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真正參與了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工作?楊立華建築師反駁方新樵

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實習,以及建築、營造工作所可能遇到的法律議題
回覆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誰真正參與了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工作?楊立華建築師反駁方新樵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誰真正參與了台中國家歌劇院設計工作?楊立華建築師反駁曾在大矩工作的方新樵


楊立華建築師FACEBOOK發文回應

楊立華建築師於2023年7月30日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篇難得的貼文,他對於在臉書上看到的一些內容深感疑惑與不安,他表示:「我很少在FB上發文,昨天早上在高中同學的line群組,居然有同學轉發方薇雅在FB的貼文,也看到這兩天方尹萍在FB上回覆的貼文後輾轉難眠,我覺得有必要在FACEBOOK上回應說明。」他進一步解釋這份困擾的起源,來自最近一位朋友分享遠見雜誌的一篇採訪《方新樵:想成大師弟子,就得承受世界級的操與苛》,由馮紹恩撰文,採訪的對象是方尹萍(現改名為方新樵)。

方新樵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合作關係

在該報導中,方新樵詳細描述了他如何在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著名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的事務所之間擔任橋樑,並處理建築物施工的具體細節,闖過許多建築法規的挑戰。「當時,台灣正開始流行國際競圖,但許多大師的作品設計感強烈,可國內的建築法規與公家單位落後,因此往往面臨許多挑戰與難關,方新樵因此需要研究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實踐台中歌劇院特殊的外型且符合台灣的相關法規。」方新樵還表示,他接手這個高難度的案子,是因為像這樣的機會一生可能只有一次。

大矩與伊東豊雄合作設計台中國家歌劇院的起源

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代表建築師楊逸詠(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楊老」)受到伊東豐雄的合作邀請時,他提出了兩項基本的要求,由於台灣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建設劇院,因此學術界缺乏進行大規模劇場音響模型實驗的機會。因此,他希望這一部分可以在台灣進行製作和實施。此外,他還希望在設計發展階段,台灣可以有機會共同參與作業。這些條件在經過伊東豐雄的同意後,楊逸詠建築師決定接受並作為台灣的合作建築師。大矩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案子,將技術在台灣轉移,而不僅僅是成為負責簽證和監造建築師。

對於方新樵的言論,楊立華建築師提出反駁

儘管如此,媒體上的報導讓人誤會,誤以為大矩只是進行簽證,而其他的工作似乎都是由參與此案的方新樵負責推動和解決。實際上,是否接受這個案子的決定權在於楊逸詠建築師,而不是方新樵。如果方新樵只是在描述自己是否參與這個案子的動機,她應該更精確地陳述事實。

楊立華建築師表示,媒體報導有很大的問題。「這些內容與事實有很大的落差,讓曾經在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參與本案的團隊成員及顧問都覺得不平甚至憤怒。」楊立華認為,他有必要針對方尹萍在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於台中國家歌劇院歷程中的工作經緯做出說明。他詳細地解釋了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範圍和責任,並反駁了方新樵的言論,他認為,方新樵在媒體上將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說成僅是在地簽證的建築師事務所,以凸顯自己在這個案子的諸多能力與功勞,這不僅與事實不符,且令人氣憤。

大矩事務所致力於推動技術在台灣轉移,並積極參與劇院的建設。方新樵的描述與事實不符,不但讓人產生誤解,也對大矩的努力和貢獻造成了不公。

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專案組織與人員安排

楊立華建築師指出,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一旦決定為某個專案投入資源,其內部即會動員組成相應的團隊來負責。楊立華建築師身為專案建築師,下屬有游惠貞擔任專案經理,張瑞娟設計師也是其中一員,而他們都是在日本接受教育並且有著優秀成就的菁英。此外,「楊老」和楊立華建築師對於日語以及建築實務都有著深入的理解和豐富的經驗,因此大矩團隊可以和伊東事務所的方薇雅直接對話,完全沒有溝通的障礙。

大矩納入方新樵的原因與角色定義

方新樵加入大矩,源於一個晚宴上的偶然提及,她曾經在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過,當時正在西班牙攻讀博士學位,剛好回台灣有意參與本專案,因此楊逸詠建築師便邀請她來面試。在她進入大矩的視線之後,大矩向伊東事務所的管理層詢問過對她的評價,結果回答是「方新樵在伊東事務所的人才眾多中並無特殊之處」。

然而,基於增加幫助的想法,大矩仍決定聘請方新樵。不過,由於她並未具備大型專案的實務經驗,大矩將她設定為本專案文件收發的聯絡窗口,從2006年7月開始至設計發展初期為止,在大矩工作一年四個月,大矩並未給予方新樵與伊東豊雄事務所對接和整合各方資訊的重責大任。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挑戰與處理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大型專案,法規、行政申請審查、材料選擇與工作方法都遇到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即使是最基本的面積計算,也因為不同空間的交錯關係,讓界定變得困難。團隊需要在楊逸詠建築師的協調下,與市府建管單位與營建署合作,以一般平面圖從樓地板起算1.2公尺高度的橫剖確認為基準,進行繪製和檢討。此外,公園的多重使用、都市設計的審議、防災避難設計、消防免排煙檢討、綠建築標章申請等行政審查,都需要有豐富經驗的老手來處理,並且在確認各種法規或驗證工具方法之後,才能實際審定或驗證結果。

技術開發與核心研究 不是由方新樵主導

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專案中,最核心的課題便是曲牆工程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大矩團隊從競圖開始,進行了由鋼骨結構雙面噴凝土工法的檢討,到中空填充混凝土工法,再到桁架鋼筋定位實心曲牆工法,這是一個由台灣與日本建築、結構到工法的技術顧問團隊共同討論,逐步改進後摸索出的結果。最後,經由伊東和大矩共同投資,委託日本竹中工務店研究所進行先行試作,詳細記錄施工程序與管理流程,並出版報告書並舉行研討會,希望能夠將這麼複雜的結構在台灣實現。至於方新樵在這個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僅限於在設計發展階段初期參與,從中學習經驗,並非如報導所述的「得研究該怎麼做,找到什麼工法或材料」。

大矩與伊東豊雄的團隊共襄盛舉

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設計流程中,進行到發包書圖的階段,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的工作團隊共同成立了一個設計工作室。大矩的參與人員包括建築師白榮宗,經理許國勝(現已獨立開業),以及王健忠陳崎為林柏鈞等專業成員。在設計的早期階段,白榮宗建築師甚至親自教導方新樵如何繪製細部的廁所設計,一直到方新樵選擇離職為止。

大矩的年輕建築師們在工地上共同努力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除了監造品管人員外,大矩還派遣並招募了一批專業的設計人才,他們在現場協助查核施工圖、確認樣品材料、處理現場變更設計以及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年輕的同仁如王喆陳崎為鄭鈺中李家穂陳佑妮張菱晏等,幾乎都是自願前來參與這個設計任務,他們與伊東事務所的年輕人共同努力,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建設者們的共同成就

施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互助營造自行在工法研發試作中打下的基礎,以及贏得標的麗明營造的全力投入。在現場工作的黃明晴所長和他的團隊,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對施工過程中的曲牆估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進。他們全程投入施工,並投注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這項壯觀的建築。

楊逸詠建築師:臺灣建築界的燈塔與教育者

楊逸詠建築師不只身為一位建築師,更是一位學者和教育者,致力於在臺灣的建築領域中,培育下一代的建築菁英。楊逸詠建築師創立的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其風範深深地影響了無數學生。該事務所一直堅持著踏實低調的原則,並且以此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和成長的參照。

楊逸詠建築師對方新樵事件的直言不諱

面對方新樵事件,楊立華建築師詢問楊逸詠建築師的感受。對此,楊逸詠建築師表示:他對於大矩這個在建築界中積累了長久聲望的品牌,因一位只是在大矩短暫任職,只是想要蹭大師弟子的光環的成員,而被貶低為地方簽證建築師事務所,感到極度遺憾和憤怒。他來自建築教育背景,每當看到年輕的建築人用他們對建築的熱忱、創新的思路、精緻的設計、專業的技術取得一些成就,他會充滿喜悅地替他們打氣。他認為,臺灣有這麼多的年輕人在建築領域中奮力拼搏,是我們應該驕傲和期待的事。

楊逸詠建築師注意到,有一些人透過誇大的謊言或短暫的國外經歷來自我膨脹,卻能透過媒體報導在我們的社會中渲染這種風氣,這使他感到悲哀。楊逸詠建築師鄭重表示,我們不能再縱容這種風氣的存在。

回顧FACEBOOK對楊立華建築師貢獻的認同

曾成德教授致敬大矩團隊

在FACEBOOK上,可以看到人們對於楊立華建築師的致敬與回應。曾成德教授表示,台中國家歌劇院無疑是伊東先生事務所和大矩事務所的共同成就,這份成果的實現需要極大的投入和努力。過去,我們總以為是由楊立華先生和他的團隊帶領著一眾建築師共同完成的。許多次他們在發展階段與施工期間視察現場,都由王喆先生負責帶領,眼前呈現的是一群人共同奮鬥的場景。然而,我們現在知道這群人不只包含王喆先生,還有來自台灣的許多建築師,包括游惠貞專案經理,張瑞娟設計師、白榮宗建築師、許國勝經理、王健忠、陳崎為、林柏鈞、陳崎為、鄭鈺中、李家穂、陳佑妮、張菱晏等。

楊逸詠建築師的領導下的大矩團隊:唐真真建築師完全認同

唐真真建築師在楊立華建築師的FB發文下回應表示,楊立華建築師是他的學弟,「楊老」更是他在成大研究所的恩師,唐真真建築師對大矩低調踏實的工作態度有深刻的認識。他認識許多在過程中辛勞付出的建築夥伴,他深深信任楊立華先生的誠摯論述:特別是曲牆工法的研發在臺中文化中心的模型發表會上,他們努力開發桁架鋼筋定位實心曲牆的方法,並向中部地區的CNC自動化科技求助,用以替代傳統的模板,解決曲面外覆網材的問題,並控制混凝土水灰比製成溢漿的工法。唐真真建築師完全認同並贊同楊立華建築師的所有付出與努力,他堅信這份成就是由楊逸詠建築師帶領的大矩團隊奮鬥出來的。

台中市都發局長李正偉楊立華建築師貢獻的認可與感謝

台中市都發局李正偉局長在FACEBOOK回應楊立華建築師,身為台中市政府的公務人員,從初期的國際競圖,議約,規劃設計,細部設計,防火避難性能設計審查,都市設計,到預算追加減,決標,開工動土,施工,他全程參與,見證了台中國家歌劇院的落成。李正偉局長向楊立華建築師及其他關鍵人員表示尊重與感謝,他們的貢獻不容忽視。李正偉局長表示從不認識方尹萍(方新樵),對於她是否參與過此案的任何重要過程,李正偉局長也表示疑問。並表示必須說出公道話和事實真相。此外,李正偉局長也向曾成德教授,胡志強市長以及其他支持者表示感謝,他們的專業指導,義務協助與教導是寶貴的資源,他對此表示感激。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楊立華建築師:方尹萍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工作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楊立華建築師:方尹萍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工作


出處:楊立華建築師FACEBOOK

我很少在FB上發文,昨天早上在高中同學line的群組,居然有同學轉來方薇雅在FB的貼文,也看到這兩天方尹萍在FB上回覆的貼文後輾轉難眠,我想有還是有必要在FB上回文說明。
方薇雅在FB的貼文

突然想澄清一件事,我跟楊老(楊逸詠)、楊立華兩位建築師因為台中歌劇院相識成為很好的朋友,這兩位老中前輩清晰的思路,到現在還是讓我非常敬佩。

今天想澄清的是,楊立華建築師對台中歌劇院的付出是無人能比的。他不但整個人投入歌劇院工地,過程中他從來沒有睡過好覺。因為初期曲牆的工法未知、台灣首座水幕式防火牆等法規上的突破,很多很多都是台灣建築界未曾嘗試的東西。他同時也必須面對業主以及伊東事務所所有人。楊立華為了能全心投入歌劇院,乾脆把整個家搬到台中。聊天過程中,常常聊到因為太多需要突破的事,讓他常常無法安心睡覺。因為楊立華的全心投入,楊老還曾經開玩笑的說:立華桑是賠錢貨。(笑)

每當我老闆伊東先生來的時候,除了我們事務所的staff之外,楊立華便是最重要的人物了。他對歌劇院的了解,很像外科醫生對人體的了解一樣,細節脈絡一清二楚。歌劇院案中,他也是伊東先生最信賴的台灣建築師,伊東每次演講一定會提到「大矩」,感謝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時間過那麼久了,台中歌劇院還是那麼的被喜愛,所以就突然想感謝楊老、楊立華兩位建築師,謝謝你們為台中歌劇院十年以上的付出。也想澄清一下,很多記載的不實,真正為台中歌劇院付出最多的台灣建築師是「楊立華先生」!

事情的肇因是最近朋友傳來去年在遠見雜誌一個採訪方尹萍(現在好像改名方新樵)的報導:

方新樵:想成大師弟子,就得承受世界級的操與苛

有部分提到大矩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角色和她的工作,節錄報導相關部分如下:

「2007年,方新樵就在輾轉介紹之際,替台灣負責在地簽證的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伊東豐雄事務所對接,並處理建築物施工的具體細節跟送審、闖過許多建築法規的工作。

當時,台灣正慢慢開始流行國際競圖,但許多大師的作品往往設計感強烈,可國內的建築法規與公家單位十分落後,因此往往就有許多挑戰與難關需要跨過,使得方新樵就得研究,該怎麼做、找到什麼工法或材料,才能實踐台中歌劇院特殊的外型又符合台灣的相關法規。

「為什麼歌劇院這樣高難度的案子我要接?因為像這樣的案子可能這輩子只有一次機會。」」


這些內容事實有很大的落差,讓曾經在大矩參與本案的團隊成員及顧問都覺得不平甚至憤怒。作為從頭到尾共十一年,在地負責本案的專案建築師,我有必要對於方尹萍在大矩於台中國家歌劇院歷程中的工作經緯做說明。

首先大矩的代表建築師楊逸詠 (我們都習慣叫他楊老)曾在受伊東豐雄建築師的邀請時,提出基於台灣多時沒有劇院建設,學術界缺乏大尺度劇場音響模型實驗的機會,故希望該部分能在台灣製作及實施(後由永田音響與台灣科技大學江維華老師團隊在台執行)及設計發展階段在台灣共同作業兩個條件,經伊東先生應允後才決定接受作為台灣的合作建築師。大矩就是希望藉著這個案子,儘量能將技術移轉於國內,不想淪為僅作簽證及監造的建築師。在媒體上由曾參與本案的方新樵將大矩說成僅是在地簽證的建築師事務所,來凸顯她個人在後段所述自己在這個案的諸多能力與功勞時,這讓人誤導為大矩僅作簽證,其他好像都由她負責推動解決,不但完全與事實不符且令人氣憤。況且這個案子也是由楊老來決定接不接,並不是由方新樵來決定要不要接? 她如果說僅是自己要不要參與本案的動機應該更為精確。

大矩既然是下了決心,就動員內部組成對口的團隊,我是專案建築師,下面有游惠貞作為專案經理,張瑞娟設計師也是成員之一等,他們都是留日的菁英,加上楊老和我日語及實務都是精通,而且伊東也聘請方薇雅做為聯絡橋樑,直接溝通本來就毫無障礙。而方尹萍則是楊老在一個朋友的飯局,聽到朋友提及她曾在伊東事務所待過,正在西班牙念博士課程,剛好回國想參與本案,所以就請她來事務所面試,我們曾經也探詢伊東事務所管理層對她的印象,得到的回覆是在伊東事務所待過的人太多了,並沒有深刻的印象。但基於能夠多一個幫手總是好事的想法,就聘任了她。但由於她並沒有大案的實務經驗,所以我們僅設定她作為本案的文件收發的聯絡窗口,從2006年7月剛開案到設計發展初期為止,在大矩共一年又四個月,其間絕對沒有賦予她與伊東事務所對接與整合各方的重責大任。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大案,法規、行政申請審查、材料與工法都碰到了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題,連最基本的面積計算,因為此凸彼凹的空間關係很難界定,經楊老協調市府建管單位與營建署,以一般平面圖由樓地板起算1.2公尺的高度橫剖確認做為計算基準來繪製及檢討。其他諸如:公園多目標使用、都市設計審議、防災避難性能設計、消防免排煙性能檢討、綠建築標章申請、建照審查、結構外審、消防審查等建管行政的審查,每項審查幾乎都需要有經驗的老手,先從確認各項法規或驗證的工具及方法開始,才實際審定書圖或驗證的結果,建築師除了指導參與同仁整理資料,各項會議也是由我和專案經理親自出席,來協調各個專業顧問,逐步向前推進。至於屬於公共工程的各個階段成果品製作審查、預算的調整、採購法的26條特殊材料審查、30%預算書圖的報核及最後發包書圖報核等作業,更因為大矩在公共工程的經驗較少,契約各項扣罰規定甚為嚴苛,反而更是戰戰兢兢來管控,不敢絲毫鬆懈。對在國內行政實務毫無經驗的方尹萍不可能也沒有讓她負責處理具體送審及闖過許多建築法規的工作。

關於曲牆工程技術工法的開發與研究,是本案的核心課題,從競圖開始的以鋼骨構架雙面噴凝土的工法,檢討到中空填充混凝土工法,再到桁架鋼筋定位實心曲牆的工法,是台日建築、結構到工法的技術顧問團隊,共同討論逐步改進才摸索出來的道路,最後經過伊東和大矩共同出資委託日本竹中工務店研究所先行試作,詳細記錄施工工序及管理程序,出版了報告書並舉辦了研討會,希望能夠將這麼複雜的結構落實在台灣實現。其他關於水幕防火區劃、地坪輻射冷房、座椅氣流試驗等也多是國內初次大規模的運用,這是由資深的成員帶動整個團隊共同研究的成果。這些絕對不是報導所說:方新樵就得研究該怎麼做?找到甚麼工法或材料…,反倒是希望她僅在參與設計發展階段初期時,能夠從旁學習到一二就屬萬幸。

在設計發展到發包書圖階段,和伊東派來人員共組工作室,大矩投入了更多人力包含白榮宗建築師、許國勝經理(他現在已獨立開業)、王健忠、陳崎為、林柏鈞等成員,白建築師還指導她在設計發展階段初期如何繪製廁所細部,直到她離職為止。

現場施工中除了監造品管人員,大矩派遣並招募的支援現場的設計人才,協助查核施工圖、樣品材料確認、現場變更設計處理、施工窒礙難行的共同思考對應,其中許多年輕同仁: 像是王喆、陳崎為、鄭鈺中、李家穂、陳佑妮、張菱晏等人幾乎都是自告奮勇前,與伊東事務所派駐的年輕人打成一片,才艱難的完成使命,在現場惡劣的工作環境,他們都接近全程參與,多人現在已成為開業的建築師。

實際的施工有幸的是本案後來得到互助營造自行在工法研發試作打下基礎,而得標的麗明營造也精銳盡出,由現場的黃明晴所長及其下的眾多同仁,克服難關將曲牆估法做了更多精進,並且不懈地貫注於全程的施工,加上更多材料、設備、施工人員的投注,靠著市府的支持,方能幾乎都由在地的力量完成施作。

人生何其有幸能夠和這麼多的夥伴,參與並完成這樣指標性的大案,所以對協助本案的許多長官、前輩、老師及參與本案的年輕夥伴們,我都懷著感恩的心。所以即使方尹萍已離職多年,在建築師及新建築雜誌的發表也特別記住她的名字不要遺漏,也邀請她參加落成時的初演,共享最後夢想實現的喜悅。

楊老是我的恩師,教出許多學生,他所創辦的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一直保持著踏實低調的性格,期許能作為學生的參考借鏡。對於這個事件,我也詢問楊老的感受,他說:「首先我對於長年在建築界競競業業積累下大矩的名聲,居然被一個曾在大矩短暫待過的成員,只為自己想蹭大師弟子的光環,就貶成是在地簽證建築師事務所,感到極端遺憾與憤怒。而我原本就是個建築教育出身之建築師,當我看到年輕建築人努力地將自己對建築的熱情、思路、設計、技術有點成就時我會主動地替他們高興打氣,而覺得台灣建築有這麼多的年輕人在奮鬥是值得我們驕傲與期待的。但是同時我們也發現許多誇大的謊言或將短暫的國外經歴就自我膨脹,卻仍然能透過媒體報導渲染於我們的社會,甚至以粗糙樣態的提案就宣稱能在國際上代表台灣建築感到悲哀!不能夠再助長這種風氣。」

對於方尹萍最近FB貼文將報導內容錯誤導向為媒體效果等說辭,我覺得如果接受傳播媒體的採訪,雖然記者報導有其取向,但受訪者總應以事實為本,如果接受採訪內容與報導事實不符,就應該立即要求更正,不應放任流傳誤導並且對受到傷害的人誠懇道歉,才不但傷了別人,也會傷了自己。

<相關內容也可參閱2017/03建築師雜誌的特輯報導>

留言回應


曾成德

台中國家歌劇院絕對是伊東先生事務所與大矩事務所一起投入才得以完成的作品。過去我只知道是楊老與立華兄領導一群人共同努力。幾次在發展階段與施工期間造訪,也都是由王喆帶著,但是當時也都看到是一大群人群策群力。如今知道這群台灣建築人包括游惠貞專案經理,張瑞娟設計師、白榮宗建築師、許國勝經理、王健忠、陳崎為、林柏鈞、陳崎為、鄭鈺中、李家穂、陳佑妮、張菱晏等。請讓我在此致上敬意,謝謝大家。也再次謝謝立華兄花時間說明!

唐真真

立華兄是我學弟,楊老也是我成大研究所的恩師,深知他們一貫踏實低調的作風,對於所提參與過程競競業業辛苦的建築夥伴也多所認識,我確信立華兄痛切誠摯的論述:尤其是曲牆工法的研發在臺中文化中心還辛苦的辦過實體模型的發表會,桁架鋼筋定位實心曲牆的足尺放樣還要拜中部地區是我臺灣CNC自動化科技重鎮的助力,還有代替傳統模板解決了曲面外覆網材並控制混凝土水灰比製成溢漿的工法(試做模型還立在市政北二路口,歌劇院到現在還沒想好那版片小屋如何彰顯它的現代用途?)我完全贊同附和立華兄所做過的辛勞與努力,而且絕對相信是楊老帶領的大矩團隊的功勞!

Moek Mo

這個行業怎麼永遠都有這種厚臉皮的人在蹭別人的功勞?!

孫培鈞

社會會幫她上課的

李正偉

我是台中市政府的公務人員!
當初台中市大都會歌劇院案從民94年國際競圖,議約,規劃設計,細部設計,防火避難性能設計審查,都市設計,都計變更(含公園多目標審查),結構外審.......,預算追加減,到工程多次流標,依規邀標麗明營造,決標,開工動土,施工......,
我是當時的主辦科建設局-建築工程科科長,......一直到民國103.11歌劇院初啟用初演貓神(當時已經接主秘)。
"前後参與本案歴經10多年",我只認識如:楊老逸詠,楊立華大師,曾成德老師,方薇雅(Weiya Fang,還曾帶台中市政府我和當時之都發局長去参訪Toyo Ito 在日本的案例),游恵貞專案經理,王喆建築師,........和楊立華建築師所提之一些重要人員,
但從不認識方尹萍(方新樵),是哪位?或是参與本過案任何重要過程(如上述),雖說公務人員不宜在此發表任何意見,但仍須說點公道話和事實真相!

曾成德

我看到的正偉局長是扛最多最重的甲方代表,至今仍感動!謝謝正偉局長的承擔!

李正偉

在此敬感謝 曾教授(老師)之多年來的專業指導,義務協助與教導,點滴感恩在心。
另本案當時若沒有 胡市長鼎力支持(當年本案流標多次,發包追加預算檢討的專簽,還是當初送到台南給胡市長批可的-當初市長夫人在台南車禍受傷。市長返回台中市時,還馬上帶相關局長去拜託議長和議會尋求支持-我當年只是位小跟班科長),併感謝當時 黃國榮局長(原文化局長),黃崇典局長(原都發局長),王誕生局長和黃晴曉局長(當時的建設局長),和後來的葉樹珊文化局長.....等支持,…… 查看更多

曾成德

李正偉 真的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的努力!真的真正參與的人都有同志般的革命情感!💕💕

陳維熊

立華加油!有才能的人才不會受這種沽名釣譽者的影響。

王誕生

感謝您的說明澄清。更感恩您們對此世界級劇院的全力以赴!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鍍金牌會員
文章: 20562
註冊時間: 2005-06-01, 11:31
來自: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方薇雅FACEBOOK

文章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

轉貼自方薇雅FACEBOOK

近日收到太多詢問與聯絡,所以我想我就澄清一下好了。
首先,伊東事務所畢業的人,目前還沒有人自稱「伊東弟子」者,包含在事務所服務2~30年以上的人。
關於方新樵小姐的部份,經與事務所確認,方小姐領伊東事務所薪水的期間是(平成)H15年10月~H16年3月,約半年期間在事務所的open desk服務過。我其實常常被問到這位方小姐的事,但是我知道她很努力,所以未曾刻意反駁那些誇大不實的報導。但是報導內容與事實差距越來越遙遠,所以才想澄清一下,以免陸續一直有人來問我關於她的事。
其實人只要有努力就好,並不需要靠不實的包裝來拉抬自己,這樣子的成就是虛的、搖搖欲墜的。更不能把那些誇大不實的報導,都推給記者,說那是記者為了吸引聽眾自己誇大的內容。
我想我這個澄清應該也可以減輕方新樵小姐很大壓力,讓她可以用真實的自己繼續努力做她想做的事。祝福她
回覆文章