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 從4公共住宅設計建構宜居生活的想像

工作營、旅行、展覽、畢業展、演講、活動、研討會或近似之事件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5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臺博館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 從4公共住宅設計建構宜居生活的想像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臺博館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 從4公共住宅設計建構宜居生活的想像


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的「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透過各國及臺灣歷史上約40處的公共住宅設計案例,回望百年來對於「宜居」的公共住宅設計和社會價值觀演變,即日起於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廳舍2樓特展區展出。

2023年12月4日舉行特展開幕式,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臺博館館長洪世佑、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梁豫漳、臺灣建築學會主任委員徐昌志、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秘書長蔣雅君等貴賓均出席與會。王時思表示,文化部與內政部合作,導入藝術銀行於公共住宅中,希望達成理想生活的體現,除了住宅硬體外,還有內在身心靈的關注,讓公共藝術能在民眾生活及公共空間中出現。

「公共住宅」是國家面對都市人口膨脹、超過負荷的環境,介入改善居住問題的方法與嘗試,也是一種理想現代生活的實踐。「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以19世紀以來的公共住宅發展為主軸,呈現各國發展多元公宅設計的努力,並對照臺灣自日治時期、戰後至美援等不同階段的嘗試,從公宅起源、建築功能與設計演變、經濟學等面向切入,帶動大眾對未來公宅或居住生活的想像。

本次展出40處的公共住宅設計案例,歐洲最早期的代表案例1858-1883的「百年前工業合作社的模擬家庭實驗:法國吉斯之家」,白手起家的鑄造業大亨葛丁為他的工廠員工建立了一個合作社社區,將員工共同勞動的成果,以「同等的價值」投入改善員工的生活條件,成為公共住宅制度的啟發。1919-1922「天空中的街道:荷蘭賈斯圖凡艾芬住宅群」,結合都市「高層塔樓」與花園城市「聯排房屋」這兩種傳統社會住宅的模式,影響了荷蘭現代建築的發展。

臺灣案例包含1935年「南方風土住宅:臺灣臺南東門町市營住宅」、1955年「中美合作自助建屋:臺灣碼頭、礦工、鹽工工人住宅」、1961年「臺灣版住宅博覽會:臺灣臺北市敦化南路示範國民住宅」等,是臺灣早期公共住宅發展的重要例證。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未來會持續以博物館角度切入臺灣建築文化推廣,期望能藉由展覽與教育活動向一般民眾推廣建築文化與建築美學的社會教育。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