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衛文件展 實務報告 康旻杰

工作營、旅行、展覽、畢業展、演講、活動、研討會或近似之事件
回覆文章
站長eaGer

台灣前衛文件展 實務報告 康旻杰

文章 站長eaGer »

本文轉載自CO6 台灣前衛文件展 Taiwan Avant-Garde Documenta III 網站

C06台灣前衛文件展

展覽地點及日期:

1.國立台灣美術館
日期:2006.12.30~2007.02.25

2.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台中二十號倉庫、台中市文化局動力空間
日期:2006.12.30~2007.01.28
最後由 站長eaGer 於 2007-01-08, 01:1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站長eaGer

文章 站長eaGer »

【實務報告】
空間懸置與延異

康旻杰
淡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一、懸宕於社子島

社子島的空間狀態趨於一種懸而未決(pending)的曖昧存在。這片原本完整且地理區位清晰的河中淤島,由孤立而被強迫與都市接銜為半島,自此與台北都會間形成微妙的斷裂性聯繫。形塑其當下空間形式的力量一方面是自然河流的沖刷與潮水來往的邊界位移;另方面是國家機器的運作決定了資本力量的暫緩,以高築堤防、擡升地平、都市重劃的願景配合重劃執行前的禁建令,遏止大規模的民間開發(但一禁建超過30年的政策顯現的反倒是政府無能處理長久困擾這片沙洲島的水患問題);然更具體可見卻相形隱晦的力量,卻是留駐並定居島上的草根聚落於時光嬗遞演替間積累文化地貌的生活實踐。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匯入淡水河的地理前緣,遠眺關渡八里,與命運相似的洲仔尾(洲美)隔河相望。穿梭於島內忽現乍隱、幾無邏輯的路徑間,隨機浮現老建築、聚落、販厝、鐵皮工廠、菜園、老樹、角頭廟、違建、學校、廢墟、油桶、垃圾;而環島的道路總不時駛過讓地表微震的卡車砂石車,像許多流竄於都市邊陲、秘密帶入棄物或載走資源的游擊車隊,悄悄改變不易辨認的地景細節。平行於側的加高堤防及堤外的水岸沙渚蔓生芒草與水筆仔,在邊緣之外以另一種時間節奏吞吐都市排泄、候鳥、與招潮蟹。道路與堤防隔開了原本依附的水岸與聚落,岸邊隙地的小廟前散佈紅色塑膠椅和被丟棄的各式座椅,老人與女人閒坐抽煙,樹下還有些燈光幽微、似有暗示的矮房。深入水中的木堤邊擱淺的小船,無謂地等待潮漲。

但社子島非只是前現代的鄉愁重返,非只是孤懸於都市中某些因產權複雜尚未開發的空間區塊,非只是禁建下的違建蔓延,也非一種有意識抗拒資本城市開發的空間保存行動;擺盪於微觀的聚落關係及巨觀的全球化都市尺度間,存在一種人的政治現實及結構性的當代空間哲學命題。這似島非島的地方與都市如此接近,但又僅於一線之隔外呈現某種島嶼宿命,一種因非自主選擇的開發延滯衍生的空間差異。若果以德希達(J. Derrida)刻意造字玩弄「延異」differ(a)nce既「延宕」defer又「差異」differ的文字遊戲觀點,這介於時間與空間、實體與行動、存在與虛構之間的「動名詞」狀態,或其中指涉之「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頗堪玩味地提供過去都市規劃理性甚少觸及的地方閱讀視野。而對照於其他非都市地區或鄉野的空間閒置,框限於特定都市計畫及土地使用劃分下卻遲未開發的社子島另有一番弔詭的懸疑:都市不在遙遠的異地,真實的速度每天自緊鄰的半空密集穿梭而過(洲美快速道路),深化了社子島在自然與人為力量操弄下、與都市快速發展順勢脫勾(disarticulate)的不確定處境。島內的住民慢慢開始自嘲,自稱是不屬於台北市或中華民國的獨立國,長久的無奈逐漸於化外衍生出一種兼具排外與自在的生活態度。

二、域外之域、外邊之邊

在如此懸宕縹緲、連為自身決定未來行動都無力開展的狀況,乍看處處碰壁,卻於數十年的重重箝制下演繹出一公權力與資本幾乎棄守、略帶無政府色彩的自由任性。整片島嶼仿若城市衛星空照中一塊看似尋常無異、經仔細比照後才顯現出晃動糊焦的空間失格,其懸而未決之狀態(「後決之前狀態」)比純粹的地理邊緣更逼近一種城市放逐,意識型態及主體性渾沌不明,在封閉的空間框架中卻摺皺出開放的域外(dehors)想像。由布朗修(M. Blanchot)到傅柯(M. Foucault)到德勒茲(G. Deleuze),域外(或外邊)原指涉那無固定疆界或形式、乃至不可思考之哲學流蕩,一種「比外在更遙遠,比內在更迫切」、以「無用的否定性」(nagativité sans emploi)對抗辯證法的實存;亦即,域外企圖描繪的並非一實質空間,而以之詮釋一被賦予聯想的特定空間實則矮化謬化了哲學思考本身之疑旨。但若將都市懸置延異之處當作一有意識的關於域外之空間回返,重新審思域外接櫫的,以陌生化(made strange)凝視陌生他者、拒絕在一般論述語言中完全交出意義、且不斷於間性(in-betweenness)縫隙追尋本質的企圖,對當今忽而崇尚理性忽而擁抱鄉愁的目的性空間規劃,或依賴線性貫時(diachronic)描述壟斷詮釋的地方文史研究不僅是關鍵性的警鐘,甚而是面對都市性中城市本質及多元複雜之認同界面,重提美學意識時必要的探索。

且大膽以域外之域、外邊之邊看待社子島與台北市空間主體關係,這被時間放逐的漂島在懸置成為常態的限制下,其實隱含了不斷逾越(transgress)既定意識型態與規劃政治的哲學�美學想像。域外之「域」或外邊之「邊」,因而只是空間回返的暫存處所,始終在開放的空間敘事過程成形繼而崩毀(注意布朗修如此定義敘事:「敘事是朝向一點的運動,這一點不單是未被認識、不為人知、陌生,而且彷彿沒有任何在這運動之前和這運動以外的實在性。但它卻是如此專橫,敘事所有吸引力都是由它而來,以致敘事在到達這點前甚至不能「開始」,然而唯有敘事和敘事那專橫的運動才能提供那讓這點變得真實、有力和吸引的空間」)。不趨炎附勢的文學和影像再現,在這思維游牧的場域落腳,趁它被強勢力量固定空間規範與意義之前,與時間競逐,註記論述語言外之真實感知。

三、然後

然後,論述與機構的干預介入,懸置解除、空間定格?對都市發展而言,閒置或低度利用空間常被指責為規劃與執行脫軌的過失。在土地使用邏輯下,每一處都市空間都各有其一般性之名目;屬於歷史的,回歸公共認可的保存(繼以博物館、再利用、活化的各式programming),該被開發的,公私部門只待時機到來即依法闢建。公共性與理性共識(犧牲了哪種可忽略的少數?)決定一切。已拆除更新的不談,同樣被禁建了半世紀的艋舺剝皮寮老街好不容易保留了多數建築,就很理所當然被指定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同樣孤懸城市水岸邊陲的寶藏巖違建聚落,在號稱進步的文化局支持下變更為保存區,配合所謂進步規劃的操作逐步定位於一共生的人文藝術社區,還有其他大小規模博物館化或在自負盈虧的OT機制下必然商業化的空間經營策略──每一處地景意義的重新賦予,機構隱匿之手總如影隨形。相較下,社子島目前的懸置與延異處境究竟幸或不幸?
論述總會回到政府的遠見或在地居民的生活經驗與自主培力於後續空間意義爭奪及規劃行動上的角色,哲學與美學的提醒顯得如此微不足道。域外誠然無處不在(因此,開發或保存或閒置並無差別),但域外之域(或白話點說,資本城市中竟被允許放任的無政府空間狀態)在各種力量的收編下正持續萎縮。德勒茲以文藝復興時代被流放於汪洋的瘋人船比喻傅柯所提出、由域外翻摺出的「比內在更深沈」的域內(dedans),「瘋人被囚於最自由、最開放的核心,被銬鍊於無限的路口。瘋人是絕佳的過客,一種旅途式的囚禁。」瘋人其實是關於他者的思考,但不是因於某種人道主義式的道德或刻意對差異弱勢表現的社會關懷;而是我們自身面對未知未定,意圖在時空洪流捕捉如希臘神話中無法克制回顧慾望的奧非爾(Orphée)對妻子尤莉迪絲(Eurydice)於永遠消逝前的最終凝視。

孤絕島嶼的時間囚鍊並未因空間半島化而解放,那自由開放核心的過客還繼續在旅途遊蕩。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