眼。這一過程不僅讓龍眼得以經過烘焙增加保存期限,同時也為焙灶寮內部和屋頂的竹子留下了煙熏的痕跡,成為一種獨特的時間與生產活動的記錄。

加祿國小枋山分校:在抽象與真實往返的公共工程

最後加碼介紹的是公共工程,位在屏東的「加祿國小枋山分校」,此校園建築作品曾獲2020年ADA新銳建築獎,折板與樓梯、平台以及校園量體型塑出一條抽象的大鯨魚,黃卓仁建築師說,競圖時是將遠處大武山脈的山形做為概念,以校園量體及折板回應其走勢,後來為了提供學生們一個充滿童趣和親切感的學習環境,創造出一條抽象的大鯨魚形狀,既回應了自然環境,也賦予了建築生動的形象。

「ㄇ」字形的量體,背面擋住了大武山來的落山風,前庭面海而且在「鯨魚」尾巴處形成一個家長與學生聚集場所,二層露台則可作為觀賞台灣海峽景觀和海嘯來臨時給村人的避難平台,學校設計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黃建築師對於使用者,尤其是學童們的觀察與關注。從牆面、開口到遮陽板和導引系統,每一處都融入了富有童趣的設計元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探索慾。二層露台不僅作為學校的觀賞平台,提供了欣賞台灣海峽景觀的絕佳位置,同時在海嘯來臨時,也能作為村民的避難所,建築在滿足教育功能的同時,也承擔著社區防災避難、安全屏障的角色。

延伸閱讀:大鯨魚從海洋游進校園,屏東縣枋山鄉加祿國小枋山分校/丁尺建築師事務所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