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logue 建築雜誌換成黃健敏擔任總編輯後

設計人傾向於以不同的角度敗家:有用又有設計感的、有設計感卻沒用的、買了好幾年還是不知道要怎麼用的。你咧?想怎樣敗家?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1013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Wess 寫:相對於其他的雜誌閱讀群比較保守或較少,
我反到覺得Dialogue還是大有可為。
查到這篇文章了 viewtopic.php?p=64239&highlight=#64239 ,
原來 Wess大大是台灣建築雜誌的主編,
失敬失敬 !!! :oops:

Wess大大會覺得台灣建築雜誌的閱讀群比 dialogue 的閱讀群保守嗎 ?
請多指教!!! :wink:
貝都因女子

文章 貝都因女子 »

我只是要說
58861126 你那個留言檔太炫了 8) 可不可以講一下怎麼弄的
Wess

文章 Wess »

Wess 寫: Wess大大會覺得台灣建築雜誌的閱讀群比 dialogue 的閱讀群保守嗎 ?
請多指教!!! :wink:
我的原意只是在想我在學生的時候,我週遭的同學包括我,
都很喜愛閱讀dialogue和傢飾,因為它有一定的世界觀,
當然後來追加了Egg,至於建築師和台灣建築本來的定位,
我解讀是比較以台灣和業界為主,針對的也多是業界正在發生或已發生的事情,
說的也是你在台灣或工作就會面臨的事情,
我自己也覺得我們的讀者群並不是訴求學生。

我以前求學很少翻閱這兩本(台建和建築師),台建有定過一年,
因為那時很迷後面的專欄,前面作品全部用快速翻閱過去,
除非建築師是我喜歡的我會詳看,以後再照地址去現場看看,

所以我是以本版對這個話題討論的熱絡(換成台建你看有多少?)
加上我求學(也才前年,現在也還在進行。)對我同學閱讀的觀察。
現在唸的學校大都是工作一陣子或正在工作中(事務所或相關)在回來念的,
我觀察都是看建築師,(大概可以找到材料商和一些現象)

還在求學都想多知道世界事,工作後忙國內就搞不定,
除非你企圖很強,不然國際的事太遠,你還能關心多少?

這都是小弟的偏見,不知有無解答你的問題,
小弟只是一個小小文編,說主編太扯況且差各十萬八千里,
當一個主編是要很強的,
要知道國際、業界、政府、廣告商等的發展,好的眼光跟論點......太多了。
我自問這種功力在給我十年我也無能為力,
我只想再盡心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校稿老弄不好
sunsunsun

文章 sunsunsun »

昨天在書店驚見對話雜誌(六月)已經出了

老實說。封面及主題進步非常之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夥在准建「熱烈」反應的關係。)

總體來說,算是值得稱許的事。直接淘錢買了,支持他們的進步。

(但還是有缺點拉。部分主題,後面仍有點不知所云,有點撐版面之感)
aquarius0230

文章 aquarius0230 »

不知不覺,自從黃先生接任DIALOGUE的總編後,也這麼久了……


最新一期的確看得出一些改變與進步,不得不給予一些認同

不過,還是想再提些缺點(抱歉,建築系出身的,就是喜歡挑缺點講XD)


每期主題,依然缺乏雜誌應有的「時勢」性

時勢性這詞,也許不是很正確,但我想說的是,雜誌本來就該某種程度反應當下的趨勢或大家關注的焦點。例如北京因應明年的奧運,而正在進行的諸多建設與改造,我相信是許多建築界人士都相當有興趣的專題,我甚至相信,只要做出一期以此為專題的,保證大賣!

但是目前看來,除了之前的威尼斯雙年展外,後續多期內容幾乎看不出對於當下流行或議題的反應,甚至有股依照個人認為重要的主題選稿的標準……(不過這有點是沒根據的猜測)

不過,我的意思也不是希望DIALOGUE跟著所有刊物一起作安藤大師的報導,那太無趣了(笑)

總之,還是希望黃總編,以及編輯部眾成員繼續加油吧
ezulee

文章 ezulee »

我去年訂了一年的interior
而為何不訂dialogue
也是覺得深度差很多吧!
interior還有可看性
dialogue有點喪失了要走國際化的精神...
看一整本的dialogue
好像也沒有吸收到什麼 領悟了什麼
aquarius0230

如果黃總編看到這些意見的話……

文章 aquarius0230 »

看了這麼多的意見,感覺上如果最重要的總編本人沒有看到的話,也沒什麼意義,畢竟所謂的網路加持這回事,我壓根兒沒相信過

倘若跟黃總編熟識的人有機會跟他聊到,不妨可以建議他讓底下的部屬來申請一個帳號,代表他(或DIALOGUE)發言回應,這樣或許也比較是一個良好的與讀者以及建築圈人士溝通互動的方式。

否則以我自己所翻過的這幾期建築雜誌來說,已經徹底把讀者回函給拿掉、以及人們由於習慣了網路世界而不再積極地打電話至編輯部反映的現況,我們真的無從得知,總編對於這邊這群熱心又複雜的建議,有何看法?有何作法?
。混沌。建築。

文章 。混沌。建築。 »

剛剛收到黃建築師的來信,轉貼如下:

由於與主管對雜誌經營暨管理之理念/作為有歧異,考量個人的人生規劃等因素,乃辭職,於2007年10月1日起不再擔任《建築Dialogue》雜誌總編輯。

台灣的建築文化需要大家努力耕耘,曾經有您的參與,與大家共享您的成果,對於您過去一年餘的支持,謹此致以忠誠的謝意。



希望未來的《建築Dialogue》能更好,黃建築師任內的努力也辛苦了!!
memey1218

文章 memey1218 »

我看雜誌很重美編
《建築Dialogue》可以看出這一年來的美編與之前不太一樣
版面layout亂了點
對我而言是減分的
還有內容明顯少了
報導方向也明顯有所擺蕩...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文章 eaGer »

。混沌。建築。 寫:剛剛收到黃建築師的來信,轉貼如下:

由於與主管對雜誌經營暨管理之理念/作為有歧異,考量個人的人生規劃等因素,乃辭職,於2007年10月1日起不再擔任《建築Dialogue》雜誌總編輯。

台灣的建築文化需要大家努力耕耘,曾經有您的參與,與大家共享您的成果,對於您過去一年餘的支持,謹此致以忠誠的謝意。

哇....前一陣子我在 Teaworks 吃飯時翻開了一本 Dialogue 建築雜誌,當時馬上有一種感覺「內容豐富了!」「版面變好看了!」,當下去找總編輯的名字,果然不是黃健敏!

今天突然想到這件事情,原本想要問問大家到底黃健敏是什麼時候走的,原來混兄早就已經回答了。

由Dialogue 建築雜誌這個事件來看,總編輯的人選果然是影響一份刊物好壞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我雖然對黃健敏建築師這個人的行事作風很有意見,但是我對Dialogue 建築雜誌這樣一本好雜誌被他搞爛更是有意見。

anyway,幸虧黃健敏離開Dialogue 建築雜誌,還我們一本好雜誌!
filip

文章 filip »

其實建築或是室內設計這類題材是比較適合雜誌的型態

因為建築不會一下子有新產品,室內設計就算再快,執行的週期也要幾週以上

對於有心做雜誌的,要重視的便是雜誌的走向與訴求的客群是否能媒合

我認為目前就市場面來看,LaVie是比較成功的大眾建築/設計/生活雜誌

Dialogue/建築師/台灣建築/夯
都是給建築圈內看的雜誌

我會認為沒有學過建築,或對於建築沒有太多興趣的朋友
拿起這些雜誌翻翻後,並不會有想要購買的衝動

但laVie卻不一樣,那這是為什麼?

換個角度說回來,或許大家翻翻LaVie,會覺得沒有講到什麼重點,但內容相當多
也都很跟得上流行話題

那所謂的建築專業雜誌,究竟是編給誰看的,要靠什麼平衡平人事印刷通路倉儲成本

所有的雜誌都有廣告,沒有廣告支撐的雜誌很難存活(除非錢太多燒不完)
廣告業主要的是下廣告後的預期效益,這些又和目標讀者群有所衝突

以建築雜誌來說,會下廣告的大多是建築行業的設備週邊廠商
看雜誌的可能是建築/設計師,建築/設計科系學生,一般民眾

雜誌的出版社,應該透過各種方式瞭解讀者的反應,回饋,意見
藉由真正有閱讀雜誌的讀者所做出的回應,來調整雜誌選擇題材與編排的走向

最怕的就是自己先定好一個方向,悶著頭做,過半年再抬頭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是泛論,沒有任何指涉或暗示對象)

回過頭來看建築雜誌,由於建築專業在某種程度上營造了閱讀者的進入門檻
因此也限制了讀者群的數量

那麼像LaVie, Wallpaper這類混合多種資訊,但又有建築議題在內的雜誌
是不是一種新的嘗試或是可以試試看的方向呢?

其實我的看法會比較傾向於讓各種需要資訊的人能夠各取所需
有些人需要的是關於建築標案,營造,法規,公會,工程的各類最新資訊
有些人需要的是設計案,競圖案,概念設計的詳盡報導
有些人需要的是建築評論,理論探討,議題研究的追蹤延伸

一本雜誌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滿足所有人
只能就自己擅長或時間內能做到的部份竭盡所能的發揮到最好

雜誌本來就不好辦,得獎也只代表專業肯定不同等於銷售量
若把辦雜誌看成嚴肅的生意,那麼這分投資報酬率確實頗低

不管任何雜誌,都需要有其核心精神,價值。
受讀者歡迎代表的是訴求的這分精神受到閱讀者所認同

雜誌要在縫隙中尋求賺錢的契機,但也不能為了賺錢而偏離了原本的精神
這之間的拿捏,往往就是總編輯或老闆需要反覆琢磨的關鍵點
eaGer
網站管理者
文章: 14159
註冊時間: 2008-05-04, 11:28
聯繫:

文章 eaGer »

啊!

我也會看 LaVie 耶! 而且是會付錢帶走的雜誌(我還會帶到中國大陸來看),倒是像是 Dialogue 我就只會翻一翻,畢竟很多內容都早在網路上讀過了,沒什麼太大的驚奇,但是像是台灣建築或建築師雜誌,因為刊登很多台灣的建築作品,我就願意花多一點時間站在書架前翻閱(比翻閱 Dialogue 時間長),瞭解台灣的建築設計者們都做些什麼東西。

同樣是台灣的建築設計者作的案子,擺在台灣建築、建築師雜誌或者已經消失的 EGG 上的味道就是不一樣,我還是比較欣賞 EGG 雜誌的版面編排哪!(突然很想念EGG 前<strike>已故</strike>主編林美慧小姐.....至於小白兔就太辣了,我不敢想念她.....:o
Marco

文章 Marco »

eaGer 寫:突然很想念EGG 前<strike>已故</strike>主編林美慧小姐.....至於小白兔就太辣了,我不敢想念她.....:o
很壞耶,一句話可以虧美慧師姐(是的...她真的是我師姐)兩次
真不知道你,該拿你怎麼辦才好呀 :twisted:
Freessia

文章 Freessia »

Marco 寫: 真不知道你,該拿你怎麼辦才好呀 :twisted:
唉! 那就留著收在口袋裡好吧!! 咳咳咳!
這樣才像eaGer 啊!
:o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