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

專技人員高考、公務人員考試、地方特考
起而行

國際化??

文章 起而行 »

什麼是國際化
在瀏覽站上的建築師考試制度之後
我內心起勒這樣一個疑問
讀外國作品集,補習托福英文,花200萬放洋,改變建築師考試制度,就能和國際建築師ㄧ較長短?
漢寶德在昨天的中國時報上發表一篇文章,很有感觸
故宮為何要辦國際競圖
本地人真的無法完成設計需求和訴求嗎
幾乎清ㄧ色的外國評審有能力決定什麼是台灣的故宮??
國際競爭力??
除了語言不同
有什麼是有心人學習不了的事
考試制度真能影響台灣得建築師競爭力
所以,李祖源,姚仁喜是沒有競爭力的人囉??
建築師考試也只是一種品質控管的競爭程序
換個方法還不是競爭
如果錄取率一樣很低
還不是會有考試離職請假潮
如果錄取率很高
會有鑑別率嗎
還是這樣就會有所謂得國際競爭力
所以對一個國際競圖參賽者
競圖是面臨許多選擇題而不是ㄧ個設計意念的申論題??
競爭本質面對的不是競爭過程中某些素材
那只是手段
對於一個競爭參與者而言
意圖通過的渴望和毅力才是全部
超過40歲以上的錄取人數大幅降低是為什麼
因為事業已經起步,人在職場江湖不由自己
實務經驗只要持續工作就ㄧ定會累積
換個考試制度除了阻止年輕人和40歲以上的考生競爭之外
還有什麼??

如果你已經準備要參加建築師專技考試
就是今年而且你 就是你
你也真的相當希望自己榜上有名
絕對要成為台灣合法註冊建築師
將來要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相信我

do some thing that you really need!

幫助你成為建築師的不是繼續在公司熬夜做競圖
而是請假回家唸書

幫助你取得台灣合法建築師身分未來能在國際上站的一席之地的
是關鍵的ㄧ題結構計算,或是ㄧ個問答題
很殘忍無情嗎
我陳述的是事實




要報恩
未來有許多機會
ㄧ定要記得對體諒你的建築師終生感恩
ccl

文章 ccl »

其實建築師考試制度要更改有沒有什麼不好
只是...不論是改選擇題 什麼國際化 提高設計品質...
說穿了不過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提升執照的錄取率罷了
本來建築設計品質或是能力的問題
就不在於考試制度
考試本來就只是一個資格的審查
作不作設計 開不開業 都是個人決定
跟國際接軌...所以制度什麼一切「依循」先進國家的方式??
真的有用嗎
假使真的提高了錄取率
台灣有多少家開業的事務所有足夠的能力提供這些人實習
要工作幾年才算有資格?
又是哪一種工作性質??土開算不算 房仲算不算 空調算不算
舊制度或許有所缺失
但是直接抄襲國外的制度 又缺乏相關配套措施
這樣的考試制度只會變成執照生產機器吧
CPH

文章 CPH »

最近洋基和紅襪五連戰首日雙重賽的第一場比賽在禮拜五下午,你知道嗎,你應該知道,波士頓主場將近四萬個位子都坐滿了人
明明應該在辦公室打拼(混)的時間,怎麼大家卻有空坐在主場大噓紐約洋基隊的球員呢?
先參考一下下面的數據:
--
國家 每人平均每週工作時數

台灣 48小時
英國 36小時
法國 33小時
美國 40小時
日本 42小時
以色列 43小時
--

這個主題讓我有感而發,尤其是當我想起孫德鴻建築師曾經遺憾台灣的建築系學生空間經驗真是太差,總是很不成熟的做出可笑的設計時......

相較於國外,台灣人的工作時數長、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美其名是可以有更多的生產力、在學校可以多讀一些書也比較沒時間在外面玩浪費時間
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那根本就是死腦筋的說法,「學習」這種東西並不是在學校才能獲得的
如果我說人一生有95%以上的知識與經驗都是在學校之外「學習」到的,大概沒有人會反對

從上面數據看來,台灣以外的成人或學生,他們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時間在辦公室外、校外,自動自發的主動學習一些東西,包括休閒、娛樂
他們在做學生的時候就大量的接觸台灣人也許一輩子都不見得有機會、有時間去看去體驗去瞭解去享受的東西
和我們相比,他們幸福多了。和我們的環境相比,他們的環境也美多了

台灣建築人體驗空間的時間與機會幾乎等於零,因為平常上班加班,週休二日要在家補眠
而學生平常天天上課,沒有機會到外面玩。也許就是因為沒見過世面,難怪很多想法、行為,甚至連作品都很幼稚

建築師考試也是一樣,考題採申論、不重視經驗、要大家死讀書,要國際化我想很難
突然把建築師考試拿進來與前幾段和著講也許很突兀,但是他在結構上和整體產業環境與生態是有相互關係的
我沒有時間深入的研究下去,也許大家可以揣摩體會一下~
HANK

...

文章 HANK »

搞死一些年輕人...

為一堆里由改制度..國際化..

說穿了又是一場暗鬥.

.苦了考生.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CPH 寫:先參考一下下面的數據:
--
國家 每人平均每週工作時數

台灣 48小時
英國 36小時
法國 33小時
美國 40小時
日本 42小時
以色列 43小時
--


相較於國外,台灣人的工作時數長、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美其名是可以有更多的生產力、在學校可以多讀一些書也比較沒時間在外面玩浪費時間
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那根本就是死腦筋的說法,「學習」這種東西並不是在學校才能獲得的
既然提到生產力,就讓數字說話吧:
2005年GDP,單位美金:
台灣 27600/48小時=$575.00 per hour
英國 30300/36小時=$841.67 per hour
法國 29900/33小時=$906.06 per hour
美國 41800/40小時=$1,045.00 per hour
日本 31500/42小時=$750 per hour
以色列 24600/43小時=$572.09 per hour

從這裡看績效(生產力),不知台灣的生產力好不好?
shaohsiin

文章 shaohsiin »

美國的建築師考試一搬來說是八科,皆為電腦上機考。(加州另有一科口試)
通過考試資格審查者可隨時上網或電話報名任一科考試,並選擇離家近的場地和自己方便的時間前往應試。通過的科目成績可保留五年,不過的三個月後可重考。每次每科的通過率在60%~80%之間。

單就考試而言,台灣好像是比較困難.....
美國比較強調工作經驗一些。

大家加油吧!
Peter tsao

文章 Peter tsao »

如何評估國際化,我不知道
不過競爭力我相信是環境的惡劣程度所磨練出來的
中國人說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的梅花撲鼻香
台灣建築師面臨的處境惡劣是事實
1.地下建築師削價競爭
2.平均設計費低廉
3.職員年底離職或請假潮
4.跑照人員,和土地代書爭奪市場
禎說台灣的建築師沒有競爭力,我不相信
光是設計費台灣微利時代都能生存
我相信 台灣建築師是有國際競爭力的
建築的美學品味
不是只有建築師競爭力能負全責
整體國家社會的教育程度,民族性格,公德素質
再在都是根本因素
國外有許多不錯的事物值得學習
但很難直接類比並單獨要求建築師
入境隨俗,有土斯有財,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中庸低調,
這些中國傳統思維再再影響著業主的想法
所以,台灣人依然有許多人喜歡購地建厝,不喜歡外表太突出,喜歡裝潢,喜歡便宜的石英磚,不喜歡清水混凝土
要說服業主的口味嗎
空間品質的根本是空間需求,需求的強度和性質幾乎左右空間品質
不見得是操作形式,不會是ㄧ個挑空,不是ㄧ到斜牆,不是ㄧ道軸線
而是業主說:好!這樣好,這樣我女兒回來才有地方睡覺
要說服業主改變觀念嗎
我印象中自己不常被說服行為改變想法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邏輯
與其改變不如體諒
對考生而言
我相信這也是一種磨練
競圖勝利沒人能說的準
誰有關說誰有送錢
誰是評審的遠親誰和評審是師徒關係
就算競圖第一名,有心人還是能動手腳,讓設計權不落在第一名
競圖事實上也是磨練意志的絕佳舞台
就把建築師考試當是人生第ㄧ場競圖吧
敷地和設計就是提案
其他學科就是評審當面問你的問題
提案成功沒有設計權卻有未來執業資格
抱著這樣的心態就會拼的更起勁了
設計費不過幾百萬就拼的昏天暗日
相信這競圖應該更直得努力
ㄧ起加油吧!各位
shaohsiin

Re: 國際化??

文章 shaohsiin »

起而行 寫:什麼是國際化
國際競爭力??
除了語言不同
有什麼是有心人學習不了的事
考試制度真能影響台灣得建築師競爭力
所以,李祖源,姚仁喜是沒有競爭力的人囉??
........
李大師有沒有國際競爭力我不清楚,
但他在厚里豆獎的競爭力那肯定是有的........
toitoi

文章 toitoi »

Pedro Hsieh 寫:
CPH 寫:先參考一下下面的數據:
--
既然提到生產力,就讓數字說話吧:
2005年GDP,單位美金:
台灣 27600/48小時=$575.00 per hour
英國 30300/36小時=$841.67 per hour
法國 29900/33小時=$906.06 per hour
美國 41800/40小時=$1,045.00 per hour
日本 31500/42小時=$750 per hour
以色列 24600/43小時=$572.09 per hour
這樣啊....
那我想當法國人! 呵....
難怪,再散的法國人,絕不會錯排他們的假期!
我來亂的.... :twisted:
toitoi

文章 toitoi »

Peter tsao 寫:台灣人依然有許多人喜歡購地建厝,不喜歡外表太突出,喜歡裝潢,喜歡便宜的石英磚,不喜歡清水混凝土
要說服業主的口味嗎
前幾天在21頻道不小心看到徵選服裝設計師的節目
結果被刷下來的是那位
完全跟著業主品味走而放棄自己設計理念的設計新秀

我想....這應可套到建築行業吧....
既是專業,應該有底限吧

這時國不國際化,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了吧!?
再說,國際化也不是用喊的

翻閱許多台灣建築書籍的引言
常常會看到"因應世界潮流,所以要做XXX"的說法
令我不解的是....為何"因應世界潮流"可以是"因"
更不要問為何台灣此種"為應世界潮流而為"的東東和世界潮流的差異如此大

我們追的是國際化的"名"還是成為國際化的東東??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toitoi 寫: 令我不解的是....為何"因應世界潮流"可以是"因"
更不要問為何台灣此種"為應世界潮流而為"的東東和世界潮流的差異如此大

我們追的是國際化的"名"還是成為國際化的東東??
我是不會排斥"因應世界潮流",這可以是一個思考方向、設計者的出發點,只是世界潮流是保存「多樣性」(Diversity),直接點講叫做「原生種」,那麼什麼是台灣建築的原生種?

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Twelve Strategic Objectives. Three for each of the action areas of UNESCO:

Culture
The three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the Culture sector are as follows:
1.Promoting the draf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setting instruments in the cultural field;
2.Protect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ncouraging pluralism and dialogue between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3.Enhanc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capacity-building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
toitoi 寫: 這樣啊....
那我想當法國人! 呵....
老天爺是公平的,不論膚色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
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闆老是要我準時下班,要求目標達成率,當時頗感疑惑,後來他跟我講了一句話:不問在辦公桌坐了多少時間,問你為公司賺了多少錢?。同樣的目標,工作時間越長代表效用越低,這對公司是一種損失。
toitoi

文章 toitoi »

Pedro Hsieh 寫:
我是不會排斥"因應世界潮流",這可以是一個思考方向、設計者的出發點,只是世界潮流是保存「多樣性」(Diversity),直接點講叫做「原生種」,那麼什麼是台灣建築的原生種?
前提是,真正體認得到世界潮流,
身為地球一員不等於意識得到世界潮流,不是嗎??
再說世界潮流有粉多喔....
Anyway....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啦,只期望"知所為而為",非盲目跟從,
會想回應是因為常看到"文不對題"的"因應世界潮流",讓人覺得是充版面!
非常樂見像你這麼清楚說明的!! 8)
Pedro Hsieh 寫: 同樣的目標,工作時間越長代表效用越低,這對公司是一種損失。
有這種老闆,真令人羨慕!!
真有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8)
Jiro

Re: 國際化??

文章 Jiro »

起而行 寫:什麼是國際化
以前台大椰林bbs的phd板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土洋博士」之爭。如果這是這裡的問題,我想兄台是弄錯焦點了。建築師這個行業還有其依附的資本主義市場制度本來就是外來的,要不大家都回去當工匠,搞不好還可以寫本二十一世紀的〈營造法式續集〉!!

另外我覺得起而行兄鼓勵後進努力打拼的立意恨好,但是在這個議題上我認為高門檻已經成為一種維持權威的手段,考試的難度遠超乎品質控制所須。
最後由 Jiro 於 2006-08-26, 00:3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Pedro Hsieh

文章 Pedro Hsieh »

toitoi 寫:
有這種老闆,真令人羨慕!!
真有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8)
連鴻海郭董也不敢和他稱兄道弟,必須尊稱他為"教父"。他的第二階專業經理人應該算是台灣第一波國際化的推手吧?我有幸躬逢其盛,並在他們領導下做事和學習。

H.R Management 本來就是一門專業,尤其在講知識經濟的年代。在許多產業裡面講"創新管理"、"知識管理",建築設計又何嘗不是呢,甚至更應該是吧?還是說人家的創新(或創意)是以團隊模式運作,建築設計不是,所以相對所做的創新比較低階,不用管理?

我接觸到的團隊往往設計說明講得天花亂墜,但是實際在操作上卻有如家庭代工:沒有組織、沒有技術門檻、沒有管理概念。這如何說服業主放心的將案子委託建築師?當然他們選擇相信營造廠,因為營造廠會做計劃、談財務預測、present 品質管理。所謂的設計和業主生活的連結度又有多少?當我們抱怨業主不懂設計為何物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到底我們offer多少effort 在設計上,並且讓業主感動?別再抱怨設計費了吧!連 Frank O. Gehry 自己都說他完成設計最大的挑戰是在經費!所以,設計費偏低這句話,邏輯上會不會有問題呢?
Peter tsao

Re: 國際化??

文章 Peter tsao »

Jiro 寫:
起而行 寫:什麼是國際化
以前台大椰林bbs的phd板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土洋博士」之爭。如果這是這裡的問題,我想兄台是弄錯焦點了。建築師這個行業還有其依附的資本主義市場制度本來就是外來的,要不大家都回去當工匠,搞不好還可以寫本二十一世紀的〈營造法式續集〉!!

另外我覺得起而行兄鼓勵後進努力打拼的立意恨好,但是在這個議題上我認為高門檻已經成為一種維持權威的手段,考試的難度遠超乎品質控制所須。
我相信不管土洋博士,應該都各有所長
不過,起而行兄的意思似乎不是在土洋博士之爭吧
我想執照考試歸執照考試,學術歸學術大概是他想說的
因為土洋博士各有所長
建築師考試若關乎國際化不如更在意實務經驗以貼近現實
不然建築師考試採原文出題吧
絕對更貼近國際化的訴求
資本市場觀念或許是外來的概念
不過國家考試的血統可是我們自己的科舉制度呢
對自己有點信心 :D
我很不否定考試的難度遠超出品質控制所需的說法
不過我也很好奇這樣的說法依據為何
僅僅是錄取人數嗎
:roll: 127天
失敗的人找藉口
成功的人找方法
:twisted: 願我們都在嚴苦的競爭飄移中尋求生存的賢者之石 :D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